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反贫困斗争的实践与经验研究

2022-11-30 16:13:53陆轶之
关键词:斗争中国共产党发展

陆轶之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50001)

贫困和反贫困斗争是近代中国社会阶级革命和社会形态历史演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主线之一。贫困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反映,也是中国人民孜孜探索以实现自我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古老的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叩开大门后,反侵略斗争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反应,这种斗争暗含一个更深入的“应对性”目的,就是寻求国家发展实现民富国强。当“体制内”的斗争和革命最终被证实无效以后,来自西方的现代化思潮开始激荡中国人的心灵。现代化思潮的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的现代性发展,解决贫困问题自然是重要任务之一。随着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级、阶层进行的救国和发展经济以摆脱落后与贫困的探索陆续失败后,中国人民不禁发出历史之问:中国的前途和出路在哪里,谁能够带领中国实现救亡图存乃至摆脱落后与贫困?历史最终给出了答案,即这个历史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它所坚持的革命与发展之路才能够完成。当时的中国是农业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革命和反社会贫困都应以农民为主要力量,这也是与农民对立的统治阶级不能、不愿、不敢动员农民进行革命和解决社会贫困的主要原因。同其他革命和反贫困斗争主要依靠上层社会力量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把动员和依靠人民,特别是农民作为开展革命和反贫困斗争的主要途径。由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历时百年的革命和反贫困斗争,直到完全胜利。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反贫困斗争的实践历程和战略、策略与具体的政策、举措等,探寻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消灭在中国存在几千年的绝对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人民群众反贫困斗争的逻辑演进

近代中国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殖民掠夺,各个阶级均把原因归结于国弱民疲并努力探索富民强国之道,但他们的艰苦努力最终都归于失败,虽然他们也认识到中国全方位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构筑中国现代性发展的经济技术基础,但是,他们没有找到近代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即封建经济基础及上层政治建筑。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虽然认识到这一问题,但他们没有能力解决它,于是,中国的封建制度依然存在,中国社会依然贫困。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上接过解决贫困问题的重任,展开持续百年不断的努力。

(一) 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造成人们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1)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参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不能生产出足够多的可以充分满足人们消费的物质产品;二是社会制度不公平,阶级社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及其决定的上层建筑是反人民性的,这种经济政治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人民的剥夺和镇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它在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公正性。如果说资本主义制度不是造成现代社会人民群众贫困的唯一原因,那它一定是主要原因,因为在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完善以及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寻找人民贫困的根源,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贫穷是现代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离开这一点,只能找到贫穷的某种表现形式的原因,但是找不到贫穷本身的原因。”(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6.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雇佣劳动直至异化劳动大大强化了资本的逐利性,成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贫困的深刻根源。

近代中国远没有发展到“现代社会制度”阶段,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对中国也是适用的。从近代中国的国情来看,解决贫困问题之道仍然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指出的两个方面,即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其中,发展生产力是根本途径,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是前提条件。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前提是消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首要的是消灭中国封建社会所有制和经济社会形态,解构并重建中国社会上层建筑。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支持和动员人民群众,构建人民性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形态,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整个斗争过程,成为斗争和建设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反贫困斗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中国的反贫困斗争首先是从社会制度变革开始的。与剥削阶级仅依靠自己并试图从经济技术层面实现社会发展以解决国弱民贫的方法不同,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解决的办法定位在社会根本制度更替的宏观叙事层面。就社会制度变革而言,消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展开史诗级的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更替和社会治理的彻底改变。在中国大地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反贫困斗争胜利,在中国消灭存在几千年的绝对贫困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正是领导人民首先完成社会变革这个伟大的任务后,最终实现了反贫困斗争的胜利。

(二) 历史维度:社会宏观发展层面的现代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把追求民富国强的现代性发展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在实现社会根本制度变革,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扫清制度障碍后,中国共产党就领导人民集中全国人力和资源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推动中国社会向现代性社会发展。就现代性发展而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人民推动中国从传统的农耕为主的农业国逐渐向工业化、机械化、城镇化乃至信息化的现代性国家发展,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向现代生产力转型,是实现中国社会富裕和繁荣、最终消灭绝对贫困的关键因素。

社会主义中国的反贫困斗争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被赋予的重大责任。基本解决了制度性障碍后,大力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成为最紧迫的任务。毛泽东多次强调,革命改变了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扫清道路,党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除贫困”(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5)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反贫困斗争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让大多数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不仅是响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原则,而且是对中国共产党基因里内嵌的追求社会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表达。这种表达清楚地宣示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社会现代性发展、实现民富国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心、担当和勇气。

