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
摘要: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相应地也提高了对高校教育的关注度。因此,革新高校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问题较多,比较常见的有教学模式单一、传统教学和新媒体教学矛盾突出、高校与传媒工作者缺乏沟通。新文科背景下为了革新高校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高校可从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构建完善的课程保障体系、提高高校传媒专业教师队伍等方面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传媒人才,为我国发展作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新文科;高校;传媒人才;实践能力;革新
通过分析高校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还是高校培养策略,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教育界积极推广了新文科教学模式,因此当前阶段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实践培养中改革教学模式相当必要。因此,作为高校传媒专业教师,应积极探讨当前背景下如何培养优质的传媒人才,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型传媒人才,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高校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題
1.1教学模式单一
通过分析高校传媒教育实际情况可知,传媒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落后,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1]。除了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之外还要会导致暴露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的知识相当陈旧,很难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很显然满足不了学生学习需要,并不利于传统知识与现代传媒内容的有效衔接,并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
1.2传统教学和新媒体教学矛盾突出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很少投入具体的工作,学习内容和工作处于脱节的状态。而新文科背景下新媒体的融合教学和传统教学矛盾比较突出,导致教师不愿意转换自身教学模式[2]。比如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广播电视流程方面的课程,然而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传授了编辑之类的知识,这些课程仅可以培养传媒专业人员某个方面的专业素养,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进入融媒体时代后新闻科的特点相当突出,复合化与多元化利用教学手段与媒体知识,在此背景下的传媒产业更注重学科融合。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尝试传统教学改革,避免以为缺乏教学设备或师资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3高校与传媒工作者缺乏沟通
当前,高校传媒专业教学还存在教学模式和学生产生的影响,比如高校和传媒工作者不重视沟通交流有关。高校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了解不足,对教学改革的中心与方向不够明确。同时,该行业缺乏专业人才,且高校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沟通交流,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3]。由此可见,学校很难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也正是因为传媒业和高校沟通交流不足,学生毕业后满足不了传媒企业招聘方面的需要,学生很难有机会在对口专业工作与学习,并不利于培养专业化人才。
2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革新
2.1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文科专业活动更注重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急于求成,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基础的理论知识,给学生安排很多的专业课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4]。因此,教师应明确教学内容,并在新文科背景下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讲解所学的知识。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前两年可以安排学生学习基础的课程,并给学生参观媒体公司的机会,增强学生对相关工作环境的了解。进入大三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所学的知识,因此可以增设影视制作、后期编辑与短视频制作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若条件允许,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入传统么提企业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取得较大的进步与成长,不断提高学生个人能力,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2.2构建完善的课程保障体系
基于新闻科背景的传媒专业教学,教师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后及时给学校教务处提交,在课程研究初期有意识地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程融合,确保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课程。教务处应结合课程小组提交的研究方案,立足学校各方面情况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与且专业能力更强的教学辅助设备,辅助教师共同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如此,学生可以高效且方便的开展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在校内同样可以取得和在传媒企业同样的实践效果。此外,教师应将学生真实的水平为考量依据,定期对实践效果进行检查,给予不同学生具体指导,不断提高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整体教学效果。
2.3提高高校传媒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传媒专业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这就要求学校应主动响应新文科背景相关教学理念,加强打造符合型媒体人才,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培训与教育师资队伍[5]。学校应立足教师承担的课程方向,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延伸性的专题训练活动,尽可能拓宽教师的研究领域。只有培养复合型教师才能对传媒专业学生进行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传媒人才。学校除了要定期培训教师之外还要将教学效果与执教能力作为考核标准,给予教学效果优异或者教学能力进步比较明显的教师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奖励,督促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逐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为我国传媒行业输送源源不断的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正处于融合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学校要想推动传媒专业学生的良性发展,很有必要立足学校具体情况,结合传媒专业学生发展需要,针对性的改革教学,加强教学实践,保证各个学生都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传媒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加快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速度,为我国进步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慧楠,宋安琪.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革新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0):50-52.
[2]林文.移动互联思维与高校传媒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戏剧之家,2015(22):177-177.
[3]王梅.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传媒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新闻文化建设,2022(2):3-5.
[4]陆安勇.融媒时代编导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1):129-130.
[5]陈莹.高校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理念、路径和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7(2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