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及预防措施

2022-11-28 03:13李宜良盛春田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支原体病猪病原

李宜良 盛春田

(1,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看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73599;2,山东省邹城市郭里镇人民政府 273519)

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喘气病,引发该病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该病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可导致病猪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该病致死率较低,但易引发继发感染,如易与猪蓝耳病毒、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混合感染,从而导致临床诊治难度加大,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患支原体肺炎的病猪发病率高达50%左右,但死亡率低,患病猪生长发育迟缓,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率低。因此,做好猪支原体肺炎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1 病原学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原体隶属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支原体由DNA、核糖体和细胞器三大部分组成,且无细胞壁,形状多为杆状、球状等,直径约为0.3μm。实验室内可使用鸡胚卵黄囊进行体外培养。猪肺炎支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低,通常2~3d 可丧失感染力,但低温条件下可长时间存活。4℃条件下可存活1 周左右。另外,支原体毒力随传代而减弱。支原体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不敏感,但对土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较为敏感。其次,对石灰乳、福尔马林等消毒剂较为敏感,使用0.5%的福尔马林可有效杀灭支原体[1]。支原体在感染健康猪群后可定植于呼吸道上皮细胞,随后穿过纤毛屏障定植于隐窝内。支原体在上皮细胞获取大量营养后,可自行繁殖并不断释放有毒物质,导致纤毛脱落,进而引发呼吸道黏膜分泌功能紊乱,排异功能丧失,最后还可导致肺功能失调,肺组织出现病变,引发病猪呼吸道急促困难等症状。肺炎支原体还可导致病猪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其他感染,通常易与巴氏杆菌病、蓝耳病等混合感染。

2 流行病学

任何年龄、任何品种的猪均可感染肺炎支原体,且5 月龄以内的猪最易感染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死亡率较低,通常仔猪死亡率较高。患病猪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呼吸道内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可随分泌物排出体外。病猪在咳嗽、打喷嚏时排出体外,健康猪吸入后可发病。另外,该病还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新生仔猪。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在早春、冬季发病率较高。

3 临床症状

患病猪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急促,且在清晨、夜间或剧烈活动后表现得更为明显。根据病情发展程度可将猪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型、慢性型、隐性型三大类。其中慢性型和隐性型较为广泛。慢性型病猪病程较长,通常为2 个月以上,且具有2 周左右的潜伏期。急性病例病程较短,通常为1~2 周,甚至更短。

急性型病猪主要发生于首次感染的猪群,该类型发病率较高,且主要感染仔猪、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患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呼吸加快、腹式呼吸。患病后期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声大、坐姿异常,且伴有痉挛式咳嗽。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猪体温可升高至40℃以上,发病1~2 周可出现死亡,且死亡率较高。

慢性型病猪主要由急性型病猪转变而来。该类型主要发生于架子猪、后备母猪及育肥猪。病猪在采食后有显著的咳嗽、气喘,症状严重时还会呈现痉挛性。病猪病情后期喘息加重、精神萎靡、喜卧、食欲下降、发育停止、机体消瘦、被毛打乱无光泽。该类型病程较长,通常为2~6 个月。

隐性型病猪主要发生于成年育肥猪,且多为急性型或慢性型转变而来。病猪主要出现于有疫病历史的养殖区域。隐性型病猪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病猪有轻微咳嗽、气喘等症状。剖检时可发现肺部有明显的组织病变。

4 病理变化

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于肺部和淋巴结。患急性型病猪肺部出现水肿,其中心叶水肿程度最为明显,间叶和中间叶次之。隔叶病变区主要为前下缘,且左右对称。肺脏呈现肉样或水肿样的病变。对病情较为严重的猪进行病理解剖可发现,其尖叶、心叶出现红色肉样。健康组织与病变区域有明显的界线划分。病变区域呈现明显下陷,且切面多汁、平滑。支气管内分泌大量灰白色黏液。淋巴结肿大,呈弥漫性增生,淋巴结呈黄色或黄白色。淋巴结切面隆起,且湿润多汁。病程后期的病猪还可出现交叉感染。病猪肺叶出现大面积坏死,呈现大理石花纹样。肺部出现干酪样物质形成空洞,肺与胸壁出现粘连。肺脏病变区域周围的肺组织出现水肿、气肿。肺黏膜呈现青紫色。心肌、纵隔出血,咽喉部红肿,支气管淋巴结增生[2]。

