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

2022-11-27 23:19安秀荣
关键词:教育观马克思思政

安秀荣

(天津商业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在马克思“惊人丰富”的思想中,教育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在马克思鸿篇巨著《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发展都是“由一般的文化状况决定。”[1]269这表明,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教育活动本身是人的活动,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9这表明马克思教育观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根本任务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马克思教育观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的科学规律,是高校思政课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思想理论。准确把握马克思教育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征和本质,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围绕着“融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转化原则和方案,能够更好地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强化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

一、理论认知: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取向

马克思教育观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本质上的逻辑契合,主要表现在马克思教育观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内定力、理论内生力和情感内动力。

(一)马克思教育观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内定力”

1.有助于坚定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方向。“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31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特性是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也必然具有阶级性的突出特征。马克思认为教育应该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来决定,应该表现为“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4]100因而,马克思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考察教育,他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无情的批判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狭隘的教育思想。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的教育,必然关涉到无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和解放的问题,也就是为了谁办教育的问题,也就是革命立场的问题。而“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5]377所以,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与显性特征就是政治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办学方向是社会主义,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有助于强化高校思政教师的政治立场。马克思曾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3]66也就是说,马克思着重以教育推动动员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时刻使无产阶级投身人类解放事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高校思政课是坚定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标志性课程,那么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领航人必须“政治要强”。思政课教师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不仅需要自身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还要能够持之以恒地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夯实思想政治防线。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击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筑牢高校思政课这一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3.有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政治认同。资产阶级的教育实质是“训诫”,把工人教育成为一种听话的“活劳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6]48因此,这种教育丧失了正义的维度。马克思教育观摆脱这种教育异化状态,把所有人当作平等者相对待,这种平等就是无产阶级的自我认同,唤醒自己的政治意识,以明确自己自由发展的政治方向。高校思政课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是教育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能为当代中国政治提供合法支持、情感型归属与主体确证,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本原性基础。”[7]92所以,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原则的马克思教育观是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本原性基础。将马克思教育观的政治认同维度注入思政课堂中,可以做到:一方面,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使得大学生科学、系统地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积极参与党和国家的事业。

(二)马克思教育观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内生力”

1.有助于彰显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教育观是一种力图“改变世界”的教育理论。马克思关于教育本质、教育价值以及教育方式的思想“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5这鲜明的体现出其教育观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同样,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律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一,马克思教育观是根植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教育活动是物质实践活动,而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以时代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活动,从而彰显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第二,马克思教育观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复归人的本质,而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教育目标,通过教育提升人的多种能力,从而满足人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需求,从而彰显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人民性。第三,实践性是马克思实现教育观变革的关键环节,在马克思看来,更重要的是要“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3]55,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任务是让知识性理论外化于具体社会实践中,内化为本体认知与技能,从而彰显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

2.有助于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内容。任何理论都具有继承性,马克思的教育观“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470-471马克思在思考教育问题时是融不同时代、不同学科、不同国家之间教育思想为一体,对唯心主义教育思想、旧唯物主义教育思想、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进行扬弃而创造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向度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与价值引导,而马克思教育观的理论结构、基本内容、原则,以及党领导人民创造性运用则是这个有机整体相结合的着力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不仅应该就本门内容进行学理阐释,而且还要挖掘课程中的马克思教育观并充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这样既有利于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能够充实教学的理论内容,使同学们掌握马克思之前的教育思想史,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进而明确高校思政课的合理性。

3.有助于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实践。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使教学方法等等面向实践,随着科学和国民教育的进步,基础教育、商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等等,就会越来越迅速地、容易地、普遍地、便宜地再生产出来。”[8]335也就是说,相对发达的生产方式会促使教学方法变革,根植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也相对发达。马克思始终以历史视角考察、研究教育问题,注重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把握教育方式。同样,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教学方法,立足新时代、新方位讲授思政课。因此,融入马克思教育观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提高教育方式研究和转换的历史意识,注重适应时代发展状况,在教学活动中灵活改进“融盐”方式,从而提高教育方法的时效性。

(三)马克思教育观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情感内动力”

1.有助于厚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情理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科学的知识作支撑,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2]18马克思教育观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以“现实的人”为基点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实现方式,构成了科学且丰富的理论系统。这种理论系统既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还能动地反作用于现实教育活动。因此将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引导高校学生对马克思教育观的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原则形成科学认知,促进学生具有关于思政课教育基本知识的深入了解与知识储备,从而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高校思政课的学理认同,满足学生德才兼备的理论知识需要,在理与情的交融中形成对思想政治课的认同,这样学生自然会把马克思教育观内化于心。

