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坤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31)
篮球活动是以技术、精度、高度、力量和速度为特征的同场竞争、开放式体育项目,人体对抗能力是其吸引力所在和制胜因素。不管是从推进中国篮球活动技术水平提升的视角,还是从建立健全篮球活动训练理论体系的视角出发,本研究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由于现代体育正处于高竞技的发展中,不只是要让选手有较先进的运动技术,同时还对其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较高。
(1)描述心理事实。
以科学心理学的视角对各种心理状况作出了科学定义,并形成了和发扬社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健康状况的一种全新的、科学合理的定义系统。这关乎到大至对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小至对某一具体心理现象的定义内容与外延的确定。
(2)揭示心理规律。
心理问题并不是仅限于叙述心理事实,而从现状的说明逐渐转变到对现状规律的解释,也就是阐述某种现状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一方面,探究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彼此联系,及其所显示出来的心理特征与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探究心灵状态所赖以产生与表现的机理。它主要涉及在心理机制与生理机制二种层次上的研究。前者主要研究心理状况后面所涉及到的心理结构及其组成成分之间彼此关联的改变;而后者研究心理状况背后所涉及到的心灵生理结构及生化成份之间的彼此关联和改变。
(3)指导实践应用。
指导运动员在实践中怎样认识、预测、管理和调整个人的心态。可通过对智商、个性、气质、趣味、心态等不同心理现象所表征的发展情况,研究各种测验量表,藉以了解运动员的心智发展水平与特征,并因材施教。
对于运动员心理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项研究表明,20世纪后期,中国体育相关核心期刊中对运动员心理的训练与心理咨询的研究占很大的比重。但近几年的部分研究数据结果也表明,国内高校的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水平整体上比较差,心理训练的水平也是普遍比较低的,无方法的、随意的心理训练或者根本没有心理健康训练的现象十分的严重。所以,必须要研究现在篮球队员的心理健康训练,提高篮球队员更为普遍的心理素质,是现在篮球运动员训练任务的重点。
选手个人身体素质和技术上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他的心理焦虑水平,焦虑水平与个人运动成绩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这就使得篮球选手往往在竞赛过程中,顾虑自己技术较低会直接影响比赛结果,而没有在竞赛过程中勇于尝试。结果导致了赛场的失败,进而危害赛事顺利进行。所以篮球选手光有较好的技术和战术能力还不够,还必须有较强的个人心理素质,来对抗心理焦虑症的产生。如果选手的个人篮球技术较好,就会对自身的个人篮球技术水平充满信心,心理不安的心态也就会少了一点;而如果队员们对自身的篮球技能不够信心,也就会担忧自身在竞赛环节中发生问题,或者担忧运球、投篮、争抢篮板等活动中发生问题,就会使得他们最终产生了不安的心态。
篮球运动在竞赛过程中会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篮球比赛形式。其中,动机性篮球比赛对篮球选手的个人技能和团体作战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如果篮球选手在大赛场上,只重视自身水平的整体发展而忽略了全局,过多表现自己,忽视与团体的相互配合,会使整个团队能力,得不到很好地体现,从而破坏了团体荣誉感。这就要求篮球选手必须在大赛过程中端正参赛动机,加强在大赛中的个人风险奉献意识,从整体出发,忽视个人荣誉感,以团体荣誉感为重心,处理好个人和团体的关系,个人荣誉感与团体荣誉感之间的关系。
心态承受压力和选手是不是易形成的紧张心态有密切联系。选手的心里能力差主要源自于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对选手的家庭教育影响;二是对选手的自身性情因素影响;三是对运动队日常工作教学环境的影响。首先,假如选手的家长还有其他家庭成员对选手的期望值高,会对他们形成很大的心灵压迫,而假如家长对选手要求太多,会造成选手的心里能力变差;其次,选手的自身性情因素也有开朗和性格内向的不同。一般而言,外向开朗的选手心里能力稍强,而性情较内向的选手能力略弱;最后,参赛选手身边的教练员、参赛选手等也会对参赛选手形成心理压力,比如,教练员的心态、教练员的期望等,会对参赛选手形成打压,此外周围的参赛选手要是成绩很好、技术很高,也会对参赛选手形成一定的打压。以上这些原因,都会对参赛选手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需要参赛选手后期逐渐解决。
