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长 恒
仪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厘清高校仪式的内涵,科学分析高校仪式育人功能,精心设计高校仪式育人路径,对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对“仪式”的解释是:“举行典礼的程序、形式。”[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仪式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规范、法则的意思。 《说文解字》认为“仪,度也,从人,义声”。 《国语》曰“度之于轨仪”。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仪式集中体现在《仪礼》中,包括吉、凶、宾、军、嘉五大类,这些仪式既包括国家、政府举行的祭祀、军旅、接待、乡饮酒等,也包括诸侯、君臣之间的朝觐、聘问、燕礼等,还包括贯穿人生始终的冠礼、婚礼、丧礼等。
在西方,仪式是一个涉及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众多学科的多含义概念,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产生于19 世纪,主要作为表达人类经验的一个范畴而存在[2]。 仪式起源于宗教,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信仰和仪式是宗教的两个基本范畴,“信仰是舆论的状态,是由各种表现构成的;仪式则是某些明确的行为方式。 这两类事实之间的差别,就是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差别”[3]。 在这里,涂尔干将仪式定义为一种行为。 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将仪式称做一种“文化表演”,他认为仪式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最直接、最易观察到又最具生动性的行为,同时也是诸多文化观念的象征载体,诸如生死观、伦理观、禁忌观、时空观等观念都汇集于其中,揭示仪式中所蕴含的种种观念,便是揭示某一时代的某种文化、某个社会的价值体系[4]。 法国著名人类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认为,每一个个体从诞生、社会成熟期、结婚……职业专业化以及死亡,每一件事都伴有仪式,这些仪式的根本目标就是“使个体能够从一确定的境地过渡到另一同样确定的境地”[5]。 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认为:“仪式指人们在不运用技术程序,而求助于对神秘事物或神秘力量的信仰的场合时的规定性正式行为。”[6]德国学者洛蕾利斯·辛格霍夫主张“仪式很多时候是指庆祝性的活动或典礼,它遵循固定的秩序”,生活中不断重复的过程、话语、姿势和行为都属于仪式[7]10-11。
综上,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学者,都将仪式视为一种有着固定程式、能够传递社会文化价值的行为体系,具有象征性、规范性、表演性和神圣性等特征。 因此有学者认为仪式是“一种与人类相伴生的行为,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记忆,附着着关乎人类的丰厚意蕴”[8]。 可以看出,仪式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传统所规定,在特定时间和场所举行,有固定群体参与的较为稳定的表演程式,能够传递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结合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仪式可以界定为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精神所规定,于特定时间阶段在高校举行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较为稳定的集体表演程式,能够有效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象征性、程式化、群体性和表演性,包括但不限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学位授予仪式、党团仪式等。
仪式通过身临其境的感染触动,能够对参与主体起到明显的价值内化和灵魂塑造作用。 经过规范性设计、程序化安排,高校仪式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成为重要的育人载体。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仪式来源于人的情感和理性,它通过象征、表演等方式提供给人类以慰藉心灵的意义世界。 对于某些特定事件,仪式每次都以特定的方式重复进行,并以此方式深深植入所有参与者的脑海之中。 仪式通过不断重复的过程、话语、行为,具有了结构上的稳定性和意义上的延续性。 通过仪式,人们能够在集体表演中丰富自我形象,完善自我认知,强化身份认同,能够将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伦理思想等潜移默化地内化成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9]。 仪式所具有的天然的表演性质和特征能够唤醒、激发和引导大学生的内心情感,它通过情境创设来凝聚和升华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导向性。仪式“能够唤醒、引导和控制各种强烈的情感,比如仇恨、恐惧、爱慕以及忧伤”[10]41。 高校仪式运用布景、讲话、着装、音乐等多种手段创设了一个形象、直观、生动的道德情感“体验场”,将教育主体、教育内容与教育客体置于共同的创设情境之中,给所有参与者十分深刻的道德情感体验。 它借助共同的话语、一致的行为、合适的音乐、协调的氛围,催化参与者的情感,使大学生的感觉和情感在仪式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得到全面调动,兴奋点得到多方面的触动,进而使内在情感得到凝聚和升华[11]。 比如开学典礼奏唱校歌这一环节,所有参与者齐声高唱校歌,在歌唱的过程中对母校有了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和认同。
仪式建构在传统之上,它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和社会价值使人在仪式参与中获得社会认可和身份认同,使人成为社会的产物。 人类学者莫妮卡·威尔逊认为“仪式能够在最深的层次揭示价值之所在……仪式所揭示的实际上是一个群体的价值”,对仪式的研究是理解人类社会基本构成的关键所在[10]6。 中国传统仪式把“天道”和“人心”“用一整套形式化的东西确认并表现出来……在人们把自己的全部心智和情感都投入对神圣的体验时……仪式确立了自身的权威性,也确立了这一秩序在人间的合理性,这便是早期中国仪式的意味”[12]。 仪式自身所具有的神圣性和象征性,能够触发参与者的内心情感,激发他们对仪式所传递的群体价值理念的认同。 比如入党宣誓仪式,宣誓者举起右拳,面对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庄严宣誓。 当宣誓人集体宣读誓词并庄严报出自己的名字时,他们的内心一定会受到触动,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神圣性、光荣性。 仪式是对历史文化的集体记忆,具有浓厚的集体精神,仪式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体现就是集体主义[13],仪式的参与者在仪式活动中能够自觉实现由“我”到“我们”的意识转变,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比如,在毕业典礼中设置校友代表发言环节,能够让毕业生们更加强化校友身份,增强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仪式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强的外在表现能力,能使文化的内涵得以生动地表现在一种独特的外现形式中”[14]。 