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辉,方 哲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黄山市分校,安徽 黄山 24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这为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开展全程全体系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在2020年6月颁布了《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后文简称《纲要》),此后全国高校系统迅速掀起了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讨论。从形式上来看,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一次新挑战,是对以往思政课作为专门课程而独立存在于专业培养计划之内的一种形式上的改革。从内容上看,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性并不大,而单一的思政理论课程又有被“边缘化”的 趋势。因此,课程思政改革尤其是专业课内容思政化的建设,要举纲持领、倍道而进,迅速促进高等教育全过程全体系全方位课程思政体系的建成。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纲要》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突出地强调了思政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高等教育中,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掌握系统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具备公共意识、公共责任、公共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2]。公共管理开设的主要专业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经济管理,公共关系管理,教育管理等。其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都直观地表明,公共管理类专业是要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培养适用性的新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也直观地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广泛的政治学、领导学、组织学、区域经济学、社会学、信息学等领域的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才可以对相关公共事务进行相应的综合管理与规划。正是由于公共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可以不夸张地说,其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相比于其他类专业要更强、更深、更广泛。
在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之前,高等教育单一形式的思政课程所取得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并不显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各地高校都在大力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难题。以公共管理类专业为例来分析,其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以往的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评价专业建设质量的标准往往落脚于专业上。专业理论的研究、专业知识的钻研、专业案例的分析,这些元素越来越成为衡量专业发展程度的标尺。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的不均衡,会造成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教师专注于自身专业知识的提升,缺乏对自身政治理论素质的培养。一方面,有的专业课教师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和精神把握不准、掌握不够、理解不透。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则延续以往的教育思维,仍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由专门的机构或专业的思政教师来负责,而自己的主要责任是传授专业知识。这些因素造成了一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对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主动建设的意识和动力,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
现阶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除了要树立建设的主动意识外,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就是如何挖掘和整合专业课程领域内外的思政资源。一方面,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多数课程包含了较多的思政元素,因此初步挖掘难度不大,但是这些元素的分布却并不均衡。例如,公共管理专业的大多数课程都与现阶段的政策、法规、制度有关,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政策制度来进行思政元素的整合与融入。但在单一课程中,并不是每一个章节都包含一定的思政元素和资源,如果没有,作为授课教师就有责任进行深入挖掘整合,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另一个方面,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中那些理论性较强但与思政元素结合较少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有能力挖掘整理出适合的思政元素,同时还要在专业知识的隐性层面去找到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因此,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整合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无论是对于授课教师的单一课程还是学院同一类别的各个专业,思政资源的挖掘和整合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从教育部颁布的《纲要》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建设将会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授课教师作为从事教学任务的一线人员,对于课程思政要有长期建设的心理准备,要有不断提升和优化自身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毅力和恒心。从实质的角度来看,这些要求确实增加了授课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授课形式方面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授课教师可能会产生倦怠心理,产生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浅尝辄止,敷衍了事的心态。没有应对课程思政持续性建设的心理准备,其自身的思政素养和知识储备也就无法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思政教育形式与内容相匹配。尤其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比较容易取得初步成果,但是如果没有对于自身思政建设能力再提高的心理诉求,容易造成课程思政建设故步自封、止步不前情况的发生。
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可以从思政意识的确立,思政资源的整合,课程设计、课程内容与评价模式的落实,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与渠道延伸四个方面来探讨。
从辩证的角度分析,注重专业性确实可以为专业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但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只注重专业而忽视德育会造成教师思政意识的缺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孤岛现象”,无法实现专业发展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因此,要实现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化和常态化,必须首先实现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确立。
1.教育使命与自觉意识的确立
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确立,首先要做到让专业教师在思想深处牢固树立对于教育使命内涵深刻理解的自觉意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为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课教师,要让他们在思想深处牢固确立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了立德树人,是为了培养国家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意识,专业课教师才会将思政元素作为所授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必须元素,并将这种意识常态化。
2.提升思政能力意识的确立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纲要》对高校教师自身的思政意识和课程思政建设能力都提出了相应的硬性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对于部分专业课教师来说,以往的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专注于专业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要求,其自身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也面临着必须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提升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加速和持续提升的过程。专业课教师为了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会有更强的动力去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在其自身的思政意识扎实提高以后,才会对课程思政有着更深更广的主动建设意识。
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来说,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挖掘与整合教学环节上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对于以往的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要有敢于自我剖析、自我革新的精神,从头做起,梳理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对课程教学进行全面重新设计与整合,将思想价值的引领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内容设计、课堂讲授、实践实训等各个环节[3]。
1.课程思政资源自我挖掘与整合
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整合,从个体性出发,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有针对性地从课程章节中挖掘整理思政元素。比如行政管理专业,其中的核心课程包括公共政策概论、政府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行政学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领导学等。任课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的时候,可以深入挖掘这些课程当中包含的思政元素,或者将自己所掌握思政元素整合融入内容讲授和案例分析中去。比如在讲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时,可以将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穿插融入其中;讲授公共政策概论时,可以融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讲授行政领导学时融入国家意志与行政的关系;在城市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融进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和城市健康有序管理的教学过程之中。
