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 南京 211200)
近些年来,大数据信息技术发展,社会各个层面都在实现信息化、智慧化,先进设备的应用、科学技术的推广带来了管理上的现代化以及智慧型管理新形势。智慧治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国家治理行为结合的一种新形式,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从社会管理到民生相关的各个问题,实现着政府、市民之间多角色、多角度协同治理方式。不少城市针对社区内体育服务建设同样融入了信息技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实现了智能一体化治理体系,针对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的完善作用。当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智慧社区体育的建立处于初步阶段,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公共社区体育服务的搭建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解决措施,从而为智慧社区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推进智慧社区体育服务能够实现治理主体从“总体性支配”向“多元化参与”方向转变。当前,国家实施简政放权政策,因此,实现智慧社区体育发展从治理主体方面要从总体性的支配向多元化的参与方向进行转变。智慧型社区体育服务在信息化平台上为各个角色提供了参与的可能性,更加体现以人治为主的管理观念,社区体育服务不在是政府一手把控的权利,人民可以在积极参与、反馈落实、治理秩序等过程融入。与此同时,基层街道社会体育组织利用互联网技术,更为便利的面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在跟据事先体育需求调研背景下,有针对性地为居民提供所需的体育服务。不少地区利用信息网络突破了社区体育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网络开展体育竞赛,同样调动了居民体育竞争的热情。所以,智慧社区体育服务的建设能够实现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建立起更为完善的体育服务体系。
实现智慧社区体育管理能够促进治理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技术为社区体育服务精细化治理形式的提供了新型治理模式参考。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中,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能够极大地发挥治理主体的能动性,面向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经济、公共性的体育服务。科学技术的融入可以接触大数据平台,通过云技术实现体育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打破了单向信息壁垒,实现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各方面主体之间的决策能力。例如,上海市社区体育场通过在多功能健身器,利用设备上的健康数据的采集器对使用运动器械的居民实际的运动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地对居民运动健康提出改善意见。同时,科学技术还可在体育服务监管中发挥更强大的功能,例如,VR技术、智能摄像监控设备等为体育行政部门、社会体育组织的治理工作提供了便利,在进行体育监管与体育服务过程中更加全面地对服务质量、服务信息严格把控,实现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过程的精细化。
治理成果是衡量治理工作的重要标准。国家在进行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社会治理过程中,要确保治理过程中大部分智力成果与社会体育资源掌握在大部分人的手中,避免体育资源局部受益的现象;同时还要保证智慧社区体育的建设,实现便捷化、惠普化,从而为居民提供公平性与共享性的体育服务。从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成果来看,政府及相关体育组织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公众号等方式,实时公开体育信息,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居民能够获得第一手信息,确保了智慧社区体育服务治理成果的公开性与公平性;其次,智慧社区体育服务的建立,提供居民网上办理相关业务的途径,提高了沟通与服务效率。另外,不可忽略的是在此过程中,居民在体育服务中地位的转换。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居民可进行相关体育服务决策的参与,对社区内存在的违法乱纪问题进行反馈,提高了法治监管效率,维护治理果实,发挥市民主体意志和享有权利。
当前,我国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人处于探索阶段,在初步发展时期存在参与主体较为单一、权责不明、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建立系统、科学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所以,为满足社区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在2018年颁布了建设智慧社区体育服务文件,在该文件中对该项工作各个部分做了详细规定,并在部分地区进行试行。以体育总局为领导,省、地市体育管理部门为辅助,形成三级联动机制,进行智慧社区体育建设。从项目顶层设计到技术单位筛选作出明确规划,为建设社会社区体育中心新模式做出巨大努力。在初步实行中,政府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过于突出,和当前智慧社区体育发展现实有一定矛盾。政府不能在此过程中作为统领者的身份而存在,考虑到智慧社区体育建设面向群众广泛且具有一定复杂性,所涉及到的主体具备多元化,不同角色之下对利益的诉求存在差异。加之政府当前主要以服务型的身份进行宏观管理,因此,在智慧社区体育后续实施工作中,政府无需进行过多干预。同时,政府简政放权政策,要求政府将部分权利放给市场与社会,发挥出市场、社会的自我管理与调节能力,促进智慧社区体育管理向多中心服务组织模式转换,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机融合与互补。
当前国家体育总局智慧社区体育管理与服务初步建立,体育数据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基本搭建完毕,其中包括体育信息监控系统、智能健身系统、运动环境系统三大部分,能够根据不同环境、锻炼主体进行体育运动效果的实时监测与反馈。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在资源整合上尚未突破信息壁垒。智慧社区体育服务的建设需要多个管理部门的参与,因此在信息共享上不可独占,需要进行各部门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但当前我国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平台并未和其他社区其他部门平台进行连接,在信息管理上处于一种较为封闭式的管理;其次,地区信息化不均衡。中国各省市社区体育服务建设不均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并未在体育建设上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智慧社区体育服务推行遇到一定阻碍;最后,智能化社区体育服务推行存在一定困难。考虑到中老年且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在使用过程中对智能化设备难以得心应手,对于智能平台的应用较为抵触,所以智慧社区体育服务推行存在一定阻碍。
我国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社会资助两个方面。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其主要来源于广告赞助、资助的方式,或者由体育俱乐部会员缴纳的体育费用支出。我国政府在融资渠道上过于单一,带来一定弊端。一方面,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对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的支出十分有限,限制了发展;第二,以政府为主的融资方式不利于调动市场和社会组织融资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市场及社会组织在体育服务建设上的作用。
