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2022-11-30 09:12李晓事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43期
关键词:句式语言

李晓事

入乎其内

在文学作品中,精妙的语言能把生活中美的事物富有感染力地表现出来。这些语言,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鲜活清新,有的简约精练,有的音韵和谐。尤其是散文,因语言精美而具有独特的风采和魅力。我们阅读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

一、用词生动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你要描写一个动作,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动词;你要描写一种形状,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表现力最强,是作家重点锤炼的对象。《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月光自上而下的流动感。《我与地坛》中,“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稳稳”,这是有意为之,蜂儿似乎在炫技。

叠词能突出事物特征,增添语言的音韵美。《荷塘月色》中,作者用了很多叠词来描写景物,其中“蓊蓊郁郁”不仅说明树木之多,而且突出了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和心绪的不宁。

二、句式灵活

长句严密精确,内容丰富;短句快捷紧凑,凝练简洁;整句形式对称,音节和谐;散句活泼灵动,表达自由。句子長短交替,整散结合,既增强表现力,又具有感染力。《我与地坛》中,“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句式富于变化,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古园的漫长日子里情绪起伏、沉溺思考的情形。

选用不同句式,变换节奏,语言抑扬有致。除长句、短句灵活变换,整句、散句适当搭配外,还可交错使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式。

三、善用修辞

修辞,即修饰言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用好修辞,辞达而意丰。用比喻摹形象,变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用排比增语势,句式整齐而典雅,语势流畅而有力;用夸张壮意境,突出形象特点,渲染浓烈气氛;用比拟显生动,事物形象鲜明,使人倍感亲切……

《故都的秋》中,“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有比喻、排比和对比,把“南国之秋”比作“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把“北国之秋”比作“白干”“馍馍”“大蟹”“骆驼”,把抽象的秋天比作具体的事物,一幅幅画面就出现了;两相对比,突出北国之秋味浓的特点;再用排比增强语势,饱含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

四、追求意蕴

为使文辞有意蕴,语言形象深刻,言近而意远,耐人咀嚼,作品常常设置悬念留空白,让读者凭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补充和创造;描绘形象寓情感,以形象的描述来表达对人或事物的感受;平静叙述析哲理,看似简单的事物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语言朴素含深意,仔细思索才发现为文之妙处。浅而不白,意在言外,细细品味,才发现有趣、有情、有理、有味。

《故都的秋》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表面上看,作者轻松惬意,其实不然。这里的“浓茶”换成“清茶”“香茶”“热茶”,皆不够味。浓茶的味道是苦涩的,品浓茶才和冷清的环境相匹配,才与作者悲凉的心境相符合。作者品的不是茶,而是他的生活和境遇。

我们从用词、句式、修辞、意蕴等方面反复涵泳,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从而领悟其蕴藏的情思。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阅读和写作时,要懂得文辞的美化方法,同时加强对自然的观察、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出乎其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洁净人生

◎李 娟

初夏,院中栀子花盛开,翠绿的枝丫开满素洁的花朵。她的香气馥郁而饱满,痴痴缠绕,让人无处逃避。白色的花朵有一种贞静之美,比如白色的荷花、茉莉、铃兰、白百合、梨花、白玉兰。洁净的东西,自有一种灵魂的清香。我自幼就喜欢白色的花朵,一如这淡雅的栀子花。白色的栀子花不娇媚,不艳丽,她清清白白,仿佛是江南采莲的女子,眉眼盈盈,穿一件蓝花的布裙,袅袅婷婷地从小桥流水边走来,有说不出的秀雅和美好。

读朱天文的散文集《淡江记》,还没有来得及细细阅读,就被封面上的一帧照片深深吸引了。一树树雪白的梨花盛开,朱天文梳着一对乌黑的麻花辫,与妹妹朱天心站在梨花树下,满树花枝摇曳,她们笑意盈盈,洋溢着青春的纯洁和美好。这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女子吧,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翻阅民国老课本,看见一幅画,一位母亲低着头,正在给幼小的孩子修剪手指甲,孩子伸出小手,安静、乖巧地站在母亲身旁。文中写道:“手有五指,指端有甲,甲过长则做事不便,又易藏垢,故宜剪之。”简洁美好,温情脉脉。是的,母亲教育年幼的我们要勤洗浴,勤剪指甲。人要爱洁净,由外而内,不仅身体洁净,灵魂更要如此,这些浅显的道理其实够我们受用一生。

洁净的东西分外有风骨。去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的画展,站在那幅《残荷》前,久久不忍离去。霜严雪寒时节,满塘的荷花都凋零了,水面上枯枝交错,只留下枯萎的残叶和莲蓬,在寒风中静静站立,与我素面相见,一派清气凛然。水中残荷,仿佛到了暮年,夏天远去了,枝头的繁花皆已落尽,留下来的,便是铁骨铮铮,不妥协,不退让,从容安静,气定神闲,风骨清奇。

洁净的人,周身散发着淡然的芬芳。超凡脱俗,淡泊天真。有一次,媒体邀请杨绛先生参加作品研讨会,她没有去,幽默地说:“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听她的话,令人忍不住笑了。她说得多好!她就是一滴清水,作品和内心一样干净明澈。她清华其外,淡泊如水,从不随波逐流,也不被俗世打扰,一生沉浸在文字里。

我和大涵老师相识多年了,那时我刚参加工作,第一次给他的报纸副刊投稿,不久,那篇习作发表见报,我们因文字结缘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流年似水,他始终葆有一颗少年般干净的心灵,博学仁厚,才思敏捷,风趣幽默,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不喜欢的人与事,绝不苟同。他和我谈文学、绘画、书法、音乐,一开口就妙语连珠,海阔天空,三言两语,却如万马奔腾。我从没听他说过尘世的苦恼和琐碎,他六十岁了,依然眼神纯洁,胸怀磊落,笑容爽朗,卓尔不群。

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不少人谈起她的这本遗作,略有微词,说读不懂。可是,我依然喜欢。真正的好文字,洁净饱满,一清如水。小说在比喻和细节之处彰显了语言的独有魅力和张力,宛如水晶一样纯净透明,不染尘埃。她直面自己内心的苍凉,一支笔映照出人性幽微处的悲欣和无奈。她说:“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作家汪曾祺先生有一段话: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说得真好,我把这段话一直当作自己写作的座右铭。少年时候的文字,仿佛是繁花盛开的春天,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渐渐年长,文字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舍弃了雕琢和浮华,像秋天里的一棵大树,枝头的繁华慢慢落下,将枝丫伸向明澈的天空,有了静气和沉稳,也有了纯净和安然。

洁净,大概是每个人一生最难的修炼。

(选自《哲思》2015年第9期,有删改)

1.请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答:

2.作者说,“洁净,大概是每个人一生最难的修炼”。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洁净”的理解。

答:

猜你喜欢
句式语言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特殊句式
论语言的“得体”
论配价、题元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