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礼权
□修辞学论坛 主持人:高群教授
政治修辞与设彀文本建构
吴礼权
(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 200433)
设彀是会话表达中常常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古今中外都不乏运用巧妙而大大提升其表达力的范例。不过,在日常修辞与政治修辞中,运用设彀修辞手法建构文本,在目标预期上是有差别的。一般说来,在日常修辞中,设彀修辞文本的建构,或是为了追求传情的婉转含蓄,或是为了达意的幽默诙谐,从而展现交际者优雅的形象;而在政治修辞中,设彀修辞文本的建构,则多是为了企及特定的政治目标,或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主张,或是为了推广某种政治理念,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以逻辑的力量征服受交际者,从而提升其政治劝谏的说服力。
政治修辞;设彀;文本建构;目标预期;说服力
大凡是研究学术的学者,相信都会承认:“在世界众多的学问中,政治学与修辞学可谓是两门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学问,它们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而存在。”[1]37事实上,政治学与修辞学不仅古老而又年轻,而且紧密相联。讨论政治问题不能不涉及修辞现象,讨论修辞现象也不可能不涉及政治问题。于是,便有了“以政治交际活动中的修辞现象为研究对象”[1]37的政治修辞学的产生。
政治修辞学的研究,需要涉及的内容很多。其中,必有一个绕不开的重要内容,这就是作为政治修辞主体的“政治人”如何适应特定的政治交际情境,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建构相关政治修辞文本。“政治修辞,虽然也是语言活动的一种,但它毕竟跟一般的日常语言活动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政治修辞的效果好坏,不仅跟作为政治人的修辞者本人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还跟国计民生、政权存亡、国家形象等密切相关。”[2]35因此,相对于“自然人”,“政治人”在政治交际活动中尤其需要重视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建构相关的修辞文本,从而有效提升政治修辞的效果,顺利实现政治修辞的目标预期。
根据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古今中外的政治人在政治生活中都非常重视政治修辞的技巧,即特定修辞手法的运用。其中,最为政治人所特别钟情的几种修辞手法分别是:比喻、排比、折绕、设问、讽喻、倒反、引用、用典、双关、留白、设彀、呼告、示现、承转等。”[2]37本文拟讨论的问题,就是其中的“设彀”修辞法在政治人的政治交际活动中的运用问题。
设彀,是“交际者在会话中故意预设语言圈套,诱导受交际者按自己预设的语言目标说出交际者想说的话或顺势推出自己想说的话”[3]188的一种修辞手法。以设彀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称为设彀修辞文本。
从修辞实践的经验来看,以设彀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在表达上一般多有表意婉转含蓄,且别具一种幽默诙谐的机趣。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这种修辞文本的建构都很常见。下面我们看一个中国古代的例子:
一家延师,供饭甚薄。一日宾主同坐,见篱边一鸡,指问主人曰:“鸡有几德?”主曰:“五德。”师曰:“以我看来,鸡有七德。”问为何多了二德,答曰:“我便吃得,你却舍不得。”(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上引这则笑话,说的是这样一个文人的故事:一个东家延师课子,却对所延之私塾先生甚不恭敬,饭食招待甚差。先生虽是孔孟之徒,碍于读书人的面子不好表达不满之情,但时日久了,最终还是没能忍住。一天,东家与私塾先生同坐闲聊。先生见到篱笆边主人家的一只鸡,突然来了灵感,便指着鸡问东家道:“鸡有几德?”东家也是读书人,知道私塾先生所说的典故,便脱口而出道:“鸡有五德。”先生笑了笑,说道:“依我看来,鸡有七德。”东家不理解,反问先生为何多出了二德。先生从容答道:“我便吃得,你却舍不得。”这一下,东家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先生指鸡而问的用意。
从故事所提供的特定的情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私塾先生指鸡而问是“有所为而为”的,意在向东家提出要吃鸡以改善膳食的要求。但是,碍于圣人“谋道不谋食”的教诲,不想丢了读书人的体面,不便直道本心,跟东家明说出来。为了达到既能吃到鸡,又不丢自己的面子,私塾先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修辞策略,这就是通过与东家的闲话家常,预设语言圈套,指鸡而问:“鸡有几德”,目的是要引诱东家说出“鸡有五德”的答案。“鸡有五德”是个典故,出于《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信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是说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如果东家不是读书人,不知道这个典故,就回答不出“鸡有五德”。事实上,私塾先生了解东家的背景,知道他能回答得出来。正因为如此,他下面的借题发挥才有可能进行下去,顺着东家的回答提出一个错误的命题:“以我看来,鸡有七德”,引诱东家提出质疑,然后在释疑中将所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这就显得自然而然了。可见,私塾先生通过设彀手法建构修辞文本来表情达意是非常高明的,其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这一修辞文本:“表达上新颖生动,婉约自然,凸显了一个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求美食’而不失身份的智慧和优雅风度,令人叹服。接受上,‘德’‘得’的突转,出人意表,耐人寻味,使直接接受者(东家)十分尴尬,使间接接受者(读者)忍俊不禁,既益智又开怀。”[3]191
中国文人擅长设彀修辞文本的建构,西方人在此方面也有特长。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西方幽默大师的设彀修辞文本建构:
在一个晚会上,萧伯纳正在专心地想他的心事。坐在旁边的一位富翁不禁感到好奇, 就问道:“萧伯纳先生,我愿出一块美元,来打听你在想什么?”