2.课程思政资源协同开发与整合
如果从整体性来考虑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的资源整合,应当以院系为协同整体进行挖掘整合。《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这里就明确地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覆盖面是针对高等教育全部环节的。因此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除去专业课教师应发挥作用外,还应该以院系为责任主体,组织院系内的专业教研组、科研处、教务处、思政教研室等多个部门协同参与。因为从高校机构设置的情况来看,各个院系所开设的专业类别大相径庭,想要做到全校统一形式的课程思政建设难度很大,学校只能是在校级层面进行全局的引领和把控,而在具体任务承担上,应以院系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相关专业课教师作为主要承担者较为适宜。
以公共管理类专业为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以相应的管理学院为责任单位,统筹协调内部多个部门参与思政课程建设,形成“由统到分,由大到小,再由分到统”的分层分类协同合作的课程思政建设局面。同时,在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过程中,要用好学校自身已有的思政学科优势,尤其是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思政教研室,应当发挥其重要的助力作用。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专业院系的交流合作,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思政教研室的学科优势,让思政教师和专业院系的教师结对帮扶,共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助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
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的整合,只是标示着课程思政建设的起步,但是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将思政资源在所教授内容中的强行插入,而是要实现思政资源与课程内容的“切实、扎实”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对党员干部落实“三严三实”作风要求,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4]。对于课程思政的建设同样可以用“实”作为建设的相关要求,实现课程思政的“设计要实、内容要实,效果要实”。
1.实现课程思政设计的切实创新
公共管理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思政课程设计时,要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再“回炉”与再“塑造”,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要按照公共管理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德育的标准来进行课程设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将思政教育列入需要考核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
对于管理类尤其是公共管理类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往往是提升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而当下管理类专业的相关理论多数是由西方相关的管理学权威提出的,课本中所提到的典型案例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国外的案例,比如城市管理学、经济管理、公共关系管理以及管理学基础等课程。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我国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时,要摒弃那种照搬照抄原有教材内容的教学方式,形成一套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同向同行的教学方法,再结合深入挖掘的我国带有思政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达到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德育无形的教学效果。切忌出现那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思政元素“硬”切入模式,甚至是将专业课授课过程两极化分割的设计,一半时间讲授思政知识,一半时间讲授专业知识,更要防止思政课的越俎代庖,出现以思政教育代替专业知识讲授的情况,这种方式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是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相违背的。
2.实现课程思政内容的扎实合理
课程思政的关键之一就是实现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进而形成专业课中嵌入思政教育的内容。专业课教师要在已经挖掘整合的思政元素中,找到适合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内容,这些内容要与专业知识相适应、相融合、相匹配,同时找准在专业课内容中的切入点,实现二者之间的无缝衔接。
前文中提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就是要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培养适用性的新型管理人才,学生需要具备广泛的政治学、领导学、组织学、区域经济学、社会学、信息学等领域的知识,这也为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了先天性的优势条件。
首先,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如政治学、公共管理、电子政务、公共经济学、政策分析、领导学等课程,其内容基本都可以结合当下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融入,而这些热点问题都可以折射出当下存在的社会现象的根源[5]。专业课教师可以选择这些热点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讲解,进而也就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这样的形式更形象更生动也更接地气,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与热情,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鉴别能力。其次,公共管理专业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所取得辉煌成就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增强自身对于新中国发展成就的自信与自豪,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全部意蕴,提升学生自身高尚的人格,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效
对于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建设来说,无论是思政元素的挖掘整合还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思政内容的充实,其主体都是专业课的教师,但是课程思政教育所针对的对象却是公共管理类各个专业的学生。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最终还是要用思政教育的效果来体现。因此,对于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还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对于任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采用学生网络平台评价系统进行评价反馈的形式,而对于学生自身接受思政教育的效果则既可以采用纸质应试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非应试形式。在纸质形式中,可以在考核试题设计上更多地选择思政元素的材料,或者要求学生在作答的部分环节上能够剖析出材料或问题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思想等思政元素。在非应试形式中,可以采用竞赛或者主题演讲一类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体现的思政元素进行“复盘”或者“再提升”,并由参与活动的教师或者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在高等教育中,无论是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建设还是其他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课程设计与教学目标直接承担者的专业课教师,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一方面,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学校战略发展角度来统筹谋划课程思政的建设,发挥学校内部整体的“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作用。另一方面,落实到具体实施上,专业课教师多渠道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始终都是课程思政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至关重要因素。
1.专业课教师思政素质的持续提升
既然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其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才有足够的能力作为价值引领和专业知识 “传道授业解惑”的双重执行者。在当下全面实现专业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专业课教师已经开始着力于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与思政教学组织能力,但也可能仅限于“临时抱佛脚”,或是为了满足课程思政达标要求,始终没有不断提升自身思政知识储备与思政教育组织能力的决心与恒心。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专业课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不断地进行政治知识的培训与积累,不断地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信息交流与经验分享,才会有能力应对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不断优化,实现课程与思政的内在的高度统一[6]。
2.课程思政教育渠道的拓展升级
在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毫无疑问是教室面授教学这个 “第一课堂”,但与基础教育不同,高等教育还存在着社会实践和实验实训等形式的“第二课堂”。因此,对于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只将目光锁定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上,而是要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双管齐下的局面。以公共管理类专业为例,无论是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经济管理、公共关系管理还是教育管理等专业,都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实训活动抑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参观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更加灵活多变、更加接地气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思政教育效果。
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改变以往的思政教育模式,让思政教育与立德树人理念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实现全过程全体系全方位覆盖,而且是常规化与常态化的体现。同时也要让教师和学生转变思维,从思想深处的潜意识里树立起无论是专业授课还是专业学习,思政教育的融入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内容,从而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提升的思维定式,这是国家从发展战略角度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也是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意见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