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奕静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构建高水平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推动“双一流”建设、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经过探索、分析和改进阶段,已过渡到发展阶段,其前瞻性、融通性、实践性的学科定位,都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以适应国家、学科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牛津大学教育系创办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在教育研究、研究生培养等方面享誉世界。在2014年英国大学研究质量评估——科研卓越框架(REF)中,牛津大学教育系排名第一[1]。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牛津大学教育系连续四年(2018~2021年)位居前五[2]。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隶属于牛津大学教育系,前身为1995年1月开设的比较教育研讨班。近二十年(2000~2019年)来,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在《比较教育评论》等SSCI期刊的发文量及被引频次均位居前三[3],且其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逐渐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基于此,本文拟对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进行全面分析,为提升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1.学位资格
牛津大学作为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对硕士研究生申请者有较高要求,且因地制宜地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最低入学要求。本研究仅以来自英国、美国、中国的申请者为例。
对于英国本土的学生来说,申请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课程,需要获得英国大学相关学科(社会科学类学科最佳)的一等或二等一级荣誉学士学位。拥有美国学位申请者的平均绩点(GPA)需在3.6-4.0之间。中国申请者的学位资格要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拥有“双一流”大学或“985”“211”工程大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均分达到85%及以上即可申请;第二类是双非院校毕业的本科生,要求均分在90%及以上;第三类是针对拥有双非院校学士学位,但均分低于90%的申请人,需获得硕士学位才可进行申请[4]。
2.英语水平
(1)无需提供英语证明
有两类申请者无需提供英语水平证明。一类是母语为英语并且一直是英国签证和移民局(UKVI)认可的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国家的居民和公民,如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加拿大等国的申请者;另一类为需要办理重新入学的牛津大学学生。
(2)需要提供英语证明
牛津大学对母语非英语申请者的英语水平要求分为两类,即普通水平和高级水平。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因自身所具有的跨国、跨文化、跨学科等专业特性,对申请者的语言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即申请者应具有大学英语高级水平。
牛津大学仅承认雅思考试、托福网考和剑桥英语证书考试的成绩,且成绩有效期为两年。表1为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要求申请者达到的大学英语高级水平的最低分。其中,雅思学术类考试总分不低于7.5分,且听、说、读、写四部分均不低于7.0分;托福网考(包括家庭版)的总分不低于110分,同时要求听力部分不低于22分,口语部分不低于25分,阅读及写作部分不低于24分;剑桥高级(CAE)及剑桥熟练(CPE)英语证书考试的最低分均为191分,各部分成绩均不得低于185分[5]。
表1 大学英语高级水平的最低分要求
3.申请材料
牛津大学的研究生申请截止日期有3个,分别设于每年的11月、1月和3月,多数专业设于1月。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申请截止日期设于1月及3月中下旬,在1月截止日期前提交申请的申请者有机会获批奖学金,同时来自被世界银行列为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申请者及低收入背景家庭的英国申请者可于1月截止日期前向大学提出免学费申请。
入学申请需提交的文件包括大学英文成绩单、1至2页个人简历、不超过750词的英文个人陈述、2篇2000词的英文文章、3份推荐信。其中,个人陈述主要用于评判申请者的研究兴趣与课程设置及目标是否一致;英文文章可以是学术论文或书评,内容应与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相关,且需要是两个独立的主题,该项将用于评估申请者对该专业研究领域的理解程度及学术英语的精通度;推荐信需由导师撰写,并对申请者的学术水平作出说明,该项将作为考察申请者学术成就及团队合作能力的主要材料之一。
牛津大学致力于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对院校师生有极高的文化包容度。申请评估小组由至少两名有相关专业经验及知识的学术人员组成,且仅根据已发布的课程要求对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估,而不会考虑申请者的性别、婚姻状况、种族、国籍、宗教信仰、性取向、年龄等情况。
4.面试表现
牛津大学采取研究生申请制,申请材料及面试表现是主要的考核形式。面试一般安排在申请者提交入学申请的2-6周后,申请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及需要选择线下或者线上两种方式进行面试。面试内容主要包括学术能力、个人潜在能力、个人兴趣与课程内容匹配度三项,重点放在对申请者学术能力及学术背景的考察。同时,申请者的研究兴趣及未来研究方向与本专业教师学者的研究领域、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校所能提供的研究资源是否契合也是面试官所考察的项目之一。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6]。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世界不同地区教育系统的发展情况及教育领域中理论和方法的批判性理解。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7]:增加学生对影响世界各地教育系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体制因素的理解,提升学生在比较和国际教育领域中分析当前问题和未来趋势的能力,锻炼学生批判性评估比较和国际教育领域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能力,训练学生在比较和国际教育领域定义问题及规划研究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对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政策、实践和体系进行情境化研究的能力。
1.教学安排
在多数欧洲国家,硕士教育是作为博士教育的准备和过渡阶段而设立的,教育修业年限设置较短,普遍为1-2年。同欧洲研究生教育的学制特点相一致,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的学习年限为1年(见表1),全年分为三个学期、三个假期。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共需提交6篇课程论文,第三学期则需要提交1篇15000至20000字的学位论文。总体来看,教学安排紧凑,实际教学时间短,仅有24周,多数时间供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进行实证研究,以撰写课程论文及学位论文[8]。
表2 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教学安排
2.课程体系
