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娥
(山西开放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革命事业建设者的重大任务,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广大党员的高校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密切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因此,研究高校党支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的重大课题。[1]
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功能弱化虚化、作用发挥不力,党建制度落实乏力、量化考核缺失,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不高,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党务队伍建设不到位,党支部书记工作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
高校基层党组织职能的弱化虚化甚至边缘化,成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鸡肋。党建活动形式单一,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缺乏吸引力;对普通党员的工作、生活、学习关心不够,给群众办实事不多,导致党员归属感减退,党支部在群众中没有威信。
高校一些党支部存在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随意性较大、不符合规范,民主评议党员走过场,组织生活会缺乏“四性”,“红脸出汗”的效果不强,党员教育上灌输式教育多,启发式教育少,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力,支部书记“一言堂”。
首先谈心谈话存在虚假问题。有的流于形式,为了谈话而谈话,脱离实际。有的内容泛泛,不着边际,出现不想谈、不敢谈的假谈问题。二是讲党课存在躲、拖、靠问题。党课是党内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一些支部书记把带头讲党课当成额外负担,而且不会讲、不能讲,应付讲,示范作用不好。三是落实党日制度不到位。有的主题党日达不到每月一次的标准,有的照本宣科读文件,无主题,摆样子、走形式。
高校基层党组织和业务部门像两条平行线,各自独立安排本部门事务,而且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党建业务脱节现象。党组织工作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用业务会代替组织生活会,过组织生活成了业务培训会、工作安排会。多数支委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对支部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规划,投入精力少,很多工作流于形式。在理论学习、党员教育中也只能是上传下达。
首先专职党务人员配备不充足,兼职人员过多。其次激励机制不完善,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政策落实不到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高。还有是专职党务人员素质不高,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党建理论研究能力亟待提升。
党支部作用发挥的好坏与支部书记工作水平息息相关。目前,高校党支部书记多由部门负责人兼任,而业务、行政工作任务繁重,很难兼顾党务工作,致使党务工作走形式、秀过场,软弱涣散,有组织没力量。再加上有的支部书记对党务工作不了解不重视,成了“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的孤家寡人,致使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建工作开展不力。[1]
解决高校基层党支部存在的以上问题,需要通过采取聚焦主题主线、在凝聚人心上下功夫,聚焦短板弱项、在谋求发展上想办法,聚焦尽职尽责、在立德树人上做实事,聚焦改革创新、在载体活动上谋融通,聚焦考核制度、在管党责任落实上促完善,聚焦党员教育、在活动载体上抓创新,聚焦支部书记、在工作能力上重提升,聚焦发展难题、在瓶颈破解上多举措,聚焦“三化”问题,在“三化”建设中求达标等对策,才能发挥好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基层党支部要深入学习、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聚焦主题主线,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指示落到实处。要在深化省情校情、专业发展定位、支部服务等方面,着力发挥支部的保障作用,在谋求专业发展、创设育人环境,推动学科建设、构建课程思政上起到卓越的示范带头作用,把学生培养好,把专业建设好,把人心凝聚好,把干劲发挥好。
党支部要引领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凝聚起一股积极进取的力量。既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更要有淡泊名利的坚守。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决心、智慧情商的人心、爱岗敬业的爱心,才能在破解瓶颈难题、谋划专业发展路径、激发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从而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高校一般存在着加快专业建设、创新教育理念、凝聚科研力量、突破课程改革、普及辅助教学、完善师资梯队等迫切问题。党支部要切中这些切实存在的瓶颈问题,以管理发展、服务发展、育人发展、教学发展、科研发展为导向,聚焦短板弱项,推动专业建设、支部建设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在思想观念上怀有先锋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破解攻坚克难精神不强问题,攻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层次提升方面存在的制约发展的瓶颈。党支部要在破解难题、谋求发展上多想办法、多动脑筋,在实际行动上多出点子、多探路子。
基层党支部要着力激发教职员工尽职尽责,干事创业热情,着力推进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工作。党支部要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引导广大教师传道授业、以德立身,教书育人、以德施教,在教学科研、修身立德方面有大转变、大进步、大提高,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党支部要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角度,把党务融合于业务之中。推进支部活动载体创新,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从双向互动的实践角度,把校园文化融合于地域文化之中。在载体活动上谋创新,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彰显专业特色。从体现高校地域特点的角度,把地域文化资源融合于党建内容体系之中,打造富于地域特点的党建引领和创新活动。从体现课程思政的角度,把专业教育融合于思政教育之中,打通书斋通往田野的最后一公里。围绕育人、服务、管理、科研、教学等五大重要工作,顶层设计,开展支部工作。
健全的管党责任机制是抓好支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党支部应该明确管党责任,下功夫抓落实,确保领导有力、责任落实、运转有序,从而永葆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
