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苹
(上海大学教务部,上海 200444)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文件中明确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1]。201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目标、内容、参与高校与经费支持等进行了详细说明[2,3]。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4,5]。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在全社会创新创业教育大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很多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都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与尝试。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创新创业教育的尝试,具有较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硅谷超过60%的机构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创办的,这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为硅谷培养了活跃的创业生力军。硅谷模式也成为各国争相效仿的对象。英国于1998年启动了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开办公司和创业课堂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7]。此外,澳洲许多高校专门设置创新中心,打造创新创业一体化培训课程[8]。我国在2007年启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于2012年在全国推广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目前已形成蓬勃发展之势。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以项目为依托,通过学生参加项目式训练,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9]。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的过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以项目为依托,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经过不断思考和学习来完成项目的过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顺利开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执行、结题,随着项目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自主思考问题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10]。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顺利开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实践能力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能力;同时,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得以体现。实践能力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它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本生活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学习思考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对于高校而言,实践能力重在锻炼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1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过学生前期调研,对方案的最终确定到研究方法和路线的选择,到最后项目的总结和分析呈现等过程的锻炼,使得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12];与此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顺利开展需要很好地协调团队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在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亦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13,14]。
上海大学于2007年开展试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经过多年的探索,现已形成稳定的院校两级管理机制。2016年,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完善本科生实践教学管理,上海大学教务处(后大部制改革,更名为“教务部”)修订了《上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并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文简称“大创计划”)的组织和管理,从项目申报、项目组织、项目管理到经费使用等全周期、多维度对“大创计划”的开展进行全方位指导,为“大创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上海大学“大创计划”采用院校两级管理模式,学校教务部作为全校“大创计划”的管理部门,负责“大创计划”的全流程宏观管理,具体包括指导“大创计划”的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启动以及国创计划的遴选、市创成果展和国创年会项目的选拔等相关工作,同时提供必要的硬件和环境支持。学院作为“大创计划”的具体实施部门,负责本学院“大创”项目的微观管理,具体包括组织申报、项目跟进、项目答辩组织等环节。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创计划”传统线下申报与管理流程受到了很大挑战,为克服疫情对“大创计划”的影响,让学生停课不停学,上海大学成功上线“大创计划”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项目申报、立项、中期检查到结项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进一步优化了院校两级“大创”项目的管理,方便学生清楚掌握“大创计划”项目的实施进度,同时,将项目变更申请和项目结题证明材料的开具等功能也整合到信息化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便利。
上海大学于2007年试点“大创计划”,2009年启动国家级“大创计划”的申报,后逐步形成稳定的校级、市级和国家级三级项目模式和院校两级的项目管理模式。从2017年到2021年,我校共新增“大创计划”项目2 371项,历年新增项目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到,从2020年开始,项目数量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升,这一方面因为2020年我校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流程信息管理平台,方便学生进行项目申报;另一方面源于对我校历年项目执行情况,尤其经费使用情况的综合调研及改进,使“大创”训练计划项目经费更方便学生使用。新增项目在各学院间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从图2直观看到理工类院系申报项目占较大比重,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项目是社区学院项目,社区学院项目主要针对我校大一学生,社区学院学生没有具体专业,施行通识类培养。各类别所占比例如图3所示,其中相当大比重是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另外,创业类项目主要集中在经管类,有比较强的学科特性,详见表1。
