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里的五个认同

2022-12-02 08:06胡建超李美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共同体中华民族

胡建超 李美华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16)

民族精神的升华与一定的历史时期和重大事件紧密相连。不一样的历史时间段,中华民族精神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样态,在新时期,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新的解读层面。北京奥运会是我们华夏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刻。结合当下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解读和研究时代背景,以奥林匹克精神这一独特视角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两者的内涵来看,奥运精神丰富和铸造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奥林匹克宪章》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解读为:相互理解、友谊长存、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与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度契合一致的。

1、奥林匹克与国家认同

“认同”这个词语,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提出:“指个体和他人之间、个体与群体或所模仿人物在感情、心理上的趋同过程。”

我国自秦朝开始正式进入了“大一统”,汉、唐、元、明、清都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而对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开始可以追溯到:敌寇入侵,国家处于紧急危难关头,国家的存亡、利益和个体是紧紧绑在一起的,这种同仇敌忾,与祖国共存亡、共命运的精神就是国家认同,这团结起来了所有个体,共同为国家的独立而战斗。对国家的认同就是对所有民族共同努力的奋斗成果的认同。整个民族的精神是国家认同的支柱,这团结起来了各个民族,共同战斗,一致对外以保家卫国,共同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奋斗。国家认同在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地而言就是全国的各个民族的所有社会成员从属于这个大民族和国家所产生的归属认知和感情的依附。

对国家认同感情的升华与一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紧密相连。现代奥运会创办的历程,正是中国人面会巨大转折的历程。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就向当时的中国人介绍过奥运会盛况,并且发出著名的“奥运三问”;1932年,开启了我国奥运的艰难征程,到目前,我国体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举世瞩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对整个国家和个体意义非凡,这使得我们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这是全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一刻,所有人的心凝聚在一块,这是对国家认同感情的进一步升华。

时值当下,灿烂的奥运圣火在“鸟巢”再次绽放,在我们中华儿女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点上点燃冰雪运动火炬的意义,绝不限于赛会本身。

北京奥运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风貌、促进国家各民族发展、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团结的重要契机。在奥运赛场,我国健儿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扬我国威的民族自信,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赛场上运动员们争得名次,获得奖牌。这一系列的光彩与遗憾是我们整个中华儿女刻在基因里的荣辱与共,每个人的利益,它是自觉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我们把奥运会当成自己的事,同胞们代表国家去获得胜利,也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荣誉。我们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成就,体现了全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更高、更快、更强,靠的是他们的刻苦钻研、拼搏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实现。这种同荣辱的感情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包含的国家认同是相融的。

2、奥林匹克与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对其的定义有不同的侧重点。心理学更多侧重的是社会维度、文化角度,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共享的的文化、共同的祖先、信念和实践。从宏观来看,民族认同就是对中华56个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和取得的成绩的认同。

在北京所举办的两届奥运会上五星红旗的传递都是由我们中国的56个民族共同传递。五星红旗升起时的这份骄傲与自豪感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表达的是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运员在赛场上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到今年的奥运会,从一个人的战斗到几百人的战斗团体,中国体育健儿创造一次又一次的记录。这不是属于哪一个个体的单打独斗,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战斗,获得的荣誉属于我们整个民族,在颁奖台上的这份荣誉同属我们中华民族。

