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五育并举”多元校本课程开发探究

2022-12-04 10:02广西防城港市第二中学538001袁春燕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21期
关键词:五育校本双减

广西防城港市第二中学(538001)袁春燕

新修订的教育方针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基础教育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明确了育人目标。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亟须解决“怎样育人”以及“如何提升育人质量”的问题。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提出,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而“双减”政策的出台,更是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一、“双减”背景下“五育并举”多元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坚持“五育并举”,强调“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构建新时代“教育新体系”,以此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双减”政策的出台,更是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双减”政策要求各地学校开设课后服务,不少学校纷纷尝试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多元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双减”背景下,我校提出通过构建“五育并举”的多元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五育并举”课程图谱,推进“五育并举”多元校本课程在校内外的实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以此探索“怎样育人”和“提升育人质量”新路径。

二、“五育并举”多元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要构建“五育并举”多元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就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出学校整体“优质”发展以及学生“全面、优智、个性”发展策略,构建“五育并举”多元校本课程体系,形成“润德”“优智”“体健”“艺美”“技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主题文化课程。本校“五育并举”课程图谱如表1、表2所示。

三、“五育并举”多元校本课程实施内容

(一)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一本三会十个好习惯

“一本”即以生为本,“三会”即会书法、会阅读、会唱歌,十个好习惯即把衣穿好、把路走好、把地扫好、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话说好、把字写好、把歌唱好、把课听好、把事做好。

(二)课堂改革,启智发展,一优三变四个能力

为了更好地达成课程育人目标,精准落实国家课程,我校坚持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互联网+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优化模式探索,实现“三个转变”,即课堂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四个能力,即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优秀。

(三)体美劳三方育人,形成一年级一品牌,一学生一特长

我校在特色课程开发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小学部开设了艺术类、体育类、兴趣类等拓展课程32 门;中学部主要是以社团活动为主,组建了机器人、汉字听写、播音主持、书法、合唱等社团,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四)协同育人课程

在家庭开展六项常能活动,即让学生每周在家里与父母一起唱一首歌曲、画一幅画、扫一次地、洗一次衣服、做一道菜、运动一个小时,以融洽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生活劳动能力,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四、“五育并举”多元校本课程实施评价

(一)对课程的评价

每学期结束时,学校都要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听取任课教师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及时修正不足,完善课程。同时,要对实施校本课程的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关注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听取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

(二)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一是建立成长档案袋。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身成长的资料,如学习时收集到的故事、照片,办的剪贴报,写的采访日记、调查报告,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的评价等。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随时进行评价。学期结束时进行终结性评价,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价形式,体现评价的多样性。

(三)对教师的评价

一是教师自我反思性评价,即每一个主题内容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性总结。二是教学督察评价,由学校重点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资料收集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情况。

五、“五育并举”多元校本课程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建立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决策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2.建立课程研发小组,负责研发校本课程,对校本课程进行管理与评价。

(二)制度与机制保障

1.校本课程审议制度。对校本课程进行审议,审核课程是否科学、有效,以确定是否开设。

2.校本课程管理、监督制度。对校本课程进行管理与监督,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参与的情况进行管理、监督。

3.校本课程实施激励制度。主要是对校本课程实施进行考核后,予以激励性评价。

(三)人员保障

1.参与人员:全体师生,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学生是实施校本课程的参与者。

2.实施分工:首先,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课程实施。其次,按照校本课程的类别,形成由校长领导下的分管领导及业务处室、班主任、教师一体化的课程分工管理体系。

(四)其他保障

1.时间保障。每学期开学前设置好校本课程,开学后及时安排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课程安排时间: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或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最后两节课。

2.经费保障。校本课程主要利用课后时间实施,教师上课经费及课程管理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自愿缴纳的课后服务费。

3.师资保障。选择有学科特长和其他兴趣特长的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实施团队。

4.家庭与社区提供的保障。开设的协同育人课程及实践性课程,需要得到家庭及社区的支持。

六、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要解决课程实施人员能力和意识的问题

一是校长的领导力问题。二是教师的教学意识问题。三是学生参与课程的意识问题。需要对相关人员统一开展课程理论的培训,以提高其构建及参与课程的意识和能力。

(二)要解决项目化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的资源整合问题

项目化课程和跨学科课程有利于五育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课程设计,需要结合本土地理、文化、风土人情等资源。防城港市是滨海城市,拥有全国最大的被称为“大海之心肺”的红树林基地。本校因地制宜,开设项目化课程“红树林研究项目”,设置考察报告撰写活动,开展《我爱海疆我爱家》演讲比赛,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设置红树林绘画比赛;设置地理学科的红树林生态环境研究项目;开展生物学科的红树林植物研究。完成这个项目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如各学科教师的配合、学校与红树林基地的合作等。这种资源的整合,需要多方协调,统筹安排。

(三)要解决课程实施的经费问题

课程开设时间属于课后服务时间,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可以根据学生自愿参与的原则,有偿收取学生的课后服务费,主要用于解决教师及学校管理的课后服务费用问题。

(四)要加强课程评价,增强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如何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和个性发展?积分制虽然可以考查学生的参与情况,但很难衡量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而通过普及“一年级一品牌、一学生一特长一技能”特色课程,并将评价量化,可以作为对教师的激励性考核,也可以作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首先是思想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构建校本课程,特别考验校长的领导力。大到如何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让“五育并举”通过校本课程实施在校园落地;小到让每一个学生,通过特色化的校本课程,培养他们的特长,涵养他们的品行,启发他们的智慧,丰富他们的生活。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适合学校教育、适合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这样的多元校本课程体系中,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五育校本双减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课程思政引领“五育并举”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