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溶术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2-11-29 02:41陈立江傅文俊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26期
关键词:介素针刀椎间盘

陈立江 傅文俊

(青县中医医院,河北 沧州 06265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疑难杂症,该疾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破损,髓核向椎间盘的四周膨出,从而导致椎间盘长期受压出现脱水、变性、弹性减弱等情况,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酸胀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目前,对于该疾病,临床上主要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式效果不同、患者的接受度不同,本研究以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例,对针刀治疗、射频消溶术结合针刀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内在本院首次就诊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了两组,按照实验习惯分别记名为联合组(n=46)、对照组(n=46)。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对比,确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n(%),(±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n(%),(±s)]

指标 联合组(n=46)对照组(n=46) χ2/t P性别 0.393 0.531男20(43.48) 23(50)女26(56.52) 23(50)婚姻状态 0.050 0.822已婚 31(67.39) 32(69.57)未婚/离异 15(32.61) 14(30.43)年龄(岁) 48.34±9.01 48.87±9.12 0.280 0.779病程(年) 6.8±1.5 6.3±1.3 1.708 0.091锥体突出情况 0.391 0.532 L3~4 21(45.65) 24(52.17)L4~5 13(28.26) 12(26.09)L5~S1 12(26.09) 10(21.74)基础疾病高血压 19(41.3) 20(43.48) 0.045 0.833冠心病 4(8.7) 2(4.35) 0.713 0.398糖尿病 2(4.35) 3(6.52) 0.211 0.646文化程度 0.179 0.672高中及以下 18(39.13) 20(43.48)大专及以上 28(60.87) 26(56.52)

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明显,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2)年龄在20~65岁;(3)签署知情同意书。(4)保守治疗无效者。

排除标准:(1)无法耐受针刀治疗者;(2)合并妇科炎症、肾结石、肾炎等引起腰痛的疾病;(3)有腰椎手术史;(4)合并严重黄韧带肥厚和钙化者;(5)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针刀治疗。具体步骤:术前,告知患者针刀治疗相关注意事项、预期疗效,取得患者以及家属的认可和支持。术中,应用一次性针刀,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腰臀部以及下肢,应用碘伏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按压查体的结果,确定治疗点,可选择棘突间点、关节突关节囊点、臀上皮神经点等。医师严格按照针刀四部进针法,垂直皮肤穿刺,快速透皮[1]。对患者的局部软组织进行松懈,取患侧束骨穴、足临泣,以针刀代针,进行快速直刺,不留针。操作完成后,出针,确定无渗血后,纱布压迫针孔至无渗血,贴创可贴。指导患者卧床休息,15~20 min后,观察患者无不适(恶心头晕、心悸、胸闷等)后,可指导患者离开,2次/周,治疗时间为1个月。

1.2.2 联合组

该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射频消溶术联合针刀治疗,射频消溶术治疗具体步骤: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常规定位、消毒、局部麻醉,选用射频控温热凝器,在X线机的监视下将穿刺针垂直进入椎间盘突出部位,确定穿刺针进入髓核内后,取出针芯。插入电极并将其与射频器链接,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步调节电压,确定治疗强度。选择60°~80°进行1周期(60 s)的治疗,通过选择90°进行2~3周期的治疗,2次/周,治疗时间为1个月[2]。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温度上升速度部分能过快,温度不能过高。射频消溶术治疗后,应用针刀治疗,针刀治疗方法同上。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告知患者需要加强对腰椎功能的锻炼,可采取飞燕式、平板支撑、臀桥等方式锻炼腰背肌的力量,巩固治疗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告知患者要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锻炼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避免损伤腰椎。此外,在治疗结束后,告知患者尽量避免过多的弯腰、搬重物、进行重体力劳动。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从临床疗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活动均恢复正常,无疼痛感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偶尔疼痛,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者活动度较大的体育运动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疼痛感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为无效)、腰椎关节活动度(指导患者采取直立位,让患者前屈、后伸,观察患者的腰椎成孤度,对比患者的腰椎前屈、腰椎后伸活动度)、腰椎功能评分(应用JOA量表,对患者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价,满分29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腰椎功能越差)、疼痛评分(应用VAS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与疼痛感呈负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并对白细胞介素1 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进行检测)这几个方面展开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取SPSS 2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取χ2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联合组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30例、15例、1例,与对照组的25例、14例、7例,有效率相比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关节活动度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腰椎前屈、腰椎后伸活动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腰椎前屈、腰椎后伸活动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腰椎关节活动度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的腰椎关节活动度对比(±s)

组别 例数腰椎前屈腰椎后伸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46 39.22±2.87 59.52±4.46 15.32±1.05 21.12±1.08对照组46 39.74±2.74 48.25±3.11 15.26±1.12 17.13±1.11 t 0.889 14.058 0.265 17.474 P 0.377 0.000 0.792 0.000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46 9.54±1.78 24.66±1.97 7.66±0.94 2.22±0.74对照组46 9.47±1.82 20.31±2.02 7.65±0.91 3.75±0.62 t 0.187 10.456 0.052 10.749 P 0.853 0.000 0.959 0.000

2.4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对比(±s)

