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冰冰
(嘉兴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伟大建党精神提出之后,理论界在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与宣传的同时,对红船精神的理论定位、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看法,并在事实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值得关注。如何把握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关系?红船精神是不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还有没有进一步研究红船精神的必要?这些问题引起了一些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并发表了一些有益的观点。本文以《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为主要文本依据,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解读相关文本,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凝聚共识,进一步深化红船精神研究。
精神来源于物质实践。伟大的革命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作为历史形态的伟大建党精神早就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形成了。但是,作为历史在场已然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并不意味着理论形态的伟大建党精神会自发地出场。一般而言,概念的提出和出场总是要晚于事物或者事件本身。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性时刻,从政党精神建设和发展史的高度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成就的精神书写和科学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构筑自身精神谱系的历史自觉和政治自觉。
虽然伟大建党精神正式提出时间不久,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是学界多年来一直关注的热点。据考察,最早关注建党精神的学者是余伯流。早在2006年,他就提出了“创党精神”的概念,他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和培育的创党精神、北伐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精神之间都是一脉相承的。[1]2007年,他把“创党精神”改名为“建党精神”,并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初始环节。[2]2008年,在他担任副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研究》一书中,把“创党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三个方面:坚定的共产主义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敏锐洞察力、开天辟地的非凡胆略和勇于创新的伟大气度。[3]可见,这里所谓的“创党精神”特指党在创建时期的精神。但对其研究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
建党精神研究的兴起是与红船精神直接相关的。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首次凝练概括了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此后,理论工作者对红船精神的形成背景、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并达成了一定的学术共识,普遍认为红船精神的提出填补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革命精神的历史空白,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与革命精神史在时间序列上实现了一致性。2011年,首部红船精神研究专著《红船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出版,书中提出“红船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4]。陈水林[5]、姚炎鑫[6]等学者也持相同观点。但是,随着红船精神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不断扩大,也有一些同志对红船精神理解不到位,他们狭隘地把红船精神地域化,甚至提出质疑。[7]为避免对红船精神的片面化狭隘化理解,有学者提出,必须把红船精神与建党精神联系起来,要上升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高度,紧紧围绕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来认识和理解红船精神在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地位。邱巍揭示了以红船精神来命名或者代表建党精神的理论逻辑,他认为“红船”这个符号形象生动并且寓意深远,深度切合了革命精神宣传与传播的需要。[8]杨晓伟认为,用基于“意象”思维命名的红船精神是对建党精神的最合理表述。[9]总之,在学者们看来,“红船”不仅仅是指嘉兴南湖上的这条物质形态的船,而是一种政治象征。红船精神也不是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精神,而是早期先进分子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中展现出来的革命精神,也就是建党精神。毫无疑问,正是红船精神的研究和宣传推动了人们对建党精神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人们把红船精神作为建党精神的形象化表达,这里的建党特指的也是党的创建。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瞻仰南湖红船,再次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内涵,他说:“在浙江工作期间,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0]497-4982017年12月4日,王沪宁在弘扬红船精神座谈会上指出:“‘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11]此后,建党精神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运用,理论界对如何概括建党精神及其与红船精神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的探讨。齐卫平认为,“红船”启航,建党精神发端。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同时生成,时间序列上处于同一位置,共同组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12]严爱云认为,红船精神就其本质来说是建党精神的别名。[13]高福进认为,建党精神是一种总体意识,红船精神是一种阶段性意识的体现。两者是总体性与个体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14]徐光寿认为,党在酝酿和创建过程中先后形成的“红楼精神”“渔阳里精神”“《共产党宣言》精神”与“红船精神”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构建起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谱系。[15]韩洪泉认为,建党是一个历史过程,建党精神本身也构成了一个蕴涵丰富的精神谱系,其中红船精神是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意象表达。[16]可见,学界认为,从逻辑上说,既然在红船精神之外另外提出建党精神,说明这两个概念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不能互相混淆。建党精神的内涵与外延要比红船精神丰富、宽泛。建党精神包含红船精神,红船精神体现建党精神。与此同时,还引发了理论界对党的创建时期的革命精神进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一个从局部到全国、从团体到政党、从雏形到完备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北大红楼”“上海党的一大会址”“渔阳里”“南湖”和“红船”都是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相关的标识符号。基于此,学者们提出了上海建党精神、先驱精神、渔阳里精神、石库门精神、红楼精神等表述。“全国红船论坛”“建党精神与红色文化基因”等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建党精神的研究。