要完善党建考核奖惩制度。考核程序要衔接紧密、环环相扣、优化高效,体现严密性和可行性相统一。考核内容要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考核指标要体现科学性、导向性、适度超前性。[3]考核结果科学运用要体现在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向“硬指标”的转变。奖惩制度要体现在完善强化跟踪管理上,对于违反党纪校规的查清原因,严肃问责,并要明确整改目标。
生命越来越简单,越走越轻。很多人争名夺利,累死累活。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要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庄子说:天下有至乐无有哉?天下有至乐,但不是名利之乐、欲望之乐。
加强党员教育贵在创新。只有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创新活动载体,才能使党的基层组织永葆活力。[4]一要本着实用原则,办好“专题课堂”,定期举办理想信念教育、支部书记培训等各类专题培训班,每年将党员轮训一遍。[3]二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办好流动课堂。争取建立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引导党员学、带着党员干,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3]抽调思政教师、专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党课大讲堂”、“文明大讲堂”、文艺汇演、大数据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3]
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推动者。要积极凝聚党政班子的整体合力,把党的温暖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努力成为专家型支部书记。[5]
凝聚党政班子的整体合力。由于工作性质和分工不同,支部书记在与行政负责人处理问题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规范落实党政联席会议精神。要主动为行政负责人想办法、出主意、当后盾,维护党政班子团结。把党的温暖落到实处。高校一线的党务干部压力大任务重。支部书记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心系教职员工冷暖。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组织关怀落到实处。要尊重党员的主体意识,增强教职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5]让党员干部成为工作上的同志,学习上的挚友,生活上的伙伴,共同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善于钻研,努力成为专家型支部书记。要善于谋划党建工作,聚焦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善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用研究的思维,努力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支部书记。[5]
人才培养、科研层次、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思政教育等发展难题,制约着高校发展,需要多举措破解。通过搭建育人载体平台,促进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通过发挥课程平台的作用,贯彻育人理念。通过美丽的家乡鼓舞人,开展家乡口述史活动。通过优秀作品教育人,开展微书评阅读系列活动。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锤炼人,带领师生参与学术研讨会议,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以红色事迹激励人,开展大型主题纪念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的延伸,实现全方位育人。通过杰出校友事迹感动人,开展寻访优秀校友活动。通过深入根植地域文化,进行文化育人。通过以厚重的遗址、遗迹打动人,开展特色专业实践活动。通过利用微信自媒体平台,拓展实践路径。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吸引人,开展创新专业教育活动。通过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主题活动。
党支部要以解决基层党支部“三化”(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为契机,通过规定组织设置、领导班子建设、经费保障、活动场所等方面的明确标准,促进党支部的 “三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6]
1.坚持标准化着力解决虚化。要围绕支部的职责,优化组织设置,整合阵地资源,落实活动经费,完善活动场所,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将群众聚集到党组织周围,全力解决虚化问题。[6]
2.注重规范化有效解决弱化。从运行机制、党建责任、队伍建设、组织活动、服务群众等方面制定规范,强化支部组织力,切实让党的组织强起来、实起来,真正实现规范化。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密切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因此,需要着力在解决基层党支部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上下足功夫,对症下药,开好处方,补齐短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筑牢战斗堡垒,确保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基层党支部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在推动中心工作上更有作为,就必须运用社会的热点,把握重要的节点,破解工作中的难点。以“融合、互动、沟通”为理念,体现专业的特点,努力在攻坚克难,提升科研层次上更用心;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更专心;在展现人文情怀,关心服务师生上更贴心。引导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带头示范,展示新作为,提振精气神,切实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保障作用,才能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为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注释:
①郭立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州学刊,2019(3).
②蔡志刚.加强支部建设是推进高校基层学院党建工作的重点[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7).
③张守华.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EB/OL].新一代,2019-05-29.
④黄志强.高校基层党支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聚焦”[EB/OL].http:∥www.qqhrnews.com,2019-03-22.
⑤杨晓慧.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5).
⑥张刚.“党建+”,如何破解深度融合的瓶颈?[N].工人日报,2020-07-15.
⑦袁萍.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破解基层党支部自身建设的“瓶颈”[EB/OL].中廉在线,2021-07-01.
⑧雷超,孙敏.陕西科技大学主题教育推行“四化一提升”改革破解基层党建“中梗阻”[EB/OL].陕西传媒网,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