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莉
□文化学、艺术学研究
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及其创新性转化研究
刘 莉
(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言论治理之道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现有成果主要集中于古代言论治理制度、言论治理路径等方面,对于言论治理思想的继承性创新研究则相对薄弱。言论治理之道的研究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进行观照,重点关注中国古代言论治理概念体系的建设、中国古代言论治理的思想与制度、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的言论治理,以及创新性转化研究等。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认识,更为今天的舆论宣传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对当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都有着积极意义。
言论治理;思想;制度;创新性转化
言论治理之道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古人认知经验、治理实践的规律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强调,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认识,更为今天的监察工作、舆论宣传工作提供有益借鉴。进入新时代,如何实现古代言论治理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梳理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及其创新性转化,总结古代言论治理文化的特点与内涵,明确其创新性转化的基本思路,已成为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
目前学界对言论之道及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研究相对单薄,成果也并不丰硕,基本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二,言论治理路径研究。学界对言论治理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当代网络语言,研究视角有三:一是从技术手段、网络治理等角度进行分析。丁春燕《区块链上网络言论治理的技术驱动模式》结合区块链内生的分布式架构、共识、加密、共享、穿透、开源的自我治理机制,利用区块链及大数据打造技术驱动型和数据驱动型的监管智能合约,构建网络言论治理的多元共治体系。张晓曦《三元结构下的网络言论治理模式研究》通过对政府、平台及个人的权责进行具体配置的方式,提出构建多中心治理模式的解决路径。二是从法学角度进行研究。米恒《论法律对网络言论的规制与尺度》在肯定公民部分网络言论能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的同时,也指出其情绪化、非理性等弊端,倡导以法律规制网络言论,并注意平衡公民监督权与网络秩序之间的关系。王健《网络言论治理中刑法的作用机理》指出网络言论具有信息发布便捷、传播速度迅速和影响力容易放大等特征,因此,在网络言论治理路径的选择中,要注意把握言论自由和言论刑法规制之间的界限。三是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出发,研究言论治理应对措施。如汤洪源《治理伤害宗教感情言论涉及法律问题探析》,吴麟、孙旭培《言论自由与地方治理——以“彭水诗案”为例》等。
此外,对于文化的创新性转化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基本聚焦于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如杨清华《论船政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研究》,张文学《供给侧改革导向的传统优秀文化创新性转化研究》等,但对于言论治理思想的继承性创新研究则相对薄弱。
综上所述,目前言论治理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来看,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研究范围狭小,研究角度单一,多集中于制度史整体研究。古代言论制度本身是相对独立的,将其作为监察制度构成部分探讨,不利于揭示言论制度的独特内涵与社会功用;其次,缺乏对古代民意、舆情的分析,对童谣等神秘文化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再次,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的研究成果较少,还须进一步挖掘。
道,即规律,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就是研究古代言论治理思想与行为的规则。具体来说,中国古代言论治理分三个层次,分别是物质文化层次、精神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物质层次是表层,具有实体性。《管子·桓公问》记载“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矣;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1]。这里所提及的“总街之庭”“谏鼓”“告善之旌”等,都属于古代言论治理文化的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属于“软文化”,潜伏在文化系统的深层,更多体现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古代言论治理的主要观点、基本理念都属于精神文化层面。制度层次是中间层,是物质层次与精神层次的中介,包括制度与行为两个部分。在上为礼,在下为俗,中国古代言论治理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及与此相关的民间风俗等都属于制度文化层次。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就是从物质表象出发,以现存古代史料典籍为主要依据,探究言论治理在制度行为层面的表现,剖析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性格,挖掘其丰厚的精神底蕴。
古代言论之道的研究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进行观照,即古、今、中、外的对比研究。从时间维度看,勾勒古代言论治理的发展线索,明晰其中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同时点线结合,关注典型制度及组织形式,还原古代言论治理的政治背景、文化氛围、经济状况,梳理中国古代言论治理的思想史、制度史,分析中国古代言论制度及行为的社会环境、设计初衷、实施路径、价值取向,总结其由自律向他律、约定俗成向律法条文发展过程中古代政治家做出的种种有益探索、实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古代言论治理并非是与社会现实无关的遥远历史,其中的“以人为本”“天下大同”“和而不同”“忠义”“尚直”等基本观念,直至今日,依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空间维度来看,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言论治理制度,也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我国言论治理的特点。例如,同样作为监察机构组织形式,分析唐代的御史台与日本的弹正台的异同、巡察御史与弹正尹职责的差异后,即可得出结论:在模仿、借鉴唐代御史台的同时,日本又根据本国国情设计了适应本土特点的地方监察制度。这也为研究古代监察制度的适用性提供了参考案例。