由表3可以看出,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包含必修课与选修课两个模块。必修课划分为两类,即专业方向类课程和研究方法类课程。研究方法的学习在两类课程中均有涉及,在第二类课程中为重点学习模块。
表3 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一览表
专业方向类课程的主要内容有3项:(1)比较和国际教育领域概述,即对该领域的历史沿革、哲学基础、学术研究性质、理论与方法论进行介绍,以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发展的背景及关键影响因素。(2)比较和国际教育研究,即通过探讨宏观的主题,使学生明晰社会科学中教育问题的定义、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如“学习与认知”主题将关注点放在跨文化及跨学科研究;“教育,社会与国家”主题探究了中国、俄罗斯、日本和不丹等国家教育问题的性质;“发展与教育”主题则着眼于教育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及国际社会各类“教育援助”的政治目的。(3)国际儿童保教政策的比较,即对各国儿童政策以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比较与审查,以制定更加广泛有效的政策框架,最大限度保障儿童权益。
研究方法类课程主要讲授定性及定量方法的实际应用,以此加强学生对教育研究设计及方法的核心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时,向学生介绍用于处理、分析、报告数据的各类方法,为论文的撰写奠定方法论基础。牛津大学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课程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接收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院中,如耶稣学院(Jesus College)、坎皮恩音乐厅(Campion Hall)、格林邓普顿学院(Green Templeton College)等,选择至少一门课程作为自己的选修课,并完成相应的课程论文。
3.学业评估
学生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1场考试成绩,5份书面作业成绩和1篇学位论文成绩。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为3小时,且考卷不予以公开。5份书面作业即表1中所示的专业方向类课程所需要递交的3篇课程论文和研究方法类课程的2篇课程论文。学位论文要求采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反映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质,并展示出学生的研究能力及批判分析能力。论文字数在15000-20000词左右,需在一学年内完成,其中田野调查及档案资料的查询工作一般在第三学期内进行。总的来说,以实证研究法为主进行调查而撰写的论文评价更高,其质量和评分均优于以文献研究法为主要方法的论文。
1.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教学方式
课前的学习主要以教师推荐书目、学生自学输入和小组合作输出的形式开展。学生需在课程开始前根据学术指导教师所提供的大纲,阅读关键文章,提炼其中的论点,并进行陈述和分析,之后通过各类小组活动进行讨论,共享学术资源。由于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学术背景,他们对于该学位将如何帮助自己从事未来的工作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导师往往因材施教,多从学生兴趣、需求及所长出发选择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程材料以外的资料,并根据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及主题进行讲解与分析。
2.举办各类教育研讨会
教育研讨会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教育的理论及现实问题,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每年2月,该课程会组织学生到巴黎参加研讨会,周期为7天,常设地点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及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除专业型教育研讨会之外,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也会举办比较教育公共研讨会,研讨会每周一次,通常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进行,并要求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CIE)的学生必须参加。
牛津大学以科学研究为导向,采用灵活化的“申请—考核”制进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各学院依据专业招生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规定申请条件,以此选拔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申请评估小组则将关注点放在申请者科研潜力、申请者个人预期与学校文化特征的适切程度的考察上,这为其培养专业素质高、学术创新能力强的研究者奠定了良好的生源基础。
同时,牛津大学具有极强的文化包容性,接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的申请,并根据国别与地区的学历认证差异设定最低入学标准。由此,学习者们能够交流讨论多元丰富的文化地域知识及本国、本地区的教育实践情况,这与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自身的学术特色即对不同国家、地区教育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不谋而合。
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全方位的,既要使学习者掌握扎实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又要培养学习者的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服务世界的精神。
首先,扎实的理论及方法论基础是高质量研究的前提条件。由此,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非常重视学习者在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史及研究方法层面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能够了解、梳理某一事件在历史发展中的变革及趋势,并对前期已有的实践经验及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更好地运用质性及量化的研究方法对当前世界教育领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判别和分析,继而探索后续研究方向,提高研究活动的创造性。
其次,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从全球化视角出发,要求学习者对各个国家、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了解和梳理,以为后续研究准备充足的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习者着眼世界的精神,使其能更好地对儿童教育、教育公平等世界性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指向多元文化下教育研究者的培养。
课程周期方面。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一年,且以2个月为一学期,共三个学期。由此,学生全年有6个月时间可以自主地进行学习、研究及写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论文及毕业的压力。同时,一半教学一半科研的时间安排也帮助教师很好地处理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有益于教学及科研质量的双重提升。