总之,虽然作为历史形态的建党精神从建党开始就事实上存在,但理论形态的建党精神,也即这一概念的形成和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正是在对红船精神的研究和宣传中,引起了人们对建党精神的讨论,产生了对进一步凝练概括建党精神的强烈愿望与迫切需要,终于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性时刻得以实现。2021年7月1日,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历史性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特别是对党的精神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崭新的历史高度。
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为深化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研究提供了遵循。同时,带来了一个急需厘清的重大理论问题,即“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关系问题”。总体上看,目前理论界关于这一问题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认识。
第一种观点可以称之为“代替说”。这种观点认为,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没有明确概括以前,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红船精神等同于伟大建党精神。例如,2021年1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在阐释建党精神时就直接采用了红船精神的表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精神之基、精神之本。”[17]既然伟大建党精神有了明确的概括,就不再需要红船精神这一概念。2021年9月29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向社会予以发布,红船精神不在其列。这更加坚定了一些同志持这种观点,他们自认为,既然红船精神没有纳入精神谱系,就充分说明伟大建党精神代替了红船精神,因而也就没有进一步研究和宣传红船精神的必要。
第二种观点可以称之为“包含说”。这种观点认为,百年前早期先进分子的建党实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必然性与偶然性交织在一起的,包括酝酿、组织、筹备再到正式建立的复杂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红楼精神”“渔阳里精神”和“《共产党宣言》精神”“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就是建党时期这些革命精神的总概括。[18]与之相类似,延安时期有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等革命精神,而延安精神则是这些革命精神的总的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反映的是早期先进分子在党的整个创建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品格意志和精神风范,是对建党历程中某一特定时空、具体人物的精神内涵的超越。也就是说,伟大建党精神是对“红楼精神”、红船精神等具体精神的抽象和升华。[19]可见,这里理解的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伟大建党精神包含了红船精神的内涵。李捷认为,红船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为弘扬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革命精神提出的重要论断。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涵盖了红船精神的主要内容,两者的内涵与精神实质高度一致。[20]刘建军也认为,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域或地点的特定活动,而是对党的全部创建活动所形成的革命精神的综合表述,包括了所有建党活动及其精神内涵。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一部分,是从党的创建活动的一个特定环节上生发出来的,是相对来说更为具体的精神形态。[21]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既然伟大建党精神包含了红船精神,那么当前就要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和研究为重点。
第三种观点可以称之为“交融说”。这种观点认为,红船精神与建党精神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各自的指向不同,两者不能直接等同,也不能相互替代。齐卫平认为,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有源泉和起点的概念之别: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革命精神之集大成,红船精神具有的象征意义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节点上,而建党精神则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整个奋斗历程的精神引领。[22]段治文认为,建党精神是百年前“党的创立”和百年进程中“党的建设”精神力量的总概括,红船精神特指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革命精神。建党精神既在历史起点上,也在逻辑起点上,即在内容要求上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而红船精神主要是时间意义(历史起点)的“中国革命精神之源”。[23]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既不能用伟大建党精神淹没红船精神,也不能用红船精神代替伟大建党精神。我们赞同这一观点。
从上可见,学者们关于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两者关系的思考,有一个前提性问题,即两者的理论定位问题。那些认为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是等同或者包含关系的学者,一般是从狭义的意义上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即将其理解为建党时期的精神。那些认为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是交融关系的学者,一般是从广义的意义上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即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建党时期的精神,并不局限于创建中国共产党这一具体历史事件所展现出的精神范畴,而是从百年党史发展的整体性角度出发,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进行的整体抽象与概括。一般来说,人们普遍认为红船精神是建党时期的精神。当然,在伟大建党精神有明确概括之前,也有对红船精神的广义理解,例如李忠杰提出,“红船作为我们党成立的一种形象化标志,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而‘红船精神’,也不限于最初的建党,它是我们党的整个精神不断延续和多样化发展的起点和源头。”[24]我们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提出之后,红船精神不宜再作广义的理解。因为伟大建党精神是在红船精神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概念。如果再把红船精神的外延扩大化,就会产生将其与伟大建党精神等同的问题。