萧伯纳回答说:“我想的东西不值一块钱。”
富翁更加好奇了:“那么,你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萧伯纳幽默地答道:“我在想着您啊!”(王玮《中外幽默小品选》)
上引这则故事,讲的是爱尔兰剧作家与幽默大师萧伯纳讽刺商人的语言智慧。众所周知:“商人与文人似乎是一对天敌,文人看不起商人满身的铜臭味和唯利是图、奸诈无文的德行,商人又非常看不起文人的清高自大和穷酸掉文的做派,这似乎是通行于世界的普遍现象。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上述富翁与萧伯纳的一番口水战。”[3]190客观地说,这场口水战本不该发生。因为萧伯纳作为一个作家在晚会上陷入沉思,出现走神的情况,这是所有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经常有的现象。那富翁对此不了解,生出好奇之心而想打听,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富翁若是抱持正常人的心态,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询问:“萧伯纳先生,怎么参加晚会还思考问题呢?不知道是否可以请教一下,您现在到底在想什么重要的事呢?”那么,即使萧伯纳再不近人情,也不会刻薄到开口就要骂人的地步。即使是打心眼讨厌富翁,不愿回答他的问题,也会礼貌地敷衍他几句的。然而,富翁突破了人情世故的底线,千不该万不该碰触了文人的大忌,说出“萧伯纳先生,我愿出一块美元,来打听你在想什么?”这样不近人情的话,让萧伯纳觉得是在侮辱他的人格。正因为如此,萧伯纳的反击虽然近乎刻薄,但仍然能够赢得人们的同情与认同,这恐怕也是这则故事在世界上传为佳话的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让人们在情理上认同萧伯纳之外,还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萧伯纳的表达智慧,也是令人感到特别敬佩的。对于富翁恃富傲人的挑战,萧伯纳没有直言反讽,而是运用设彀修辞手法,先预设了一个语言圈套:“我想的东西不值一块钱”,勾起富翁的好奇心,让其顿时兴味盎然,进一步追问下去:“那么,你究竟在想些什么呢?”然后再顺水推舟,释出答案:“我在想着您啊!”这样,不仅使表意显得婉约含蓄,无情地嘲弄了富翁,而且还借此彰显了文人的表达智慧与温文尔雅的风度。富翁作为受交际者,根据其跟萧伯纳谈话的上下文语境,虽然很容易推理出萧伯纳极其恶毒的嘲弄挖苦之义,但也只能像是哑巴吃黄连而有苦说不出,又像是吃进苍蝇一样感到无比恶心,但又无法吐出来一样。这就是萧伯纳运用设彀手法建构修辞文本的魅力所在,也是他绅士式骂人的幽默艺术所在。
从上面所举两个古今中外的例证,我们足以清楚地看出,以设彀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在表达上确实多有表意婉转含蓄的效果,有时还别具一种幽默诙谐的机趣。
其实,以设彀手法建构修辞文本,在古今中外交际者的修辞实践中,其目标预期,除了追求表意婉转含蓄的效果,减少对受交际者情感情绪的刺激,避免其尴尬,从而彰显其优雅体贴的君子形象,或是为了追求谈吐幽默诙谐的效果,从而展现其风趣优雅的绅士风度,有时还可能有更远大的追求。比如说,在政治修辞的情境下,作为政治修辞主体的交际者(政治人),就会跟日常修辞情境下的交际者(自然人)不同,他们以设彀手法建构修辞文本,在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只是为了通过婉约含蓄的表意而彰显自己优雅的风度与君子形象,或是制造幽默而娱乐他人,而是意在通过婉约含蓄的表达,最大程度地消解受交际者可能产生的负面情感情绪,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其政治修辞的目标预期。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中国古代政治人的修辞实践: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左传·隐公元年》)
