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野下的仿真课堂建设探究

2022-11-27 19:03:25金守波张婉婉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师生人工智能课堂

金守波,张婉婉

(安阳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近两年来,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肆虐,各级各类学校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线下授课方式,进而通过互联网以及手机等多媒体工具的快速应用,变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授课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线上授课模式。从授课操作的难易程度来看,线上课堂可以分为初级、中级以及高级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教师进行视频录播并在线上传送录课视频,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在线学习;中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同时在线进行教与学,也就是说教师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学生则在同一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其关键点在于解决好“同期声”问题;高级阶段则主要表现为仿真课堂的建设与运用,其主要体现为教师不仅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通过问题创设与解答的模式检验学生是否正在集中精力听课,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VR技术的应用,使自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课堂体验之中。仿真课堂建设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完全沉浸在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上,进而杜绝开小差等状况。

1 线上课堂实施现状

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使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获得高效率的知识积累。师生互动的直接渊源在于“教”与“学”,传统面授过程中呈现的师生关系往往是直观且易于把握的,而当前线上授课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师生之间的直观性受到破坏与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面向未来学习场域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并演变成由未来技术重构物理空间的‘知识场’、现实情景融合虚拟空间的‘意义场’和虚实结合融入泛在空间的‘生活场’组成的庞大学习空间。三大场域兼具‘物性’‘人性’和‘活性’等特征,能充分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学校的特征和未来社会需求。”[1]对于学生而言,在线学习时只能直接感触屏幕上的PPT和老师的画外音,容易产生虚幻的错觉,进而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此外,长时间的线上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孤独感以及不真实感,很多心理上的问题亦会接踵而至。

线上授课的中介质是电脑软件与硬件,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介入使师生之间得以进行交流与沟通。对于负责网上授课的教师而言,能否熟练运用线上录课或者直播软件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远程授课的效果,而教师用在软硬件方面的投入亦可以视为提升和保证软硬件服务质量的关键点。当然,对于线上授课而言,教师要忙于课程的讲授以及相关知识的梳理,这就导致其不能及时注意到学生是否在集中精力听课。不得不承认的是,线上课堂顺利、高效率实施的前提是App研发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教师授课技巧的进一步提高。在以腾讯会议、QQ群课堂、学习通等App为中介的线上授课中,教师不可能通过视频页面来捕捉所有学生的听课状况,有时受制于网络信号不稳定等因素,在学生听课过程中会出现视频中断等现象。线上授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状况对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对于学生而言,长期在家里上网课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心理上的变化。漫长时间的足不出户与在线学习,势必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莫名的恐慌与无力感。造成恐慌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学校进行正规的学习,而形成无力感的主要原因则在于面对新冠疫情等不确定外部环境因素的增多,作为弱小个体存在的人们只能听凭外部环境的变化。学习场所的变化以及与同班同学因距离而产生的陌生感,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长期在家里进行线上学习,还容易使学生滋生散漫的学习心态,并进而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漠不关心,分不清楚做哪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拥有具身形象的教育智能体可以承担教师的部分社会功能,从而改善学习者社会交互不足的问题。不过,已有研究发现,教育智能体的积极情绪线索并不总是能唤起学习者的积极情绪。”[2]所以说,如何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心态,是当前线上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2 向仿真课堂要效率

基于线上课堂出现的诸种弊端,急需进行“教”与“学”等方面的技术革新与方法改进,而仿真课堂在未来必将成为可以根据主客体需要自由跨越时空进行信息传递的教学路径。需要说明的是,仿真课堂的重点是通过软硬件的升级,进而提升课堂真实性并给学生带来“在家如在校”的心理感官体验。建设仿真课堂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提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课堂上的实时互动持续推动主客体双方的共同进步;此外,通过VR技术的运用还可以使学生进入相应的授课场景之中,加强学生与老师的课堂互动性。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改革的践行者,教师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接受意愿和效能体验将影响其实践质量。……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策略:完善保障体系,提升人工智能教育的期望效价;优化资源文化,丰富人工智能教育的促成条件;强化价值认同,扩大人工智能教育的社会影响;规避技术陷阱,彰显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之本”[3]。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研发以及教师主体的能动介入,将在未来的线上授课中占据重要地位。

线上授课得以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方式便是“共享课堂”的建构。所谓“共享课堂”,其实质便是不同的学生主体通过各自的电脑或者手机平台,通过QQ群课堂、腾讯会议、钉钉以及学习通等App进行在线学习。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教师在线授课时面对的主要是学生的虚拟昵称以及在线人数的统计;从长远来看,教师还应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及时关注学生的在线听课动态,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来说,“‘共享课堂'的目的是为了给师生带来真实的空间虚拟体验,也就是科学家经常谈及的‘仿真教学课堂’”[4]有赖于互联网、软硬件的投入以及VR技术的开发而营造出来的虚拟仿真课堂,其实质是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让线上课堂变得更加具有真实感。

3 VR技术助推仿真课堂的健康发展

VR技术也被称为虚拟现实技术,“‘VR+教育’的本质是为教育中的知觉经验提供一种技术性生成方式。”[5]教师可以通过提前预设的虚拟环境,带领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与所学知识点进行零距离接触,从而加深印象。“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和后疫情时期学校在线教学的常态化,教育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引发了全社会对教育技术的关注,人们重新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6]在当今“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VR技术的应用对虚拟仿真课堂的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消弭当前线上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刻板直播甚至是录课回放等现象。仿真课堂教学中的此类变化,可以视为互联网与虚拟技术的有机组合给线上知识传播带来的颠覆性转变。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主客观条件的进一步成熟,VR技术将会在全国各类学校的线上授课中大显身手。

4 结语

面对未来不可预测的疫情等突发状况,只有不断探索高效的授课手段,才能化解线上教学面临的诸多难题。VR技术助推仿真课堂的未来发展,是有效化解线上授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科学思路。同时应该注意的是,任何技术的进步应该以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如何在虚拟仿真课堂中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亦是线上授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师生人工智能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