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反贫困斗争的立足点不仅限于个体脱贫,而且是提高整体贫困人口脱贫后的造血能力和社会宏观层面的持续发展能力,即从立足于社会宏观发展层面入手反贫困,努力提高中国社会宏观层面的现代化发展能力,以社会发展促脱贫,力争实现脱贫后经济社会接续发展。

(三) 发展维度:超越经济社会层面的国家治理内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拉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进程和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之间深度耦合的宏大叙事,该宏大叙事的核心节点是通过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抓住机遇推动国家现代性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反贫困斗争的胜利,全体中国人民同时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目标。

为了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不再局限于“政治规则”和“经济理论”原则,例如集中党的领导,党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脱贫;再如通过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开展多种“运动式”扶贫行动,等等。显然,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扶贫行动超越了反贫困的经济社会含义本身,以“运动式”动员搭建新型国家应对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的治理体系范式,提高了“政府-社会”全面参与的治理效能与治理能力,力图通过“全党动员、全民参与”,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与勇气在中国彻底消除存在了数千年的绝对贫困现象,继续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动员能力以及社会主义在重要关头扭转建设方式和发展形态的制度优势。

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亲自负责到全民动员全国行动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反贫困斗争已经远超“经济扶贫”的经济社会发展场域,它是一场自洽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原则的全国性“政治运动”,它不但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对“人人平等”、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极致追求,也深刻暗含着反对社会不公平、不公正的政治宣示,是从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观层面着眼的,即中国共产党不但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彻底消除中国的贫困现象,而且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和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全力推动国家宏观治理现代化。

反对绝对贫困的胜利证明中国共产党努力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功,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动的重要任务和要实现的重要目标。经过努力,我们已经逐渐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制度的更加科学、更加完善,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实现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基本实现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高效性。

(四) 实践维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始终把消灭绝对贫困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和初心使命。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走自己的路”,努力建设“四个现代化”,推动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裕。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了实现此目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相继提出“两个大局”“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同富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原崛起”以及“区域扶贫”等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视消灭绝对贫困为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一定要让贫困人口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说,“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6)习近平.凝聚共识同舟共济 不断深化减贫合作——积极呼应和推动2015年后发展议程落实[N].人民日报,2015-10-17(1).2016年元旦前夕,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表示:“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7)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六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6-01-01(1).

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关键和难点是帮助七千万贫困人口“真脱贫”“脱真贫”。扶贫脱困中曾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而搞粗线条、蜻蜓点水式的活动,对贫困人口数量“推测估计”,扶贫资金“天女散花”,植树不育苗,输血不造血等。对此,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政府扶贫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8)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创新驱动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N].人民日报,2013-11-06(1).的施政方针,这是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为达脱贫攻坚目的,党和政府不断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实施精准扶贫,想尽一切办法,竭尽全力帮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摘帽,走上良性发展和富裕生活的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反贫困斗争的实践与历程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贫困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百年来紧紧围绕着这一问题持续发力,把消灭它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和根本使命担当。从最广泛意义上说,革命和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消灭贫困,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本文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反贫困斗争分为四个阶段,依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总结中的分期,这样划分的依据还可以参考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治理制度变革。中国现代以来的社会治理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的理论、实践及制度均有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可以大致按照现代以来中国历史与社会治理制度变革来划分阶段。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变化。以上四个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本身存在一定差异和变化,可以作为反贫困斗争不同阶段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近代中国的贫困是一种深度贫困,造成这种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剥削制度,在这种社会和制度内不可能解决贫困问题,必须从根本上铲除造成社会和人民贫困的根源,即消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重置中国社会形态和治理制度。这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扶贫实践,也就是中国人民必须首先获得解放,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组织社会和发展生产,以达到反贫困的目的。

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现实国情出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掀起宏大的土地革命运动,彻底摧毁套在农民身上的两道枷锁,即封建的土地地主所有制和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赖以剥削农民的经济基础,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使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如何耕种土地和拥有劳动成果,这是走出贫困的基础和前提。废除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特别是封建宗法制度,使农民真正翻身得解放成为自己和社会的主人,为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解决贫困问题走上现代发展之路扫除了制度和精神障碍,从根本上激励他们树立战胜贫困、建设美好生活的斗志和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苏区、边区和解放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构建现代社会治理制度,消灭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所造成的阶级分化和人们之间的不平等,把社会政治管制权力和经济发展与分配权力交给人民群众。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自我解放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今后开展全民反贫困斗争奠定政治基础。

