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云南省教育厅于2019年12月27日发布《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的分值由原来的50分提升至100分,使其成为同语、数、外分数并齐的第四大学科,这次改革便将体育放在了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云南作为高原省份,在发展体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实行中考体育改革,旨在更好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分散出部分精力去关心自己的身体情况,让学生有意识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这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今后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基于云南省中考体育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对曲靖市麒麟区部分学校进行抽样分析,有利于在改革大背景下对麒麟区的体育教学在教学上的改进提供建议。
本文以麒麟区四中、麒麟区五中、麒麟区六中、麒麟区七中等四所中学的部分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1)文献资料法。
以体育改革、体育教学等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了全面搜索,此外还查阅、整理了云南省政府颁发的相关文件,并以此为辅助依据帮助撰写论文。
(2)问卷调查法。
本次发放问卷调查的对象是4所中学中抽取5个班级,每所学校发放40份,共计160名初中生参与此次调查,共计回收149份,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94%。
(3)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收集到的有效数据录入计算机,使用Excel 2019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结果的分析与统计。
(1)学生对体育100分改革后上课的动机分析。
众所周知,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机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学习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的程度,这都取决于学生在对待这门课的动机。通过对麒麟区四所学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就目前而言,初中生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有68%的学生上课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但不限在课后的学习,大家总想着仅凭着在上课的时间中就能完成体育技能的学习,课后在体育与健康课上所花的时间相对较少。
此外,有69%的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的目的是遵从学校课表的安排,通过询问,一部分学生一谈到体育课就害怕,特别是要体能测试的时候;有49%的学生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动机是因为锻炼需要;还有32%的学生上课的动机是为了释放压力,只有占比29%的学生上课的动机是为了增加和同学的友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就学生的动机表现来看,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对体育的动机还是要与取得好成绩为主,有占比68%的学生上体育课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毕竟,它最终还是要为考上更好的高中这一最终目标相契合。
虽然改革实施的时间不长,这需要用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逐步转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让体育与健康课课堂变得充满趣味与活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减少其枯燥性,在此基础上影响初中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动机。
(2)学生对体育100分改革的态度分析。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同,教学都是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的,属于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教学活动,此外,教学活动还是一个双边参与的活动,不仅需要教师的备课,更需要学生的配合,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
通过调查可知,就麒麟区抽取学生来看,有48.8%的学生认为是有必要实行100分的,询问其原因,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体育是所有科目中拿分最容易的,只要平时有点基础,拿一个高分基本没问题(询问的学生中有的是排名靠前的也有靠后的);有约41.4%的学生对这样的改革觉得对他们影响不大;只有3.5%的学生认为改革非常有必要。
(1)对体育教学氛围的影响。
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是学生知识技能更好的掌握情况的必要条件,塑造良好的体育课氛围,对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考体育改革后,对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出了新的要求,丰富校园体育活动、举办体育竞赛等。根据中考体育改革对麒麟区初中体育教学的氛围调查可知,有50%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所在学校的体育学习氛围较好,不言而喻,这一部分同学在平时的课堂上表现得很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强,有39%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的班级体育学习氛围一般,相对而言,11%的同学参加的活动较少,甚至是出现排斥的现象。
为能达到理想的体育教学目标,必须进行科学的设置体育教学目标,根据最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可分为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能力提升,体育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安排活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偏重教师的讲解到逐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塑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的氛围对展开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促进作用。
(2)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
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侧重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授,但总的来说,是以跑、跳、投为主要学习方向,包括三大球、三小球,此外还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游戏等。最重要的一点是开展的体育教学内容还应符合初中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对中考体育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占比57%的学生希望之后的教学内容更多的侧重于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中,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出发点是好的,但如何将学生的希望付诸实践将是对学校、体育教师的一项重大考验。此外,有48%的学生还是希望教学的重点是考试的内容,毕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是为了熟练技能、是为了考试,这一观念由来已久且深入人心,其中有19%的学生希望老师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侧重学生自身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将考试的内容加入平时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尤其是体育的分数增加到100分后,使得许多老师会在教学上更多的是回归到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更有利于课堂教授内容的完成。
