培根铸魂 传承文脉
——四川省图书馆2015—2021年间系列文献展回顾与思考

2022-12-04 23:02
智库时代 2022年39期
关键词:典籍古籍四川省

宋 瑞

(四川省图书馆)

绪论:《尚书》有言:“惟殷先人,有册有典。”[1]早在殷商时期,便有了关于典册的记载。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脉,也是民族智慧与精神的重要结晶。为了更好地将传承千年的文脉加以保护和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2]。而如何才能“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文献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四川省图书馆新馆开放至今,为了顺应时代关切,充分挖掘与利用好馆藏优势资源,拉近典籍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将新时期的古籍保护工作持续推向前进,先后举办了多场展览,好评如潮。

一、历次展览回顾

(一)“籍中千秋——四川省图书馆古籍精品展”

此次展览,是为庆祝四川省图书馆新馆开馆而举办的首次大型文献展,因此,四川省图书馆将其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珍贵古籍名录的藏品进行了集中展示。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便是省图的“镇馆之宝”《洪武南藏》。此版历时二十七年完成,是明代三部官刻版本中最早的一部,但在刊刻完成后不久,原版就被焚毁了,因此,是本也就成了绝世之孤本,版本价值极高。此外,展品中还不乏宋版《陈书》、元版《南史》等稀世善本,大部分都是首次向公众展出,实属可贵。不仅如此,展览现场还设置了古籍修复工作区域和互动区域,由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修复师们亲手教大家制作古籍线装书,展示传统的古籍修复技艺,普及古籍修复的相关知识。

(二)“册府千华——四川省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暨四川古籍保护十周年成果展”

“册府千华”是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各省级公共图书馆所打造的系列联展。四川省的此次展览于2017年10月24日正式开展,旨在进一步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十九大献礼。展览共分为“珍贵古籍、历史智慧”“开放包容 交流互鉴”“自古文人多入蜀”“天府芸编细细香”四部分。其中,“珍贵古籍、历史智慧”部分是展览的亮点,不仅重点展出了川图入选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的珍本,包括宋元旧椠、明清精校精刻本等,例如《四书集注》《史记》等鸿篇巨著,还将出自典籍的名言名句进行了专门的标识,旨在凸显古籍的文化内涵;“自古文人多入蜀”“天府芸编细细香”部分通过《花间集》、李杜诗篇等展示巴蜀特有的文化传统与蜀中文人灵动飞扬的人文精神,集中凸显了蜀中文献的悠久历史与繁荣发达。同时,为结合时代主题,紧跟时代热点,展览还展出了再造善本、地方志集成等近五十种古籍整理与影印再造成果,充分展示了数字化手段在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的强大作用。此外,为了让广大观众进一步感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展览还专设了互动体验区,让大家亲自体验雕版印刷和古籍装帧技艺,在实践中加深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本次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四川省古籍保护十年成果与古籍传递的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的观照,获得了圆满成功。

(三)“存史·资治·育人——从方志中汲取智慧”古籍展

志书是四川省图书馆的一大特色馆藏。为更好地宣传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秉持“从方志中汲取智慧,在修复中传承技艺”的理念,省图于2018年5月28日至6月3日举办了“存史·资治·育人——从方志中汲取智慧”古籍展暨古籍修复技艺互动体验推广活动。本次展览,以四川省地方志的发展为时间线索,从地方志“存史·资治·育人”三大功能出发,展示了《山海经》《华阳国志》等早期文献中对古巴蜀地区山川地理、风土民情等相关记载,并甄选部分优秀志书进行展示,彰显四川方志修纂成果,传播四川区域文化史,既宣传了古籍保护理念,又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技艺传承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四)“浮光跃金——中国古代典籍简史展”

中华典籍,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从最早的殷商甲骨,到近现代的名家手稿,跨越了三千多年,实属可贵。为进一步展示我国古代典籍的发展历史,理清我国古代典籍的传承脉络,四川省图书馆于2018年8月14日至9月3日成功举办了“浮光跃金——中国古代典籍简史展”。此次展览,以时间为线索,甄选六十余件有代表性的展品,从文字的产生、典籍的萌芽,到历代典籍的出版与制作,分“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四个阶段展现了我国古代典籍辉煌的发展历史。展览形式生动有趣,融科普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创新了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五)“默化——古籍里的传统医学文化与当代生活、艺术的潜移”中医药展