2.有助于厚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情感真。马克思教育观是无产阶级的教育观,强调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变革社会关系,“改变这种作用(社会对教育的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6]49马克思教育观虽然充满着革命和批判的味道,但马克思心中有道德和情感,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点上,对教育无产阶级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流露出真挚的情感,是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教育观。因此,马克思教育观是提升高校学生价值判断能力与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精神力量。高校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因此“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2]2马克思认为教育承载着精神引导和价值观传递的功能,教育要关注个体的个性发展需求,重视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引导。马克思教育观的融入,能够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设置、课程教授过程等的各个环节中,以学生思想状况为基点,有针对性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借助于马克思教育观的传授,推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引导高校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使大学生做一名具有情感温度的新时代奋斗者。

3.有助于厚植高校学生的情怀深。马克思对教育的探寻并非只是发现“冷冰冰”的教育本质和规律,而是彰显着浓厚的人文情怀,这种人文情怀就是对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9]330马克思教育观的未来指向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饱含着共产主义事业的深厚情怀。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与集体相统一,每个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发展人民群众的才能和本领,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而人们也在高度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中具有充足的时间和自由进行学习教育,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多元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大学生会“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2]13这种高度的政治情怀是新时代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新时代大学生增进自身对自由自觉发展需求的把握,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联系,立志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二、问题发生: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困境

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教学主体不足、教学内容不明、教学方式不新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马克思教育观融入价值的发挥。

(一)主体困境:教学主体不足

1.教师对马克思教育观掌握不足,影响教学质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提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6]500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推动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生力军”,承担着“懂”好马克思教育观、“用”好马克思教育观、“传”好马克思教育观的重任,需要具有扎实的、系统的马克思教育观理论功底。然而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有马克思教育观理论不足问题。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教育观重要性认知程度不深,这就导致对马克思教育观理论内化不足,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关注的多是现代教育理论,往往忽视了学习马克思教育观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性。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出于自身知识背景,主要将理论学习精力集中于自身学术研究方向,对马克思教育观基础理论的学术研究不充分,这就导致马克思教育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学理性缺失,影响高校教师对马克思教育观的讲授。

2.教师对马克思教育观融合不够,弱化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10]在推动马克思教育观入课堂、入学生心脑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良好的能力素养。然而高校教师在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差距较大的状况。一是部分高校教师教授马克思教育观时,通过学术语言以理论阐释理论,忽视教学话术的生动化转变,难以让马克思教育观理论“接地气”。二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思政课教学已为大势所趋。这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教师无法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或是单纯将原理知识展示在课件上,对着课件进行“照本宣科”,或是信息敏锐度低,无法将当代教育热难点问题同马克思教育观学习相结合。这些问题的出现让信息化教学削弱了马克思教育观在学生中传播力与解释力,导致课程的枯燥无味。

3.教师对马克思教育观自信不强,影响效用发挥。思政课教师是否对马克思教育观持有理论自信是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用发挥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部分教师不能意识到马克思教育观的重要性,从而对马克思教育观的基本理论、方法论意义、当代价值把握不清,这样不仅会降低马克思教育观教育价值的时效性发挥,导致教师在进行马克思教育观知识讲授时不自信、不彻底,还会降低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服度。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教育观理论自信不足,这表现在对西方教育理论和价值观的不理性态度中。对西方教育思想的过度迷信,会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师脱离中国时代特征与学生特点,在西方教育运行条件下谈教学,弱化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对西方教育理论的不理性摒弃则会造成高校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封闭化,难以在坚持马克思教育观中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

(二)内容困境:教学内容不明

1.融入内容不明显。当前高校思政课中关于马克思教育观的理论教育,存在着融入内容丰富性不足的问题。第一,基础理论知识融入不足。马克思教育观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当代价值等基础性学理知识,在高校思政课堂上并不能系统地呈现出来,造成讲授碎片化以及缺失性等问题。第二,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硕果融入不充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继承了马克思教育观,还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发展实际进行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不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然而高校教师对这部分教学资源往往缺乏系统性了解与整合,以致融入具有一定难度。第三,教学案例融入不足。马克思教育观的有效融入,还需要以当下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以及社会热难点问题作事实论证基础。然而,部分教师对教学榜样人物、典型教学案例了解不全或是认知不新,导致案例素材典型性与时效性的缺乏。