在土地革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苏区、边区和解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政治斗争和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和先决性工作,认为政治斗争的成功取决于经济建设的成功。在土地革命(苏区)斗争时期,首要的是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毛泽东等领导人根据农民的需求并积极总结农民的创新和创造提出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方法,力图实现给农民平均分配土地,保证农民拥有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在苏区、边区和解放区发展经济的主要内容是推动农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这是团结人民的重要方法,同时,它客观上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贫困,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在苏区、边区和解放区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民生领域建设。第一,发展教育。不可否认,不能接受普通教育也是中国人民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坚持在人民政权管辖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国民教育活动。鉴于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孩子上不起学的现实,人民政权在根据地和边区的县乡普遍建立中小学校,开展免费的义务教育和成人扫盲教育,保证了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第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事业落后既是人民贫困的反映,也是导致他们贫困的重要原因。人民政权组织力量发展医疗技术和制造更多药品,对贫困民众实行免费和低成本治疗。在乡村普遍建立卫生所,鼓励和支持赤脚医生对贫困群众开展医疗救助。第三,开展社会救助。中国共产党在苏区、边区和解放区建立社会救助机构,包括劳动保护局、失业工人介绍局和社会保障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主要推行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抚恤和优抚安置等制度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带领人民群众反贫困斗争的具体实践,为后来的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社会性反贫困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全国性的大规模反贫困斗争创造了条件。首先,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可以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动员全国的人力和资源开展反贫困斗争;其次,中国共产党可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逐步解决社会阶级差别和财产私有问题,最终带领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随着社会发展,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越来越认识到一定规模的私有制的存在难以使中国很快摆脱贫困和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才是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战胜贫困的根本保证。(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9.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全国性的以互助合作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最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私有制,使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反贫困运动。

对农业的改造经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阶段,主要步骤是经过私有制互助组阶段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阶段,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社阶段。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的改造相仿,也是通过互助合作完成的。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以赎买的办法完成的,具体来说就是从加工订货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到公私合营等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通过“利用、限制、改造”的办法,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赎买和改造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的一种合作,从相互入股到国营经济对私营经济的赎买。到此为止,在中国大地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私有制的替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带领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社会主义大生产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和人民的落后与贫困问题。发展生产首先要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新中国的工业生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渐发展起来,为国家经济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反贫困斗争的主战场仍然在农村,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农民展开全国性的农业生产运动。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粮食产量,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国范围内大兴水利灌溉设施、修建道路交通设施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适时兴建水电站,推广机械耕作,增加化肥产量,培育和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鼓励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与技术。随着农业集体化的推进和逐步完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掀起一轮轮集体劳动的热潮,中国农民的劳动热情被充分激发起来,中国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数据显示,中国粮食总产量从1949 年的 1.13亿吨增加到 1978 年的 3.05亿吨,28 年间增长了 1.6 倍。(10)李小云,于乐荣,唐丽霞.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反贫困历程及减贫机制[J].中国农村经济,2019(10):2-18.

中国反对社会贫困,实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富裕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带领人民群众大力发展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和相对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与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中国大力推进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电力工业、石油化工煤炭等行业的发展,一大批现代工业和加工制造业纷纷崛起,逐渐实现了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和电力、石油、化工、煤炭等的自给。随着中国工业门类的逐步齐全,提质升档和加强科技含量也在加速推进,在20世纪60—70年代,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生物医药工业以及航空、航天、航海和现代军事装备制造等工业获得大发展,“两弹一星”试验成功、“东方红一号”升天、核潜艇下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新型抗疟药青蒿素问世、新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些伟大的发展成就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反贫困斗争胜利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群众大力推动工农业发展的同时,在全国建立和完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普惠性和大众性的社会事业体系,努力提高农民接受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服务的便利性和参与率,从民生领域减轻人民负担,在提高农民素质和生产生活质量的同时,客观上起到一定的减贫效果。

(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

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中国广义反贫困斗争取得重要成就的时期。改革开放的核心内涵是尽最大可能克服或减少对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束缚,释放生产力的活力,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繁荣社会主义,消灭社会贫困。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中国很快推进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特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消除了对农民生产和经营的束缚,搞活农业生产经营和农贸市场,赋予农民生产经营和农产品处置自主权,极大地激发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为农民带来收入的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大量农民走向城镇从事个体经营,促进乡镇企业兴起。改革开放政策很快从农村推向城市,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推向工业和服务业经济体制改革,从经济领域推向政治、文化等领域。全面改革使中国一大批人很快走上富裕的道路,彻底摆脱贫困。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至1985年农村贫困人口由 2.5 亿减少为 1.25 亿,一半的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11)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4.

