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晖
(咸阳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新阶段,教育改革日益深化,各项建设活动逐步开展,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对此,国家十分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基于发布有关的政策,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开办及专业建设发展。高职院校是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体育运动是高职院校教育中的构成部分,关系到院校教育事业发展,这就需要院校提升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加强训练管理工作,推动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的发展。
院校体育运动训练旨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训练教师应该考虑如何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其拥有健康的体魄,提升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水平。通过体育运动训练,可以让普通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让专业运动员继续超越自己,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
第一,运动训练管理人员以及教练人员应该从院校招生以及新生中选择具有专项运动素质的学生,组织建立运动员队伍;第二,结合院校运动器材情况,组织运动员实施训练,为其提供专业的辅导;第三,训练出参与不同运动比赛的运动员。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要发挥出主导作用,这关系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教练员应制定有效的训练规划,并且在训练实践中及时地发现和指出运动员存在的问题,便于其及时纠正,不断提升运动水平。
其就是指运动队要怎样选拔,常见的选拔方式包括:首先,专门招收体育特长生,通常通过国家批准后,每年四月进行招生考核,体育特长生可基于网络报名参与院校体育特长考试,这对特长生的文化课程具有相应的要求;其次,院校统一招生结束后,从新生中选择出体育成绩较好的人才加入到运动队中。例如,某院校在选择田径类运动员时,对新生开展短跑以及长跑测试,结合测试成绩,选择成绩高的运动员学生。此外,校运动会也是一种选拔方式,但是经过前面的人才筛选,很难选出合适的人才。
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就是教练员及管理人员给运动员学生的训练提供指导及管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是考察学生的训练出勤状况、生活情况等;教练员则是管理运动训练内容,如,怎样提升运动员学生的训练能力、怎样进行训练活动。此外,其受院校训练部门领导,需要向其汇报训练成绩及过程。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单一,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同时市场对人才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让毕业生就业存在较大的挑战。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就是基于此形成的新型教育模式,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促进其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高职院校教育不再重视某方面的学习,而是综合各方面的教育模式,如,专业素质、综合职业技能、身体素质等,结合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提升教育教学的实用性,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运动训练是院校教育中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合理地组织开展训练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运动能力。
因为院校中一些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有限,影响了管理工作的优化。例如,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注重理论教学,并未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没有挖掘其体育特长,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会受到消极影响,不利于其体育运动的效果。要想改变现状,就要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一些院校对体育运动训练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只关注核心专业课程教学,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降低,不能全面的投入到科研及学习中,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基于此,一些高职院校并未及时的配置齐全的体育基础设施,限制了工作的开展及优化。要想提升工作的效果,就要转变院校领导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地支持工作开展,增加经费投入、配置齐全的基础设施,为训练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补充体育基础设施时应该避免商业化影响,确保设施的质量以及安全。还要制定有效的工作方案,提升体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给学生的运动训练提供良好的场地和环境,促进后续工作的开展。
运动员是训练的对象,这就需要注重选拔问题。现阶段,一些院校通过考试的分数选拔,运动员主要来自体育竞技学校,还有一些体育特长生。各学校和地区在运动员招生方面的差别较大,无法形成统一的招生标准,导致跨地区招生难度较大,限制了院校运动员的招生,出现生源失衡的问题。因此,怎样解决院校运动员选拔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先改善选拔问题,确保运动员的质量,这是有效开展体育运动训练的基础。
对运动队的管理会直接影响到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是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管理机制包含的内容较多,要想提升训练管理的效果,就要先落实好运动员管理。运动员要做好运动训练,然而在这期间还要注重自身修养塑造,院校除了要重视其训练之外,还要注重其他方面的教育,如,思想品德等,实现综合发展。另外,教练员在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包含训练中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及心理服务人员,需要对这些人员实施管理。因为很多院校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难免会在管理中产生一些问题,如,不同教练员的协调问题,当运动员产生问题后,教练员间的协调工作难度较大,使得训练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对此,应该注重和解决教练员的协调问题,便于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让运动员心无旁骛的投入到训练中,提升其运动水平,同时优化体育运动训练管理的效果,促使管理制度的健全,推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这对于训练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无效的训练计划或缺乏计划,都会影响到训练目标的达成,同时会浪费各方面的资源。可见,合理的训练计划是必不可少的,进而为运动员学生开展合理强度的训练提供指导,促进教练员的协调,为运动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然而还有一些院校在体育运动训练前并未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在实际训练中缺乏目的性,运动员不能结合训练计划制定自身的目标,不利于其运动能力的提升。
要想优化工作效果,就要先从院校内的体育基础设施开始着手,配置齐全的设施,为体育运动训练及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各方面因素,院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失衡的问题。一些院校的体育设施没有学生使用,只是定期的实施检修,并未全面发挥出设施的作用;但是一些院校缺乏设施,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影响了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对此,院校需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周边院校进行战略联盟,科学地配置资源,适应学生的运动要求。当前国内一些地方院校存在“扎堆”建造的问题,即多所院校和本科院校距离较近,基于院校间的体育战略联盟,可以提升体育基础设施的使用率,更好地发挥出其价值。另外,要确保体育设施的质量及安全,由于设施使用的人员较多,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就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此,要加强设施的质量检查,审查其相关的参数性能,同时制定有效的维护管理工作计划,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设施建设后,应结合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要求,制定长期体育运动训练教学管理工作计划,结合各阶段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进去,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的素质水平及专业性关系到训练的效果及训练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加强其专业培训,确保其业务能力和岗位要求相适应。基于职位考核,合理地评估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只有符合任职要求,才能任职教学,否则继续培训。为了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院校需要跟随市场发展。例如,在优化体育训练管理时,给毕业生提供就业补助,引导其参与联合培养计划,保证学生能够结合职业选择出最好的职业规划,确保后续就业工作。基于组织教师实施培训,能够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水平,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差异,体现出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设置层次化的训练方案,让所有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出适合、科学的训练计划,进一步发挥其体育学习的潜能,优化训练的效果。
