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生旭,周晓琳
(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凭借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相辅相成,形成协同效应,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课堂内外知识传授和大学生各类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归根结底是要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表明教育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课程思政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首要问题。“德”作为五育之首,起着价值引领的作用。公共价值教育理论体现了教育所能创造的公共价值,以及给全社会带来的公共效用,课程思政教育强调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需要以对国家和社会创造的公共价值和效用为导向。“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2],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养人才。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大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协同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办学时必须把握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新形势下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不少教师秉持传统教育教学理念,认为只有思政课程着重塑造与培养学生品格、素质、道德,专业课程就是仅仅传授专业知识。新时期,强调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是要跳出思政课程育人的局限,要求其他非思政课程在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中注重育人的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立德树人”是高校所有教师和所有课程课堂内外教学教育的职责与使命,不仅是思政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旨,也不仅是辅导员等政工干部队伍的职责与工作任务,而是所有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旨与岗位责任,也是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习实践课程等所有课程教师的共同神圣职责[5]。课程思政旨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所有课程育人、各个环节育人和各个方面育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年12月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在高校的课程、科研、实践等各个方面有效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与功能,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之首,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把思政元素融入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6]。课程思政不等于思政课程,也不是对思政课程的简单补充,而是对思政课程的进一步深化,两者更是一种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思政课程是包含思想道德、政治理念等内容的理论课程,它以显性的方式将德育思政元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思政是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上,在其他各类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实习实践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教书育人的理念贯穿在所有相关课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课程思政要坚持和贯彻协同育人的理念,与思政课程一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实习实践课程等教师也要同思政课教师一道,加强协作、同向同行,在各自的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展,二者有机融合,共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有效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任何课程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务部门的整体统筹、部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与教务部门的综合协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务部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需要进一步有效利用和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取得相应的成效,取决于各种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二是教务部门未能有效发挥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监督作用。教务部门负责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也是监督和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织部门。在专项经费提供、课程建设要求和工作督查强化等方面力度不足,让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育改革上出现了观望态度,从而呈现出高校在此项改革的推进上有紧有松,参差不齐[7]。三是学校课程思政体制机制还有待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涉及到学校多个职能部门工作,不应该是教务部门单个部门在推动,需要学校层面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教育体制机制,由本科教务部门协同研究生教务部门,统筹学生工作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宣传部、组织部等全方位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有效实现“三全育人”成效。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需要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基层党委或党支部的思政教育引领作用与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密切相关。院系层面应强化对各任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教育能力的培养。每一学期每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应该纳入各个院系的计划之中,在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开展初期,就要有意识推动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思政元素的融入设计,避免出现割裂思政与课程的融合关系。基层党委或党支部就要做好党建引领作用,开展课程思政相关政策宣讲、技能提升培训等,各个党支部协同系所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集体思政学习,定期开展教师思政素养培训,商讨合理的课程思政方案,开展课程思政演练与竞赛研讨等,这都是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亟待突破解决的问题。
课堂是思政教育的第一阵地,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及其思政教学能力直接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最为直接的,教师的价值观、课程观和育人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思政,却往往因为专业课教师受专业背景的制约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储备不足,或者太过侧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而忽略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与塑造[8]。有的教师认为作为专业教师只需要开展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等学工系统的职责,是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容与任务;有的教师认为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强调实践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需要也很难融入思政元素等;有的教师未能有效设计思政元素在课程的融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技能等需要提升。因此,开展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实习实践课程等教师系统的思政教育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相应的课堂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重要的工程。
学生是课程思政的对象,课程思政成效如何最后体现在学生方面。课程思政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所有高校已经全覆盖开展思政课程,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设计相应的思政课程,安排思政教师进行教学教育,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合理进行思政课程的学习。然而少数学生对待思政教育具有抵触情绪,认为思政课程已经具有太多的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只需要做好专业知识的教学教授,不需要额外开展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寓思政于专业课的效果也不理想,导致学生对待课程思政态度不够端正,课堂课外开展课程思政的成效不高,尤其是在实践等第二课堂表现更不佳。因此,必须端正学生对待课程思政的态度。
课程思政强调协作育人,主张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相辅相成;课程思政要与思政课程产生协同效应,需要建立和完善协作育人的保障机制。
