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宇(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气息调节指的是在小号演奏过程当中,通过对吸气和呼气的调整,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与方法来使用不同类型的气息。例如,在高音中音和低音时使用的气息就会有所差异,且气息的使用会影响着每一个音的音量和音色等。在正常呼吸时,吸气主动,呼气被动;在吹奏时呼气主动,吸气被动,这就需要通过演奏者通过大量训练来保持呼吸状态。按照实际的演奏曲目要求,演奏者们会根据日常气息练习的方法来调整个人的气息,找到科学使用气息的手段。以高音演奏为例,在高音的吹奏过程当中,气流速度往往较快,此时气流和嘴唇可以产生充分摩擦获取高频率振动,高音的发音过程便能更加平稳。而在气量方面,吹奏高音时,需要较大的气量来让嘴唇和号体之间产生更大的振幅。演奏者们在演奏高音时,通常会比演奏普通音产生更大的阻力,需要运用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产生共振,再建立了良好的平衡和身体姿态之后控制气流压缩和气流速度。需注意的是,虽然高音吹奏气流速度较快,但高音区并不需要更多的气流,恰恰相反,高音区需要的气流较少,只是气流要以更快的速度被呼出,即呼气时挤压腹部肌肉产生压缩气流,这与压缩后的空气运动原理比较接近。正如国外非常普遍使用的瑜伽呼吸式方法,在小号高音演奏过程当中就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法的主要功能在于让呼出的气体能够创造更大的压力。在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之后,高音区的演奏可以更加平稳,并且演奏者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信息平稳,防止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出现而影响到演奏过程。
舌位要求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舌头在演奏过程当中的具体状态和位置变化。在正常的演奏过程当中,口腔内部保持圆形,舌头在口腔内部卷成拱形,随着演奏应逐渐升高,舌头的舌面位置也会随之抬高,在口腔内部形成了一个“管道”,并增大气压,气流流速显著加快,从而成功吹奏高音。以笛头训练为例,其核心就在于吹奏出饱满和温暖的音色,并借助乐器来放大吹奏的声音。如果演奏者的音色比较狭窄,那么就需要进行笛头训练,并注重舌位要求。
每一名演奏者在小号演奏过程当中的嘴部形状以及嘴唇相对位置都会有所差异,因为每个人的生理条件本身并不相同,口腔中的牙齿分布规律自然也存在差异性。小号演奏当中号嘴贴在嘴唇之上,而嘴唇通过牙齿支撑,如果演奏者的上牙和下牙能够尽量保持平整,那么就能支撑嘴唇和号嘴完全接触,助力演奏过程。但对于某些牙齿比较不整齐的人,例如上牙比较突出的人群,他们在进行演奏直秀,需要根据自己的生理条件调整上下牙幅度,最终让上牙和下牙能够保持平整。
从嘴唇角度分析,嘴唇厚和嘴唇薄的人在演奏过程当中也有不同的特征。嘴唇白肌肉相比于嘴唇红肌肉,在耐力方面比较突出,但是振动上相对较差,所以演奏者都会根据自己的嘴唇厚薄分布情况,来做出口型的调整,确保演奏的持久性和高音的密集程度。
号嘴和吹奏口型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但在号嘴和嘴唇位置分布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不过由于每个人的嘴唇和生理条件都各不相同,建立口型时必然会有所差异。原则上,号嘴在嘴唇上的位置并不完全固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调整。但是号嘴的选择需进行全方位估计,并且选择自己受益最大的号嘴类型,且不同材料会带来不同的声音结果。例如红铜材料的小号,在吹奏过程当中声音比较柔和,而黄铜材料的小号声音则比较高亢而嘹亮。对于演奏者本身来说,吹奏过程应该更加关注自身的状态和基本功训练要求,做好吹奏方法选择,而非考虑其他客观要素。