另外,除史学角度外,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还需要做文学观照。如果说,史书记载主要体现的是古代朝堂的言论治理状况,那么文学作品尤其是元明清时期的叙事文学,更多体现的则是下层民众的民意表达。文人借小说、笔记等体裁反思前朝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既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知识精英阶层对言论治理的认知与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民意舆情。因此,关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有关言论治理思想与实践的情节片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研究古代言论治理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与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做好祖先政治思想宝贵遗产的继承工作,探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有助于加强我国当代社会的话语体系建设,发挥理论与舆论正向叠加效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抢占舆论的主导权。
在MOOC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当我们把MOOC纳入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蓝图之中,“课堂”的边界就被模糊了,甚至被清除了。不管MOOC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是被当作“课堂”内外使用的“教学资源”,还是作为“翻转课堂”O2O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抑或是实质意义上的在线课堂SPOCs,教师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对它们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焦点从老师转移到“学生”和“学习”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外语教学,交互性原则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体现在课前“微视频”的制作和反馈机制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及其创新性转化,应围绕以下四个部分展开。
首先,厘清概念内涵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基本前提。明确“言论”与“言谈”“谈论”“舆论”等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厘清“言论制度”的具体内涵才能探讨其历史表现、基本特征等。
其次,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言论”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的“言论”是对言谈、谈论的概括,具体表现为各种言辞、以及发表的各种议论或建议;狭义的“言论”指的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的关于政治和公共事务的观点、看法、意见等反映一定价值取向的行为总称。本文所探讨的“言论”特指后者,即狭义的“言论”治理之道。“中国古代言论”内涵丰富,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统治阶级内部为维护封建政权的言论,行为主体包括朝堂之上代表政权的帝王、中央政府的臣子以及州县地方各级官员,主要表现为古代君臣关于治国理政的言语交流、社会实践及相关文献记载。具体载体如典章制度、臣子之奏议书表、帝王之诏制敕、记载帝王言行的起居注等。二是民间言论,当民间言论形成一致观点成为公众意见后,便转化为舆论。顾名思义,舆论来自于《左传》《晋书》等中的“舆人之诵”“舆人之论”,杨伯峻指出:“舆,众也”[2]。“舆论”一词从诞生起就带有明显的平民色彩,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3]310,后见于《梁书·武帝纪》“胄籍升降,行能臧否, 或素定怀抱, 或得之余论”[4],结合后文“庶人识崖涘”等语,学者多认为“余论”乃“舆论”之误。这种公众的言论、公众的意见在中国古代社会更为集中地表现为对时局事态、公共事务的关注。由于民间言论相对缺乏直接的文字记录,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小说、戏曲、野史、笔记中的文字记载。
再次,构建概念体系框架。在古代政治生活中,谏言制度是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一种合法手段。在这种言论制度下,“献诗”“谏言”“进言”“诤言”“言官”“台官”“谏官”等概念共同构成了古代政治生活语境。简单地移植西方学术体系显然无法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真正内涵,因此,必须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出发,建立具有本民族历史特点的概念体系。
首先,追溯古代言论治理思想的来源。王国棉认为“古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是以儒学为主导的思想体系”[5],言论治理思想也不例外。从朴素的“大同”世界的构想、儒家对秩序的强调、封建集权的自我修正与调整等角度探讨“盛世危言”的思想来源与意义,必将泽被后世,对今人更好地传承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梳理古代言论治理制度发展史。言论制度是社会理想与政治现实间发生矛盾后的必然产物,是封建王朝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古代以知识分子为主体构成的智囊集团来自不同地域、阶层,但都在为国家治理提供着决策参考、形势预判、政策制定及修正的依据。中国古代言论治理思想的具体实践产生了言论治理制度,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谏官谏言制度。在缺乏制约的封建皇权下,君主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谏官谏言制度的设计目的就是减少帝王决策失误的可能,谏官的职责便是规劝、匡正帝王言行,评价其得失利弊,并提出改进建议,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君主形象。尽管历代对谏官的人数配置、官阶、称呼不同,但其基本职责大同小异。先秦时期我国已出现了谏言之官的雏形,如舜之“纳言”、商汤之“司过之士”、春秋初年齐桓公之“大谏”等,但真正的专职谏官应以秦之“谏大夫”为始。