上引《左传》的历史记载,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代,郑国的武公娶了申国的姜姓女子为妻,号为武姜。武姜为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就是后来继郑武公之位的长子郑庄公,另一个就是小儿子段。武姜对于这两个亲生的儿子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特别溺爱小儿子段,而讨厌大儿子郑庄公。武姜之所以讨厌郑庄公,是因为她在生郑庄时是“寤生”(即“逆产”),让她受了惊,受了苦。所以,从此就讨厌郑庄公,而将全部的爱都给了小儿子段。郑庄公继位为郑国之君后,武姜就为小儿子段讨要最为重要的制邑为封地,郑庄公没同意。武姜又为小儿子段请求改封京邑。所以,段又被称为京城大叔。段被封京邑后,违背规制扩建城墙。后来,又侵占郑国西北边邑属于郑庄公的地方,要求与之共有。虽然遭到了郑庄公臣下的反对,但郑庄公也迁就同意了。不久,段又将与郑庄公共有的边邑占为己有,并延伸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是,郑庄公仍然迁就了段。最终,段暗中完成了城墙的修筑、粮草的储备、铠甲与武器的制造、战车与士兵的配备,就准备要袭击郑国的国都了。武姜不仅不阻止,还与段共谋,商量好届时替他打开国都城门,以作内应。郑庄公获得段袭击国都的具体时间后,对心腹之臣说道:“这次可以收拾段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战车二百辆,先发制人,前往京邑征讨段。京城之众纷纷背叛,段只好弃城而逃,蹿到鄢地。郑庄公又派兵追击段到了鄢。五月辛丑日,段逃到了共国。所以,历史上又称他为共叔段。郑庄公驱逐了段之后,一气之下将其母武姜逐出国都,安置于城颍,并且跟她发誓说:“不到黄泉,都不要见面了!”但不久之后,郑庄公就后悔了,觉得这样太绝情了,对自己的国君形象不好。然而,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挽救了。郑国的大夫颍考叔是郑国边邑颍谷的边境管理之官,听说了郑庄公逐母之事后,觉得不妥。于是,便借口向郑庄公进献物品,请求晋见。郑庄公不仅见了颍考叔,而且还赐了他饭食。但是,颍考叔只吃了饭,而把肉留着。郑庄公不解,就问他原因。颍考叔回答说:“小人家有老母,我孝敬她的食物都吃过了,但还没有尝过国君您赏赐的肉。所以,小人请求国君让我将这肉带回去孝敬她。”郑庄公听了,不禁感慨系之,喟然长叹道:“你有母亲可孝敬,而寡人却恰恰没有!”颍考叔立即追问道:“敢问国君,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郑庄公见问,便将驱逐武姜的事情和盘托出,全部跟颍考叔说了,而且表达了后悔之意。颍考叔听了,脱口而出道:“国君何必为此而忧虑呢?如果您掘地而见泉水,再挖一条隧道在里面母子相见,那么天下谁能说您言而无信呢?”郑庄公觉得颍考叔的主意太好了,立即采纳了。最终,郑庄公与武姜在隧道相见。郑庄公进入隧道,赋诗道:“大隧之中,母子相见,其乐融融!”武姜走出隧道,感慨不已,亦赋诗道:“大隧之外,母子如初,其乐泄泄!”从此,母子关系如初。
从上述故事情节来看,颍考叔虽然仅仅是个边邑小官,不算什么朝廷重臣,但却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的人,深知一国之君理应为万民的表率,做一个孝子贤孙的榜样。所以,当他得知郑庄公逐母之事,便找了一个借口,以进献物品之名觐见,以期寻求机会进谏郑庄公,让他收回逐母成命,恢复母子关系。事实上,颍考叔做到了,因此名垂青史。可见,颍考叔是一个成功的政治人,他进谏郑庄公的一番话是成功的政治修辞。
那么,作为一个政治人,颍考叔又是如何达成其政治修辞的预期目标的呢?根据《左传》记载的颍考叔跟郑庄公对话的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清楚地见出,作为交际者的政治人颍考叔创造性地运用了设彀修辞手法,利用郑庄公赐食之机,故意做出“食舍肉”的举动,引诱受交际者郑庄公疑惑而问,将话题巧妙地引到母子关系上,由此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切换到谏劝郑庄公请回其母武姜的终极目标上,并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将“不及黄泉”的逻辑语义进行了重新阐释,从而帮助郑庄公打破了先前跟其母武姜约誓的语言魔咒,由此顺利地“暗度陈仓”,实现了其政治修辞的目标预期,即既达到了自己进谏郑庄公的目的,又在事实上帮助郑庄公解决了为国之君、为人之子的双重难题。