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中脑干脑神经核的教学体会

2022-12-03 21:16廖伟苹张小花胡日明邓雪华侯伟斌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脑神经三叉神经脑干

廖伟苹,张小花,胡日明,邓雪华,王 齐,谭 亮,侯伟斌

(韶关学院医学院,广东 韶关 512026)

神经系统在系统解剖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脑神经科学当中,仍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当前各国都非常重视脑科学的相关研究,并掀起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研究热潮,这也彰显了神经科学的魅力。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复杂。因此,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可以为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带来很大的帮助,对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部分内容较多且复杂,是系统解剖学课程学习中学生最难掌握的部分,因此以其中的“脑干脑神经核”内容为例,将一些教学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1 重视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是学习脑神经核团的第一块砖,对支撑脑神经核的知识大厦起着奠基性作用。但往往很多学生存在着基础薄弱、概念模糊等问题,给后面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首先讲清楚基本概念是必须的[1]。比如,神经核的概念,神经核是由神经元的胞体聚集而成,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一团神经元胞体的形态是相似的,而且它们都是为完成同一个“任务”而聚在一起,因此可以把这些胞体看成是一个整体。而脑神经核顾名思义就是与脑神经相连的核团,其病变或损伤可使脑神经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其次要理解什么叫“一般”,什么叫“特殊”,如“一般内脏运动”就要与“特殊内脏运动”区别开来,特殊内脏运动核发出的纤维支配的是面肌、咀嚼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等骨骼肌,但是这些骨骼肌与眼外肌和舌肌等在种系发生上有所不同,眼外肌和舌肌是由肌节衍化形成,而面肌、咀嚼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等是由鳃弓衍化而来,鳃弓与属于内脏的呼吸等功能有关,所以它们虽然是骨骼骨,但仍会把它们归为“内脏”。普通情况下,内脏又多为平滑肌或心肌,所以它很“特殊”,因此综合起来就是“特殊内脏运动”。尤其要指出的是,脑神经核中是没有“特殊躯体运动核”这个说法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一般和特殊”“躯体和内脏”“运动和感觉”3个分类,但是脑神经核的性质却只有7种的原因。再比如特殊躯体感觉,其传导的感觉来自内耳,那为什么把听觉和平衡觉归为“躯体”,原因和“特殊内脏运动”类似,在于胚胎起源,内耳膜迷路起源于外胚层,外胚层是形成表皮及其附属结构等“躯体的”,而“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痛、温、触、压觉等一般性质的感觉。如此种种,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容易混淆的,如不加以区分,则会给学习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2 巧用口诀记忆

在解剖学的学习过程当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因此也被授课者和学习者总结出了许多可以加强记忆的口诀。同理,我们可以利用口诀对18对脑神经核的位置及性质进行记忆,从位于最内侧的一般躯体运动核到最外侧的特殊躯体感觉核,其顺序口诀可总结为:“躯体特殊与一般,内脏一般与特殊。”前半句是运动核,口诀中有“躯体”二字指明了躯体,没有指明的、剩下的就是内脏,所以指的是躯体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核与一般内脏运动核;后半句是感觉核,同理口诀中有“内脏”二字指明了内脏,没有指明的、剩下的就是躯体,所以指的是内脏感觉核、一般躯体感觉核与特殊躯体感觉核。在记住核团分布规律的基础上,18对脑神经核的性质可总结记忆口诀如下:“动眼滑车展舌下,三叉运动面疑副,动副双泌迷走背,内感孤独孤束核,三叉三核一躯感,特躯感为前庭蜗。”另外,也有其他口诀,如:“一躯运动滑舌展,一内运上下迷眼,特内运副疑叉面,一特内感孤束全。一躯感觉中脑脊,特躯感觉前庭蜗。”所以,口诀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学生也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更适合自己记忆的口诀。

3 建立立体思维

3.1 绘图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而绘图法是一个直观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将枯燥的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画,则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2]。一个器官的位置与形态,通过绘图,立马得到呈现。因此,绘图法一直是系统解剖学教学当中备受推崇的方法之一。绘图使得教学富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具体运用到脑干脑神经核的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脑干外形的基础上,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同性质的神经核,通过绘图,可以牢牢记住各神经核的位置、性质、形态,把所学内容化枯燥为有趣,化繁杂为简单,化平面为立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绘画功底,但其实并不影响绘图法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不应要求学生必须画得多“漂亮”,只要学生能描绘出各神经核的形态与位置,且在此过程当中能掌握知识点,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3.2 观察模型

