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勇,周 琼
(1.韶关学院 党委宣传部;2.韶关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等华南地区高校以及香港的相关教育机构迁入粤北办学,广东教育的火种得以延续,为华南教育的延续和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粤北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立足于现代受众多元、多变、多样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背景下,深入研究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历史文化,挖掘其蕴含的深刻精神内涵,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应有的效应和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时强调: “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样契合抗战时期的粤北华南教育,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先贤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在粤北办学,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教书育人,为中华民族保留了教育文化、科技复兴的重要力量和希望。他们以心存家国之情怀、矢志教育之救国理念,抒写了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其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主要表现在:
一是家国情怀、报效社会的爱国精神。 “粤北华南教育历史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教育先行者伟大的爱国情怀和进取精神,是广东教育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2]1940-1945 年间,在地处抗战烽火中的粤北坪石,有一大批以传播真知、报效国家的信念,以教育与科研为天职的 “坪石先生” 们,他们坚守讲堂,用读书人的方式救国救亡,他们以笔当枪,深入农村、前线,开展各种活动。如:坪石中大的医学院院长、病理学家梁伯强,农学院院长丁颖,地质学家陈国达、杨遵仪等等,这些先辈们授业于烽火中乡野的 “校园” ,为教育事业无怨无悔;还有如黄友棣创作了歌曲《杜鹃花》、何芷创作了《良口烽烟曲》、钟敬文创作了《指挥刀与枪笔》等抗战文艺作品,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精品。
二是潜心学问的求索精神。抗日战争时期,粤北烽火的日子是悲壮的,但是这些教师能耐得清冷、潜心学问、硕果累累。如时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林砺儒在粤北办学时期执着于师范教育的发展,扩充师生队伍、创建新式课程体系。在武阳司村简陋的竹棚屋里,王亚南为同学们讲授《资本论》,传播先进思想;中国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马思聪创作了《第一交响乐》《小提琴协奏曲》等,并向附近师生及群众进行演奏,物理学教授卢鹤绂完成了中国核能发展奠基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应用》研究论文;现代稻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丁颖不忘实现自己 “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 的誓言等等,都体现了潜心学问的求索精神。
三是艰苦办学、矢志教育的奉献精神。 “无论澄江,还是坪石、大村,都留下了爱国师生坚守延续中华民族教育星火的足迹,富含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精神追求。”[3]抗战时期岭南高校迁址粤北办学,国难期间异地办学,受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办学硬件的限制,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学活动开展的异常艰难,但是,粤北各校本着 “战时须做平时看” 的教育原则,努力坚持着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做到同舟共济、互通有无。如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 “中国核能之父” 的卢鹤绂,《资本论》的中文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音乐家马思聪,中国图书馆学奠基人之一的杜定友,确立 “珠江三角洲” 地理学说的地理学家吴尚时等等,他们在这段时期,扎根粤北,艰苦办学、矢志教育。在教学方面,相互听课;在师资方面,互聘教师,互相讲学;在生活方面,岭南大学为东吴大学提供校舍;在资源方面,各大学之间互相利用图书,互相利用仪器等,处处体现出各校在艰难困苦环境下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心和坚守,体现了矢志教育的拼搏精神。
“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1]粤北华南教育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当代价值,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在当代仍焕发着蓬勃生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加强历史遗迹的保护。 “抗日战争时期,中山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从粤北西京古道旁的韶关坪石三星坪码头上岸,并在坪石度过了可歌可泣的近五年时光,让‘火种’保存至今。”[4]抗战时期华南相关高校冒着敌人的炮火迁址粤北办学,为中华民族保留了科技文化教育复兴的力量和希望,这是一段伟大的国家教育历史和记忆。教育先师们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教书育人,他们以矢志教育之救国理念,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通过考证找到了中大天文台旧址、图书馆坪后旧址、理学院坪后旧址、法学院办学旧址、研究生院旧址(广同会馆)、古驿道 “不留亭” 等旧址遗址,这些都是粤北华南教育历史不可忘却的历史印记。
二是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历史是广东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爱国主义素材。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培正中学等30 多所院校搬迁至粤北艰难办学,延续教育火种,培养急需人才,表现出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留下了许多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 “抗战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 的精神,成为当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弘扬和传承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精神,重点就是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述好先师们情怀家国、报效社会的爱国精神。