(3)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影响。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双边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组织学生进行运动技能、运动知识的学习而采取的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单单就教学方法而言,各个学校都有所差别,面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不同性别更是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法前,势必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主观判断得知,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示范法、讲解法、分组练习等的方法,这都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调查的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一些变化;23%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上课的方法有明显的变化;有23%是我学生认为教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方法变化较少。在这个逐步过渡阶段通过对学生调查发现,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有所变化的,但在学生看来教学方法的变化不大,出现这种分歧,体育教师还应在创新教学上较大力度的提高,让学生在教师的体育教学中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4)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
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体育改革和进行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行中考体育100分的改革,学生作为一个直接的参与者和最终政策的受众群体,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压力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其实,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多是学习思维的改变,意味着需要花费一部分时间用于体育锻炼以适应改革背景下的体育发展现状。其次,处在兴趣选择的多样性和生理结构变化的过渡阶段,使初中生的运动项目选择不断细化,由原来参加活动的群体性到个体的转变,通过研究发现,研究对象中的男生中,更多的偏向有对抗性的运动,如,篮球、足球等;而女生则更多选择更能展现形体美的,如,健美操、啦啦操等运动,这种现象可能会随着初中学生年龄的增加,分化的程度也会不断加深。
(5)对体育教学课时的影响。
体育教学课时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视程度,学校的教学课时不仅是学生在进行基础技能的学习和基础体能锻炼的前提,更是为了保证学生的活动量而进行活动量安排的依据,体育课时的多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调查的140份问卷中,有占比31.5%的学生所在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为每周三节,有68.5%的学生所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为每周四节,没有那一所学校每周的体育课只有一节。相比以前,体育与健康课课时有所增加,通过改变体育课的课时来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加强学生在课堂上对运动技能的理解程度,通过改变课时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对运动技能的实践加强学生的参与感,从紧张的文化科目学习中走出来投身体育运动之中。
(1)体育课程改革的网状结构不完整。
基于当前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现状,让学校、家长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更多的关注。云南省中考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大,伴随而来的会让学生的压力变大,用学习文化课的思维看待体育与健康课,忽视了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的课程、是情意性课程,仅仅通过训练达到就不能算是体育与健康课,那是竞技体育。
体育教师作为新政策的具体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应该加强学校体育的研究,构建体育课程的网状结构,在足够时间的支撑下,加强实施者、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使新政策能又快又好的在学校体育的具体实施。
(2)学生的身体素质之间的差异化。
此次改革,使学生将原本属于学习文化课的时间留出一部分用来学习体育技能,这种学习方式将持续初中三年。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在已深入人心,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重要的课程,相比之下,语文、英语、数理化、政史地才更应该被用来花大部分时间学习。所以,很难把握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加之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因素,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一段时期内很难得到提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必须从小抓起,帮助学生养成锻炼的意识,最好是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根据前期的实地调查显示,在没有实行中考体育100分制改革之前,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出现一种情况,即,运动和训练只会出现在考试的前夕,通过组织突击的训练迎接考试,即便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能会有一些提高,但那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谈不上真正的实践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随之而来的结果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对体育教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对运动技能掌握知之甚少甚至是不知,对体育课存在的意义也产生了误读,只是为了参加考试,而忽略了体育与健康课的娱乐性、健身性等的特征。
云南省作为全国首个实行体育100分的省份,自发布之初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热议。《意见》的颁布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契机。一方面,能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更使体育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通过体育锻炼活动还改善了众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体育考试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从评价方式来讲,促进学生运动意识的逐步提升,从而促进改革背景下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曲靖市麒麟区的中考体育教学在前期实行已久的制度前提下,紧跟体育改革大背景,加紧学生适应改革形式,能在此形势下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下,逐步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更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日常学习。
(1)重视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升。
敦促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媒介。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在改革后的体育教学上更应立足于教材,面向学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展开教学,避免出现“应试化”的现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的效果。
(2)因地制宜促使学生的运动兴趣的提升。
①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来展开教学,丰富运动项目,体现出学生运动兴趣爱好、在成绩的审定上,改变单一的唯成绩论的评定方式,转变为多元素的体育评价体系架构;
②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有目的的开设除常规运动项目外的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如,踢毽子、广播体操、羽毛球、健美操、拔河等较为少见的项目,通过组织学校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改变教学项目的教授形式,如将更多的上课时间用于练习,展开多种多样的媒体教学形式,如,观看高水平体育比赛等;
③提高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激发学生参与不同体育项目时的运动兴趣。此外,完善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对加深学生对体育的了解和提升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上对体育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有重要的加固作用,另外,更加完善的体育场地对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