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空间转型中红色文化育人的逻辑转向与行动路径

2022-12-04 10:16颜彩媛郁大海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纪念话语

颜彩媛,郁大海

(淮阴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纪念空间作为记忆之场与文化传播媒介,一直是红色文化实境育人的重要场域,承载着缅怀历史、唤醒人类记忆、塑造群体身份认同、凝聚群体共识等价值功能,具有持久的文化传播力和强大的文化建构力。随着时代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纪念空间不断地重塑转型,同时带来红色文化书写方式及其育人场域、育人逻辑、育人路径的转变。

红色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蕴含着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承载着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接受红色传统教育,要常学常新”“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等。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运用红色文化育人是凝聚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认同、巩固国家政权的政治保证。学界已经对红色文化育人展开了大量的描述性与探索性研究,从目前研究看,学者对红色文化育人议题形成了两种主要研究趋向,一是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功能与作用的研究,指出红色文化由政治价值为主到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共存,具有增强社会认同,凝聚价值共识,强化思想引领,塑造党的形象等功能作用[2]。二是红色文化融入育人体系的路径研究,提出将红色文化融入具体课程[3]、思想政治教育[4]、意识形态教育[5]、实践育人体系[6]等路径,提升育人效果。已有研究缺少对传统红色文化育人机制的解构,对网络空间思维框架下的红色文化育人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还较为欠缺。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于全面解构传统纪念空间红色文化育人逻辑,在系统澄清网络纪念空间红色文化育人逻辑转向的基础上,在纪念空间转型框架下探讨建构红色文化育人的机制和实践路径。

1 纪念空间转型中红色文化新的呈现方式

空间不仅仅是物理形态的呈现,更是多元社会主体互动和多重社会关系呈现的场所,空间兼具物质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双重属性[7]。纪念空间因其具备的文化育人等社会政治功能,而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8],与红色文化形成互构的关系。网络媒介的嵌入不仅重塑了纪念空间的存在形态和运行模式,也颠覆了红色文化的呈现方式。

1.1 传统纪念空间的转型

纪念空间包含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等文化景观和承载文化的各类符号,是生成共享记忆、呈现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纪念空间是革命历史遗存及其表征符号呈现的实体性场所,从当前我国现有实体纪念性空间的形态来看,多数属于革命年代的旧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嵌入使纪念空间从传统实体性场域转向网络虚拟性场域,实体性纪念器物和在场纪念仪式被迁移到网络,这不仅重构了纪念空间的存在形态,也重塑了纪念空间的运行模式,主要体现在呈现时空、参与方式、话语权力的重组和演变等方面。网络环境下,纪念空间的时空由传统模式中具体的、有形的、在场的、线性的、可见的“物理时空”转向抽象的、无形的、离场的、断点的、不可见的“超时空”。纪念空间中参与者的仪式操演由传统的“在场身体实践”转向“离场数字叙事”,纪念仪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此时、此地的身体在场活动,而成为一种“超越时空”的离场活动[9]。实体性器物及其符号表征被网络代码转译为数字符号,一定程度上使参与主体摆脱了传统实体性纪念空间对身体在场的物理时空限制,改变了仪式活动的参与方式,大大拓展了网络纪念空间仪式活动参与者的数量和范围。网络参与的便捷性、匿名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参与者的社会阶层属性,参与者的身份约束被打破,参与者摆脱了对实体空间的物理依赖性,网络环境中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参与者。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平等地参与话语表达,各个话语主体都是平等交往的主体,从而纪念空间中的话语权力由传统的“精英主导”转向“集群欢腾”,促进了纪念空间话语权力平等和多元表达。