1.学校层面: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学校层面应发挥宏观管理者的作用,负责统筹协调思政教育相关部门的工作和职责。一要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教务部门、学工系统、宣传部门等要注意分工合作,宏观层面的事务要由专门负责课程思政工作的领导小组统一决策、统一指挥,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合理安排学校的各种资源,做到物尽其用。高校要以此为契机,搭建“课程思政工作室”平台,整合教师资源,组建多学科背景的课程教学团队,借助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来保障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9]。二要构建课程思政绩效考评机制。在新形势下,要广泛宣传与动员开展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习实践课程等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各类课程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完善课程思政绩效考评机制,注重提升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课程思政的设计能力,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方法,注重静态与动态测评相结合的考评办法,注重学生、同行、督导及领导等多主体对课程思政成效的评价,强调课程思政中“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成效。
2.院系层面: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体制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需要院系负责人的组织、设计与推动,以进一步落实学校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工作,根据学校的指导方针部署细节。“全员育人”需要院系所有教师的积极配合、共同合作开展思政教育;“全过程育人”要求院系全部工作都要蕴含育人理念,发挥育人作用;“全方位育人”表明课堂之外的教学工作也要具有育人功能,让思想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第二课堂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院系要不断强化任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思政理论知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共同设计适合专业教学的课程大纲,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完善“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
1.基层党委与党支部书记队伍:引领带动作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立德和铸魂的关键途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管理理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要素”[10]。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变量,但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需要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引领。基层党委要明确指定院系负责教学工作领导负责该院系的课程思政建设,其要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担当精神,迅速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把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基层党委与党支部书记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带头人的作用,积极响应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配合学校党委开展思政教育,有效带动各任课教师积极行动。基层党委与党支部书记应整合院系的教师资源,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试点,组织各专业教师一同学习示范课,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2.教师群体队伍:提升教书育人意识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根本上取决于专业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自觉自主的育人意识。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理念,认识到德育“大熔炉”的教育合力作用。一是专业教师要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的理念,在课堂上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二是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德育,发挥德育与智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由于思政教育内容是动态发展的,因而高校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国家政策精神、道德法律知识等相关思政元素,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教师应积极融入学校与院系设立的专门教师思政培训班和专业的教学团队,主动参加各类提升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广大教师还应积极申请和加入相应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课题,组织教师一同备课,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并渗透到教学方案和计划中,并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同专业的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会有较大的相似度,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专业课教师一同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无疑会更加有效促进课程思政建设。
1.教学目标与培养方案方面
如何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建设有机融合,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二者相互融合发展,是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课程思政强调协同育人,协同既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力育人的要求,也有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知识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合力育人的内涵。课程思政要求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培养方案,促使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同频共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因此,在制定和完善教学目标与培养方案上,要把思政元素等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明确专业课程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制定详细且适用的方案和措施,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指导。
2.教材体系方面
专业课程的学习要借助教材,教材就是知识的有形载体。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是主体,起着主导作用;教材是载体,起着基础作用。教材本身具有鲜明的价值属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观念,教材中的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观的渠道,在教材编写修订中融入相应的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部分。除了编写“马工程”系列教材以外,教师开展相关教材编写与修订时,需要对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材进行统筹考虑设计,活跃创新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教材的有效融合。
3.课堂设计与教学过程方面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更需要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课程思政不能只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式互动,也不应该是教师的单方面机械讲授,而应该是充满理性和情感的交流式互动。交流式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保障,这意味着教师的课堂设计要具有趣味性、思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巧妙的课堂设计和实用的教学方法是保证课程思政实施质量的前提,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三全育人”理念强调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的育人作用,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寓教于乐、寓理性和情感于课堂教学之中,使理性与情感并存,将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课堂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政教育途径的重要补充。高校第二课堂包含学术科研训练计划、科技参赛竞赛计划、创新创业实践计划和劳动美育人文素养提升计划等四个子计划。[11]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第二课堂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与专业课程教学一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材体系、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设计。把思政教育融入到高校第二课堂,需要在各个环节中把“三观教育”、“德智体美劳”、“四个认识”与“四个服务”等内容有效融入,才能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确保立德树人成效。
高校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逐步推进体系化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主力军,应调动教师积极性,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耦合,将思政教育融于专业知识教学,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彰显思政教育成效。高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断创新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教育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