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2022-11-27 01:43邵文玲
园艺与种苗 2022年5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邵文玲

(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宁辽阳 111000)

随着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科研人员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与科研人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农业科研管理人员也必迎来新的挑战。科学的管理是科研活动和服务“三农”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的保障,也是农业科研单位正常和谐发展的保障[1]。农业科研单位应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在着重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办公效能,形成一支与科技队伍相匹配的优秀管理队伍,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1 农业科研单位管理工作的定位

农业科研单位的行政管理就是要让农业科研单位的工作进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程序化的运行状态,提高科研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2]。因为农业科技工作的特殊性,其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的事务性、执行性的行政工作,是一项融入科学研究元素的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具有覆盖面广、专业性强、战线长、要求高等特点,工作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人事、工资、后勤、财务以及公文写作等日常业务,还包括科研管理、成果推广、扶贫助农、宣传报道等其他与中心工作息息相关的管理性事务。

2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农业科研单位机构改革已走向深入,随之而来难免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则在于具体的管理人员。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科研管理人才队伍是每一家科研单位提高科研水准的前提和保证[3]。管理人员要不断从“经验型”向“规范型”转变,从“交办型”向“参谋型”转变,不仅要做“大管家”,还要做科研过程的管理者、科研活动的推动者、科研人员的服务者、科研决策的参与者。

3 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3.1 良好的政治素养

对于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人员而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尤为重要,管理人员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并用理论指导实践,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上来,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制各种诱惑,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愧于自己职责,无愧于单位信任。

3.2 高度的责任意识

良好的态度是开展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工作经常面临多个学科事务交叉处理的复杂局面,千头万绪,盘根错节,管理人员要做到忙而不乱、高效运转,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推动科研工作取得更多成果;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先服务后管理”的管理思想,以“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服务精神,努力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3.3 多元的知识储备

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科技前沿以及产业动态,与时俱进,不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拓展知识领域,加强知识储备。随时盘活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应用等管理知识存量,用好农学、生物学、植物保护等专业知识增量,做管理“通才”,从而从容地以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管理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3.4 较强的综合能力

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人员不仅是农业科研活动的管理者,也是农业科研管理工作规划制度的制订者和推动者[4],因此对写作、表达、创新、沟通协调、综合分析、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的能力有很高要求。管理人员要结合本职工作特点,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管理艺术。能够紧抓关键,精心布局,调动和运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扎实有效,用能力体现实力。

4 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4.1 结构不尽合理

部分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存在“重科研、轻管理”的现象,对管理认识不到位、不科学,觉得管理是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动动嘴、跑跑腿就可以了,不需要专业化程度太高,甚至认为管理工作谁都能干。再加上,农业科研单位三类岗位设置等原因,管理岗位招聘很少,管理队伍中大量人员属于专业技术、工勤转岗或政策性安置,多是“半路出家”,很少有“科班”出身,久而久之,导致管理队伍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学历结构参差不齐、专业结构五花八门,不符合农业科研单位现代管理的要求。

4.2 管理能力不足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单位出成果、创效益的关键因素。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很多管理人员在负责管理工作初期所具备的能力素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表现出不足,如不及时学习提高就很难满足工作的需要。但长期以来,管理人员常忙于繁重的日常事务,很难沉下心来对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总结,从而忽略自身素质提升。另外,科研单位对管理人员往往是“重使用、轻培养”,没有建立起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机制,造成“后天营养不良”,以致影响了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4.3 工作热情不高

在农业科研单位中,占主体地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常被看作是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但科技管理人员往往得不到认可,这就需要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工作调节能力和心理压力承受能力[5]。否则,当面临与专业技术人员相比职称晋升处于劣势,与身边同事相比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区别不大时,部分管理人员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工作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消极懈怠、应付了事。而且这样的人员还会成为“传染源”,不断感染周围的同事,严重削弱团队的工作效率。

5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5.1 加大重视程度,优化队伍结构

农业科研单位应摒弃“科研独大”的氛围,正确认知管理岗位的重要性,重视管理人员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角色的准确认识,提升管理创新能力。按照决策、落实、督查相互联系又相互制衡的原则,科学设岗,合理配置,加强管理人才引进、选拔和培养,从整体上考虑,建设年龄梯度合理、老中青相结合,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多学科专业互补的管理团队[6],开创农业科研单位管理工作新局面。

5.2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管理人员要做到“干一行、精一行”,那么学习必然成为关键条件。管理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同行学,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而农业科研单位也要关心管理人员的成长,建立完善的培训、培养体系,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参加岗位培训、专业讲座、交流座谈、基层锻炼等,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了解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最终使管理人员成为懂科研、会管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5.3 建立健全机制,转变工作作风

农业科研单位要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选拔任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导干部,并通过竞聘上岗、定期轮岗等形式创新岗位管理,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同时,建立健全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和与之相配套的奖惩激励机制,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多角度地对管理人员进行客观、准确的考核与评价,并把结果作为表彰、提职、职称晋升、警告、批评等依据,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办公效能。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科研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探析
浅析科研单位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