1.2 红色文化呈现的非连续性

在传统物理形态的实体纪念空间中,红色遗物、遗迹、红色故事等红色文化表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展示,以严格的时空边界出场,呈现出物理时空的连续性,具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边界。传统纪念空间中,基于一定的仪式性和神圣性,主体需要有准备地将时间空出并亲赴预期的物理场所,主体全身心在场具身体验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10]。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介入,重组了传统纪念空间固有的时空序列,技术抽离了时空概念,人们不需要严格遵循线性的时间规律,也不用亲临现场,一键便可进入远在天边的空间,随时就可任意切换进入[9]。网络纪念空间的数字化叙事打破时空及身体在场的连续性,严格的物理时间和场所限制被解构,红色文化呈现的“线式”链条断裂,转变为数字化的“断点”,严格的时空边界被消解。网络纪念空间中,身体在场实践被省略,取而代之的是随时随地的“一键介入”和碎片化的感知,主体也碎片化地内化红色文化的认知。

1.3 红色文化呈现的个性化生活化

传统纪念空间,纪念仪式的参与形式主要为集体有组织地在场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承往往依附主体的积极参与和高效互动来完成,且这种参与往往都是有规范、有组织的,每个人按照特定的要求以集体的形式参与。网络空间参与主体各自在不同的时间段介入,“时间差”使得组织的集中性和集体性被消解,表现为个人化的带有一定自主性和随意性的参与。技术赋权下,话语权力解放,红色文化内容被个体反复链接转发分享和讨论。个体以平等主体身份积极参与红色文化的解读,传统“精英”话语被加工成现代“大众”话语,红色文化的书写方式逐渐生活化并被多元表达。由于历史的变迁,红色文化生成的革命时代场域已不复存在,人们对红色文化的感知缺乏共时性,缺乏具身认知的经历,难以形成情感共鸣,导致认知的不稳定,容易被解构。红色文化肩负意识形态宣传责任,多元文化的干扰解构了红色文化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对官方的红色文化呈现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构成一定的隐患。

2 纪念空间转型中红色文化育人的逻辑转向

网络新媒体技术全方位渗透到传统纪念空间,纪念空间的转型进一步引发红色文化育人在运行空间、行动主体、叙事方式和运行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传统纪念空间红色文化育人机制被解构,红色文化新的呈现方式蕴含着新的育人逻辑。

2.1 运行空间转向:从实体物理空间转向虚拟网络空间

作为民族之魂的红色文化总是在特定空间中生成和传递,人类借助实体性纪念器物和纪念空间,跨越现实时空、追溯族群历史、建构集体记忆,进而传播红色文化,实现育人效果。在实体空间网络化过程中,新的空间得以生成,网络化新范式对物理形态的实体空间进行了抽象[11],生成网络化空间,纪念空间实现了从物理场域到虚拟场域的转变。网络空间所承载的移动短视频已成为一种主流传播媒介,为主体互动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人们通过身体离场的方式观看、评论、互动,传统信息传递的单向结构场转变为多向度的多元结构场,产生出强烈的现场感和代入感。人们通过网络空间共享这些纪念仪式氛围,大大拓展了传统纪念空间仪式活动价值。内容互动中的网络空间生产是主客共生的结果,空间主体的互动不需要物质意义上与他人共同在场[12],即可实现共享、交流、评论。空间内容在主客互动中持续动态更新,抖音和微博等社交平台因多维主体的互动生产使内容处于持续不断的更新状态,不同主题的红色文化空间边界消弭。

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发展形态与主体交往空间都在经历新的变化,红色文化育人主体转移到多媒体社交平台等网络空间,随之链接着红色文化育人空间的转向。但网络语言的非官方、非正式甚至戏谑性,可能使严肃的红色文化传播演变成娱乐化消遣,进而让纪念空间的文化意涵和育人价值被冲淡、消解甚至被恶意扭曲,官方主体建立的网络空间成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关键渠道。