表5 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白细胞介素1 β(pg·mL-1)肿瘤坏死因子α(pg·mL-1) 白细胞介素6(ng·m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46 86.53±9.11 20.94±1.52 74.34±10.53 18.42±8.61 1.82±0.35 0.47±0.12对照组 46 86.48±9.72 34.82±5.36 74.35±10.77 27.86±7.36 1.81±0.32 0.79±0.15 t 0.026 16.897 0.005 5.652 0.145 11.298 P 0.979 0.000 0.996 0.000 0.885 0.000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损伤积累(重体力劳动、急性外伤、反复弯腰、长期伏案工作)、妊娠、遗传、腰椎发育异常等导致髓核突出并压迫神经根,从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该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20~50岁的患者[3]。而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变化,使得该疾病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

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式较多,有药物治疗(如布洛芬、双氯芬酸、氯唑沙宗、替扎尼定、糖皮质激素等)、手术治疗(脊柱内镜下椎间盘苏荷摘除术、单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椎间融合术、针刀治疗等)、中医治疗(针灸、牵引、理疗、穴位注射、中药内服、推拿、按摩、中药熏蒸等)、微创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臭氧消融术治疗等)等。临床上,主治医师会结合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病程、医疗需求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一般情况下,均给予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方式,如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但是,药物治疗以及中医治疗只能缓解临床症状,无法控制病情进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问题。而且,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针刀治疗与射频消融术联合针刀治疗。

3.2 针刀治疗

针刀形状与针灸的针类似,刀口又与手术刀类似,因此,在应用时,可以起到针灸作用。还可以分离患者的病灶组织,充分发挥手术刀的作用[3]。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针刀治疗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松懈、改善具备的微循环,使得病变部位可以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达到镇痛的目的。该方式与手术治疗相比,疗程短,而且创伤小,效果理想。

针刀治疗的作用机制如下:(1)解除机械压迫: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椎间盘突出后,对神经根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从而导致症状的出现。而应用针刀治疗可以恢复移位锥体解剖位置,从而接触锥体对神经根的压迫[4]。起到缓解症状、改善腰椎功能的作用。(2)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椎间盘突出后,正常的神经根受到压迫后,就会释放一氧化胺、组胺、细胞因子、血管活肠肽、脑啡肽等神经性介质,从而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使纤维环出现裂隙,引起化学性神经根炎。同时,椎间盘突出后,还会就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神经外膜损伤,释放炎性介质,从而使患者感到疼痛难忍。而针刀治疗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化学性炎症因子的释放,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的目的[5]。(3)镇痛:椎间盘突出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腰腿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而针刀治疗可以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影响患者中枢疼痛相关递质的合成,组织中枢痛觉传递,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4)调节患者的脊柱环境: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慢性损伤性疾病,会导致脊柱的正常结构、功能发生改变,引起脊柱环境失衡。而针刀治疗可以分类软组织损伤形成的粘连,缓解肌肉紧张状态,促进脊柱功能、生理位置恢复正常,稳定脊柱环境[6]。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针刀治疗可疏通经络、缓解疼痛,而且快捷简单,创伤小,疗程短,临床效果显著。

3.3 射频消融术

射频治疗的原理是,将突出部分的髓核变性、凝固、收缩,可以减小突出部分髓核的体积,从而起到解除对神经根压迫的效果[7]。而且,该治疗方式可以辨别治疗部位的组织情况,对患者正常的髓核组织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还可以修复纤维环的破裂[8]。此外,射频消融术可以通过局部加热损毁病变区域的都追神经末梢,灭活炎性介质,增加硬膜外血液循环,起到镇痛、消炎的作用。

近些年来,射频治疗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9]。对于椎间盘突出症,该治疗方式有以下优势:(1)安全性高:该治疗方式属于微创治疗,射频针的直径仅有0.88 mm。在穿刺的过程中,不会给患者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的影响[10]。同时,由于射频控温热凝器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因此,治疗时,可以对温度进行控制,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影响。(2)并发症发生率低:虽然该方式在国内应用时间短,但是,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做好案例的选择,那么就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3)可联合应用:该治疗方式可以与其他方式联合应用,如针刀治疗、臭氧消融术治疗等。(4)无痛:手术过程几乎无痛,那么患者的接受度会更高。(5)患者恢复快:治疗3 d后,患者就可以下地活动并逐步的开展腰椎功能的锻炼。将射频消融术与针刀治疗联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势,不仅可以减轻神经根压迫,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安全有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较之对照组,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可见,与单一的针刀治疗相比,联合应用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更加理想,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较之对照组,联合组腰椎前屈力度、腰椎后伸力度以及JOA评分更高,(P<0.05)。研究结果提示了,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腰椎前屈力度、腰椎后伸力度改善情况更为明显,表明了射频消融术结合针刀治疗可以维护腰椎的稳定性,改善椎管内的血液循环以及腰椎功能。此外,较之对照组,联合组的VAS评分更低、联合组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更低(P<0.05)。表明了两种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对神经的刺激,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综上所述,射频消融术联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理想,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该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介素针刀椎间盘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脑脊液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应用于鉴别诊断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价值分析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针刀镇痛的原理和针刀治疗的安全性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