奥运精神为“想象共同体”的构成提供动力。美国学者专门研究民族主义的安德森对“想象共同体”的解释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分散的,但他们能够通过各种媒介“想象”出一种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北京冬奥会上,男子5000m短道速滑接力赛上,中国短道队因为一个意外的摔倒,未能站上领奖台,此事件一出,很多人替武大靖感到遗憾,所有人都不忍心看他在自己的家门口留下这么多遗憾。作为观众的这种情感是把运动员和自己的荣辱融合在一起了,通过这份共同的情感将赛场上运动员和自己视为了一个“想象共同体”,这种情感正式民族认同的情感。这是最后一次机会,5000m接力他拼尽了全力超越,从最后一位上到了第3位,眼看就可以有一个完美收官之战来弥补之前的遗憾,结果因为队友失误,再次错失奖牌。而面对此次事件他是这样说的:“对于这个失误,作为一个团队来说,我们欣然接受。还谈到了自己队友是第一次参赛,希望更多的给一些空间和一些鼓励,出现了问题,团队一起扛。”这段话让无数中国人感动,这是奥运体育精神,这是中国团队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他的这番言语让无数中国儿女为之赞赏和认可,这份民族的认同情感,远远超出了体育比赛本身。

赛场上运动员们获得胜利在五星红旗升起,国歌响起,运动员们登上领奖台的这份自豪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自豪感,是我们对自己所属中华民族的认同;武大靖在失利之后所表达的“出了问题一起扛的”,这都是奥林匹克对民族认同构建“想象共同体”所提供的动力源泉,更进一步增加了民族认同感。奥林匹克将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和我们观看者形成了共享的荣辱感和认同感,是民族认同的一个途径。

3、奥林匹克与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视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己优秀文化的肯定和对其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国在从2008年和2022年的奥运开幕式的全新转变过程中将文化自信表达的淋漓尽致:如果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强调的是“大”,那么本次奥运会开幕式强调的就是“小”。2008年的奥运会要把全新的中国一次性展现给所有人看,所以把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家底都拿出来了,四大发明、水墨卷轴,万人击缶的人海战术,都是突出一种史诗感的“大”。而今年的开幕式,所有的东西都是“小”元素,开始的蒲公英是“小”的、冰球破冰是“小”的,主火炬更是一朵“小小”的雪花。正如张艺谋所说:“没有一朵雪花是一样的,但是今天它们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璀璨的雪花,一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大的理念,是人类的、世界的这样一个共同情感。”这种“小”是如今中国的文化自信,不再一味强调我们地大物博,而是看到每个人都像雪花一样,有棱有角、美丽绽放。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地位提高了,十几年过去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不再像过去了,因为文化更自信了。

奥运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自信就是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文化自信的形成提供了前提。而吴世文、石义彬(2014)研究发现:受众所接触的影音娱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越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越高。在本次奥运会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自信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对自己本国文化高度认同的表现。奥运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上千年历史,这也是民族精神血脉强大的基因,也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保障,同时为文化的认同提供了养分。对于整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对自身的文化有了广泛认同,才能更加自信的站在世界舞台,并且拥有文化自信。

以开放的眼光兼收并蓄,推进文化认同:推进文化认同不只是认同本土文化,外来的文化更应该辩证取舍,不能在文化吸收方面固步自封。19世纪几次国门的打开经历都是被动的,但是引起了一定的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反思与变革。改革开放,在内力所压下又一次打开国门,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文化方却引起了一股保守主义浪潮,主张回归、维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义色彩日益浓厚。

在冬奥会上,谷爱凌一鸣惊人。她出生成长都在美国,2019年加入中国国籍。她的成功也源于不同文化的滋养,这是一个中国文化和美国的文化共同滋养和培育的好少年。在她身上,看到了美国文化对这样一个青少年成长所起的作用,那种自信、那种非常有自己的主体精神和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某种程度上是美国文化对谷爱凌成长所造成的影响。但是,她对文化的那种包容以及在很多细节里对别人的体谅、尊重又体现了中国文化价值观所起到的影响。因此,从谷爱凌的现象里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应该时时地学习别人、包容别人,然后不断去发展壮大和融汇的能力。开放、包容才能让自己生机勃勃。