5 致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的荚膜和细胞膜蛋白是导致猪患病的重要因素。肺炎支原体在进入病猪呼吸道后,会在上皮细胞黏附作用下产生炎性因子,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并且产生的细胞膜蛋白还可抑制病猪先天和后天免疫。肺炎支原体最初黏附于呼吸道纤毛表面,随后破坏纤毛,导致其脱落。纤毛脱落后呼吸道对异物的排斥反应下降,导致呼吸道内异物和大量黏膜分泌物无法及时排出,从而进入支气管或肺泡内,导致肺出现实质病变。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肺脏功能遭到破坏,病猪表现为一系列呼吸系统症状。呼吸道受到破坏,导致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继发感染,病情加剧。由于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除直接入侵外,还存在明显免疫机制。当机体受感染时,免疫球蛋白E 反应增强,IgE 介导的变态反应出现,可引发机体出现哮喘,激活巨噬细胞导致炎症反应发生。由于目前猪肺炎支原体致病机理尚不明确,但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毒力因子被鉴定[3]。通过对病理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共同研究,更加全面的揭示猪支原体肺炎的致病机理。

6 病原检测

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在病猪肺脏内长期存在,很难治愈,因此,避免直接接触是预防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另外,早期诊断也十分必要,实验室诊断方法通常为病原分离培养、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1)病原分离培养:病原培养可作为肺炎支原体诊断的黄金标准。由于肺炎支原体培养条件严苛,且易被其他支原体掩盖,因此,从康复猪体内很难分离。通过对分离方法与培养基的改进可大大提高从病猪病变部位分离出肺炎支原体的概率。由于病原培养时间较长且易被其他支原体污染,因此,该方法的诊断效果较差,使用频率较低。

(2)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存在严重的交叉反应,因此,给诊断鉴别带来难度。血清学诊断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主要对病原体的特异性抗原和抗体而建立的一种诊断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进行定量分析。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可取代传统的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但由于操作过程易导致红细胞溶血,且个体差异可导致红细胞制备难度大,不易标准化操作。补体结合试验包括微量修正补体和微管补体2 种。该方法容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且灵敏度较低。

(3)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通常包括各类PCR技术(常规PCR、RT-PCR 等)、基因芯片及等温扩增技术。PCR 技术对猪肺炎支原体检测最小检出均数为1000CCU。PCR 技术中的RT-PCR 可通过从活猪鼻试子内检出肺炎支原体,特异性高达100%。目前PCR 技术在肺炎支原体检测方面应用较广,检测人员可通过实验条件及目的选择适宜的PCR检测技术。

7 预防措施

7.1 免疫接种

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目前常用的疫苗为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目前处于研发阶段。通常,种用猪每年接种1 次疫苗。仔猪可在1~2周龄进行疫苗接种。

7.2 环境控制

对患病猪进行及时的隔离饲养,同时对养殖环境、饲料用具等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密切关注其他猪群健康状况,避免造成大规模传播。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制度,并做好落实工作,从而保证消毒更彻底、更及时。其次,还需对墙壁、周边环境等进行杀菌消毒。选择肺炎支原体敏感药物,同时为避免病原出现耐药性应选用多种消毒药物轮换消毒,从而更有效的杀灭病原。对进出猪舍的养殖人员业应作好杀菌消毒工作,进入前更换消毒的衣帽鞋等。做好猪舍温湿度、通风、光照等工作,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4]。

7.3 科学饲喂

禁止饲喂变质饲料,保证饮水充足。根据不同时期适当调整营养配比,保证各类营养物质供应充足,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另外,还可在饲料内加入适量维生素、矿物质,通过促进机体免疫力而预防该病,保护肺黏膜完善。坚持自繁自养,避免因引种而引入疾病。

7.4 疾病检疫

定期对养殖场的猪群进行疾病检疫和日常观察。每年定期进行1 次血清学检测。及时发现病猪,对病死猪进行无公害化处理,避免疾病传播。

8 小结

综上所述,猪支原体肺炎是我国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疾病,对我国养猪行业危害巨大。该病易反复,难治愈,严重制约了生猪正常生长发育。养殖人员应充分了解该病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降低该病的发病概率,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支原体病猪病原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