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曲折性。当发展进入瓶颈期和改革进入攻坚区,具体表现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有所放缓,农民收入增幅收窄,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中国政府适时启动具体扶贫开发计划,也就是说中国除了在制度层面大力变革生产关系和调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体制以外,在具体反贫困政策层面强势发力,社会开发式扶贫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话语之一。1986年开始,在国家层面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宏观统筹国家开发式扶贫的政策、计划、方法的制定、实施和建立组织体系。开发式扶贫的核心内涵是改“输血”为“造血”,1994年后,国家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对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式投资、融资和建设,帮助贫困人口发展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农、林、牧、渔等产业,启动“三西”扶贫(指1982年12月国务院启动实施的甘肃河西地区、定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农业建设扶贫工程)、“以工代赈”、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资金支持、产业布局和信贷扶持,(12)张远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理论的创造性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9(5):102-111.持续不断地推进区域性和差别化的开发式扶贫政策。

这一时期的开发式扶贫效果显著,使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人。(13)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79.但是,长达近三十年的开发式扶贫存在一个问题,即对贫困人口扶持的精准度不够。这种方法对促进连片贫困区的开发和发展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已经发展起来地区的少数贫困人口进行“天女散花”式的模糊式扶贫效果欠佳。所以,在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又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国发〔2001〕23号),将扶贫对象由贫困县具体推进到贫困村,力图使扶贫政策更加精准化,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推行的精准扶贫落到了实处。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共享发展的目标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全体人民应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2 年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也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1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他在一系列论述中反复强调:“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9.确保贫困人口脱贫成为这一重要目标实现的关键。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根本途径是“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即对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政策措施等要精准化扶持、精确化配置、精细化管理,力戒以前扶贫中曾出现的“天女散花”式模糊扶贫的不足,真正把需要帮扶的贫困家庭、贫困人口找出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真正实现贫困人口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实行精准扶贫,为了实现彻底脱贫的目标,中央大刀阔斧地进行制度和政策改革与调整。首先,调整扶贫的领导机制,坚持五级书记挂帅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其中,中央居中指挥,制定和推出大政方针、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脱贫目标的完成负总责,即负责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市、县负责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即负责推进措施实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事调配等工作。同时,从县以上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蹲点扶贫,中央到地方各级就脱贫攻坚层层签订责任书,并且加强考核督查问责。中央下定决心,扶贫任务不完成,政策不变、资金不减、人员不撤。其次,以建档立卡的方式精准识别贫困群体。按照脱贫目标“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要求,精准识别贫困户并以建档立卡的方式加以确认。识别的方法除了考察家庭收入以外,还把衣、食、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的投入以及家庭是否有需扶助的残疾人等作为重要指标,并且明确定期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进行全方位排查,建立精细的扶贫台账,根据扶贫效果和脱贫实际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化管理。最后,扶贫政策精准施策。对贫困户、贫困人口在实行“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统筹农业、牧业、林业、养殖业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等部门资源的投入,推行生产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发展教育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等具体措施。鼓励东西部扶贫协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扶贫项目开发,组织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合作,进行针对性的定点扶贫。中央大力推行土地流转扶贫,支持开办“扶贫工厂”,支持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等新产业、新业态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种植养殖业以及手工业,培育贫困地区的优势产业、企业和合作社,推动贫困地区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最终实现贫困地区的接续发展和自我造血功能。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人民开展反贫困斗争的经验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反贫困斗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反贫困斗争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人民开展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实践与经验非常值得深入总结。

(一) 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努力实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反贫困斗争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永远牢记带领人民、团结人民、依靠人民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是我们实现反贫困斗争胜利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和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开始就把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始终把为人民谋求利益、挣得利益、维护利益,带领和帮助人民解决贫困和发展问题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

中国共产党坚持依靠人民,带领和团结人民群众开展持续不断的反贫困斗争,努力结合各地区、不同产业、不同发展水平的差异,着重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发展智慧,寻找和探索脱贫致富的途径和办法,重视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斗争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大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百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奋斗,最终完成脱贫的目标。

