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探究

2022-12-04 10:02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215200吴伟峰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2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心理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215200)吴伟峰

2014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初中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也刚好处在青春期,具备独特的心理特点,学校必须关注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效地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开展德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德育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并在这个基础上促使他们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心理健康教育则重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积极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不良情绪、心理障碍等,致力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精神状态问题和思想问题。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所遵循的理论依据有所差别,前者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后者则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它们的教学落脚点也不同。德育的落脚点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旨在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评价学生的内心变化,强调引导学生调节内心的不良情绪,致力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并有效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科学方式。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重要意义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能够更好地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并通过价值观引领和信仰传递等方式,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显著提升教育实效;能够将德育工作变得更加具体,真正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理论,保障学生的思想健康。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起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也是对新时代教育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问题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机制不完善

德育的发展逐渐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德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机制,但伴随而来的就是教育惯性,这导致将其他教育内容与德育相融合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速度较慢,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这使得两者的整合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整合不顺畅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需要相应师资力量的辅助。一些学校的德育及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导致这些学校依然将教育重心落在德育上,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当前,部分学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支撑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多学科交叉教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但实际上一些教师的综合能力尚弱。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缺乏交流平台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是需要相应的理论研究作支撑的,这也就是说,相关的教学研究者需要搭建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平台的缺乏,会影响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质量。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差异

德育主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会融合更多的社会元素。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加关注个体教育。前者对教师的道德认识水平和责任感要求较高,后者主要以咨询、辅导等形式开展,强调保护学生的隐私。德育是讲述政治观念、道德标准、哲学等的教育。教师必须基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展开教学,还需要以身作则,旨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关注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存在差异的,以致学校与教师难以把握它们的整合机制。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策略

(一)完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机制

要想切实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并取得教育实效,便要完善整合机制。首先,学校要发挥带头作用,打破德育的固有机制,明确影响德育的因素,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等,要让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了解到只有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切实提升德育实效。其次,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中国本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融合。

例如,学校可以专门成立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部门,定期开展线上交流会,也可以组织教师参与线下的讲座,以增强教师的整合意识。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专门负责这两者整合机制的构建。学校要呼吁其他任课教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不良情况,应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反馈,从而及时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避免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组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学校要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组建,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学校应投入资金和精力去组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聘请心理学专业的人才任教。在聘请相关教师后必须为其提供培训机会,鼓励其深入调研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从而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如定期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学校还应鼓励这支工作队伍快速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德育教师可于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则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状况,为德育奠定基础。教师可在遵循德育主线的基础上,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积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萌发的重要时期。一些初中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能够自己做决定,因此非常抵触家长和教师的管教,有时候家长和教师的一句说教,便会引发他们心中的不满。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也不够成熟,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自私、偏激等属于他们常见的心理问题。一定程度上的自私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超出限度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义卖活动,然后将义卖所得都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学生,用于支持他们的学业。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玩具或者较少使用的生活物品整理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在不同区域用各种方法进行义卖。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感知到自己是可以帮助他人的,也能让学生养成感恩回报社会和国家的优良品质,增强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

(三)构建工作交流平台

构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平台是引导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也是预防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抓手,还是丰富德育内容的有效手段。在构建平台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德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确保教师能够得到有效反馈,进一步培养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构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平台,有助于教师之间更好地进行问题沟通,及时分享相关的教育资源,还有助于教师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可借助大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和道德认知情况,以提升沟通交流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用微信等工具和学生聊天,从中窥见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如果在聊天过程中察觉到学生出现了某种不良思想倾向,便应在尊重和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思想引导,促使学生“改邪归正”。部分教师采取的德育方法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落后。他们会向学生灌输各类理论知识,但是初中学生本就处在青春叛逆期,对这种反复的理论灌输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可事先制作心理评价量表,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有效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搭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平台,弥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平台中,教师可以设计自由交流板块,及时发布各类信息,还可以开放评论功能,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学实效性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必须基于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仅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而且要契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应巧妙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德育知识,创新教学模式。

例如,教师可以在制作心理健康档案的基础上,适时开展案例式教学。一份合格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该包括监护人的工作地点、联系方式、住址、经济情况与教育理念等信息。在制作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之后,一旦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相关的档案信息找到原因并开展案例式教学。如有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和父母争吵,于是教师便开展了有关“孝”的案例式教学。教师需要明确德育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孝”的含义,明白“孝”是家庭文化的核心,懂得孝敬亲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而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孝敬长辈。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家庭冲突的产生在所难免,因此他们需要掌握合理解决冲突的方法。初中学生多少都有点叛逆心理,因而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去教育他们,如假设你想让父母允许你玩手机游戏,觉得偶尔放松一下是可以的,但是父母觉得你容易沉迷其中,希望你多花时间学习故不同意“你”的想法,于是你便因为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认同而与父母争吵了起来。这种情况对初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是他们曾经或正在经历的。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以德育内容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并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做法,让学生将“孝”进行到底。

总之,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是新时代教育发展和进步的体现。但是在实际整合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而学校与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认清这些问题的本质,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它们。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德育心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