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祥杨慧哲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重大历史成就的不可或缺因素。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行创造性结合,推动了统一战线实践的大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汇聚人心、智慧、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保障。 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统一战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凝聚磅礴伟力、万众一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尽可能地团结能够团结的力量所建立的政治联盟。 要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目标,毫无疑问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领导权是统一战线的根本所在,决定了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百年党史启示我们,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重视统一战线,并牢固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党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推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过程中,认识到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统一战线巩固和扩大的关键。 党的二大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并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以下简称《决议案》),这是党内第一个关于构建统一战线的专门文件。 党的三大正式决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要保持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上的独立性。 针对国民党右派对中共的污蔑和攻击,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并提出了巩固工农联盟的思想。 但随着国民党新右派的崛起,陈独秀等人对形势产生了错误的估计,一方面坚持统一战线,认为实现中国的民主主义,“非有……强大的民主党二个以上不可”[1]377;另一方面又低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认为中国的产业工人幼稚,没有文化知识,而中国的资产阶级政治经验丰富,以资产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国民党应该是国民革命的领导阶级,因此现阶段的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为避免国共冲突,他要求党员干部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妥协退让,不干涉国民党的军事和行政[2]463。 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中没有坚持政治独立性和掌握革命领导权,导致国民党右派力量日渐扩大,最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写下《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文章中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3]48。 这一时期,共产党把统战工作的重点放在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上,加强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党的六大制定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策略,提出“巩固工人阶级与共产党在农民运动与工人运动中的领导”[4]37。 党在1933 年成立了领导白区工作的机构——中央局白区工作部,还建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领导文学工作者与中国国民党争夺宣传阵地,进一步加强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5]261,并进一步强调党的领导是所有统一战线胜利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5]394。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独立自主原则的重要性,指出统一战线工作与独立自主原则要紧密联合[5]608。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实现领导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1949 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的成立。 这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都得到真正实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领导统一战线服从和服务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领导了抗美援朝战争、土地制度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等,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跨越。 中共八大强调了贯彻执行党领导的统战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性。 党还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成就。 这一时期,党的领导人多次就统战工作发表讲话,党中央先后出台多项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中央统战部共召开十三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在党的领导下,统一战线更好地发挥汇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历届领导集体不断提高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使其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行完善,给统一战线赋予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将统一战线确定为“爱国统一战线”[4]349。1990 年召开的第十七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巩固和壮大。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对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导,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使其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尤其是政治领导。 习近平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 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6]303为了贯彻党中央的意图,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等专项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统战工作各方面进行部署和安排,将统战工作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 习近平有关统战工作的多次讲话充分说明,统战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和完善统战工作是党义不容辞的责任。 党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统战理论,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以坚持党的领导为统一战线建设的根本指针,既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最鲜明的特征,也是统一战线百年历史最根本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通过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提出统一战线的基本准则和奋斗目标,减少思想分歧,凝聚思想共识,实行协商民主,团结各方力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目标是个人、组织、民族或者国家在未来想要到达的状态或者收获的成果,具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一个民族有共同目标要实现,才会更好地凝心聚力,砥砺奋进。 中国是有5000 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衰落了。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为此,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心系民族的代表纷纷向西方找寻真理,都未能如愿。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从此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联合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目标开始一步步变成现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创造社会条件的时期。 中共二大,党重申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还制定了当前的具体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样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也就是确定了党的具体的奋斗目标。 然而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同盟者。 在共产国际的推动和帮助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形成,伟大的国民革命正式开始。 抗日战争时期,党为了尽快赶走日本侵略者,再次与国民党“牵手”,在这次合作中,党牢牢掌握领导权,同时采取一系列灵活的方针政策,团结了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为了实现民主和和平,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了中间分子的大力支持,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主持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不要四面出击,要团结工农阶级和手工业者,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毛泽东1953 年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八大前后,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并在八大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做了新的阐述,特别提出要正确处理党和非党的关系,要重视统一战线的发展,提出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原则,那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为了“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都联合起来”[7]158,邓小平强调“统一战线的对象……范围以宽为宜”[8]549。 党的十二大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作出了新的阐述,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这大大推进了党与各民主党派和衷共济局面的发展。