高校仪式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活动中充满意义的文化事件,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历程,承载着诸多校园文化理念,集中体现着社会和校园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15]。 比如升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所有参加者要面向国旗行注目礼,鲜红的国旗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换来的胜利,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 在不断重复的固定程式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受到极大鼓舞,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巩固和升华,红色革命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丰富而完备的各种仪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祭祀仪式、拜师仪式、祭天仪式等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在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具有纪念意义的仪式活动,能够有效让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高校仪式育人应当贯穿于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通过把一个个单独的仪式有机地串联起来,突出其计划性、协同性、全程性和创新性,形成校园仪式育人的长效机制。 通过实践设计,让每一次校园仪式都成为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里程碑、健康成长的大平台。
目前,部分高校对立德树人的软环境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校园仪式出现形式化、简单化等问题,教育效果不佳,未能充分发挥仪式在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先对仪式育人产生理念上的认同,才会深入思考校园仪式的活动形式,才会认真设计、组织开展仪式教育,才谈得上让大学生通过仪式接受教育。 为充分发挥仪式育人的重要作用,高校应高度重视仪式育人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加强领导,细化落实,把仪式作为在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系统设计符合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的可行性实施方案。 学校相关部门尤其是学工、团委等部门要充分认识仪式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增强学生集体意识、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仪式育人的内涵、功能和组织形式,从入学之初的开学典礼,到读书期间的评优评奖颁奖仪式、教师节晚会、入党宣誓,到学有所成时离开学校的毕业典礼,在不同成长阶段设计符合大学生成长需要的仪式育人体系,规范仪式活动,完善仪式文化,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
一场成功的仪式活动,需要多个部门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但目前部分高校仪式活动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乏协调统筹,存在体系不完善、各自为政、层次不清等问题,尚未从“三全育人”的高度将仪式育人上升为一种教育理念进行统筹谋划。 有效的高校仪式活动,应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统筹校办、宣传部、学工部、各学院之间的关系,既要各自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由宣传部门或学生工作部门牵头制定校园仪式规范,对各项程序进行科学论证,让校园仪式教育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具体到每一种校园仪式而言,要积极创设符合仪式要求的场景,让参与者在场域中接受教育。 无论是毕业典礼还是开学典礼,其隆重热烈的场景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仪式通过将最可塑的头脑与庄重表现形式对接起来,使之在学生的群体记忆中永久保存,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6]。 仪式的标志是其规定的结构,因此整个过程的开始和结束非常重要[7]12-13。 这就要对仪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对典礼举行的时间、地点、背景等要做充分的考虑和设计,让参与者沉浸在仪式设计的场景中,自觉产生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仪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很多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文化内涵。 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例,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已经纳入国家法定假日,春节贴春联、拜年、守岁是深入到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仪式,独具中国特色。 高校每逢传统节日都会开展一些宣传、纪念活动,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活动形式吸引力不够等问题。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仪式形式已经很难适应他们的现实需求。 这就需要深入研究仪式育人的发展方向,不断学习先进理念,增强仪式育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从活动形式的设计、活动场景的创设等多方面实现创新发展,赋予仪式以新的内涵和意义。 比如新的技术和工具创新更能够吸引青年人的注意力,并更好地促进仪式意义的传播。 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上,视频技术的应用可以给大学生以更直观、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形象生动地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成绩,能够有效提高育人效果。 近年来各高校在毕业典礼、开学典礼的程序设计上也在不断创新,比如,在正式典礼开始之前加入暖场节目,开展独具学校特色的校园巡游活动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需要明确的是一切技术和形式的创新都是为了提升仪式的育人效果,不管如何创新,中国传统仪式文化中蕴含的和谐、尊敬、仁义等价值理念都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和发扬。
高校仪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 我们需要站在新的高度,全面认识和深入思考高校仪式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感染性和情感性,让大学生在春风化雨中不断升华自我,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