第一,从提出的背景和政治逻辑来看,两者都和“七一”纪念以及党的教育活动相关,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实现的。政治社会化是指特定的政治文化及体制获得社会认同的过程,是政治文化的主体有意识地向该文化的承载者的主动教育和灌输过程。[25]政党通过严格的章程和仪式,以及经常性的教育活动,通过舆论宣传和各种政治活动,使其成员和社会成员认同并支持其主张。[26]红船精神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提出的,时间节点是在“七一”纪念之际。(1)2005年1月至6月,为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嘉兴市南湖区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红船精神内涵以及如何弘扬红船精神的大讨论,并向社会征集有关红船精神的表述语。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共提出了663条表述语。南湖区委对这些表述语进行了汇总、梳理、归纳,评出了“开天辟地、坚定信念、劈波斩浪、扬帆引航”等表述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得知红船精神大讨论活动后,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他专程派人到南湖区进行调研。正是在调研基础上,同年6月2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首次科学阐述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提出的,是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性时刻提出的。两者的提出都是为了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要忘记党的历史,不要忘记建党的初衷和宗旨,不要忘记党百年来在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10]498
第二,从提出的主体和思想逻辑来看,两者都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红船精神是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首次提出来的,而伟大建党精神则是习近平同志作为党的总书记提出来的。但是,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另一个时间节点对于红船精神概念的重大意义。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上海和浙江嘉兴,在上海瞻仰了党的一大会址,重温了入党誓词;在浙江嘉兴瞻仰了南湖红船,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阐述了红船精神,并指出:“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10]498选择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这样的时间节点,来进行这样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活动,习近平同志以党的总书记的身份再次阐述红船精神,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实际上也确立了红船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地位。两者的提出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政治自觉,展现了高超的战略思维和深刻的历史思维,彰显了深厚的红色情怀和对党的精神建设的一贯重视,既体现了他对党的历史的深刻把握,也饱含着他对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
第三,从两者的内涵和理论逻辑来看,其精神实质是基本一致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既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也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具体体现。“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既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也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具体体现。虽然从表面上看,红船精神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没有体现在伟大建党精神的表述中,但其精神实质已经渗透于其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改造世界的革命精神,是不断创新的精神,也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必然结果。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一方面涵盖了红船精神的三个方面内涵,另一方面包含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运用的一些政治话语,如“初心使命”“不负人民”“英勇斗争”等。总之,两者的内涵都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两者都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科学性、人民性、斗争性,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在气质的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7]13
第四,从形成的依据和历史逻辑来看,两者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密切相关。无论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狭义理解,还是广义理解,都不能脱离建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7]8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伟大建党精神在创建中国共产党之时就已经形成。紧接着他又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27]8可见,必须要站在大历史观的高度,打通过去时、现在时和未来时,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近代以来的总目标,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伟大建党精神虽然形成于建党之时,但其必然会随着历史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下展开的结果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红船精神也是以党的创建的历史作为依据的。的确,党的创建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但也要充分认识到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南湖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中的标志性事件。正是在这一标志性事件中,通过了我们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庄严诞生。因此,两者都是对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近代以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精神表征。
总之,我们既要看到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差异性,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一致性,更要在一致性的基础上理解两者的差异性。红船精神主要侧重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革命实践尤其是对红船起航这一历史性时刻的精神表征,伟大建党精神虽源于建党,但高于建党,其更加侧重从整体上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概括。