对于每一名小号演奏者而言,他们都希望自己在高音区和极端音区的演奏能够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而要想成功演奏出高音区的音符,就离不开对身体的控制,在获得良好的呼吸之前,还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与身体的平衡。身体平衡是一种内在的感觉,而不是相对固定死板的身体姿势,如果演奏者能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就能够使用身体肌肉产生共振,保持演奏过程当中的放松。反之不必要的紧张都会影响到演奏者的平衡控制,影响到吸气的方式,以及吸气过程中的身体运动机能。
前文提到演奏高音时的关键点在于气流压缩和气流速度,某些初学者或是演奏技巧比较不成熟的演奏者往往认为高音演奏技术只要通过多加练习就能得到提高,然而这一观点并非完全正确。通常情况下,一名小号演奏者的高音演奏出现问题,可以被认为是他的演奏状态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可能是身体的平衡或身体放松状态问题,也可能是气息调整问题,例如吹奏漏气、嘴唇不充分振动等。即便高音能够稳定演奏,也需要解决高音不饱满发音问题或高音耐力不足问题,关注某些注意事项的要求。
练习小号演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演奏过程当中的瑕疵全部控制,让演奏过程尽量接近最为理想的状态,使得听众得到最好的音乐享受。每个人的生理条件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每个人的演奏在理论上都会存在着不同的问题。理想的演奏过程要符合气息饱满、气流顺畅的要求,但现实情况下没有任何人能够完全做到绝对标准。不过,可以采用某些高音演奏技术控制方案来减少这些瑕疵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吹奏过程当中,气流和嘴唇通过摩擦引起嘴唇振动,然后通过吹出的气流让号体和空气产生声音。在吹奏高音时,上下嘴唇需向内集中,嘴唇紧张度增加,舌头在口腔内部会卷成拱形。如果要保持高音平稳,不仅要维持嘴唇的紧张度,同时要注重腰腹力量支持,以增加气流流速。从这一角度来看,如果身体支撑不到位必然导致气流流速不稳定,破坏嘴唇紧张度等。因而,高音的演奏过程就是循环进行身体对抗、身体平衡、身体再对抗、身体再平衡的过程。当这一过程控制良好时,整个高音演奏过程就会非常稳定。
很多初学者或技巧不成熟者,在演奏高音或长时间演奏之后会觉得腰腹部比较劳累,且嘴部肌肉酸麻。在演奏中低音或短时间演奏时,由于振动频率较小且嘴唇向内集中力量有限,两者的对抗强度普遍较小,对抗矛盾性不显著。反之在演奏高音时,人体不仅要用较大的腰腹力量支撑自己的信息,嘴部肌肉的力量输出也更大。如果嘴部肌肉力量和腹部力量没有保持平衡,就会产生常见的“漏气”情况。漏气本质上就是气息没有充分和嘴唇摩擦转化为支撑力量就已经流失掉了。出现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嘴部力量与气流冲击产生矛盾,大量气息持续输出之后,演奏者的口型开始出现变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强制性演奏强音导致发音受限,气流和嘴唇摩擦不充分。在出现此类问题时,一般人会选择向内集中嘴唇或是用力挤压号嘴,这种方法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发挥效用,但却难以持久维持。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之后,很多演奏者就会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嘴部肌肉,而非腰腹力量,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嘴唇耐力流失速度过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教师在教授学生时都要让学生多用气息或多用腰腹力量支撑,减少嘴部肌肉的压力。假设在正常情况下能够成功演奏高音,但是在嘴部肌肉比较酸麻时,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力量,演奏高音也经常失败。所谓的演奏耐力,本质上就是嘴部肌肉的耐力,演奏耐力出现问题可以被理解为嘴部肌肉耐力出现问题,集中表现为嘴部肌肉力量不足或嘴部肌肉和腰腹力量不均衡。