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必须紧密联系群众,时时刻刻努力为人民着想,(16)张雪梅.中国共产党创新群众路线的百年进程与经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9(1):27-36.帮助人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领人民努力发展社会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着力提升脱贫后的持续发展能力,让脱贫后的人民群众和其他人民群众一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

(二) 以革命和改革破除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制度和体制性障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反贫困斗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人民开展反贫困斗争的实践和成就表明,不进行深刻而伟大的社会革命和改革,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反贫困斗争的胜利。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艰苦探索,始终不能找到人民解放和社会发展之路,中国的反贫困斗争始终不能得其门而入的最根本原因是总在旧制度的“体制内”打转,不能对其进行深刻而彻底的革命,没有打碎一个旧世界再建立一个新世界。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彻底推翻中国的剥削制度和消灭中国的阶级统治者为根本目标,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人的目标,为中国的反贫困斗争扫除了制度和社会障碍。从此,中国的反贫困斗争真正走上了康庄大道,中国人民的反贫困斗争有了制度、社会、物质、文化等的全面保证,中国的反贫困斗争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踏在实地,反贫困斗争效果逐步显现,积小胜为大胜,坚持不懈,最终实现反贫困斗争的伟大胜利。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主题的转变,一些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会逐渐显现并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改革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17)唐皇凤,梁新芳.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9(1):16-26.有时还需要做一些根本性的改变,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就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快速健康发展,这一时期恰恰也是中国社会反贫困斗争快速推进和取得重大成果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革命和改革的有些失误和偏差也需要反思和总结,例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左”的错误,一度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口号和路线以及“文化大革命”,对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影响和干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反贫困斗争事业。改革开放早期,一些人注重经济增长效率而轻视,甚至忽视社会公平和社会环境保护,导致一定时期内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加剧,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严重。这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发展成本,也影响到反贫困斗争的成果。这样的问题和偏差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极力避免的。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反贫困斗争胜利的根本前提

理论指引发展道路,道路规范社会生产和建设实践。没有理论指引或者接受错误的理论指引,都不能顺利完成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任务,更不能实现中国社会反贫困斗争胜利的目标。这是中国人民总结近代以来流血牺牲艰难探索的失败教训和胜利经验的成果。

近代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叩开大门后,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但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都没有能寻找到救亡图存和独立发展的正确道路,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没有找到能够指引中国救亡和发展的正确理论,导致革命和探索最终都归于失败。

直到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后,中国人民才找到解放自身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即坚定不移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明的道路奋勇前进。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伟大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的道路前进才能取得反贫困斗争的伟大胜利。

(四)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保障,是中国夺取反贫困斗争胜利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政府始终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以强有力的领导主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方式,以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脱贫目标的实现。中国政府以高度责任感把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制定一个个发展计划,很快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经济社会独立发展,为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政府号召和动员全国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活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贫困人口大量减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宏观发展计划,鼓励和引导中国人民积极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洪流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更加活跃,连续保持四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获得较大提高,反贫困斗争成果显著。

制定严格和完善的扶贫制度是中国反贫困斗争胜利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从顶层设计上制定全国反贫困政策、制度和规划,包括书记挂帅、党政同责、目标分解、考核监督、干部驻村、精准扶贫、产业扶持、资金保障、定点帮扶、防止返贫等等政策和制度,形成完整的反贫困和防返贫闭环。实践证明,严格的制度建设是反贫困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伟大梦想,让中国人民真正过上幸福、安康、美好的生活。

(五) 坚持对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授之以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反贫困斗争的具体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下定决心解决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贫困问题。按照“精准扶贫”(18)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创新驱动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N].人民日报,2013-11-06(1).的部署和要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针对不同贫困地区区位环境、不同贫困人口状况,运用科学程序对贫困人口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通俗地讲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是真扶贫、扶真贫。

精准扶贫的方法是既植树又育苗、既输血又造血,以植树换育苗时间,以输血培养造血机能,最终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健康的“造血”和“育苗”功能,即“授之于渔”,让贫困地区在脱贫的基础上能够接续发展。为达此目的,中央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优势企业投资帮扶等具体办法,通过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技术扶贫、对口帮扶等对贫困地区和人口实现精准帮扶。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胜利完成了脱贫攻坚战的任务,脱贫成果得到受帮扶群众和全国人民的认可,也通过了中国脱贫实践的检验,相信它一定也能通过历史的检验。

猜你喜欢
斗争中国共产党发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8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