中医药古籍是我国古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医药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理论支撑和保障。为了让中医古籍中记载的文字“活起来”,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的中医药文化,2019年6月22日,由四川省图书馆联合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默化——古籍里的传统医学文化与当代生活、艺术的潜移”中医药展在四川省图书馆开展。此次展览,策展人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不拘泥于以往文献类展览的传统形式,与当代知名艺术家联手合作,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和开放式的对话,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观展体验。展览由古医起源、中医哲学、传统藏医等八个错落的时空构成,展出了四川省图书馆、青海藏文化博物院等多家单位珍藏的珍贵文献资料,如《太平圣惠方》《四部医典·后续部》《药物图释·白银镜》等。与此同时,展览还展出了有关近代蜀地医学史的珍贵图片,如四川中医教育的奠基人李斯炽先生的珍贵手稿、当代蜀地名医王静安的独特墓园碑方等,让观众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六)“甲骨文记忆”展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目前为止所探知的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记载着祖先们的神秘历史,是国家的文化宝藏。因此,为了将甲骨文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文字的魅力,四川省图书馆于2020年1月19日在馆内成功举办了“甲骨文记忆”展。此次展览,四川省图书馆通过精心筹划,运用多种高科技展陈手段,借用大量甲骨等实物,融合猜字游戏、场景模拟等互动环节,充分激发观众的求知欲,让大家积极参与,融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有效地提升了大众的观展体验。同时,展览期间还举办了多场有关甲骨文的讲座,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大家系统、全面地解读甲骨文的相关研究和奇闻趣事,普及甲骨文知识,借此激发大家对甲骨文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让深植于甲骨文内的中华基因得以传承和延续。

(七)“巴蜀风云—川渝红色文献特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提高川渝两地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由四川省文旅厅联动重庆文旅发展委主办,四川省图书馆联合重庆、广安、巴中、资阳四地市图书馆承办的“巴蜀风云—川渝红色文献特展”于2021年8月31日在四川省图书馆隆重开展。此次展览分为一个特展和三个巡展,是川渝两地文旅系统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所举办的专题展览。展览为期7个月,是川渝两地文旅部门首次省际、省市联动举办的规模最大、展期最长的红色文献展,也是两地公共图书馆一次有效而成功的合作。展览通过展示227件具有代表性的图书、报纸、信札等珍贵红色史料,向广大观众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巴蜀走过的光辉历程,彰显红色经典的永恒魅力。同时,巡展还充分挖掘了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内涵,展现了陈毅等伟人风采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奋斗不屈、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斗史,极大地振奋了人心。

二、经验分享

四川省图书馆举办的上述展览,不仅在内容上紧密切合了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还在形式上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样的展陈手段和通俗易懂的展陈语言,努力为观众打造一场场视听盛宴,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而总结而言,则主要获益于以下经验:

(一)立足馆藏,努力发掘本土文化

四川是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心,典籍文化历史悠久,典籍收藏丰富。作为公藏单位代表,四川省图书馆收藏有地方志书、名家手稿、红色文献等众多特色馆藏,地域特色明显,文化价值极高。通过深入挖掘、陈列展示、教育宣传,这些文献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和凝聚四川人文特色,彰显巴蜀文化内涵与魅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四川省图书馆所举办的历次展览,例如“存史·资治·育人——从方志中汲取智慧”古籍展、“巴蜀风云—川渝红色文献特展”,就是立足于馆内特色,对馆藏地方志、红色文献等进行了深入挖掘,并逐一展陈,对四川本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图文并茂,增强展览的科普性与观赏性

毋庸置疑,一场展览办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观众是否满意。因此,在策划每一场展览时,四川省图书馆都切实站在观众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与设计,除了枯燥的文字,还加入各种类型丰富的图片和实物,以更加形象和大众的表达方式来呈现每一场展览。例如,在策划“浮光跃金——中国古代典籍简史展”时,为了让广大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典籍的发展历史,明白古籍的各种装帧形式到底是什么样子,四川省图书馆特地加入了大量古籍装帧的实物与图片,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籍的魅力,理清我国古代典籍发展的脉络,将展览的科普性与观赏性有效地融合在了一起。

(三)运用科技手段丰富展陈,增强展览的生动性与参与性

科技的发展催生着时代的进步。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展陈手段的运用,展览也变得丰富而有趣。以“甲骨文记忆”展为例,在展陈设计上,四川省图书馆运用各种科技手段,通过天干地支投影、甲骨文姓属林等诸多科技互动环节的设置,让观众切身体会到了甲骨文的独特魅力;再以“默化”中医药展为例,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展览打造了测试噪音分贝的音控含羞的植物、以蚕丝构筑的艺术时空等,通过听觉与视觉的转换,融学术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观展体验。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3]历经千年,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原因在于祖先们对民族精神与智慧的日积月累,更得益于将这些精神与智慧记载下来的珍贵典籍,它们是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动力和力量之源。借助丰富的馆藏资源,四川省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的方式,让尘封于书库的古籍“重获新生”,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络起来,这是对“两办”近期所下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的最好呼应,笔者在此加以分享,希望以此促进我省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让深藏于古籍里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实质泽被千年,造福于世。

【相关链接】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一、本纪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二、表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书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方面内容。

四、世家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五、列传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了解,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确凿无疑。

今本《史记》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猜你喜欢
典籍古籍四川省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我是古籍修复师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