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维娜 李思捷(通讯作者)
(广西财经学院商务外国语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3)
2021 年3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将“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将推行适合老年人的智能服务,促进康养、“医养结合”等作为“十四五”时期主要的目标任务,这也是2013—2021年连续8年点名“养老”,背后深意引人关注。
我国人口老龄化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庞大的老年群体迫切希望能够得到相应的养老服务,建立符合实际且保障有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重大民生社会问题。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超过国际老龄化国家7%的标准,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就“80后”一代家庭结构小型化、赡养压力较大、子女陪伴时间不足等现状,社会养老需求需要得到加大关注,人民群众对养老需求的关注也趋向年轻化。
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一词被提及多达十次,民众关注度多围绕“居家养老”“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养老产业”“养老政策”等。通过民间的相关调查显示,除了考虑父母的养老问题之外,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自身养老规划。
“银发经济”又叫老年经济、老年产业,主要是指与老年人群相关的经济,它的发展与老龄化社会密切相关,囊括了日常生活、卫生健康服务、家政服务、房地产服务、教育服务、咨询服务、保险服务、金融理财、娱乐旅游等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这会影响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使其更加追求多元性、便利性、品质化,逐渐开始享受他们的老年生活。
养老模式的选择,不是由单一要素就能决定的,还需要从社会的大背景、结构出发,在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做出抉择。对于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学界存在多种看法,聚焦最多的是小型化的家庭养老模式及逐渐泛化的社会化养老模式两种。其中“,家庭(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是社会养老的三种主要形式。对于这三种传统的养老模式,依据各学者长时间的分析,分类标准主要有成员主体、优缺点、政府财政投入度、主要特点和专业水平等(见表1)。
表1 传统养老模式现状及主要特征
众所周知,最早的养老模式就是家庭模式,接着发展起来的几种传统养老模式都是围绕着家庭模式微调、变化和发展的,带有传统孝道思想的家庭模式,在一定时期内给社会带来了好的一面。但是,在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之下,疲态渐露、不足频出,这是一个时代在进步的表现,也是模式本身的局限性带来的影响,传统模式的被取代早露端倪。直到现在,这些模式都还发挥着主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传统养老模式显现了一定的缺陷。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年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研究与时代发展同步的非传统养老模式,例如以房养老,智慧养老、候鸟式养老等方式,意味着多方位资金的投入更为重要。
广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5012.68万,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36.38万,占比16.69%(其中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11.41万,占比12.20%),老龄化目前处于轻度状态。广西的老年服务机制还不健全,导致老年服务业的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老年消费群体。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文件《关于建设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意见》提出:鼓励养老机构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我国目前对老年人需求的关注重点在需要照顾的失能、失智的老人,而为这一类人群提供服务的机构有相关老年门诊及老年病科室的医院及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养老机构。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开的三甲医院及养老网所提供的信息整理得出如下数据:就广西而言,三甲医院共72间,老年门诊共19所,老年科室23个,养老服务机构共463间,500人以上床位数机构20间,高端养老院7所,大多数集中在南宁、桂林、柳州、北海、百色几个地市。
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福利,但结合目前老年人的家庭情况和生活观念来看,效果不容乐观。一方面,现在进入老年生活的群体大多是从艰苦时期生活过来的,惯于勤俭节约;另一方面,虽然老年人退休之后有一定的收入,但他们大部分的生活开支还是由子女承担,因此他们并不太能主导决定自己的晚年生活。目前在广西来看,无论是医疗服务、老年文化、养老旅游等产业,都是相互独立的,未能将其做到产业融合,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国民经济也就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目前,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很低,对于养老服务医疗硬件设施的配备和人员的需求还得不到满足,提供的服务和市场的需求不匹配。对医疗服务的投资成了一个重点和难点:一方面,由于地域分布不均衡,完善的医疗资源还不够齐备,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实际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供给不匹配,需要投资方花费很多的金钱大规模发展;另一方面,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医疗场所和护理地点的选择是一个难题,如何选择价格合适的地方提供这些医疗服务也成为一个难题。总的来说,目前的养老服务由于医疗的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的问题,硬件设施和医疗服务嵌合度低下,前期投入较高,投资周期较长,除了硬件设施外,还有软件配备等问题。
目前国家受新冠疫情影响还比较严重,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放慢了脚步,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银行业也不例外。各大银行需要给大大小小的企业发放贷款,帮助企业复苏发展,他们审核企业的信用、抵押物、规模大小等,因为近年来新冠疫情及综合因素影响下关闭的企业数量增多,银行放贷的审核也更加严格。康养服务目前发展还不算很好的情况下,想要银行发放高额贷款并不现实,同时缺乏抵押物,更难进入银行贷款的考虑范围。除银行以外,其他小的金融机构也并不能给康养服务提供多少资金支持,且利息十分高,投资性价比较低,融资之路坎坷,广西的养老服务确实会受到一些影响。
为助力康养服务产业的发展,广西出台了《开发性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制定具体措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以吸引民间投资。2017年8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是广西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财政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惠及了康养服务产业,但现今还存在一些问题。
就整个大环境来说,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收到的资金金额有限,绝大多数是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的支持,尽管如此,对于发展我国养老服务产业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资金获取受到阻碍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目前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较为缓慢,关于养老服务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施配备等更是参差不齐,想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却没有良好的盈利条件,金融机构会担心投资的资金回报率不高,也会慎重考虑。
我国关于养老服务的发展仍较为缓慢,目前拥有的一些养老服务企业的规模都不大,既没有信用方面的保证,又没有相应的抵押物,更没有其他企业愿意担保融资,养老服务业获取资金的渠道少之又少。加上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是近几年慢慢热起来的产业,从事这方面的融资人才匮乏,在国内资本跟不上的情况下,国外资本所要求的高昂服务费,确实让很多养老服务业望而却步,融资环境差,融资质量达不到预期,发展受阻。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为生活困难、低保户等老年群体提供公益性的养老服务,为其保证日常的生活,吃穿不愁,对于这个方面的发展,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比如减免税款等;二是有较高生活品质需求的老年群体,为其提供更高级的养老服务,对于这些服务,政府不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保障养老服务业有利可图。同时,政府应为养老服务机构制定相应的金融扶持政策,如担保、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保障这些机构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周转,才能更好地发展。
通过对一些财政预算的拨款,先从政府开始投资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对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服务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保证老年人的居住条件和医疗保障。同时在税务方面,减轻养老服务行业的税赋,在其发展初期给予一些减免政策,等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再征收税赋,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政府拓宽对于养老服务行业的筹资渠道,对其进行财政投入,加快其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给予金融机构权限,对于符合授信条件的养老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在授信条件、抵押条件等融资条件下,为养老服务降低要求。在担保上,对认真规划养老服务、条件完善的养老机构,政府可给予担保,从而拓宽养老服务业的融资渠道。
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缓慢,养老服务发展仍未稳定,影响因素多种多样,虽然政府、社会和市场都给予了养老服务产业相应的支持,但情况也不容乐观。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方法,正确应对当前面临的融资问题,才能更好地拓宽养老服务融资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