隋唐时期是谏官制度发展的成熟时期,品级、员额、谏言方式等都有了明确规定。唐时谏官隶属中书、门下两省,据《唐六典》记载,谏官队伍主要由左右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等构成。秦汉时期确立的“五谏”传统,即讽谏、顺谏、规谏、致谏、直谏,在这一时期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为更好发挥谏官职责,唐代还进一步明确了“直谏”与“讪谤”之别。宋代除继承前代言论治理经验外,又发展了“非谏职,不得妄议军国大政”的观点,在进一步明确谏官职责范围的同时,也将谏言对象从帝王扩大到了百官,使得谏官之监督、监察职责又得到了加强。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最重视谏言,谏官数量、地位最高的唐朝恰恰也是经济富庶、国力最强大的王朝;轻视谏言之官的王朝,恰恰也是最短命的朝代,如隋炀帝废除了谏议大夫后不久即亡国。此外,中国古代言论治理思想中的“民本”“兼听”思想,明确的政治分工,悠久的制衡观念,以及谏言制度的实践原则、评判标准体系、制度运行及保障机制等,都对当代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首先,关注古代叙事文学中的言论治理相关现象与情节。如果说史书记载更多聚焦的是庙堂之上统治阶级的言论治理理念与实践,文学作品则更多展示了下层文人、民间百姓的舆论民情,尽管这种反映有时是间接的、含蓄的,但依然是研究中国古代舆情管控的重要材料。因此,古代叙事文学中,野史传说、笔记佚事、小说戏曲等作品中的相关情节也应成为关注内容。尤其是小说戏曲,除创作者本身多为下层文人外,其情节上多有对民间传说与野史的沿袭,更多体现了市井百姓的价值取向。
其次,聚焦古代叙事文学中的神秘文化现象研究。从言论治理角度来看,古代叙事文学中的神秘现象,其本质乃是各阶层争取舆论支持的博弈工具。大量保存于文学文本之中的梦征、童谣、占星等,虽然披上了神秘文化的外衣,但反映的仍是各阶层的意愿、诉求。以童谣为例,古代童谣大体可分为儿歌与政治童谣两大类,其中政治童谣是成人借儿童之口以宣传政治观点、为舆论造势的工具。古人认为“凡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于地为人。……荧惑降为童儿,歌谣嬉戏”[6],“翼星为变,荧惑作妖,童谣之言,生于天心”[3]1034,因此还原童谣产生的社会环境,可以帮助后人了解童谣的编撰动机及文化心理。历代王朝对神秘现象持有警惕并利用的态度,警惕的是造反者会借助神秘现象将反抗当政者的行为合理化,宣传改朝换代乃“天意”所归;利用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借此了解民情、民意。童谣、谶语部分地承载着民心、民愿,批评类的政治童谣更是民众警示当政者的重要手段。如歌颂清官、批判贪官的诸多童谣民谣等。二是借此宣扬君权神授,为当政者维护封建统治造势。各种圣人异表、面占气占、祥瑞梦征等多以神化帝王出身为目的,为其“天子”身份赢得舆论支持。分析古代叙事文学中的神秘文化现象的表象、特征、本质、传播形式等,有助于剖析古代言论治理思想的民间执行情况与民众舆论的反馈。
古代叙事文学中展现的民众仇富心理、仇官心理、同情弱势群体等特点与当代网络舆情中的民众心理有很多相通之处,探讨古代言论治理重视民意疏通、舆论引导的观念及措施,尤其是其对民间舆论非理性的遏制、民间情绪宣泄的引导等,值得今人借鉴。
林语堂指出:“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历史时期,舆论和当权者之间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场争斗或者冲突”“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对立”,这是“政治哲学的一个原则”[7]。虽然受时代局限,他未能看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但这一观点依然提示我们公众批判存在的必然性与普遍性。当代中国,互联网自媒体的发展使得民众意见、民众态度得到了自由表达,各种观点、主张、情绪汇集起来,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力量。如何引导两个舆论场,即传统媒体构成的官方舆论场与自媒体构成的民间舆论场形成正面叠加作用,已成为当今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命题。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政治智慧,吸取经验、反思教训,真正构筑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言论治理话语体系。
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及其创造性转化须在尊重古代言论治理发展客观现实的同时,对古代言论治理思想与制度中各要素作结构与功能的阐释,还原整体与部分相互作用的机制与过程,目的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8],对早日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首先,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是继承中华民族宝贵政治文化遗产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言论治理之道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之中国是历史之中国的发展,讨论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如何面对古人之文化遗产问题,只有系统总结中国古代言论治理的经验教训,才能从中分离出有益因子,推动古代治国理政思想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其次,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及其创造性转化,是扎根历史,面向当下、未来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9]不容否认,古人的言论治理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环境、社会制度的制约,必然也存在一些过时的、甚至是糟粕的成分,一味照搬自然不可取。只有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
再次,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及其创造性转化,是提升政府言论治理能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古代政治家的言论治理观及由此设计的言论治理制度凝结着古人的政治智慧,其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利弊得失,值得今人反思。从古人的言论治理之道中汲取中国智慧,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问题,可以为新时代我国政府的言论治理提供有力的参考。