2.2 行动主体转向:从主流行动者转向多元行动者

网络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行动主体在场的身体限制,使传统纪念空间的行动主体在身份角色、关系互动和数量规模上发生变革。首先,传统纪念空间通常由某一特定群体所共享,群体参与者角色一般存在一定的等级区分,即少数人扮演着纪念空间仪式活动组织者和话语权力“少数精英”角色,多数人都只是作为参与者角色和话语受体的“主流大众”。其中,“少数精英”为主体,“主流大众”为客体,主客角色边界清晰。而网络空间的行动主体是多维的,具有多重身份,既是空间体验者和网络产品的接受者,也是网络空间中的生产者和劳动者,网络纪念空间作为一个高度开放、多元的虚拟场域,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是参与者,也可能成为组织者或发起人,行动主体边界逐步泛化。其次,传统空间,主客之间的互动受到一定时空的限制,客体多为被动接受灌输者,网络空间对社会和文化资本进行重新分配,赋予了行动者个体主动作为的途径,主体由被动角色向主动角色转变[13]。网络空间互动不仅存在于主客之间,行动者之间都可以产生互动,打破了传统纪念空间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交往模式和内容自中心向外辐射的传播路径。网络行动主体在接受、认同和传承红色文化过程中,主客之间双向互动,主客互动的过程也是主客相互形塑的过程。不同主体之间是民主平等关系,形成复杂多向的交互关系,主客二分思维转向主体间性思维。最后,网络空间给行动主体带来的不仅是身份角色上的转变,还把海量的行动者引入到红色文化的网络空间生产中,不同的网络平台生成各自的网络社群,这一规模是传统纪念空间无法比拟的,有力地推动着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但网络空间行动主体仅仅是一种数字化网络虚拟在场,主体的影响力大大削弱,网络红色文化育人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2.3 叙事方式转向:从宏大叙事转向生活化叙事

网络纪念空间给红色文化书写和建构提供了新的空间,普通大众参与红色文化记忆书写与创造成为可能。大众的参与使红色文化叙事逻辑由宏大叙事主导的官方规范化转向多元的个人生活化,同时也使官方统一的记忆书写转向民间草根多元话语叙事。

首先,传统纪念空间的红色文化叙事传达严格界定的价值观,网络空间则解构了其规范性,通过多元主体叙事生成了具有娱乐、审美、交往等多元价值的空间。其次,网络空间通过行为主体的多元参与实现了主体间高度民主化的行为模式,行为主体关系扁平化,个体的多元化和创造性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叙事内容,创新了叙事方式。扁平的信息传播模式呈现出“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的趋势,内容呈现逐渐分散化、片段化。主流价值观在融入网络话语时遭受意义分散化、内容符号化、形象假象化、虚拟公共领域去意识形态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流失以及难以建构认同等困境[14]。其次,官网的信息传递方式呈现出客观性和计划性特征,官网的宏大叙事仍是引领红色文化叙事的主流,非官方媒体呈现出非系统化的特征,但更具情境性,能够给官方叙事带来革新力量。网络空间生产通过多样化的影像、文本、表演等叙事方式实现,一方面带来了更高程度的感官愉悦,能够提升红色文化的体验舒适性和可接受性,但另一方面可能带来主流价值观的消解。官方主体叙事在融入流行话语的过程中,由于过度使用娱乐元素进行历史解读而遭遇了价值观上的挑战。网络空间多元化行动主体不受主流价值观的限制,通常以娱乐性为首要取向,过度生活化导致空间价值丧失,将红色网络空间转变为一个持续冲击主流价值观的异化空间。