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演奏者还会因为心态问题而导致高音无法正常演奏,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强化技能,增强自信心。无论是练习还是实际表演,人的身体都会存在肌肉记忆和本能反射,这种本能反射呈现在演奏之中,是一种短时间内甚至是刹那间的表现。所以,演奏者们在演奏时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间去对抗身体的本能反应,只会考虑演奏过程当中的音乐输出。对于演奏者而言,当感到心理疲惫或精神压抑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坏习惯或不良的生理机能反射,如果这些反射被肌肉记忆,就会对今后的演奏产生持续性不良影响,进入恶性循环。这也是不推荐演奏者在疲劳、分心或是精神紧张的状态下进行演奏的主要原因。因为坏习惯的更改比好习惯的养成难度更大,即便是性能出色的电脑,在出现故障时也无法正常运作。高音演奏是演奏过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代表小号只有高音演奏,通过练习形成良好的吹奏效果,才是学习者学习的最终目的。
小号深受大众喜爱,具有非常高的旋律与节奏,因此小号演奏也变得有一定难度。想要在演奏时,将作曲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尽可能地展示出来,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演奏者应该加强日常技术训练,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这样才能在演奏各种曲目时更加得心应手。
嘴唇练习贯穿于所有小号演奏者们的练习阶段,因为嘴唇是发生声音的根源,嘴唇震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演奏过程的结果。即便是嘴唇出现细微的振动偏差,在经过小号乐器放大之后,声音存在的瑕疵就会很明显映入到听众的耳朵之中。在进行高音技术练习时,可以考虑坐在键盘乐器之前先弹出普利当中的音高,然后使用唇振吹出相同音高,将每一个音吹平稳之后,使嘴唇维持充分振动状态。除此之外,其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化练习。但需注意的是,不可过度练习吹奏高音,否则会让嘴唇处于比较紧绷的状态,失去应有的灵敏度,维持嘴唇的必要放松状态,才能实现嘴唇的合理振动,对于高音演奏的帮助才更加明显。
在训练过程当中,很多训练者会使用唇哑铃进行嘴唇肌肉训练。唇哑铃的作用在于使演奏者的唇部肌肉力量得到训练和加强,使唇部肌肉具有良好的自主协调能力和持久控制能力。具体来看,当人们用嘴唇将哑铃夹住之后,头部保持前倾,哑铃竖直向下,如果哑铃不掉落,则说明嘴部肌肉控制能力良好。在进行训练时,嘴角需向内收,不用牙齿进行辅助,长此以往练习之后可以适当增加哑铃片,并且最终为后续的演奏提供合理的肌肉支撑。很多技术高超的演奏者都曾经利用这种练习方法,提升嘴唇的控制能力。
号嘴训练是一种功能性比较强的练习,是在嘴唇训练结束之后的主要训练项目。其训练目标也比较确切,是为了帮助演奏者在吹奏小号时能够展现出更好的演奏效果。在这一阶段,可以考虑使用某些音频材料进行辅助练习,在尽量没有外部压力的状态下,用好嘴进行发音,然后选择对应的谱例顺序来练习号嘴,尽量让每个音和每个音之间能够无缝连接。号嘴训练需要有一个过程,不能够操之过急,应该从低音音域开始练习,逐渐过渡到中音音域,最后过渡到高音音域,切勿开始练习就选择高音音域。只有从低音练习开始就有很高的质量,这样慢慢过渡到高音后,才能够将高音高质量地演奏出来。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也不会使演奏者感受到很大的难度,增加训练的信心,进而在演奏时也能自信地将曲目展现出来。这跟练习唱歌是一样的道理,歌唱者从低音开始慢慢练习。号嘴练习也需要遵循这样的规律,经过号嘴训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演奏者在演奏时音准的准确度,能更好地表达演奏的曲目。
