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娜
(安阳工学院 科研处,河南 安阳 455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2019年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1]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是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在黄河流域诸省份中具有独特地位。在河南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可拓展区域农业品牌的综合附加值。河南省加强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促进河南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践路径。
为保护农业品牌知识产权,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其中很多部署内容都与知识产权有关。2018年2月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同年6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提出未来三到五年,要重点培育一批全国影响力大、辐射带动范围广、国际竞争力强、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级农业品牌,打造300个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0个国家级农业企业品牌、1000个农产品品牌。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也明确提出要培育提升农业品牌。2018年河南省农业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升级“老字号”、开发“原字号”、培育“新字号”,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构建品牌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在第二、三产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第一产业领域一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尽管许多地区事实上忽视第一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广大农村地区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做大做强第一产业,使农业品牌成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知道,社会对产品的信任度就是品牌的影响力,农业的品牌化可极大增加人们对特定农产品的信任度,相应增加该农产品的附加值。正是由于农业品牌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因而加强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才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从不同角度研究推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较多,但从加强现代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角度研究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较少,从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角度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更少。笔者选取以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背景,分析河南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提出加强河南省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
农业品牌知识产权有农业专利权、农业商标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业遗传资源等。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应以区域资源为载体,科学认识区域优势,利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植物新品种等形式保护农业知识产权。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品牌大省,农产品加工业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支柱产业,培育出一大批豫字号农业品牌。目前,全国市场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均产自河南。河南省共培育出600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其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0个、农业企业品牌140个、农产品品牌400个,年平均增幅103%,全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4 679个,其中绿色食品1 019个。近3年来全省绿色食品数量年均增长25%以上[2]。贫困地区培育知名农业品牌164个,占全省的42%;农业品牌扶贫带动贫困户11万人,农业品牌溢价实现人均增收1800元[3]。思念、信阳毛尖、道口烧鸡、怀山药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不仅锻造了“河南制造”的农产品大品牌,也通过品牌引领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实现脱贫致富。因此,加快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现实选择,是特色提质、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
河南省各级政府和农业企业等尽管都非常重视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是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农业科技创新不仅受制于科研周期长、可控性差等因素,还受到开放式实验模式所致侵权行为频发的影响。很多农业企业、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他们往往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忽视无形资产管理。那些拥有知识产权的个人的保护意识更差,他们不重视、不懂得、不及时保护知识产权而造成知识产权损失。
二是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知识产权人才不足。从事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的专职人员较少,市及其县(区)专利行政执法人员中,既懂法律又有理工科教育背景的人才非常短缺;企业也缺乏既具有知识产权管理实务技能又熟悉商贸规则的专业人才;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人才匮乏,不利于开展专利申报、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保护工作。
三是品牌资源整合度不够高。做好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整合品牌资源。而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不能有效统合利用资源。
四是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需要调整。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模式是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者性质不同,保护措施不同,特色不同。尚需司法审判资源与行政执法资源的协调,丰富多元化调解方式。
五是农业知识产权服务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中介服务机构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比较弱,农业知识产权流动性不强,市场发育不健全。目前的农业知识产权服务方式主要有政府职能部门利用公共资源提供的服务和市场中介机构提供的有偿服务。后者主要利用市场提供包括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法律服务等在内的市场服务,当前尚需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运作效能,提高服务能力。
在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探索一条河南省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加大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可以运用报告会、培训班及讲座等形式,对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进行培训,让他们知晓知识产权申请流程、知识产权矛盾化解技巧,不断增强企业家和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可以分类培训知识产权服务管理工作人员,推进农业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对外交流。
二是优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资源。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地方立法较为分散,可以借鉴武汉、南京、昆明、厦门等地的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地方规章,从创造、运用、管理、服务、保护等方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河南省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使地方规章成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三是完善多元化知识产权保护模式。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在21个城市设立知识产权法庭,优化了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机制。行政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手段,要优化司法与行政的协同联动衔接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快速维权解决机制、协同保护机制[4]。
四是完善知识产权服务管理体系。政府要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运营,企业要管理好本公司的无形资产。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2020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维权关注的指导意见》等为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政策指导,其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管理体系的相关规定是河南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河南省也要重视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的经验,如日本重视农业知识产权服务制度建设[5];韩国建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通过共享系统资源创新主体形成了高效的研发能力,大力扶持农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交流蓬勃发展。
五是打造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要创建特色鲜明、优势聚集的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优势区与示范村(镇),实现科学布局、示范引领。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力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粮食核心产区的河南省,一方面要重视农业品牌的培育,在壮大农业品牌规模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业品牌品质;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农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让农业品牌知识产权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河南农产品市场美誉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