红船精神之所以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首先在于“红船”符号具有丰富的政治寓意。“红船”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政治符号。政治符号通常用于指称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物、符号和仪式,其具有提供历史记忆、整合意识形态和强化政治认同等重要功能。任何一个政治符号都与一定的政治意义相联系。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8]“红船”起航所具有的开天辟地的意义、“红船”符号所代表的政治象征意义,就在于其力图建立一个新世界。“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29]“红船”符号丰富的政治寓意可以从“红色”“船”“红船”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红色”是革命和进步的象征,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息息相关。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红色”凝结着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鲜明地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旗帜是一种重要的象征物,表征着一种精神、思想或主义,人们往往通过旗帜的样式、色彩和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信念和理想。中国共产党亦是如此,早在红军时代,就有新党员站在庄严的红色的党旗下宣誓的记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称之为“红军”。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被称之为“红都”。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被称之为“红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新中国的国旗和国徽也是红色的。作为一种符号,国旗和国徽在被创造的那一刻就被赋予了内在的政治意义,同时担负起了国家形象的职责。“红旗”“红军”“红星”“红都”“红色政权”“红色根据地”等词,表达了鲜明的政治情感和政治立场。浓烈奔放的鲜红,是马克思主义的颜色,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象征着不熄的爝火,为黑暗中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满腔热血、一片丹心。[30]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出现了许多以“红”字命名的文学作品和文艺节目,诸如:《红岩》《红旗谱》《红日》等,通过讲述那些与信仰、价值、理想、奋斗等象征有关的故事,激励人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断拼搏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4年抗战、历史性决战,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31]
第二,“船”具有深刻的政治寓意,警示共产党人要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船的寓意也很深刻。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延伸了人类的脚,扩展了人类的路。《易·系辞下》称:“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早在古代,士人们就开始意识到舟与国家社稷、人才延揽之间的密切关系,把“舟”作为贤才的符号。《尚书·说命上》第一次把治世之贤臣比作“济川之舟楫”。“济川”成为士大夫的政治理想。李白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自己的济世情怀。“舟”还经常作为执政者的象征出现。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告诫执政者,就像载舟的水,人民既是政权存在的基础又是政权覆亡的力量,所以荀子要求国君应将爱民落到实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权力更稳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人民的关系就好比舟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29]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君民关系,不仅是舟水关系、鱼水关系,更是血肉关系。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不能丢掉党的群众路线。此外,“船”还寓意解决问题的方法。毛泽东曾形象地把党的任务比作过河,方法比作过河的桥和船。他强调,不解决桥和船的方法问题,没有正确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32]我们只有始终为了人民、充分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只有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才能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惧风吹雨打、穿越惊涛骇浪。
第三,“红船”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象征,寓意中国革命的航船不断走向胜利。“红船”航行需要舵手,舵手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9]尽管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看,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的成立并不引人注目,但却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因为她代表了一个新型的政治力量。当我们回溯历史,将“红船”起航这一事件放入整个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之中,就能发现其非凡的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将其一次次地编织到当下的革命传统中,一次次地回忆、一遍遍地将其化为故事来讲述。通过这种精神故事的反复书写,不断唤起人们的情感和信念,塑造和强化民众的革命历史记忆,即人们对于革命初心、革命历程、革命成果的记忆,并把这种历史(政治)记忆不断地刻写在当下的现实的革命行动与革命者心中。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用这种带有文学“隐喻性”的语言来讲述红船精神的故事:“中国革命的航船是在惊涛骇浪中到达成功的彼岸的,中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航程同样不会一帆风顺”“高扬理想的风帆,荡起奋发的双桨,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29]这些鲜明的比喻、形象的话语、磅礴的气势、开阔的意象可以更为有效地表述出红船精神的实质。气势雄浑的山河画卷、一泻千里的船速、出没惊涛骇浪的勇气唤起我们对革命初心的记忆,产生心理上不自觉的感应,内在的个人信念和外在的象征活动在人们的心灵上激荡互动,使人们能够以一种更饱满的姿态投身伟大的社会革命。
经过岁月的沉淀,“红船”已经成为一种红色标识、政治象征和历史符号。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历程从南湖起航,“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33]“红船”符号将抽象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把深刻的政治寓意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形象地凸显了中国共产党这艘革命航船在100年的历史大潮中不畏恶浪险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瞻仰“红船”,这一政治仪式生动呈现与充分展示了“红船”符号的象征意义,唤醒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创建以及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记忆,强化了他们对政治现实的体认并塑造与巩固了政权的合法性。“红船”是革命之船、理想之船、奋斗之船、复兴之船,引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正是鉴于“红船”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将之升华为“红船精神”这一理论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这是我们党梦想启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10]498“党的根脉”注定了红船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历史地位。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中,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29]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又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7]8。