实验观察是学习系统解剖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许多高校限于实验室条件,并没有把脑干脑神经核标示出来的人体标本,且神经核在实体标本上也的确不好进行展示,而透明电动脑干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透明电动脑干模型把各核团立体、直接地展示出来,既形象又逼真,教师可先讲解脑神经核的性质及分类,再按分类逐个介绍脑神经核的位置,并联系脑神经讲解其功能及损伤表现[3]。在透明电动脑干模型中,各神经核团的形态与位置立体呈现,同时可以把相应的核团按亮,其对比性会更强,给学生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通过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模型观察,相信学生对此知识内容的认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3.3 观看动画视频

在图书馆、3D数字人解剖实验室、虚拟人解剖实验室以及网络上有大量的解剖学相关视频动画资源,甚至还可以进行人机互动,按照需要自由放大或缩小画面,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观察脑干脑神经核的形态与位置,这种展示的效果也同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性也是非常强的。另外,教师也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分享给学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动画与视频信息量都是非常丰富的,学生非常容易也非常乐于接受,教师精心选取的视频动画资源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学生有电脑与智能手机,学生获取这些资源的途径非常多,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课后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加强理解与记忆。

4 学会归纳总结,分类记忆

4.1 最常见的,按性质分类

(1)一般躯体运动核,4对,支配眼外肌和舌肌。(2)特殊内脏运动核,4对,支配鳃弓衍化而来的骨骼肌。(3)一般内脏运动核,即副交感神经核,4对,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及腺体的分泌。(4)一般内脏感觉核,1对,接受内脏和心血管的一般感觉。(5)特殊内脏感觉核,接受味觉信号。(6)一般躯体感觉核,3对,接受头面部和口鼻黏膜的一般感觉。(7)特殊躯体感觉核,2对,接受平衡觉和听觉的信号。

4.2 按其连接的脑神经的分布位置分类

(1)分布到眼的,支配骨骼肌(眼球外肌)运动的是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支配平滑肌运动的是动眼神经副核;管理一般感觉的是三叉神经感觉核;支配泪腺分泌的是上泌涎核。(2)分布到面部的,支配咀嚼肌的是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表情肌的是面神经核;管理面部一般感觉的是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其分别管理咀嚼肌的本体感觉、头面部的触压觉、头面部的痛温觉。这里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就是面神经核的上部支配的是睑裂以上的表情肌,面神经核的下部支配的是睑裂以下的表情肌,而上部与下部受皮质核束的支配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核上瘫与核下瘫患者表情肌瘫痪的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这为后面学习传导通路打下基础。(3)分布到大唾液腺,控制腮腺的是下泌涎核,控制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是上泌涎核。(4)分布到舌,支配舌肌运动的是舌下神经核;管理舌一般感觉的是三叉神经感觉核及孤束核下部;管理舌的味觉的是孤束核上部。(5)分布到耳的为前庭神经核(平衡觉)、蜗神经核(听觉)、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鼓膜张肌)、面神经核(支配镫骨肌)。(6)分布到颈部支配部分颈部肌肉的是疑核与副神经核。(7)分布到胸腹内脏,支配平滑肌运动和引起腺体分泌的是迷走神经背核;管理内脏感觉的是孤束核下部。通过分类记忆,结合各神经核的性质,学生可以牢固掌握这部分内容,还可以为脑神经的学习打下基础。

4.3 按其连接的脑神经进行分类

大部分脑神经核会与其所连接的脑神经同名,比如动眼神经核连接动眼神经,三叉神经脑桥核连接三叉神经,面神经核连接面神经等,动眼神经副核、展神经、滑车神经核等亦是如此。但有些神经核并没有带脑神经的字样却属于脑神经核,这一点需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例如,疑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孤束核等虽然没有明显的文字表明其参与组成脑神经,但也属于脑神经核[4]。脑干脑神经核一共有18对,脑神经有12对,但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只有10对,另外2对分别与端脑和间脑相连。这就表明并不是一对脑神经核就会单纯与一对脑神经相连,而是有的脑神经会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脑神经核,当然也有一对神经核与两对或两对以上脑神经相连的情况。其分类总结如下:一对多(一对脑神经核连接多对脑神经,疑核连接的脑神经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与副神经;三叉神经脊束核接受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的感觉纤维;孤束核接受面神经、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的感觉纤维);多对一(多对脑神经核共同连接一对脑神经)以及一对一(一对脑神经核连接一对脑神经)。“多对一”的情况就说明一支脑神经可能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神经核所发出的纤维组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脑神经是混合性神经的原因,反过来讲,混合性脑神经必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脑神经核相连。这也是混合性脑神经的分布情况比较复杂的原因之一。

