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贾娟,李海燕,胡凤香
徐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科,江苏 徐州 221000
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可以提供脑部血管影像的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在透视情况下至颈动脉或椎动脉内注射造影药物,可探知到诸如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等脑部血管异常[1-2]。DSA术后会出现尿潴留、穿刺处肿胀、出血腹胀、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3-5]。多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为医疗风险管理措施[6],通过对医疗护理工作中潜在风险展开前瞻性及系统性分析,在对各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处理或重新进行设计的基础上,防止风险出现,或者将风险危害降至最低水平[6]。我们对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FMEA干预,并与常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17例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中男58例,女59例,年龄46~75岁,平均(55.36±6.52)岁。疾病类型:脑出血41例,脑梗死2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5例,颅内动脉瘤11例,其他11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58例)与综合干预组(5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构成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表
纳入标准:符合DSA手术适应证,意识清醒,无认知功能障碍,造影剂敏感试验阴性。排除严重肝肾疾病、颅内肿瘤、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妊娠的患者。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试验。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常规进行护理干预,术前进行术前指导、心理宣教,术后进行常规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干预方法
(1)FMEA风险管理:以降低DS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目标,列出围手术期操作流程,对每个环节分析描述,对DSA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估。
(2)FEMA团队:核心小组包括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名,专科护士4名,共7人。科室组织FEMA的系统培训和学习。
(3)分析潜在问题: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宣教不到位,未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及其他一些基本情况;物品准备不齐;患者焦虑,情绪没有正确引导;②术后护理:监测效果不佳或未监测;操作不当,例如加压包扎前未评估穿刺部位情况,或加压带使用不正确或加压带去除时间不当;巡视疏忽,巡视时未及时发现穿刺部位及下肢异常;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不到位,术后操作指导不到位,患者及其家属未能正确掌握要领。
(4)失效模式评分:RPN 为危险度(severity,S)、事件发生频度(frequency of occurrence,O)及检出度(likelihood of detection,D)三者的乘积。RPN=O×D×S。O表示事件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分值为1~10分,分值由小到大代表可能性越来越高;D表示一旦失效出现后被检出的可能性,分值为1~10分,分值越小被检出的可能性越低,分值越大,被检出的可能性越高;S表示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分值1~10分,分值越高,严重程度越高。评估RPN值的风险,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对失效模式进行纠正及预防,对实施情况进行控制跟踪,对失效分级表及时进行更新,进而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性的目的。
(5)制定改善方案:针对护理人员对脑血管造影术护理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的问题,进行加强培训,并细化内容,由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带教。①术前对脑血管造影术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讲解,一旦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应适时进行心理辅导,引导不良情绪的发泄;术前做好准备,并注意患者敏感情况;术前药品、器械的准备;穿刺部位备皮;时刻监测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意识状态等。②术中正确摆放手术体位,建立静脉通路;指导患者深呼吸、进行按摩放松其情绪;监测生命体征,记录肝素化时间。③术后恢复指导,关注患者不良情绪,及时解决;巡视时更加细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排便情况、肢体活动、足背动脉波动;并增加巡视的次数,密切观察患者术侧肢体的脉搏、皮肤状况和肢体功能;按摩患者双下肢及腰部,指导患者做足背曲运动;对穿刺点进行重点观察,及时发现可疑的血肿形成;针对皮肤出血、肺部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进行专门的预防护理。
1.3.1 RPN值
给每种失效模式评分,计算患者RPN值,取平均值为最终危险值,RPN 值越大说明护理流程中事件风险程度越高。
1.3.2 并发症
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脑出血、穿刺部位血肿及尿潴留。
1.3.3 焦虑自评量表(SAS)
采用SA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按照发生频率分为4个等级进行评分,包括20个条目,最后得分乘以1.25,总分的分值决定患者焦虑情况的轻重。总分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
1.3.4 疼痛情况
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患者术后即刻、术后24h的疼痛情况,0~10表示疼痛的程度,数字越大,疼痛越严重。
1.3.5 舒适度
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te,GCQ)是描述患者术后舒适情况的量表,从生理、心里、精神、环境四个维度进行打分。满分112分,分值越高,患者舒适度越高。
1.3.6 护理满意度
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条目包括:问卷内容包括健康宣教、护理行为专业程度、要求满足程度、护理态度、护理技能共5个方面,共20个条目,每个方面满分为20分,总共满分100。分值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质量越好。
对所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软件SPSS 20.0对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失效模式各项RPN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行DSA 前后失效模式RPN 变化
对照组出现尿潴留并发症患者为7例,研究组2例;对照组出现穿刺点出血或皮鞋雪中6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腹胀4例,研究组没有病例出现此并发症;对照组脑血管痉挛3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深静脉血栓2例,试验组未出现。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37.93%,研究组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满意度为89.25%,研究组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88.3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
SAS 分值小于50 分为正常,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分值较高,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患者存在焦虑情绪;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值都有明显降低,与护理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焦虑情绪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NRS值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h经过护理,NAS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疼痛减轻。研究组的NR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GQC值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患者更舒服。详见表5。
表5 两组疼痛情况与舒适度的比较
脑血管造影术是一项有创检查,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目前脑血管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最重要手段。但因为是一项有创检查以及围术期需要患者长时间的卧位等要求,可能会出现穿刺点出血、血肿,尿潴留,腹胀等并发症。但并发症的有效预防需要持续的护理质量改进工具控制护理质量,有效地降低护理流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l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已被确定为用于评估高风险环节风险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医疗风险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价值[5]。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因系统缺乏完善性,过程引起行为偏差是护理人员出现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涉及:安全用药、急诊工作、手术室工作以及其他护理流程中,并能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改善。FMEA不仅能使医疗流程控制环节的薄弱部分充分暴露,还能发现各种潜在性的漏洞,并于系统层面进行处理,使护理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事前预防目标。不仅如此,在对不利事件出现前的潜在性错误及时发现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准确量化,再加强预防,从而防止问题出现,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属于前瞻性、预见式的风险管理方法[6-9],即对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预测及控制,而不是等到失效后才开始采取措施。
本研究的血管造影术的失效模式分析发现,失效原因可能有以下原因:①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②宣教不到位,患者焦虑;③未全面了解患者病史、检查等情况;④物品准备不齐全;⑤监测效果不佳;⑥术后心理护理不到位;⑦加压包扎前未评估;⑧巡视时疏忽;⑨指导不到位,患者及其家属未能真正掌握要领。这些临床特点增加了约束失效模式的发生,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显示,“巡视时疏忽”RPN值最高。所以我们在改善计划中进行纠正及改进措施,增加巡视次数,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情况,及时发现可疑的血肿形成,重点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渗血,及时发现可疑的血肿形成,一旦出现在加强压迫同时,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干预,遵医嘱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重新包扎等处理[10-11]。“监测效果不佳”RPN值较高,分析是由于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导致,所以核心小组加强护理培训,并重视细节护理,由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带教,提高护理人员能力,同时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标,在保证每月业务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知识竞赛、实践培训、业务考核等工作。
本研究中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采用FMEA护理,研究组失效模式各项RPN值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以有效控制薄弱环节的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以及疼痛值,提高患者舒适度。
综上所述,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应用于护理流程时,可使各流程规范性落实,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