课程内容方面。除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外,教师们多选择国际社会中的重大教育问题作为授课重点,如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公平、教育援助的目的及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儿童权益的有效保障等。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从概念、设计、使用三方面对方法论进行了系统阐述与讲解,且理论课与应用课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又证实了前者的科学性,二者相结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课程选择方面。牛津大学采用开放性课程体系,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科研需要选修不同类型的课程,如高度专业化的教育学类课程、扩大知识面的学科类课程以及结合实践的创新类课程等,不仅创设了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也培养了学生多学科的研究视角。
牛津大学的教师对于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着清楚的认识与把握,即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的组织者,学生兴趣及关注点的发现者,研究方法与思想上的启发者和引导者。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自主性课外阅读、自由学术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专业点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性大型研讨会、校内跨学科研讨会等,使学生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增加他们同比较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机会。同时,学生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发现并探讨比较教育领域的热点研究话题,并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分析问题的可探索性及其本身的价值,而这也为创新型研究形式即高质量的跨学科合作研究提供了可能。
首先,对我国目前单一性的“统一考试—分校面试”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向师生双向选择的申请制过渡。这不仅能帮助学校和导师获得学术能力强、研究潜力大的高质量生源,也能使学生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校就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高等教育资源成本以及学生机会成本浪费的可能性[9]。
其次,要扩大留学生招收量,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我们要积极鼓励留学生与国内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充分利用留学生的语言及文化背景优势,对其母语国家的教育实践情况进行细致解读,并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相结合,打破比较教育的研究壁垒,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贡献力量。
再次,要增强对学生语言水平的考察,包括外语交际能力、外文文献资料阅读能力等,以满足比较教育学专业外语学习环境、出国交流学习的需要。其中,作为日常交流学习、学术研究及写作工具之一的通用语言英语,应被列为学生必备的语言技能。
最后,高校应对国内外研究生申请者进行综合性考察,且将考核重点放在学术层面,包括整合研究资料的能力、发现学术问题的视角、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申请者的写作能力和行文特点等[10]。最终通过高校联合,打造一支多国家、高素质的比较教育研究队伍,提升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总体水平,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目前,我国比较教育学领域对培养对象的定位还处在相对模糊状态[11]。由此,各高校可以借鉴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定位即服务全球教育,并将其贯穿至培养目标的始终。在拓展学生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其对国际社会教育发展情况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全球化意识,为其探索世界教育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奠定基础。
各学位点还应以比较教育学研究生职业为导向逐步改进和完善培养体系,充分体现专业特色,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有益教育经验,解决现存教育问题,为我国及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学术型研究人才和高层次的应用型教育人才。
“研究生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直接影响着研究生专业基础的宽广度和研究潜力的发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12]。由此,我们要依据比较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建立系统的、突显专业特色的课程模式。
第一,注重课程内容的全面性、综合化。既要重视比较教育学领域的基础知识,也要关注比较教育的热点和前沿话题,一面增加知识储备,一面培养问题意识,双管齐下。同时,加强对研究方法类课程的重视,量化研究方法能够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规范性,质性研究方法则能够突显研究的主体性和社会性,两类方法的有效学习和应用是研究进行的前提,也是研究成果质量提升的重要法宝。
第二,根据学生的国别、文化背景及具体学习需求,对课程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增减,突出跨国、跨地域、跨文化的三跨专业特色,吸引更多学生。同时,本专业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及研究特点开设多样化课程,如学前教育比较研究、中小学教育研究、国际理解教育等,丰富课程体系,拓展研究层面,进一步提升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质量。
目前,国内对于比较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多以构建知识模型系统为主要方向,授课方式倾向于单向传授。学生仍处在以听和记为主要学习行为的被动状态,缺少公开讨论学术问题的环境,不利于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及需要改进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满足终身教育理念下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多样性的求学需求。
首先,要明确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其次,保留实践实习类课程,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的机会,使学生了解我国教育现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其中,解决问题,加深理解。再次,积极组织学术性讲座及研讨类活动,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设线上线下讲座,组织学生参与大型研讨会,如比较教育年会、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全球教育大会等形式,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在聆听与讨论中进行思想及文化的碰撞,享受知识的输入输出过程,并在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教育交流与借鉴之中,加深对世界性、地区性的教育制度及政策的理解,最终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创新,把世界教育的优秀成果内化为我国教育传统,实现教育的本土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