2.融入内容在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中定位边缘化。马克思教育观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础理论,并没有设立独立课程或思政课教材的某一具体章节,没有将其重视起来。一方面,当前思政课课程,以及本、硕、博思政课程设置中对马克思教育观相关理论涉及较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类专业为例,将马克思教育观内蕴的丰富教育原理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这些作为未来师资力量主力的学生必不可少的功课。高校思政课却鲜有融入马克思教育观内容,影响了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科学的教育思想基础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学辅助材料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备课来源和载体,对马克思教育观以及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理论融入较少,关于马克思教育观与西方教育思想比较类教学辅助材料也较为缺乏,高校思政课教师难以结合教材构建与之相适的教学内容,在备课理论基础和理论传播水平上参差不齐。

3.融入内容知识性与价值性不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思政课教学中也不能只强调知识性,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2]18知识性与价值性的有效统一是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原则,也是充分发挥马克思教育观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马克思教育观的融入出现了知识性与价值性相分离的问题。一是侧重于马克思教育观的理论知识阐释。知识讲授的占比过重,以及对理论背诵的强制要求,没有将价值观引导有效地寓于知识传授中。二是价值观引导生硬。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教育观内蕴的价值观引导时,没有有效结合理论与现实,将教学内容单一化、表面化,导致价值观传递缺乏启发性与灵活性。这种价值性与知识性的分离,不仅降低了学生对马克思教育观科学理论的吸收,也造成了价值观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方法困境:教学方式不新

1.“填鸭式”理论灌输,教学话语表达形式刻板。马克思教育观是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科学理论,用传统话语方式传播马克思教育观理论内容无可厚非。但是正如马克思所强调,教育面对的是“现实的人”,要注重人的生成性需要。马克思教育观能否有效融入,教师教学话语表达形式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表达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教学话语缺乏生动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停留在以晦涩难懂的语言进行空洞说教的原地,不关注生动的时代话语和学生认知需要,无法用通俗化、形象化的语言解读理论知识与价值观,造成马克思教育观“不接地气”,学生在高校思政课堂上“不想听”、“听不透”的困局。另一方面,教学话语表达形式缺乏“温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讲道理”过程中,往往是不带有个人感情的照本宣科,不能在马克思教育观学理基础上进行饱满地情感表达。没有以情动人的话语表达会导致以理不能服人,学生无法对理论和价值产生情感共鸣,降低了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魅力与价值感染力。

2.融入教学方式单一。在教育的手段上,马克思十分重视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说:“技术教育,这种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11〗218实践的、整体的和辩证的方法是马克思教育观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途径,然而这种方法论原则在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却鲜有体现。例如,当前高校思政课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还是传统校园课堂,大多采取教师主导理论灌输、学生被动接收的单向教学形式,难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高校思政课的实际意味。同时,信息化教学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大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却出现使用课件纯粹呈现理论文本的问题,本意活泛课堂的教学方式又陷回无味。这些单一式、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导致马克思教育观难以发挥其原有的教育价值和作用,降低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魅力与穿透力。

3.融入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协调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2]21。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老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性发挥是相辅相成的,这与马克思教育观强调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获得主体性具有逻辑一致性。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推动教师遵循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原则,是加强学生对思政课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重要途径。但是在融入过程中,高校教师往往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传统教学形式中单方面输出自己的授课内容,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之中。这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失衡的状况一直是高校思政课存在的普遍问题,不利于教学功效的发挥以及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三、实践转化: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行动

新时代马克思教育观要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着力破除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强化教师队伍素质为关键所在,同时要增强教学内容理论自信,推进教学形式和方式的创新发展。

(一)彰显马克思教育观的主体性,强化教学主体的价值认同

1.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增强对马克思教育观学习研究,夯实理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释疑解惑的,自己都疑惑重重,讲出来的东西不会是充分坚定、富有感染力的。”[2]13马克思教育观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前提,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加强对马克思教育观的学习与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强化与马克思教育观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以马克思教育观的哲学基础、基本内容和当代价值夯实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同时,及时跟踪马克思教育观的学术研究前沿,从历史的、现实的视角考量马克思教育观在当代思政课教学中的原理指导和实际应用,才能“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18

2.加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力度。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6]500实践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马克思教育观的实践性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强调教育活动与社会现实具有一致性,教育者教学实践能力也要随教学实际而调整。因此,马克思教育观要真正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还要依靠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增强马克思教育观的有效价值生成。这就需要通过培训使教师深入理解马克思教育观,将马克思教育观有效转化为教学实践。从实践逻辑层面来说,一是要积极组织与马克思教育观有关的理论与实践培训,例如线上线下理论培训班、研讨会以及授课比赛等多种形式,通过实践考察马克思教育观融入的效果。二是要优化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马克思教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就要彰显马克思教育观这种历史与逻辑相一致原则。信息化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熟练并灵活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因此,必须要增加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与保障。