教育部门在学生体育教学目标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了学生的综合体质,教师应结合新的教学要求,对当前体育运动训练中的不足及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目的性地进行优化。例如,日常体育普及项目管理和体育特长训练工作的均衡落实,确保二者的同步开展,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要想实现该目标,就要落实好学生的体育运动管理,确保其能够参与到普及性的体育项目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发挥出管理工作的作用。
院校除了要推广普及性运动,还要注重特长生的优势,认真地选择学生,充分发挥出其特长,如,跨栏、篮球、跳高等。基于普及性体育训练管理上,结合学生的体育特长,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教学计划,兼顾普及性体育运动和特长体育管理,提升所有学生的体育水平。
当前要想满足体育教育工作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体质,就要结合校外体育活动及校内体育活动管理,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慢慢形成训练和运动的习惯,挖掘其体育运动方面的潜力。
为了改革及优化管理工作的结构及方法,就要综合掌握工作的各个环节及流程,谨慎地分析及思考,找出有规律性的特点,进而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及控制。工作过程就是主要管理人员对具有专业素质的运动员学生实施选拔,基于高效地利用已有的设施及器材,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及管理,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在运动训练管理中,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要利用专业的器材、设备、训练手段,通过合理的组合,设置单独的系统,围绕学生展开训练活动。
现阶段,院校运动员招生以及选拔方面的问题同缺乏完善的选拔机制有很大的关系,现有的选拔体制无法适应院校发展的要求,对此,应该积极地优化机制,进而提高运动员选拔的质量。对此,应该放开院校对运动员选拔的自主性,进而确保运动员的选拔数量和质量。可以合理地降低运动员进入院校的门槛,如果门槛太高,可能会让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失去机会,影响院校的运动员招生及选拔,还要降低其在文化课方面的压力;另外,院校可以和体工队合作办学,把体育运动训练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出互补作用,这对院校以及运动员学生的发展均具有积极影响。
为了优化体育运动训练的效果,就要注重制定有效的运动队管理机制,并不断的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而具备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训练中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指导,同时体现出运动员的主体性。为了制定科学的管理体制,第一,应该组织建立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为体育运动训练的有效、有序开展提供保障;第二,注重教练员之间的协调工作。在训练实践中,不仅要正确地指导运动员开展运动技术训练,还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关注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实现身心的建立发展。对此,相关的教练员应引起重视,兼顾这些内容的培养和引导,促进运动员的综合发展,同时这也对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让运动员在训练中感受到正确的影响及熏陶,推动管理工作的开展。
为了提升运动训练的实效性,就要具备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指导,这就需要教练员与运动员加强沟通,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的效果。结合院校有关制度要求,制定科学、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训练计划内容,全面的利用训练资源,发挥出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训练工作的有序开展。院校在训练中要加强运动员的规划,不断提升训练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优化训练的效果。
当前在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实践中,应该全面地进行管理,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便于强化运动员的训练,提升训练计划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院校应该立足于有关的管理制度层面,从思想方面正确地引导运动员。比如,在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引导运动员树立积极的思想,将教育贯穿到平日的训练活动中,进而确保运动员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受到熏陶,形成较高的思想品德,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教练员应该做好榜样作用,落实好训练计划,促进训练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另外,立足于文化生活角度,应该加强运动员的文化管理,生活方面包含的内容较多,这就需要教练员强化辅导以及引导,重视有关文化层次的监管。运动员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具有主体性,教练员要注重其生活方面的监管,确保运动员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练员应该认识到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这一点,同时在训练中督促运动员的训练,比如,教练员应该具备有关的能力,如交往能力、专业能力、计划落实能力,意识到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工作的价值。如,教练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还要有目的性的提供指导,对于特殊、带有教学价值的训练项目,应提升重视程度,制定合理的规划,结合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在计划落实中,其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教练员需灵活地对计划做出调整及优化,进而提升体育运动训练的实效性。另外,教练员还应该具备较高的交往能力及沟通能力。由于每位运动员都不同,在沟通时应该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沟通方法,实现有效沟通,具体分析运动员的问题,及时地调整训练计划,落实好训练管理工作,为训练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
在体育运动训练实践中,还要重视检查及评定工作,院校要想了解教练员的工作效果,就要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主要包括组织考核及目标考核,进而调动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组织开展体育运动训练活动。院校还要设置培训领导工作组,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选取研究部主任,综合了解教练员的培训材料,对各项运动训练和取得的成绩实施跟踪管理,全面地收集有关信息,有效地做出评价,特别是运动员的反应,应该全面地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评价意见,推动教练员落实自身的工作内容。
综上所述,当前对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训练能力,引导其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院校就要对体育运动训练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全面地分析有关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案。基于组织建立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加强普及运动和特长挖掘工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为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学习能力,促进院校体育改革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