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须以科学、系统的态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系统地阐述中国古代言论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的历史过程,剖析言论治理体系的主要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其社会功能及历史作用,以期深化对古代言论治理之道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古代言论治理之道的创造性转化,对当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国语·周语上》有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10]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民意的传统。古代社会在将言论治理视为“治道”的同时,又加以“政道”的归纳,以制度规范、引导其发展方向。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观,有助于今人创造性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尽管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产物的言论观,本质上是一种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理政之道,但其中的一些核心价值理念,如“大同”的理想政治秩序,“尚贤”的思想,“兼听则明”的主张等,依然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启示。
其次,研究中国古代言论治理制度,总结其发展的历史规律,有助于今人挖掘历史,把握当下,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古代在实践言论治理观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言论治理制度,为当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虽然这种制度本质上仍是古代尚贤制政治,但其中包含的合理内核、政治智慧通过现代转型,仍可为今人提供参考,为实现科学治理、民主治理、依法治理,走出古代历史上的治乱循环提供借鉴。
再次,研究古代言论治理的主导思想,言论治理制度的设计理念、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有助于今人以古鉴今,在客观看待其历史局限性的同时,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发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制度精华,站在时代的高度,联系社会实际,构建其现代性转型的理论架构,在理论上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
总之,只有将古代言论治理之道和新的时代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才能扎根历史,面向当代与未来,真正做到以史为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9]南北朝诗人庾信《徵调曲》曰:“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只有不忘本来,坚持以古鉴今,才能实现继承中的创新与发展。
[1]黎翔凤.管子校注[M].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4:1049.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34.
[3]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4]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15.
[5]王国棉.古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M].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2.
[6]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205.
[7]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8]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01.
[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10]徐元诰.国语集解[M].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11-12.
The Way of Speech Governance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
LIU L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Anhui)
The way of ancient speech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ancient thought of governance.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in academic circles mainly focus on two aspects: ancient speech governance system, speech governance path and speech 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s. The research on the way of ancient speech can be viewed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ual system of ancient Chinese speech governance, the thought and system of ancient Chinese speech governance, speech governance in ancient Chinese narrative literature, and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Studying the way of ancient speech governance in China will not only help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public opinion propaganda. It i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adhering to the pos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heriting the gen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speech governance; thought; system;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2.02.21
I207
A
2096-9333(2022)02-0145-06
2022-01-10
2019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古代帝王故事叙事中的神秘文化研究”(SK2019A0511);202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中国古代言论治理之道及其创新性转化研究”(2020CX129)。
刘莉(1978- ),女,天津静海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