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红
(武汉大学,武汉 4300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2]。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3]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教育发展和高校后勤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后勤保障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部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重要论述指引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是当前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任务。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不断取得成效,许多高校的后勤组织与行政体系逐步分离,后勤组织由单纯的行政体系组织转向了自负盈亏的新兴经济组织。高校后勤保障工作通过社会化管理建立了多元化管理模式,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对整合高校资源配置、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这项改革不仅减轻了高校办学的负担,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长期稳健的发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高校后勤保障极大缓解了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为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走出了一条党的领导下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新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等院校的后勤管理普遍具有社会性。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尽管起步较晚,但是社会化成效有目共睹。像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成熟不完善一样,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总体来看,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形成了高校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格局,吸收社会资金筹建了一大批校内超市、餐厅、浴池等生活设施,这些经营性机构在服务师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营利行为,未必能够完全遵循学校的管理制度。这是由社会资金性质决定的。
我国高校传统后勤保障制度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进行社会化改革,重塑后勤保障体系是对原有体制的改造,推进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1999年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进入起步阶段,当时的政策准备不够充分,各级政府支持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建立基于开放市场的高校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经验不足。随着各地各高校的不断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但是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顶层设计指导性不强,后勤社会化推进速度和社会化管理程度不及预期,高校后勤管理早已存在的问题仍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后勤综合性改革进程。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果,社会化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后,各地的政策支持力度趋弱,改革步伐趋缓。新冠肺炎疫情的多点散发和常态化管控,对高校后勤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经受了严峻考验。不管是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还是从后勤管理层面来看,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后续效应减弱。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是学校管理机构,负责学校后勤工作的日常运行、管理、协调与监管。有的高校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组建了经营性后勤服务组织,构建了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作为经营性后勤服务组织,各企业在向师生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必然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即企业要考虑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能否获得较高的收益。从价值观念层面来看,高校作为由国家拨款支持建设的公益性单位,具有天然的公益属性,向师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应是比较低廉的。可是问题在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谁来担任这个公益角色,是高校还是后勤服务企业?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后勤实体的规范经营和跨越式发展,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是其本质,但在其提供产品和服务以获取利润时又被要求体现公益性,这一矛盾一直存在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全过程。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前期,许多高校采用“老员工实行原有的政策,新进员工实行新的政策”的办法来过渡。在这些高校中对原后勤管理人员实行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分离的政策,事业编制人员享受事业编制的薪资待遇与福利,而新进员工则享受人事代理人员或合同聘用人员的薪资待遇与福利,新老人员的待遇与福利有不小的差距,这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这些新进人员难以感受到集体归属感,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很可能会因无法实现个人价值而选择离职,造成高校后勤管理人才的流失。
发挥市场作用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至关重要,但是高校地理意义上的封闭性特点又使得高校后勤不能完全适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规则,如既不存在后勤实体间的激烈竞争,又缺乏必要的外部竞争,难以充分培育高度市场化的后勤服务企业。基于此,坚持政府引导显得格外重要。政府引导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表现为指导、监督、服务、保障等方面。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指导后勤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经营,发挥服务育人功能。政府市场管理的触角要延伸至高校后勤服务的方方面面,既是师生获得安全、优质、低廉服务的保证,又是后勤服务企业健康运行、规范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高质量发展期待政府提供的各项服务,理顺高校后勤公益性属性与后勤企业市场化利益之间的关系,平抑两者间的矛盾。
我国高校的地域化特点非常明显,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管理制度各有不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走过20余年的路程,不同高校探索了不同的改革路径,建立了不同的社会化管理模式。持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产业布局、社会环境,根据不同高校的具体特点,选择最恰切的改革方案和管理制度,使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符合当地实际、本校特点,能够快速落地生根,具有顽强生命力。
经过20余年的不断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已被充分证明。但是,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一般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措施:①高校后勤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志是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拥有经营自主权。现代企业的市场化性质要求它们高度关注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效益,获取尽可能高的经营回报。多数高校已经以公司制管理改革为切入点,建立了职责明确、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后勤服务企业,为规范后勤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②落实“三全育人”机制,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后勤工作与校外经营企业的本质区别是其承担一定的育人职能。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后勤保障工作育人职能的落实情况是检验后勤工作成败最重要的尺子,“三全育人”机制落实不好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必定陷于失败。③借鉴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高校的后勤管理既有可供我国高校借鉴之处,也有与我国国情不符不具借鉴意义的地方。国外高校有的设立了专门的后勤服务管理部门,学校主要后勤事务由学校直接设立的服务机构来承担。也有国家设立全国性的专业后勤服务机构统一承办高校后勤保障工作。不论何种方式,后勤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明显,与我国高校后勤的公益性相类似。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坚持公益性方向。
要建立具有高校后勤企业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高校后勤企业的服务对象是高校师生,服务对象的特点决定了从事服务企业和人员的条件,因此,高校后勤企业要严格把控人力资源质量,特别是在管理岗位上要任用那些既具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管理者。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基于绩效的薪资体系,建立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近年来,我国多数高校已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社会化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仍有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相当数量的岗位是由学校员工担任的,这些人员年龄普遍较高且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更不乏政策性安置人员和教职工家属,这些人员虽然要么专业不对口,要么服务技能水平低,但是他们的优势岗位一时无法腾让。这就需要通过建立后勤社会化管理人力资源体系,通过岗位竞争激励机制,通过薪酬制度改革等,逐步解决这些长期困扰高校综合改革的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余年的改革实践来看,这项改革在减轻高校负担,优化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化教育改革重要论述是高校持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遵循,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以后勤社会化管理成果不断促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各高校通过强化“三全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证明,只有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