2.4 运行模式转向:从资源共建共享转向育人共同体构建

传统纪念空间,主要由官方主体建设红色文化资源,不同区域的主体共同参与,非官方主体是辅助建设者,但更多的是旁观者、资源共享者。网络空间对物理空间进行了再生产,在传统红色文化体验的基础上,生成了不断更新的红色文化的再生价值,这一过程构成了网络空间红色文化的生产过程。网络空间行动主体在传统空间基础上的互动与创造,实现了对物理空间的再建构,即发生在实地空间的历史事件被再建构为网络空间。一方面,网络景观以符号重构了真实,主客互动也从真实的人际交往转变为基于数字化和可视化工具的虚拟互动。另一方面,网络文化激活了传统主流文化革新的能力[15],网络呈现的纪念空间既对元素进行选择和删减,也引入和创造新元素,空间参与者基于个人记忆和理解进行内容的再生产和再传播,增加了个体情感价值,促进了空间社会性生产。在网络空间内,行动主体直接参与到红色空间的生产过程之中,网络用户对红色内容的加工和再传播使红色空间不断更新,在大量主体参与共建共享的形势下,原有机制松散的结构无法形成不同主体间的有机联合,各类主体呈现为原子式的个体,难以形成合力,导致红色资源逐渐碎片化、非规范化。纪念空间单向度的教育过程转变为参与者共同的内容生产,传统纪念碑式的宏大叙事转变为参与、共创和协同的过程。红色文化资源由不同区域官方主体共建、全体主体共享转向全体行动主体参与协同共建。

3 纪念空间转型中红色文化育人的行动路径

纪念空间转型中红色文化育人逻辑发生革命性转变,网络新媒体技术在为红色文化育人赋能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各级主体积极应对,协同构建红色文化育人路径。网络新媒体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革命性的社交平台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趋势不可阻挡,把握纪念空间的开放性,是实现红色文化育人价值最优化的起点。我们应该做历史的促进者,积极拥抱新技术,未雨绸缪,因势利导,在建设好传统纪念空间的同时,合理利用网络空间,有效拓展红色文化育人方式。

3.1 勾连两类纪念空间,做到红色文化体验的身体在场和精神在场

通过勾连线上、线下两类不同类型纪念空间,积极探索传统纪念之场与网络纪念空间的有机联动,构建多元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并在共存、互补中努力实现红色纪念之场应有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政治功能。

实体空间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学习上升到实践行动,提升红色文化育人效果。一是走进“红色纪念空间”,感悟红色精神。红色教育基地等实体纪念空间充分利用纪念日等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吸引各类主体参与,以实际场景代入,让参与者身体在场,通过身体操演具象感知革命故事,感悟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二是寻访“红色足迹”,开展社会实践。紧紧围绕“记录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深挖红色资源,从革命事迹、党员心声等方面开展对红色文化或事迹的寻访活动。引导行动主体通过追寻红色足迹,寻访老一辈革命者、老党员,挖掘红色历史、讲述红色故事等实践活动,感悟革命精神。三是组织“红色故事会”等文化宣传活动,传播红色文化。用手机镜头、文字记载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红色丰碑、红色印迹寻访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开展“永远的丰碑”红色故事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将红色基因注入青年血脉。四是开展“红色公益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深入乡镇、社区等基层,开展公益活动,从身体在场具身感知上升到实际行动,增强红色记忆,弘扬红色精神,在公益活动中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

网络空间中,运用互联网思维考虑红色文化资源要素重组,着力打造官网、新浪微博、抖音平台等多维网络纪念空间,官网以图文呈现为主,新浪微博、抖音平台等社交媒体以图片和社交互动为主,打造不同主题的空间圈层,形成主流文化引导下的多样性、民主平等环境,引导多元行动主体精神在场。

3.2 正确引导多元化行动主体,引领纪念空间红色文化价值整合

实体与网络空间协同环境下,红色文化育人主体主要有官方权威主体、社会组织、网络个体参与者等,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红色纪念空间作为公共场域,决定了其育人机制要聚焦国家逻辑和社会制度逻辑。首先,官方行动主体发挥好整体性和系统性功能,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各方面资源,规范好纪念空间的创新框架和红色文化育人的政治方向,规范话语体系。引导非官方主体,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网络空间育人的创新整合机制,推动红色文化要素与网络技术要素深度融合,并指导监督各级各类主体的行为,将主体行为限定在国家话语预先设定的框架中。有效动员和配置各方面资源,整合多元价值,引领正能量。其次,非官方行动组织机构积极联结官方主体和个人主体,在严格遵守社会主义的行动框架下,主动参与纪念空间建设,参与红色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做好主流文化。最后,个体行动主体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红色文化正确解读能力,监督网络言论。多方主体协同一致,形成合力,进一步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3.3 做好红色文化的当代叙事,建构纪念空间主流话语