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1992 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统战工作进入“排除万难,夺取胜利”[9]412的新阶段,距离实现民族复兴更近了一步。 江泽民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力量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10]630。 胡锦涛在全国第二十次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紧抓实抓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其摆在重要位置,使其更好地增强民族凝聚力[11]。 这进一步说明了统一战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指出爱国统一战线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再建新功。 他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2]1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时代运筹帷幄,把统战工作作为重头戏,做出新判断,提出新构思,采取新动作,激发统战工作新活力,开启统战工作新局面。 2015 年5 月,统战工作会议首次以“中央”的名义召开。 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研究统战形势,扎实做好统战工作,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力量[13]。 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把“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写入统一战线的范围,强调了统一战线在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法宝作用。 在2018 年3 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又把“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作为统战对象正式载入我国宪法,为统一战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5 年10 月,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将统战思想提高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 习近平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4]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把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发展逻辑[15]66-75。
古语云:“既有师法,又有变通”。 一方面要以史为鉴,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技艺,另一方面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学会变通,及时调整。 所谓变通,不是把一切都否定,把一切都放弃,而是辩证地否定,有选择地放弃和保留。 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特点,在学习、领悟统战历史和吸取统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及时调整统一战线的策略和措施,创建并领导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具体形态的统一战线,最大程度发挥了统一战线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能很好地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统一战线的工作部署。 大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力量异常强大,共产党力量较为薄弱;国民党在当时具有崇高的威望和较大的势力;共产国际希望中国革命力量能够联合起来,愿意促进国共合作。 在这种形势下,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的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封建军阀。 土地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使我党对中国革命的形势特点包括统战领导权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土地革命前期三次“左”倾错误也使党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纠正关门主义的错误。 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开始从苏维埃运动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渡。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方面有抗日救国、维护自身利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借抗日削弱甚至消灭共产党的念头,时刻担心中国共产党实力的壮大威胁其统治。 党为了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凝聚更多抗日力量,一方面与国民党联手抗日,另一方面牢牢掌握统一战线领导权,“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党的政策”[16]412。 同时,根据抗日态度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内部进行区分,根据两面性的多少对不同阶级阶层进行区分,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有着分配土地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中国人民有着反对独裁、建设民主国家的强烈愿望。 中共中央从推动统一战线建设的角度出发,在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推动土改运动;在城市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出一系列指示和文件对侵犯民族工商业的“左”的错误进行批评和纠正,努力团结和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在国统区,党领导人民民主运动,形成第二条战线以反对美蒋反动统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严峻形势,党以此为依据,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前进。 国内方面,党面临人民政权急需巩固、国民经济急需恢复的形势,团结人民群众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一化三改”,为早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了条件。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党为了进一步推进统一战线建设,不断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推动人民政协职能转变。 国际方面,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以战争为由,不断侵犯中国东北边境。 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中共中央命令中国志愿军支援朝鲜。 党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前线输送各种物资和后备部队,帮助志愿军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有力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国内的威望和影响力。 到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为了改善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下,中国创造了“以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佳话,取得了外交方面的巨大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依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形势特点来制定政策,采取措施。 针对“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统战工作带来重挫和损失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对统战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明确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名称、范围、对象、任务、方针等,逐步恢复统战工作。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实现祖国统一、共同振兴中华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的共同夙愿。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不断开拓海外统战工作新局面,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统一战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仍是党的一大法宝。 这一时期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多次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不断继承、丰富和创新统战理论,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推进统战工作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和把握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形势特点,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最大程度发挥统一战线在新时代的法宝作用。 国际方面,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大国博弈不断加深,国际秩序调整加速。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统一战线的经验和智慧融入“一带一路”的共建中,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同时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国内方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统一战线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中国共产党针对统一战线中民主党派、民族、宗教、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伟力。