这两个重要论述之间并不矛盾,只是指向有所不同。伟大建党精神主要是从逻辑起点上即从内容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价值追求、精神气质、组织特质,既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形成的起始环节,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展的逻辑起点。红船精神则主要是从历史(时间)起点上,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开端。20世纪初,“革命”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政论词汇之一,先进知识分子普遍认为,革命是救亡图存的根本手段。经过实践,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革命急需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领导力量。受十月革命的影响,“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底呼声,在中国大陆一天一天高了。”[34]中国共产党人把社会革命看作是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唯一途径。红船上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纲领明确规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35]中国革命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36]。中国革命的面目之所以焕然一新,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各种革命运动相区别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革命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是“社会革命”,具有总体性的意义,意旨深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总体性变革。“红船”所开启的革命,旨在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建立一个没有贫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仅仅解决一个政权变易的政治问题,更是一场文化创新、传统重建的精神涅槃。劈波斩浪的“红船”,承载了一个政党创造历史的核心奥秘。红船精神昭示了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崇高的价值指向。这就是革命精神之源的意义之所在。
第二,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之源。“红船正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象征,‘红船精神’就充分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这也就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之源。”[29]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沿着红船的航向”[29],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7]13,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既不断有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面临的中心任务与现实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科学解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扬起红船的风帆”[29],坚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载着红船的意愿”[29],坚持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了跳出历史周期律,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谁而生、为谁立命、为谁执政,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27]11-12总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政党,就在于我们党一直坚守“红船”开创的革命理想。红船精神“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前提”[37],一直引领中国共产党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
第三,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11]仔细研读《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是围绕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来阐释红船精神的。开篇他就明确指出:“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29]他亲切地把红船比喻为我们党的“母亲船”。他在阐释“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勇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从此使中国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29]在阐释“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时指出:“党的‘一大’会议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由上海转至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29]没有崇高的信仰,道路就会失去方向,难以走到光明的天地。在阐释“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29]以“首创、奋斗和奉献”为内涵的红船精神非常恰当地表征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意义、目标和宗旨,集中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初心和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
因此,红船起航标明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红船精神蕴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之中,化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基因。从红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再到伟大的抗疫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走在前列的精神表达。
红船精神的研究和宣传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中具有开创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不是对红船精神的否定,而是对红船精神的再提炼、再升华、再创造。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无疑具有特殊的源头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船精神’是我们党创立时期坚持和实践自身先进性的一个历史明证。”[29]因此,在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与宣传的同时,要继续深化红船精神研究,尤其是进一步深化中共创建史的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研究、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两个结合”方面的历史贡献研究、建党先驱与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等多方面展开,为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奠定扎实的史学支撑和学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