在当代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加强历史文本的本真解读和红色文化本体研究,还原历史本来,规范叙事文本,在社会主义正义空间框架下,遵循历史事实,创新话语表达,注重叙事转向,丰富叙事内容、创新叙事方式,做好主流叙事,是创新纪念空间育人机制的应然选择。首先,在“红色”属性内和国家话语框架中,制作和传播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空间大众化的作品,用新媒体技术为红色文化赋能,创新红色文化的媒介话语形式。其次,对红色文化历史文本进行网络话语再建构,推动红色文化从文本话语到网络话语转型,让红色文化相关的人物、故事、实物在网络空间的出场更贴近读图时代行动主体的认知偏好,创造性利用网络话语建构或者同构红色文化所涉及的相关人物、事迹的现代境遇,把红色文化描述的人物所处环境、相关事件发生的背景与现实情景进行链接,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兼具个体与社会价值性、审美与愉悦性的体验。使红色文化从历史形态呈现为现代形态,从抽象化、理论化故事形态回归到具象化、现实化的实践样态,消除红色文化的传统历史文本话语在网络空间的时空隔离感。最后,红色记忆是历史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和自己的历史一刀两断[16]”。历史是红色文化的本源,红色文化叙事须从历史文本话语中寻找本源,同时把握政治与文化的因素,既从历史的维度进行传承,也将其置于未来的语境进行叙述,注重从巩固“第一个百年叙事”到同时强化“第二个百年叙事”转向,从苦难的叙事方式向并重辉煌的叙事方式转向,从革命的叙事向并重改革、发展的叙事转向[18]。

3.4 建立行动网络,推动纪念空间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建设

红色纪念空间是公共性空间,空间公共性的实现方式体现为主体共治,网络空间通过民主化的空间生产实现了空间的共治。网络纪念空间海量参与主体涌入,不同参与主体需求各异,主体共治成为网络纪念空间红色文化育人机制建设的应然选择。不同的主体参与共建共享造成主体的原子化、红色文化资源的碎片化、分散化,需要整合各类主体和资源,建构新的育人机制,从育人资源共建共享上升到构建育人共同体。一是,基于不同圈层群体某一方面的诉求,精准建构统一行动的行动者网络,采取高效行动,满足不同需求。二是,发挥不同层级主体的责任意识。官方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体主体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积极构建纪念空间建设协同机制。官方主体主导制定纪念空间治理规范,构建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其他主体协同配合,各自遵守规范,在自身业务范围内积极发挥协同作用。三是,建立不同区域主体间协同的共同体建设机制,打破区域壁垒,聚焦育人使命共同发力。

4 结语

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纪念空间的形成与发展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史,从古代的宗庙到现代的纪念馆等,逐渐成为社会群体或者个体记忆的情感空间,纪念空间的凝聚群体共识等社会价值不可取代。

传统纪念空间转型中,红色文化育人随之在运行空间、行动主体、叙事方式和运行模式等方面深刻变革,网络技术成为新的纪念空间红色文化育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网络新媒体等新技术仍是红色文化育人的辅助手段,取代不了实体空间的在场体验功能,红色文化育人的价值本源仍存在于红色文化资源本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纪念空间中红色文化育人路径仍将是线上和线下、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协同的混合模式。

在纪念空间转型中,红色文化育人需要及时应对新问题,积极拥抱新技术,在互联网思维下解构传统红色文化育人机制,运用两类空间,重组红色文化线上线下资源要素,建构红色文化育人新机制。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纪念话语
纪念九一八
画与理
特别的纪念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忘不掉的纪念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