奥运会也体现了外国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吉祥物“冰墩墩”成为最受欢迎的“明星”。在国内,“一墩难求”,不仅如此,其在海外的热度相当之高,在TikTok上相关话题的视频点击量达到3000万;摩纳哥亲王在被习近平主席接见时所表达的对冰墩墩的喜爱;以及赛后各国运动员在晒他们的冰墩墩,被称为最牛吉祥物,人民日报也为其发文分析:“小小的‘冰墩墩’,发挥着大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体育大赛有着独特的优势;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体育大赛是重要的桥梁。从会徽到吉祥物,从奖牌到体育图标,北京冬奥会的系列设计,无不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多姿多彩,展示着一个面向世界、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形象。”这种现象背后不仅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更是外国对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认同。所以,通过冰墩墩这个事情,我们也要反思,文化的征服力是任何经济以及军事代替不了的。

文化认同对我们整个民族来说是凝聚我们共同的精神纽带,应当是每个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的认同,应当是国民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热爱与传承,应当融入到生活的每一方面,最后变为一种自觉。以具体的生活为骨,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魂,人民将更加有信仰,民族更加强大。

4、奥林匹克与党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五个认同”中的高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不是哪一个民族的政党,始终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谋福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

体育,是国家强大的一个标志,也是我们民族团结和凝聚力的象征。在1908年,举办奥运会的消息传到中国,曾经发出的“奥运三问”:我国什么何时才能举办一届奥运会?我国什么时候才能派出一支胜利的队伍参加奥运会?我国何时才能派一位胜利的选手参加奥运会?在一个世纪多以后,我国迎来了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再度相遇。北京奥运会不单单是一场体育赛事的盛会,更是一场展现中国文化的重大盛宴,讲述着中国故事,彰显着中国风采,传递出中国自信。北京冬奥会不仅见证了中国人民的饱满热情和不懈努力,也让一个结论格外明确: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从被动挨打到独立自主,从饱受欺凌到坚定自信,从奥林匹克亚山到万里长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扭转乾坤,取得今天如此伟大的成就,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党的领导。

当下,透过北京冬奥会这扇门,世人能看到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明积淀,也展现出来中国当今的的全面发展,更是证明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到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然而,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奥运赛事的成功举办及我国在体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体育工作领导,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举办了满意的体育赛事;各方面各领域协调发展,推动了体育领域的巨大发展,这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

5、奥林匹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包括:道路、理论、制度、文化4个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月4日考察冬奥会和残奥会时讲到:顺利举办及成功,就是实实在在把奥运会举办好,而且真正体现出我们所提倡的绿色、安全、简约,就是精彩的,就是成功的。

此次北京奥运会在我们这些年的筹办时间里,秉承了中国治理的特色,坚持绿色、开放、共享的的理念,办有中国特色的奥运会,归根结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绿色奥运,展现中国治理理念。“绿色奥运”是北京冬奥会的理念之一,绿色是奥运的底色。首先,在能源供应方面,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所有场馆使用绿色电力,没有任何污染源;其次,场馆建设方面,全面满足绿色建筑标准。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致病技术,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场馆;最后,交通方面,应用清洁能源车辆,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用。绿色奥运是把体育事业同促进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也在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不仅有利于加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又能为世界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也是中国道路的显现。绿色办奥运所应用的各种技术以及为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简约、安全中显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奥运。北京冬奥会提倡节俭,合理利用奥运村,在统筹时将奥运村作为永久设施建设,在赛后作为永久性建设设施,在赛后作为人才公寓,增设了许多人性化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针对残疾运动员的特殊需求,提供了方便、快捷、精细的服务。在筹备中的简约、安全以及绿色办奥运完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协调、绿色、开放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办奥运、筹备奥运工作中所体现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6、结语

从我国奥运赛事的筹备到成功举办,显现了对国家、民族、文化、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的奥林匹克中处处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信念。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和凝聚力,奥运精神也让我们对民族复兴更加拥有信心,永不言败,锻炼强健体魄、磨练精神意志也是复兴的必要条件。在新的历史交汇期,中华儿女在在中国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坚持五个认同,进一步筑牢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