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秀,黄达,李贞妮,张青敏,潘峰
(1.东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2.东北大学 创新创业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东北大学从2016级开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创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由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创新创业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面向工科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创业基础》课程,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工科学生创新思维、科技报国的精神,同时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职涯规划相结合,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满足新工科建设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技能和知识的新工科人才的需求。
创新,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教育部在2017年将新工科建设列为新时期国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战略。新经济发展趋势,对传统工科教育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态度、技能和知识的新工科人才迫在眉睫[2]。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角度,张大良认为在新工科建设中应全面、深入、系统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放在突出位置[3]。因此,工科专业学生的《创业基础》课程承担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桥梁作用。
工科专业学生擅长理论学习和技术应用,但是在人文素养、人际沟通、商业思维等方面不够全面;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是对创新和创造理解不够深入,不了解创新创业思维、态度、技能和知识相关的内容。包信和认为新工科是当前技术创新驱动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对传统工科、理科知识的重构,也是科学、人文、工程等知识领域的交叉融合,以培养人文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全球视野、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综合型领袖人才[4]。因此,工科学生的《创业基础》课程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有助于工科学生在未来全球化创新经济时代取得竞争优势。
创业有风险,并不是每名大学生都适合创业,但是每名大学生都应该具有创业创新的精神。《创业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创新者、能够自我聘任的创业者、爱岗敬业锐意创新的建设者[5]。对于工科自动化专业,《创业基础》作为工程认证的支撑课程,其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创业活动中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中融入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以工程伦理引领工科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新工科人才。
秉承“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树立科技报国的情怀”的教学理念,自动化专业《创业基础》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专家讲座、沙盘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为重要补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丰富《创业基础》课程内容和形式。课堂教学采用模块化、项目制和参与式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目标的体验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业基础》是面向东北大学全体本科生开设的创业教育通识类必修课程。该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包括创业的基本概念、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与风险识别、创业资源、商业模式与创业计划、新企业开办与管理等。通过《创业基础》的教学,系统培养学生整合创业资源、设计创业计划以及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防范创业风险、适时采取行动的创业能力。
表1 工科专业《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简表
在全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面向工科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创业基础》课程,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科技报国的精神。通过讲授著名企业家创业事迹、科技型创业项目开发、新企业管理等,给学生传递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树立在智能升级中抓住时代机会努力奋斗、实现个人价值的信念,建立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教学内容以组建团队、产生创意、风险分析、商业模式设计和项目路演为主线,主要完成创业队伍建设和创业项目培育两个任务。课程的三个立足点是全校教学大纲、工科专业特色需求以及课程思政的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实践内容。课程采用过程评价机制,通过团队成绩的分配机制,培养学生创业的责权利意识。
面向工科自动化专业的《创业基础》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业能力,如图1所示,课程教学以组建团队、产生创意、风险分析、商业模式设计和项目路演为主线,主要完成创业队伍建设和创业项目培育两个任务。课程鼓励学生在自我分析基础上以优势互补原则自由组建创业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和“六顶思考帽”横向思维方式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具备决策的能力;通过沙漠掘金、商业模式画布绘制、项目路演等环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创业项目股权分配机制提高学生的责权利意识;通过视频案例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风险与机遇。
创业项目培育在发现商机阶段,鼓励学生在创新方法[6]学习和创业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优势产生创意,在机会识别和风险分析之后找到适合自己团队创业的项目,这个过程鼓励学生挑战技术型、高科技创业项目。工科专业学生在掌握创业基本理论以后,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有利于挖掘产品的卖点和爆点。通过JTBD(Jobs To Be Done)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发掘用户真实需求产生不受已知产品影响的新想法和新产品。工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技术优势使得他们更擅长技术创新,需深度讲解“精益创业”的路线和方法,鼓励学生发挥自动化专业的优势,在新工科背景下在自动化智能升级转型过程中发掘创业机会、创新商业模式,敢于挑战专业高科技创业领地。创业项目的商业画布设计、项目路演等能够全面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文件制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课程培育的优秀项目可以直接推荐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参与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创新创业书籍的推荐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用思维导图绘制读书笔记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创新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组织学生分组调研自己喜欢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鼓励学生采用PPT、演讲、动画片、情景剧等创新形式分享自己学习创业精神、体验创业者成长历程的收获,同时激发学生发现机会和抓住机会的创业思维意识。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邀请校外专家为学生做交叉学科报告。将创业教育与生涯规划相结合,请职涯规划专家带领学生剖析如何实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为满足培养创业者积极有效沟通能力、项目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的需要,邀请后现代心理学专家为学生做大学生如何运用焦点解决[7]理念和技术的报告,通过现场的互动和体验带领学生了解焦点解决正向积极的理念和哲学,学习善于倾听、赞美的积极沟通技巧,更好地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掌握“目标、例外、一小步”以始为终的解决问题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创业基础》课程为帮助学生实现清晰的自我认识、找到自己的优势;使学生掌握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方法,具备必要的创造力、领导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新经济发展趋势下在自动化专业智能升级过程中具有竞争优势。
工科专业教师通过专家讲座、读书会、创业人物分享、视频案例解析、创业计划书撰写等教学方式,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结合,在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培养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设计的能力,能够结合自动化专业的优势,利用学生在高科技创新创业方面的资源,培养学生树立刻苦钻研精神、大国工匠精神。
经过五年的课程建设,自动化专业《创业基础》课程入选信息学院专业课“先锋课堂”、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题组教师作为专业教师积极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多次参加创新创业学院组织的课程培训和专业认证,获评KAB创业教师讲师资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参加国际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协会培训,获得DFP(专利创新法)一阶,TRIZ一、二、三阶国际资格认证等证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增加专业知识与创业思维的融合,更好地培养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业基础》课程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起到了沟通、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桥梁作用。工科学生的《创业基础》课程在传授创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变革意识、领导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新思维;给学生传递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在智能升级中抓住时代机会努力奋斗,实现个人价值;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助力我国新工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