三是有利于唤醒凝聚人心的共同记忆。 “在加强祖国统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过程中,这段尘封已久的宝贵历史将成为推动大湾区深化教育合作的历史机缘与全新契机。”[5]抗日战争期间,大批香港学生奔赴粤北,寻找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分散在粤北办学的大学、中学校接收、招录了不少来自港澳的学生,如黄本立几经辗转到达粤北坪石的培正培道联合中学就读,陈香梅女士来到内迁粤北的岭南大学求学等。华南教育历史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共同记忆和文化情感,对这段历史进行发掘、研学,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融合发展,有利于 “一国两制” 的伟大实践。
四是有利于助力粤北乡村振兴。 “研学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历史,就是学习、汲取他们服务于乡村建设的精神。”[6]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办学地,这些地方位置偏僻,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挖掘和传承好华南教育历史,加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活化利用,把研学基地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绿色生态、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区,有利于带动当地文游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1]弘扬和传承华南教育先师们教育报国精神,就应该积极开展粤北华南教育历史文化的活化和运用,重点从深入挖掘现存史料、加强遗址保护修缮利用、拓展宣传渠道、创新教育模式、大力开展研学实践等方面下功夫。
通过抓重点、挖掘人物、线索、故事进一步做好抗战时期迁徙粤北办学的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编辑出版更多华南教育历史系列研究资料。在史料整理方面,可建立完善 “史料共享平台” ,包括在线阅读或通过文献传递进行阅读的专题电子图书、与华南教育历史相关的学术视频、电子期刊文献、电子报纸等,让阅读者从历史中汲取持续深厚的奋斗之力,接受深刻的教育。在学科史研究方面,分学科对华南教育历史进行全方位研究,开展教育学史、经济学史等学科史研究,进一步挖掘华南教育历史的时代价值,让年轻一代领会和传承教育先师们学术抗战、教育报国精神,培养他们成为有历史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
加强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尤为重要。一方面,文物保护部门要对华南教育历史现有遗址进行全面排查,建立 “一址一卡” 档案,做到一个不漏;另一方面,要及时挂牌保护,对坪石、大村等现存的华南教育的历史建筑、办学旧址、师生住址并及时进行挂牌保护。开展重点遗址修缮工作。认真遴选华南教育历史中的重点遗址,列出清单,依照重要性和易修性原则进行及时修缮和抢救性保护。将旧址的活化利用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一体谋划、连片打造,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开展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就是要发掘老一辈华南教育先师们对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为新时代现代教育找到‘初心’。”[6]依托华南教育历史开展研学,要突出初心体验教育、理论专题培训、能力素质拓展,把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党性修养教育相结合,形成集专题学习、现场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情景教学等为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一是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讲好华南教育历史。除了凤凰卫视拍摄的五集华南教育历史专题纪录片和《热血——烽火逆行》电影纪录片外,还可以按人物拍摄先师的感人故事小视频等。二是做好线下宣讲工作。积极组建研学志愿者团队、研学宣讲团,全方位、多渠道讲好华南研学故事,拓展华南教育历史的宣讲普及。三是开展主题研学活动。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红色纪念日,策划开展 “研学之旅” “重走华南先师之路” 等主题研学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对华南教育历史的关注,进一步激发华南教育历史文化活力。
抗战时期的粤北华南教育历史是广东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迁华南高校粤北的办学实践及特征,体现了爱国主义诉求下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大学对理想和价值的恪守与本土化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在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上对中国的现实需求做出的积极而主动的探索,折射出将学术自由、独立自主与追求国家富强、人民福祉相结合的大学精神。”[7]应创新华南教育历史教育的教科研模式,推进华南教育历史进课程、进课堂、进实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应加强顶层设计,在教材规划、课程设置上,将华南教育历史纳入中国革命历史课程教学,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社会实践之中。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华南教育历史研究,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把握华南教育历史资源,将华南教育历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用好华南教育历史的红色故事丰富思政课的内容和素材,打造出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现实题材思政精品课。
围绕活化华南教育历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华南研学的历史故事中传承优良传统、汲取奋进力量。一是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加大研学线路和研学产品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文旅融合新业态,进一步擦亮华南研学品牌,追寻华南教育历史,传承华南教育烽火精神。二是成立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学校联盟,搭建了交流合作、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平台,推动各相关学校优势互补,培育研学和活化成果。鼓励各地各校充分利用华南历史研学基地等资源开展研学实践,让师生在参观和实践中感知感悟抗战时期华南教育的峥嵘岁月。三是完善相关的研学配套设施,可在研学基地周边,结合地方乡村振兴规划,科学建设特色民宿、营地等,为研学实践提供良好餐饮、住宿、体验等服务保障。
弘扬和传承粤北华南教育历史丰富的思想价值及其现实教育功能,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地方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通力合作,社会团体踊跃参加,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深入挖掘史料、加强遗址保护修缮利用、拓展宣传渠道、创新教育模式、大力开展研学实践,使抗战时期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展现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