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文澜 浙江省红十字会
俗话说吃东西要细嚼慢咽,“食不言,寝不语”这句出自《论语·乡党》的名言已经被传诵两千余年了,这不仅仅是礼仪的表现,还符合养生的要求。吃饭说话容易造成气管异物梗阻,甚至危及生命。不说话安静地咀嚼食物则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吸收,以免导致积食。
近日,吃腻了单位食堂的杭州姑娘小蒋,独自来到附近一家牛肉馆吃午饭。一不小心牛肉直接卡进了气管:“整个喉咙像是被一只巨手死死扼住了,吸不进也呼不出。”还好现场有一位医生也在就餐,立刻采取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姑娘脱了险。而福建莆田的一女子就没这么幸运了,她和男友在火锅店就餐时,被毛肚噎住,不幸身亡。
吃东西难免被噎住,不少人都有此经历,每个人都应该学一点自救互救的方法,比如说,学习气道异物梗阻处置方法,关键时候真的能救命。因噎住导致的气道梗阻,施救的有效时间很短。美国红十字会指出,呼吸、心跳停止后将会出现以下风险:
4~6分钟:可能引起脑损伤。
6~10分钟:极可能引起脑损伤。
10分钟以上: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与死亡赛跑,时间是关键,一旦发生危险,分秒必争,才能有一线生机!
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伤病员常不由自主地以一只手或双手紧贴颈前喉部,称为“V”形手势。
气道被部分堵塞时,伤病员可以说话或者发出声音,可以咳嗽、呕吐。伤病员可能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时发出尖锐的噪声,或呼吸作响,可有面色、皮肤、甲床和口腔黏膜的青紫。
有较大的异物完全堵塞了气道,伤病员不能说话、咳嗽和呼吸,面色青紫,很快发生意识丧失,昏迷倒地。如果不能及时解除梗阻,伤病员很快因缺氧而发生死亡。
气道异物梗阻通常在人进食时发生。发生气道异物梗阻风险比较大的人群包括:
意识障碍者;
药物中毒和(或)酒精中毒者;
患影响吞咽和咳嗽反射的神经功能缺损者(如中风、帕金森症、脑瘫、痴呆等疾病伤病员);
患呼吸道疾病者;
牙齿不好者以及老年人;
婴儿和儿童气道异物梗阻多发生在进食中,或由于非食物原因,如硬币、果核或玩具等。
当怀疑意识清楚的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要询问:“你被卡了吗?”清醒的伤病员若表示认同,此时立即施救。
如果伤病员表现出轻度的气道梗阻症状,应鼓励伤病员用力咳嗽,争取排出异物。不要立即进行叩击背部、冲击腹部和胸部等现场处理,避免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加重气道梗阻。
如果伤病员表现为严重的气道梗阻症状,但意识清醒,应当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根据情况采取背部叩击、腹部冲击或胸部冲击等方法进行施救。
背部叩击法
施救者站到伤病员身后或者跪在患儿身后,用一只手支撑伤病员胸部,让伤病员前倾(腰部向前弯曲),利于异物从口中排出,而不是顺呼吸道下滑。
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伤病员两肩胛骨之间用力叩击5次。
每次叩击后检查气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满5次。
腹部冲击法又称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目前公认的气道梗阻现场急救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的原理主要是冲击伤病员的上腹部,令膈肌迅速上抬,胸腔的压力突然增加,从而给气道一股向外的冲击力,可以促使梗阻气道的异物排出,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但要注意的是,它不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
当背部叩击不能解除伤病员气道梗阻时,立即实施腹部冲击。
施救者站在伤病员身后或单膝跪在患儿身后,用双臂环绕伤病员腰部,让伤病员弯腰前倾。
施救者一只手握拳,握拳手的拇指侧紧抵伤病员剑突和肚脐之间(脐上两横指),另一只手握紧此拳,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重复5次。
腹部冲击法
每次腹部冲击后检查气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满5次,如果梗阻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
当无他人在现场相助,打电话又困难,不能说话报告情况时,可以采取自救腹部冲击法。
伤病员一只手握拳,用拳头的拇指侧紧抵剑突和肚脐之间(脐上两横指处),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头,用力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还可选择将上腹部抵压在一块坚硬的平面上,如椅背、桌缘、走廊栏杆等处,弯腰并连续向内、向上冲击,直至排出异物。
对于肥胖和怀孕的气道异物梗阻伤病员,施救者无法环抱伤病员的腹部,应采用胸部冲击法代替腹部冲击法。
施救者用双臂从伤病员腋下自后向前环绕其胸部。
一只手握拳,拇指侧置于伤病员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和剑突。
另一只手紧握此拳,用力收紧手臂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5次。
注意:
气道内异物被清除后,即使看起来状态良好的伤病员,也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没有损伤气道或其他内脏器官。
伤病员一旦失去意识,立即小心地将其平放在地上;如果还没有拨打急救电话,立即呼叫;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此时应进行人工呼吸。位,使其俯卧在施救者手臂上,头低于身体。
施救者用一只手的掌根部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叩击5次。
每次叩击后检查气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满5次。
如果婴儿表现出轻度的气道梗阻症状,暂时不做现场处理,观察婴儿咳嗽情况,密切关注症状变化。
如果婴儿表现为严重的气道梗阻症状,但意识清醒,应当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根据情况采取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等方法进行施救。
施救者坐位或蹲位,将婴儿抱起,用一只手保护婴儿头颈部,将其头低脚高放于前臂上。
用另一只手固定婴儿下颌部,使头轻度后仰,将婴儿翻转为俯卧
当5次背部叩击不能解除婴儿气道异物梗阻时,立即实施胸部冲击法。
施救者坐位或蹲位,用两只手及前臂固定婴儿,将其翻转为仰卧位,保持婴儿沿着施救者手臂的方向,头低脚高顺放(或横放)在大腿上。
施救者用一只手的中指和无名指(或食指)并拢,在婴儿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下方水平垂直向下冲击按压,重复5次,深度约为婴儿胸廓前后径的1/3。
每次冲击后检查气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满5次,如果梗阻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
避免盲目使用手指清理呼吸道,如婴儿口腔内有可视异物,施救者可用小指清除。
自救法
注意:
1岁以下婴儿因为肝脏还未发育完全,部分还在肋弓以下,且婴儿不能配合操作,使用腹部冲击法不仅不适用,甚至可能造成伤害。
气道内异物被清除后,即使看起来状态良好的婴儿,也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没有损伤气道或其他内脏器官。
婴儿一旦意识不清,立即小心地将婴儿移到一个坚硬的平面上;如果还没有拨打急救电话,立即呼叫;开放气道,给予2~5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心肺复苏。
我们除了掌握气道异物梗阻的必要急救方法外,日常预防工作更是应该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进餐时确保注意力集中,不要在进餐时说话和大笑。
●切忌边吃东西边玩耍逗笑,或在孩子哭闹时喂饭喂药。
●进餐时,应细嚼慢咽,不吞咽过量或体积过大的食物。
●尽量不要给孩子或者老人吃果冻、块状火腿肠、硬糖果、花生等容易卡住气道的食物。
●尤其对于儿童,看管并叮嘱他们不要随便将细小物品放入口中,将危险物品放置于远离他们能够得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