3.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对马克思教育观理论自信。“所谓理论自信,是理论主体对自身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肯定性评价。对理论的评价,包括对其真理性的评价和价值性的评价两个方面。”[12]6马克思教育观的理论自信就是高校教师对马克思教育观具有真理性以及具有价值性的肯定性评价。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对马克思教育观持有理论自信,才能以行动将马克思教育观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其一,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教育观的价值性重视,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就是对马克思教育观价值性最有力的验证。另一方面,教师要树立起对马克思教育观的真理性和科学性的认识,筑牢马克思教育观的理论根基,用历史的、理性的眼光看待西方教育思想,承担起新时代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

(二)遵循马克思教育观的科学性,增强教学内容的理论自信

1.深挖马克思教育观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是吸引学生关注、提升马克思教育观理论魅力的基础。推进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在挖掘、优化融入内容上下足功夫。首先,要将马克思教育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契合的理论内容进行搜查、整理与分析,做好充足的基础理论储备,形成对马克思教育观融入内容的系统把握。其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对马克思教育观的最新实践与发展。将这部分成果与马克思教育观基础理论有机融合,为马克思教育观的阐释提供当代理论和实践补充。最后,要在马克思教育观的理论学习基础上,使用当下鲜活的教学案例作论证支撑,例如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教学典型案例、教育创新成果,向学生生动展示马克思教育观在当代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2.优化高校思政课课程内容与教辅书目设置。恰当的课程内容以及教辅材料是提升马克思教育观融入效果的重要抓手。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背景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在不影响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将马克思教育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有针对性地贯穿到各门思政课程之中,促使学生真正感知马克思教育观的价值意蕴,让马克思教育观融入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各高校可以在统筹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基础条件和学生发展需要,组织编写融入马克思教育观的辅助教材,为教师提供马克思教育观的系统理论学习与详实的备课素材。同时,提供马克思教育观与西方教育思想比较的教辅材料,加深教师对马克思教育观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识,增强理论批判的底气和政治定力。

3.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在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教育观理论知识的讲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德行和价值观。马克思教育观不仅包括马克思关于教育本质、内容以及途径等理论思考,还有包括马克思对教育问题的价值判断与评价。因此,推进融入内容的知识性与价值性有效统一,对于实现高校思政课教书和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师切实加强马克思教育观的理论教育,使学生把握好马克思教育观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同时,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价值塑造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教育过程中使用的丰富教材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透析事物本质。

(三)立足马克思教育观的实践性,激发教学形式和方式的创新发展

1.创新教学话语表达方式。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时,话语表述是一个重要的媒介,这同时也是一个难题。如何让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思想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1]32这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真功夫”,既能以马克思的话语体系充分表达出马克思教育观的本质,又要与“本土”相结合,使其与当代大学生形成“自觉对话”,进而让学生与教师所传播的理论与价值观产生共鸣,不能停留在用单调晦涩的话语进行抽象概念的说教,而是要让学生听得懂、听得有滋有味。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13]181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时进行有效话语表达,需要把握受教育者的认知和情感特点,注意避免话语的刻板表述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话语讲授出来,以饱满的教育激情让理论生动起来,与学生共情,做到“有意思”和“有温度”的同向发力。

2.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195劳动不仅是推进人的体力与智力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能够推进片面发展的人的主体性复归,所以劳动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4]340高校思政课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传统课堂讲授理论知识是基本方法,关键在于要将理论学习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课堂中感悟、使用所学理论。将“社会大课堂”与“教育小课堂”适当结合,让学生在实地教学、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等生动鲜活的实践中感悟真理,实现智力与体力同向发展,从而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育人作用。

3.积极培育学生主体性。马克思的教育观是在对资本主义教育批判中形成,力图消灭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教育对无产阶级主体地位的抹煞。因而马克思教育观的本质是使人真正成为“人”,重塑人的主体性地位。“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11马克思用彻底的教育理论唤起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动力。理论说服群众——群众掌握理论是一个相互联动的机制,在说服和掌握中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即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理论若要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改变世界,必须通过其主体——人。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分析,大学生就是马克思教育观中的主体向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对其进行马克思教育观培育时,必须充分迎合大学生自身的价值需求和群体特征,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把马克思教育观与大学生主体联动起来,使得大学生彻底地掌握、自觉运用和现实实践马克思教育观。

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马克思教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把握马克思教育观内核的前提下,应不断赋予其时代意蕴,着眼于现实,将其引入到现代语境中,更好地发挥马克思教育观的价值与作用,为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供思想基础。

猜你喜欢
教育观马克思思政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