4.4 按位置分类

(1)分布于延髓的有副神经核、舌下神经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前庭神经核、下泌涎核,孤束核与三叉神经脊束核可贯穿延髓与脑桥;(2)分布于脑桥的有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上泌涎核、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脑桥核;(3)分布于中脑的有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中脑核、动眼神经核与动眼神经副核。

5 与脑神经内容合并讲授

脑神经核与脑神经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应该是紧密相连的,结合讲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如动眼神经核与动眼神经副核,书本均有介绍其支配眼肌,这个时候可以合并讲述动眼神经,介绍动眼神经具体支配什么眼肌;再比如三叉神经感觉核与三叉神经运动核发出的纤维就形成混合性质的三叉神经,接着讲述三叉神经具体管理什么位置的感觉和支配什么部位的肌肉;讲授到面神经核的时候,可以与表情肌进行拓展联系;讲授到前庭神经核与蜗神经核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前面所学的前庭蜗器,其他内容亦可举一反三,从而把知识化整为零、前后连贯,使知识一体化、系统化。

6 适当联系临床知识

人体解剖学教学与临床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从学生对课堂的反映可以看出,学生对临床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渴望教师能带给他们更多的新鲜内容,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课堂中适当加入临床知识,可以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内斜视、外斜视、面瘫、三叉神经痛、舌瘫、味觉障碍等,都是临床上常见且学生感兴趣的疾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介绍。另外,脑干损伤或病变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脑干病变的具体位置,然后联系这个位置的神经核,让学生去理解其所出现的临床表现。不同性质的脑神经核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即从内侧到外侧分别是一般躯体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核、一般内脏运动核、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一般躯体感觉核与特殊躯体感觉核,但它们又不像脊髓那样形成机能柱,而是断续分散在脑干的不同位置。因此脑干内侧或外侧的损伤,抑或是延髓、脑桥还是中脑的损伤,表现就有可能不一样,一个以运动障碍为主,一个以感觉障碍为主。比如延髓内侧综合征,延髓的内侧有舌下神经核,因此会有舌肌瘫痪的表现;而延髓外侧综合征,因延髓外侧分布有三叉神经脊束核、疑核、前庭神经核等,因此这类患者会有头面部感觉障碍、喉肌麻痹、平衡觉障碍、眩晕并伴有眼球震颤等表现;再如脑桥背侧综合征,因为脑桥背侧分布有展神经核、面神经核、前庭神经核、三叉神经脊束核等,因此这类患者会出现外直肌瘫痪、表情肌瘫痪、眩晕并伴有眼球震颤、头面部感觉障碍等临床表现。要注意的是,不同部位的损伤可能会有一些临床表现是相同的,因此要通过其他表现或完善相关检查来加以鉴别。通过有趣的临床案例,结合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相信会使一堂课变得生动起来。

7 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

笔者近年来将对分课堂教学法运用到系统解剖学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讲授本节内容时运用此教学法,学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成员间能发现核心问题所在,学习成绩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8 加入思政元素,提升职业素养

在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顺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趋势的具体形式。例如提到疑核的时候,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叫“疑核”?是因为在刚开始发现这个核团的时候尚不清楚它的功能,存在着许多的疑惑,但它又很重要,于是就起名为“疑核”,并沿用至今。现在对其的功能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楚了。由此鼓励学生,要有探索与研究精神,开发医学未知的领域,让“疑”不再“疑”。再如神经核分布于各个位置,承担着相应的功能,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与影响,就如同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每个人处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各司其职,但同时大家又分工合作,借助团队的力量,为解除患者的病痛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脑神经三叉神经脑干
MRI融合技术提高三叉神经痛伽马刀治疗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探讨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57BL/6J小鼠与豚鼠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比较研究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疼
篮球运动员运动与脑神经相关性研究
经颅直流电配合语言训练对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