表1 各类项目分布情况
上海大学于2007年试点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经过近15年的运行,形成了稳定的院校两级管理模式,同时融校级、市级、国家级和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级三类的项目管理模式。迄今,共计立项“大创”项目近5 000项,在历届市创成果展上取得较好成绩,保研学生超过六成参加过“大创计划”项目。同时也发现“大创计划”实际运行中存在院校两级管理模式的制约、项目质量评估不充分、项目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上海大学实施院校两级管理模式,学校教务部负责“大创计划”的宏观指导,学院作为项目的执行单位,负责“大创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在目前院校两级管理模式下,跨学科、跨专业项目的申报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我校目前项目的归属是按照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进行划分的,学院在对本院所有申报项目组织评审时,所邀请的评审专家基本是本学科、本专业的,这就导致部分跨学科、跨专业项目在答辩评审环节不能得到恰当的评估。
上海大学由于实行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大一学生统一在社区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而“大创计划”项目参与学生从大一到大四涵盖了所有专业、所有年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学科背景、知识掌握程度千差万别,这也加大了项目评审的难度。由于缺乏对项目评审质量的宏观指导,每个学院所推荐的项目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很好体现“大创计划”的训练目的。
很多学生在设计“大创”项目的时候很难跳出课堂思维定式,这就导致项目申报课题、申报方向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且很多项目缺乏一定的延续性,新的一年又是新一轮的重复。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课题来源于学生自主设计,受限于学生自身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课题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创新性,不能很好地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行系统培养。图4是上海大学近五年“大创”项目热词分析图,去除“系统”“平台”“技术”“模型”等修饰性名词,可以看到近五年“大创”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就研究方向而言,这些方向都需要不断投入,不是仅仅依靠一批学生一次“大创计划”的训练就能产生实际研究成果。
“大创计划”项目要能真正达到训练的目的,从学生项目选题到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再到项目实施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都需要指导教师的全程参与和付出。如果没有很好的保障机制以及制度约束,很难吸引教师全程投入“大创计划”的实施指导。
在学校现有院校两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校的宏观调控功能,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院的积极性。学校层面,设置专职“大创计划”管理岗,聘请专业素质能力强的专职人员,同时建立一批院级“大创”专职管理团队,从宏观层面对学生“大创计划”依据政策进行积极引导,指导学生将“大创计划”的成果引入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积极协助学生项目成果的孵化,帮助项目团队打破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部门壁垒,完成“大创计划”[15]。
在具体项目操作层面,首先考虑设置跨学科专家库,各学院在对本院创新项目进行评审时,依据先期对项目的判断邀请专家库相应学科专家参与项目的评审、结题及答辩等环节,帮助学院解决本院跨学科项目组织管理上遇到的困难。其次,设置项目库,丰富项目来源,引入企业课题、教师科研课题或自设课题,学校对课题的可行性及创新性进行严格把关,让“大创计划”项目真正和行业企业对接,真正反映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真正融入科技发展的前沿。同时,建立线上线下项目展示交流平台,定期对执行情况较好的项目进行交流及展示,对项目参与团队所做工作积极肯定的同时让更多学生了解“大创计划”,激励更多学生认真投入“大创计划”项目。最后,建立分级分类的“大创计划”项目宏观评审指南,提升全校“大创计划”项目整体水平,同时,对项目执行情况较好的院系给予一定的激励。
首先,积极调动师生参与“大创计划”的积极性。对“大创”专家库的专家,依据每学年的工作量给予相应教分;对团队指导教师,针对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别的“大创计划”项目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分,同时,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每年从当年立项项目的指导教师中遴选5%的优秀指导教师获评该奖项,该奖项将作为学校其他类别教师评奖的重要依据[16]。对参与“大创计划”的学生,通过学分抵充,允许其抵充部分实践环节的学分,另外,对有较好成果的项目进行积极引导及扶持,让学生项目成果走向更大的舞台。其次,充分调动学院对“大创计划”的积极性。为进一步调动学院的积极性,设置“大创计划”优秀执行学院,该奖项给予针对“大创”项目组织良好,成果显著,为“大创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积极提供各类软硬件支撑,对学生“大创”项目成果进行积极引导扶持的学院,该奖励为学校各学院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各方资源的协调运转是“大创计划”高质量开展的保证,“大创计划”的良性运作必将推动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带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的进一步完善,让创新创业教育内化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对具体项目的参与,在对平时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同时,对创新创业思维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沟通能力。近几年,上海大学“大创计划”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对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只有多措并举,充分调动相关各类资源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推动“大创计划”的高质量良性运行,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