溪虽细,汇聚可成海;石虽小,积石可成塔。 马克思指出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单靠本阶级是不能完成的,共产党人要到处争取团结,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17]443。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建党百年来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党建立和领导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共同特征。 百年历程中,党团结共同奋斗的力量,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对付最主要的敌人,为党的事业蒸蒸日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为了实现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在深入分析社会性质和阶级状况的基础上,反对单兵独马打硬仗[3]154,主张组织和团结千万民众和革命友军[3]154,提出联合其他阶级、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奋斗的思想。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根本战略思想。 大革命时期,代表中国工农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力量较为薄弱,无力单独领导中国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但他们与共产党在反帝反封建方面有共同的目标追求,因此共产党主动倡议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四个阶级的联盟,也就是包含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中间势力,坚决反对“左”倾错误,采取一系列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措施,促进了根据地的财政好转,满足了前方红军在财政、粮食等方面的需要。 抗战时期,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把一切主张抗日的力量团结在一起,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一党独裁的企图和发动内战的行为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这一主张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这一时期,党团结的人数和范围空前加强,加速了国民党的孤立和灭亡。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党继续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团结尽可能多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共同奋斗。 一是党团结各民主党派的力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引导民主党派有序发展和建设。 二是党团结知识分子的力量,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8]16,制定了对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和科学文化方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是党团结各民族的力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各民族权利。 四是党团结宗教界的力量,坚持宗教独立自主和宗教信仰自由,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宗教事务治理,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宗教权益。 五是党团结海外华侨的力量,制定侨务的方针政策,加强祖国与华侨的联系。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三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根本原则,积极推动统战工作逐渐恢复和平稳发展。 邓小平是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以来的第三任全国政协主席。 他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代表的力量,强调要团结人民政协代表并充分发挥他们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邓小平在1979 年的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强调新时期面临实现四个现代化和祖国统一的任务,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19]187。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把爱国统一战线作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名称,凸显了我国统战对象的广泛性,对今后在统战工作上团结各方力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江泽民在第十八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把我国经济建设搞上去”[20]341,进一步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原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日益活跃在市场经济舞台上的私营企业主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纳入了爱国统一战线范畴,团结了新兴力量,不断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胡锦涛在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这五个方面的关系,促进“五大关系”和谐[21]471,团结这五个方面的力量,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样,习近平指出“人心和力量的问题”[22]65是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分析形势,团结力量,助推统战工作开启新局面。 在政党关系方面,党不断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同时鼓励和支持“兄弟”党派自我建设和自我发展。 在民族关系方面,党把民族团结视为各民族的生命线,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稳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在宗教关系方面,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不断提高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应程度,颁布《宗教事务条例》来处理宗教事务。在政商关系方面,主张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充分肯定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积极团结好民营经济人士,使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 在阶层关系方面,习近平在2015 年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对新的社会阶层进行明确归类,并对新阶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提出新要求。 2016 年,负责新阶层人士统一战线工作的中央统战部八局成立。 2017 年,全国新阶层人士会议的召开为统一战线工作壮大了人才队伍,巩固了组织基础。在海内外关系方面,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海外侨胞的作用。 新修订的《条例》把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单列出来,说明了党中央对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祖国统一方面,党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在处理港澳台关系中的作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作为党在不同时期汇聚力量、凝聚人心、攻坚克难的战略和策略,离不开党的思考和探索,体现了党的智慧和能力。 认真学习和领悟这一思想,对于当前和今后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科学的理论是一座思想的宝库,能化为精神力量,指引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统一战线的实践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各具特色的中国化统战理论。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领导统一战线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理论。 毛泽东对统一战线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把统一战线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 他强调中国无产阶级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在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力量,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5]645。 二是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坚持党的路线和政策,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待同盟者既要照顾其物质利益又要加强思想教育。 三是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对官僚资产阶级要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 四是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原则。 既要巩固统一战线,又要与破坏统一战线的错误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三大改造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帮助党员干部以团结为出发点,在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之后,实现新团结和新发展。 五是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自己的纲领、路线和目标,同时要尊重和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和诉求,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为了实现目标,做出一定的妥协和让步。 六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建立了反蒋的统一战线。党还建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49 年9 月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应该长期存在[23]136。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做出了进一步说明。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的统一战线理论,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观点:一是关于统一战线的性质,统一战线由过去的阶级联盟发展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是关于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统一战线从策略性向战略性发展,作用不断加强,地位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 三是关于统一战线的任务,统一战线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群策群力,促进发展。 四是关于统一战线的范围是以宽为宜。 五是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和监督作用,党的十二大对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由“八字方针”改为“十六字方针”。
