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12-03 20:20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中心小学武兆庭
家长 2022年30期
关键词:图形数学知识教学法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中心小学 武兆庭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教学法的引入能有效突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教师在使用数学实验教学法组织教学时,需要保证相关教学方法应用的灵活性。作为小学阶段中一门难度较大的教学科目,将实验教学法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用自己的双手来体验,用自己的双眼来观察,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数学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要求学生能应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数学实验教学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此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文章就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实验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能使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受到一些启发,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应用数学实验教学法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最好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往往无法持续较长时间,因此,教师是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就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以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法达到这一目的,不仅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导致小学生出现抵触学习的情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法,促使小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能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身份,是全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例如,小学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课程教学设计中,就可以引导小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物体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在此基础上,促使小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概念产生感性认识,在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图形与之前学习过的三角形、圆形等分开来。在具体教学设计期间,数学教师可以加强应用实验教学方式,结合常见的工具让学生自主画出正方形或是长方形。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多为学生设置一些动手的机会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主动与其他同学讨论。实践过程中,有学生使用橡皮擦来画长方形,也有学生使用铅笔盒来画长方形,而在画正方形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无法找到正方形的物体,部分学生通过对画好的长方形进行折叠的方式来画正方形。在实验教学中,小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不仅使自身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与此同时,还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实验教学需要与常规知识教学有机地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加之受到年龄特点的影响,多数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不喜欢受束缚,他们往往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但是,很多小学生基础思维能力有所欠缺,在具体抽象知识分析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多数小学生都存在理解深度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有效解决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数学实验教学法,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在此基础上,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深化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知识过于抽象,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觉难度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小学生的学习难度能够得到有效降低,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引入数学实验教学法,在此基础上,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直观的数学形象,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在学习长度单位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长度感知能力,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宽、高,教会小学生使用长度单位,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包括厘米、米等概念。最后,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使学生能对相关长度单位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进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通过“谁跑得远”小游戏,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使用。先将学生带到学校的操场上,选择两名学生参与实验,教师在操场上划定起跑线和终点线,两名学生同时起跑,一名学生沿内圈起跑,另外一名学生沿外圈起跑,很快有学生表示,这样的比赛方式不公平。由此引导学生明确,并非起终点相同即表示距离相同,具体的距离还需要进行实际测量,进而使学生能对长度单位的作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的完善应用,学生的认知能力将会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可以结合生活角度探索知识应用方式,还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在帮助学生建立了相关的长度概念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来探究在表示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如何选择计量单位,如一支铅笔的长度该用什么计量单位来测量?房间的长度该用什么计量单位来测量?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明确不同长度单位在现实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将常规知识教学与具体数学教学模式合理结合,从而促进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认知及掌握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知识应用意识,使学生在具体生活中能有效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延伸探索。

三、重视小学数学实验过程的趣味性

数学不仅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的科目,与此同时,还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缺乏兴趣。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挫伤。因此,教师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尝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法,在此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升,使学生的知识学习难度能得到有效降低。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表内乘法”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单纯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进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数学实验。在计算3×3 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数学实验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先后在班级中选出三组学生,每组包含三名学生,要求三组学生分三排站好,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现在每排有多少个学生?一共有多少列呢?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发现乘法的计算规律。这既解决了以往知识教学比较枯燥的问题,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使学生认识了数学规律,切实达到了教学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要通过数学实验有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小学生受到年龄、阅历、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自主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导致学生基础学习水平达不到既定目标。对此,教师可以应用实验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教学内容进行积极主动探索和分析,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主动操作实现动手能力与综合水平提升目标。例如,在进行“观察物体”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小学生布置一些实验任务,促使学生结合合作性的亲子实验学习方式探索多元数学知识,进而促进深度掌握学习内容,增进亲子关系。对此,可以将实验中用到的正方体模型发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自己动手去按照数学教材上的要求和步骤进行实验,提升小学生对立体模型和各个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小学生通过变换正方体的摆放位置和方向,组合出多种不同的实验案例,再通过对立体图形的前、后、左、右、上、下的观察,学习和掌握例题图形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进一步进行习题的解答。在实验教学方式与亲子合作模式相结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与探索兴趣将会被全面激发,同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起到较强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完善构建数学实验教案,是促进提升整体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与重要措施。

五、要注重创设数学实验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要注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逻辑思维,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小学生本身就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各项身体机能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和发育,教师要重视加强引导和培养,帮助学生以较强的思维能力与探索能力感受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思维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单纯地依靠教师课上的口头教学和书本理论知识,很难让小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借助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进行辅助教学,情境教学就是其中一种,能高效地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创设出一种特定的情境,引导小学生进入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小学生思维和能力,化抽象和概括为形象和具体,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及掌握数学学习技巧,时效内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进行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以求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例如,在“统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如现在学校要统计每个班级男生女生的人数和比例,请小学生运用统计中的相关统计方法,进行人数统计的实验,以此来引导小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将统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案例,帮助小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六、通过数学实验,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在全面发展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实现过程中,教师还要将实验教学法与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为了小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提升,更不仅仅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探究强化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提升小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要多列举生活中的案例,提升小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让小学生多进行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和情节的实验,并鼓励小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知识应用水平,推动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实验作业,让小学生对上学路程的时间和路程进行测量和计算,并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小学生进行解答,从而提升小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七、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完善实践器材

实验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应用,以灵活的教学模式与手段,能打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数学这门逻辑性比较强、理论知识枯燥、深奥的学科,变得更生趣有趣且直观,易于理解,进一步打造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而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积极的转变教学理念且完善实验器材,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实验教学器材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突出数学教学的意义及数学知识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化有着良好促进作用。比如,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图形物体,而在教学图形的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图形或物体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并引导学生主动讲述图形运动相关知识,继而利用互动合作的形式演示图形运动,如组员说图形的运动设定而另外的组员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展示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从而向学生进行图形运动的拓展演示,通过拓展与衍生从而让学生联想到在生活中有哪些图形的运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同时也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和探究。

八、结语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法不仅能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与知识探索的需求,同时可以全面强化教学效率,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积极地采取多种措施,探索并设计出有效的数学实验,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注意实验目标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让趣味生动的数学小实验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为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图形数学知识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