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除了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政策鼓励、场地器材等要素外,还需要相当多的人力资源进行服务工作。当前,我国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十分匮乏。智能化社区体育服务建设基于信息化、智能化进行建设,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而当前我国大部分社区并不具备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因而导致在后续工作中相应专业技术保障不足。另外,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匮乏。相比较发达国家,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缺口;最后,社区专职体育管理人员缺失。在我国,社区体育服务在法律角度归属于社区居委会,但就现实情况来看,社区居委会分身乏术,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处理体育服务问题,所以在专职人员建设上存在缺失。总的来看,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缺少配套的人才队伍。
我国当前智慧社区体育服务的建设主要依靠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才能落实到位,因此,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困境,首先,要转变政府理念,优化顶层设计,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实,建立合理治理规划。(1)建构城市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平台,打造智慧政府,智慧服务,将智慧治理在相关体育部门落实到位。例如,在政府各部门工作中将智慧服务体系进行应用。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咨询、监督、维护与资源共享;(2)密切联系居民,加强智慧社区体育服务的便民性与灵活性。政府鼓励相关企业与社区体育人员积极参与体育治理工作,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分享治理经验,利用各大网络平台形成跨时间、跨空间的体育服务模式;(3)推进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智慧治理政策的全面化。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将智慧社区服务体系落实到位,根据不同地区体育建设成果,出台针对性的政策,进行试点工作。积极鼓励体育协会及社团居民参与到信息化社区体育服务建设过程中去,结合鼓励政策吸引市场、社会多个主体参与到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工作中。
在当前放权政策下,政府适当进行权力下放,在我国指挥社区体育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市场作用。首先,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改变在智慧社区体育建设过程当中的主导者身份,将掌舵权利适当下放,引导企业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在此过程承担引导与监督角色,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遵循市场内部调节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其次,发挥企业在资源配置当中的作用,建立政企合作运营模式。当前,我国体育服务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支出,政府负担过重,对体育建设投入力度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政府要转换资金投入主体,鼓励开发商投入到智慧社区建设中去。结合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将体育设施建设转化为隐藏货币,进行智能体育场馆和设施的投入。筛选具备坚实的技术支持企业,与政府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在宏观层面起到协调管理与监督的作用,有效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为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提供保障。
实现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需要与社会各个层面进行合作,在探索应用及推广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当前,政府简政放权职能转变,居民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智慧社区体育建设面临良好发展时期。丰富资源投入渠道,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及社会高估力量为发力点,建立智能化、服务化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提高治理环境软实力。(1)加强政企合作。对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建设的项目内容需进一步细化,根据企业方面提供的支持,在社区体育项目搭建上进一步丰富。同时,引入社会资本,联合社会资源共同开发,共同受益;通过对外招商企业开发的途径,实现智慧社区体育服务的市场化与商业化;(2)培养与吸引专门人才,为智慧社区服务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地方政府对建设社区体育服务专业人才的扶持力度,通过引导,使企业与高校形成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建立专业人才储备库。另外,通过多渠道挖掘体育精英骨干,为人才队伍提供支持;(3)引进技术型团队。智慧化社区体育服务建设需要具备信息化技术的人才提供技术保障,基于政府统筹引入技术团队,实现多方合作,通过技术发展,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4)搭建智慧体育产业园,发展智慧型体育企业。发挥行政部门的市场调控功能,为相关企业发展提供平台,为后续打造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立框架。引导体育产业园搭建一体化智慧体育生态系统,为城市智慧社区体育管理提供保障。
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基于信息技术,其落脚点在于更好的为市民提供体育服务,为居民健身提供保障。在智慧化信息化体育平台搭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居民信息泄露、智慧体育产品质量、风险监控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在信息化、智能化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法律灰色地区,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进行违法犯罪,因此国家急需出台相应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监管。(1)政府放权,做好审查工作。政府及体育行政部门深化体制改革,发挥监管作用,明确行政监管责任,细化问责机制,落实权责,避免责任推脱与腐败等问题的出现。对外加强对体育组织产品及服务的监管工作,确保在体育服务输出前排除存在的问题与漏洞;(2)建立健全社区体育服务法制体系,提供法律途径,保障居民权益。针对当前存在的信息泄露、智慧社区体育服务中的风险评估等问题,及时更新相关的评定标准与法律条规,通过信息化平台与线下公示等形式,宣传相关法律,尝试发挥警示作用;(3)建立舆论监督系统。可通过线上及线下两种形式为居民提供反馈、监督平台,加强政府、协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在确保居民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提供相应的物质激励,引导居民可通过各个网络平台进行反馈、举报,对于治理不良行为、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举报与监督,推进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中国在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过程中仍需进行不断探索与学习。结合我国发展情况,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工作仅在部分发达地区事情实行。面对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智慧社区体育服务建设将会不断完善。针对我国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居民的协同管理,做好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更好满足居民健身需求,建设服务型、智慧型社区体育,是当前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国家及相关部门需要从实际出发,多个方面共同推进,才能更好的落实社区体育智能化建设,从而推进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