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对统一战线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一是将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为三个“绝不能”(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24]143和四个“离不开”(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离不开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统一战线;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离不开统一战线)。 二是对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优势和衡量标准做出概括。 他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5]144。 他还指出政党制度的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政党制度衡量标准的提出为人们正确认识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江泽民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还包括民主党派作用、民族工作作用、宗教工作特点、民营经济发展、对台工作方针等。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继承原有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上,对统一战线理论进行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纳入统一战线的范围,并将统战的特征归纳为广泛性、多样性、包容性和社会性。 二是进一步说明了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 他指出统一战线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法宝[25],还进一步指出统一战线是党实现民族复兴的法宝[26]。 三是指出正确处理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 四是丰富了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此外,胡锦涛对如何推动人民政协发展、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也有一些新提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民族、宗教、新阶层人士等各阶级阶层思想多元、诉求多样、生活方式不同等各种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统战理论进行丰富和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统战本质方面,习近平指出统战工作要处理好大团结大联合这个本质问题,汇聚人心和团结力量[27]556;在统战作用方面,习近平指出统一战线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统战时间方面,习近平指出党不存在统战工作不重要和过时了的情况,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不是权宜之计,是伴随着我们共产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需要;在统战主体方面,习近平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要高度重视、共同做好的工作;在统战任务方面,习近平指出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得更好;在统战原则方面,习近平指出正确处理多样性和一致性的关系,固守政治底线,求同存异,提高包容性。 习近平还对统一战线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很多工作方法论上的指导: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上,党进一步推动政党协商和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上,党在“了解情况、开展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引导他们发挥积极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上,党积极构建“亲”“情”政商关系;在民族工作上,党重视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工作上升到新高度;在宗教工作上,党坚持“导”的方针,做好相关工作;在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上,党认真落实港澳基本法,致力两岸和平发展,维护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
理论创新是党和人民事业永不停顿的前提[23]65。新时代,统战形势错综复杂,统战工作更加艰巨,更要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并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让统战工作更上一层楼。
统战干部是具有统战工作所要求的政治信仰、理论知识、能力水平和优良作风的干部。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因此,在统一战线建设历程中,党始终高度关注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以建设统战队伍为统一战线建设的主要抓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员人数不多,统战工作又是压倒一切的工作,所以党员干部又是统战干部,党的主要领导都亲自抓统战工作。 随着党组织的扩大,党的工作也日益复杂多样化,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也开始相对独立。 1934 年设立的中央白区工作部负责处理部分统战工作。 抗战时期,专门的统战机构设立,专门的统战队伍建立。 从华北联络局、山西的抗日决死队和牺盟会成立到六届六中全会上规定设立各级统战部和1939 年中央统战部的正式成立,再到统一战线委员会成立,党的统战工作机构在数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统一战线领域的精兵强将,实现了党的统战干部队伍建设的稳步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中央越来越重视统一战线的作用,多次召开会议针对统战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 1950 年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围绕统一战线性质、统战部工作等问题展开研究,首次对统战干部的工作职责、理想信念和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明确。 1951年第二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毛泽东要求统战干部要熟悉统战人物和统战历史,精通统战工作的门道,争做统战工作的专家[28]4-13,勉励统战干部潜心业务钻研,提高专业能力,关注自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为了让统战干部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从三个方面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党中央加强统战队伍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统战队伍领导班子的带头表率作用。 江泽民在第十八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针对统战部长的任用提出明确要求,选拔年富力强、敢于开拓的干部担任统战部长,并提高了统战部长在领导班子中的地位,相当一部分统战部长进入了党委常委岗位。 二是党中央更加注重统战干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胡锦涛在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针对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从学习、作风、能力、创新、团结等方面提出要求,推动了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是党中央不断加强县市、国企和高校的统战工作,对基层统战干部提出严格要求,实现统战工作全覆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战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统战任务也更加艰巨,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更加重要。 习总书记就统战队伍的政治、业务和作风三个方面提出严格要求,这是对统战队伍的信任,也是对统战队伍的重托。《条例》专门设立“统战部门自身建设”一章,要求统战干部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五个方面提高自身能力素养。 党中央出台多项制度规定,多省省委常委担任统战部部长,各地基层统战部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把统战干部培养成民族复兴的“智囊团”,党中央更加重视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从政治信仰、理论知识、能力水平和优良作风这四个方面着手,加强统战干部的培养教育。 第一,强基固本,坚定政治信仰。统战工作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工作,这就要求统战干部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信仰。 要加强对统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对统战干部的监督机制,提高统战干部的政治警觉,强化统战干部的行为规范,使统战干部更好地为统战工作和统战对象服务。 第二,敏而好学,补充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作为一种软实力,可以在统战干部工作过程中发挥“硬”作用,帮助统战干部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和统战工作的日益复杂对统战干部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这就要求统战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统战方面的理论知识,给大脑补充营养。 第三,与时俱进,提高能力水平。 统战干部的能力水平是统战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统战工作史中,涌现了很多的优秀统战干部。 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统战干部能力水平,必须向老一辈统战干部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的工作艺术。 如毛泽东与梁漱溟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多次长谈,促进了梁漱溟的思想转化。周恩来与文艺演员筱文艳、金融巨擘周作民、著名学者冒广生进行亲切交谈,他和善待人、诚挚热情的态度让人如坐春风,因此被民主人士尊称为“周公”。 统战干部要在统战实践中加强对统战规律的把握,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成为统战领域的“专家”。 要完善统战干部培训机制,加强统战干部实践锻炼,激发统战干部工作活力,锻炼统战干部工作本领,革新统战干部工作方法,健全统战干部考核机制,提高统战干部合作意识。 第四,严己修身,发扬优良作风。 统战干部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建设。 因此,统战干部要严于律己,修身养性,培育和发扬优良作风。 统战干部要尊重统战对象,认真听取统战对象的意见,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发扬民主协商的工作作风;对统战对象要和蔼亲善,诚恳热情,发扬谦善宽和的处事作风;在工作过程中做到两袖清风,不谋私利,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发扬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
总之,统一战线在党的百年岁月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帮助我们不断攀登高峰,创造奇迹。 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统一战线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本经验就是以上六条。 无边光景一时新,乘风破浪正当时。 新时代,我们要把这六条经验不断发扬光大,让统一战线建设不断取得进步,铸就统一战线建设的新辉煌,擘画党和国家建设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