篮球队员为了在竞赛过程中发挥较好的水准,就必须具有更高的身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在后期篮球赛中发挥真正高于常规水准的基石与保障。在篮球比赛过程中队员们需要承担不同的心理压力,而这些压力的来自也不是很单纯的,是来自于社会上各个方面的综合压力,如,竞赛场上的紧张氛围,还是现实竞赛中双方球队成绩的差异与大小,亦抑或是自身给予自己的期望值与现实竞赛过程中的实际现实的差异等等。而篮球队员的自身能力也非常关键,两者都可以直接关联到篮球队员的实际竞赛水准。当篮球选手在参赛过程中出现各种要求与自我期望之间有所差异时,没有及时做出调适与适应,会引起个人实力的质疑,影响水平发展与预测比赛结果。
从一般情况来看,由于篮球队员的参赛经历和训练水平比较丰富,更容易会表现出来较高水平的运动状态,且在比赛前和比赛中的训练也会减少负面心理状态的产生。但是一旦队员的参赛缺乏经验和训练水平变低,就会在变化的赛场、竞赛任务很繁重等情况下,渐渐体现出心里紧张、技术动作的变化、动作变慢、团队意识减弱等心理状态,从而会影响队伍的竞赛名次,所以篮球队员的参赛经历的丰富和训练水平的提高也会变成影响队员心理状态变化的关键原因。
比赛的规格越大,对参赛选手的参赛任务就相对较重,因为受到团队对社会责任心、荣誉感等问题带来的影响,其心理情绪也会容易产生躁动等状况。比如,选手在面对地区和市级等这种重大赛事,竞争水平也相对高,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须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在备战时也须花费很多精力,竞赛中的专注力也会更加集中,心理状况较积极,更易施展最好的技术动作。因而运动员的任务轻重,也会直接影响其心态状况。
注意力是人类心智活动中对特定事件的指向与集中,将注意力分为两种层次:关注的区域与关注的方向。注意力对篮球选手来说一种能力,它在某些环境中具有特定的功用。在篮球场上,选手如果要在攻守对抗赛中获得一定的主动权,往往就必须通过观察对手选手的注意力方向来确定对手的意图,甚至利用选手自己假的注意力方向来迷惑对方,让对手形成错觉。对篮球选手来说,其注意力品质特征涉及注意力的范围、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稳定和注意力的传递。
感知觉,是指机体感觉器官对外部事件总体或局部的反映,可以包括时间感知觉、空间感知觉、内涵感知觉、外形感知觉和运动感知觉等。人如在练习中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并培养这种方面的才能,则有助于产生优秀成就,无疑是有利的。篮球活动项目中既要求队员进行迅速的动作反应和人体移动,同时又要有很复杂的战略内涵,所以,涉及的知识形式比较多,对视觉、触觉、空间感知、时间知觉等的要求都比较高。在篮球运动中,体感知识对篮球运动技术的形成和投篮命中率,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气质也是篮球选手个人心理特征的一个部分。篮球活动是一种相互竞争强烈、各种技艺动作速度快、攻守转换较多的技能主导同场竞争项目,它需要进行竞赛的队员要随着场上连续变换的局势而连续地奔跑,并连续地作出进攻和防御的各种技术动态,它同时还需要参赛队员必须具备凝聚协作、坚韧英勇、顽强不屈的意志力品格,不然就很难赢得竞赛的胜负。此外,在各个场中位置的篮球选手其气氛种类也有所不同,但就总体来说,篮球选手的气氛种类的分配特点为:多血质最多、黏液质和胆汁质次之、抑郁性最小。
巴普洛夫提出,人的脑部皮质神经系统工作过程必须具备力度、均衡性和灵巧三个基础特征。篮球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场上情况复杂和运动环境瞬息万变的集体比赛项目,它需要队员们在错综复杂的运动环境里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神经类型就确定了队员的活动方法。而纵观国际国内的优秀篮球选手,其大多都具备中枢神经流程的相对稳定性并且各中枢功能之间的相应协调能力都要好,体现为在巨大的传入冲动影响下不易进入抑制状态,因而能够长久地处于兴奋和抑制之间有节律地过渡。
有较好体育反应能力的选手,其运动感知觉必定好,所以提高篮球选手的运动感知觉,也应该会是篮球选手心理锻炼的重要内容。几乎没有文章着重描述篮球心理练习中的认知训练,正像许多教练员与训师所指出的一样,认知练习并不是独立完成的,它可以反映到练习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几乎无法摆脱体力、战术性练习的心理练习,而且他们认为摆脱体力,战术性练习的认知练习是毫无效果的,是因为篮球运动练习内容中的战术、体能和技术训练三者互相存在的关系决定的。孙亦光也着重强调:“体育中无论哪项体育无不是在一定空隙和时限内进行的。队员自身对空间方位、运动的时限的认知力度,在训练方法中非常重要。”由于在国际篮球规则里,有着进攻24s、半场8s和传球5s等的时刻限制,从而对网球队员面对短时间的间隔变换能力的感受有着较高的标准,在技能锻炼中对“秒”长短的准确感知十分重要。通常伴着秒表上的字数变化,同时也需要篮球队员们心里读秒,几秒或者几十秒内停表,然后再对比表上的数字和运动员心里默记的数字的差距来准确判断运动员对“秒”的长短的感知准确度。在许多次训练以后,可以认为在2min内的时差在2s以下是较为准确。反复的练习会让这种“秒”的刺激时常出现,长期训练过后运动员的大脑对“秒”长短记忆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