长音训练是最为基础的训练项目,同时也是演奏高音不可或缺的基础组成部分,当长音训练能够取得成果时,表明演奏者能够达到一个可以吹号的状态。练习长音时的关键问题在于保障每一个音的音准,无论是高音位置还是低音位置,当音准出现偏差时,都会直接将结果映射到实际演奏当中。如果训练时需要挤压才能达到某个音高,表明嘴部肌肉力量已经达到上限,此时就需要将演奏音放低,让嘴部肌肉得到放松之后,再尝试进行高音练习。如果训练过程当中能够比较平稳的演奏高音,就可以尝试从弱奏训练过渡到强奏训练,再回归到弱奏训练。但这种方法对于力量要求较大,训练过程要关注训练量,不可过度训练。在长音训练阶段,其基本要求集中于几个不同方面,包括呼吸、音高、发音音质。呼吸是保障高质量长音吹奏的基础,演奏时胸部不可过度上抬;音高方面要提前了解吹奏音的高低和嘴型变化要求,不可盲目吹奏;发音方面,无论是气发音还是舌尖发音都要关注发音的果断和准确性;音质方面,训练和演奏过程不要过度抖动,让气流能够平稳输送。假设以弱mp 力度作为参考依据,未成年人的气息平稳与长音至少要达到15 秒,成年人则要至少超过25 秒,根据气流量来合理分配。
吐音训练以长音为基础,高质量的长音需要有高质量的吐音作为支撑,高质量的吐音则来源于高质量的长音。以比较简单的单吐为例,吐音时舌头的发力点要尽量维持在舌尖区域,让舌头有足够的弹力来演奏出自然的音色,舌头在口腔内应保持松弛。以保持音(软吐)为例,保持音在吹奏时腰腹肌要提供足够的支撑,并且前后音量维持相同,结束时需平稳。
双吐和三吐则是在单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尤其是双吐练习成熟之后,就可以快速吹奏,出高速二连音,甚至是八连音。三吐练习成熟之后,则可以和吹奏出高速的三连音乃至九连音。不过,双吐和三吐的练习难度相对较大,在开展日常技术训练时,要提前了解发音特征和发音规律,采取不同的练习方法。例如,空口唱练习和吹奏练习相互结合,就可以着重解决舌后部的集中发力问题。
小号的连音是演奏者不借助舌头或嘴唇中断每个音,通过一次吐音就完成连线内的所有音符。这是演奏者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可以使得演奏时旋律更加优美与连贯。因此,演奏者需要在日常加紧对连音的训练。连音训练的方式较多,包括半音连音练习、音程连音练习等方法都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小号演奏时的高音要保障平稳和饱满,同时还要维持足够的贯通性,每个音和每个音之间维持无缝衔接。在训练过程当中可以先从低音开始,连音上行到较高的音域,并保持高音音域,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再从高音连音下行回到最开始的低音,进入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小号有7 组泛音,这些泛音涵盖了所有乐曲音符,所以高音区的连线成为最难练习和掌握的部分。掌握连音要领是吹奏当中的连音技巧应用基础,在练习阶段应该选择在适合吹奏的音域内展开反复练习,并逐渐地合理增加泛音练习的高度。只有在反复的训练中熟练掌握连音技巧,才可以在真正的现场演奏时更加得心应手、收放自如。
在进行演奏的时候,演奏者需要时刻注意气息、嘴型、指法之间的配合。具体来说,需要注意吹奏连音时气息要始终向前,并且驳回均匀平稳,嘴角不可过度向后拉,在高音区强奏时还要使用左手增加后嘴在嘴唇上存在的压力。为了能够让小号的音域在各个范围都能保持流畅性,演奏者自身的嘴角肌肉张力和气流运动速度要保持平稳,音域在进行级进和大跳时,要注意不能够出现明显的漏气或其他现象。实际的演奏过程当中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一些辅助训练动作。例如,高音需强奏时,还可以适当利用左手增加号嘴压力,以加强气流速度等。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小号高音演奏技术水准,不仅要充分研究小号的发音原理,评估影响高音演奏的各个要素,对演奏过程当中的某些问题和技术要领展开综合分析,同时还要加强高音演奏的日常训练。吹奏小号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每一个呼吸器官都会参与到吹奏的过程当中。
当然,高音训练的过程和方法因人而异,其核心都是要保持良好的吹奏状态,才能够以此为基础拓展高难度演奏技巧,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和频率等。对于演奏者而言,需保持良好的演奏习惯,一方面强化动态内容练习保障乐曲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要提升吹奏耐力和吹奏平稳性,这都需要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