在体育运动范围内,心理技术训练的方法就包含了表象练习,而且这方法都被看作心理状态练习的核心环节。它是在心理暗示语的导引下,在大脑中源源不断的设想一些体育动作和运动情景,以使增强心态控制和体育技巧的方法。很科学研究表明,经过篮球选手心理锻炼的前后几项重要生理学指标,包含心率、肌电和皮电等改变,说明了采用以“表象—放松”为核心内容的所有系统心态锻炼方法可以更为有效提高篮球选手的心态练习能力,让他们能够有目的地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从而更为显著地提升其心理状态的管理、思考与表达的心理才能。更有主要的实验研究是实验者对百十个高校篮球专项生仔细说明怎样进行和专项相关的表象训练,包括相应的引导语,如,深呼吸、放松自己、走向罚球线接住教练的传球等,结果表明,经过表象训练过的高校篮球专项生在经历过8次训练后的平均投篮命中率较训练前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每当在比赛的关键球时,篮球离开运动员的手的那一刻就如同射击选手射出子弹那样,那种成败在此一举的情况会较为容易击败篮球运动员的心理防线。围着比赛关键时刻的那种特殊情境进行心理表象训练,就像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里,将对其特定情境的幻想或回忆变成刺激,在产生的一定条件反射当中,实际上就已完成了“生理和心理”的耦联,通过这样的方式从而提升了篮球运动员在关键时刻时的投篮命中率。也有试验数据说明,表象锻炼能更为有效地保持在肌肉工作的稳定性、速率和能力等方面,从而达到的正常训练水准并且减缓了其消失过程,与此同时也能够看出这几个方面对篮球选手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注意力的抑制性练习是主要内容,是指能用唤醒控制等策略来拓展或者减少注意力范围的过程。许多运动心理学家对其注意力控制与训练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过现在有的文献几乎很少有将这种训练与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相结合的探讨。运动员具有最佳的表现出现在唤醒的较为理想的身体状态水平,运动员出现动作流畅状态经常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注意力十分集中的定义包括选手在必要时增加和缩短注意力范围的力度。因此,篮球中锋选手在抢到防守篮板球后也应该能够增加关注范围,以发现跑位在对方零点五场附近的队友,从而尽快展开反击;同样是对于这名球员来说,在抢到篮板后在确定没有时机发动快攻时也应该能减少关注范围,以避免对手球员在附近切球或抢断。
意志力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战胜内、外部阻碍,并表现在行为中的精神心灵探索工作过程。人的意志力与品格,通常由信念、自控力、坚毅、勇敢等方面表现出来。坚定的意志品格是篮球队员们成长所必需的素质之一,而心理的训练则是篮球运动员精神品质训练的主要锻炼内容。简单来说,精神品质练习就是让队员们面对心灵困难的克服过程,分别为持续性锻炼、对抗性练习与意志品质的练习。对抗性训练主要是用有胜负的游戏来刺激篮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比如,让篮球运动员进行一对一的单挑,输的队员需要留在场上防守下一名球员。持久性训练则是在运动员较为疲惫的状态下依旧进行所能坚持的训练,教练员也相应在旁边给予鼓励,培养其运动员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
诱导训练能通过合理使用刺激信号,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诱导至特定方向。面对少年篮球选手进行引导锻炼,可以运用引导的方式,把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涣散的选手的主观意愿转化在训练和比赛活动中,把心理状态紧张运动员的注意力转化到别的事情上,调整选手的紧张状况,从而保持训练和比赛活动的有序。平时的诱导心理练习可以运用到日常活动中的某场球赛获胜的荣誉场面、有趣情景等,从而影响选手的心态和思想,减少选手的紧张和松懈。
模拟训练是运用道具等资源作为条件,对特定情况加以模拟,从而增强选手对情景的自身适应能力,锻炼并且增强选手在特定情景下的应激反应能力。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教练可以特别给选手模拟一些竞赛情景,让选手能够应对多变的比赛场地和环境,增强他们的临场心态调控能力,在练习和竞赛活动中,可以展示出临场不惧、应对突发状况不乱的良好心态状况。
篮球选手的心理锻炼,会一直被更多的高水平教练们看作运动员科学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部分,这也是现在体育训练发展的大趋势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及其效果将会用更为现代化的仪器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教练们可以采取诱导训练、模拟训练,培育篮球运动员们的信心、关注于训练选手的团体意志力、建立常态化的心理训练、增加选手的心理减压能力的途径,才能提高心理训练效果,并确保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健康的运动员。同时,通过改变现有的管理方式和培训模式,可以促使运动员参与社交以缓解其心理健康压力。如,引进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培训师,并配有先进科学的训练仪器设备等,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为中国篮球选手建立了科学的心态调控制度,并依据身体状况制订锻炼计划,以适当降低其心理压力,促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