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混乱、社会最为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各种人才辈出的时代。不仅思想界、学术界群星璀璨,政治界也是智者如云。其时的政治舞台上,不仅有无数的男人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甚至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女子也能一展长才,以高超的政治修辞技巧,开创了其辉煌的人生。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位战国时代的丑女如何凭借其政治修辞的作为,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
齐有妇人极丑,号曰无盐女。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行年三十,无所容入。
于是,乃自诣宣王,曰:“妾,齐之不售女也。闻君王之圣德,愿备后宫之扫除。”
谒者以闻。宣王方置酒于渐台。左右闻之,莫不掩口而笑。曰:“此天下强颜女子也。”
于是,宣王乃召而见之。但扬目衔齿,举手拊肘,曰:“殆哉!殆哉!”
如此者四。
宣王曰:“愿遂闻命。”
对曰:“今大王之君国也,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雠。外有二国之难,内聚奸臣,众人不附。春秋四十,壮男不立。故不务众子而务众妇,尊所好而忽所恃。一旦山陵崩阤,社稷不定,此一殆也。渐台五重,黄金白玉,翡翠珠玑,莫落连饰,万民疲极,此二殆也。贤者伏匿于山林,谄谀强进于左右,邪伪立于本朝,谏者不得通入,此三殆也。酒浆沈湎,以夜续朝。女乐俳优,从横大笑。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治,此四殆也。故曰殆哉殆哉。”
于是,宣王掩然无声,喟然而叹曰:“痛乎,无盐君之言!今乃壹闻寡人之殆,几不全也。”
于是,立毁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招进直言,延及侧陋。择吉日立太子,拜无盐以为王后。而齐国大安。丑女之功也。(《群书治要》卷四十二)
上引历史记载,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容貌奇丑的女子,号称“无盐女”。无盐女的头长得就像一个石臼,眼睛深陷,身体壮实,大胳膊粗腿,高鼻子,大喉结,脖子短粗,头发稀少,弯腰鸡胸,皮肤黑得像油漆。年届三十,没有一个男人肯娶。虽然如此,但无盐女并不自卑。一般男人不欣赏她,她就径直前往国都晋见齐宣王,请王宫诸者(即传达官)转告齐宣王说:“臣妾是齐国一个嫁不出去的女人。听说大王是圣德之君,所以希望嫁给大王,给大王打扫打扫后宫也行。”谒者将无盐女的原话如实禀告了齐宣王。此时,齐宣王正置酒于渐台,要跟宠幸之臣饮酒行乐。齐宣王听了谒者的话还没反应过来,左右之人早已掩口而笑。有人甚至跟齐宣王直言道:“这是天下最厚脸皮的女人!”没想到,齐宣王一听,反倒来了兴趣,想看个究竟。于是,立即命谒者传召无盐女。见了齐宣王,无盐女却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张大眼睛,咬着牙齿,举起手抱着胳膊肘儿。最后,说了四个字:“殆哉!殆哉!”(意谓:“危险呀!危险呀!”),一连说了四次。齐宣王一听,觉得莫名其妙,但反而更来了兴趣。于是,让她近前,跟她说道:“寡人愿闻其详。”无盐女回答道:“现在大王治下的齐国,西面有实行‘连横’之策的强秦之患,南面有虎视眈眈的世仇楚国。外有秦楚两大劲敌,随时都有举兵加祸于我之难;内有奸佞小人成群,君臣离心离德,国家没有凝聚力。大王年已四十,至今还未给成人的王子以应有的名位。大王不致力于王储的教育培养,而一意用心于美妇艳姬的罗致收纳;只重视自己亲近的人,而忽视应该依靠的人。这样下去,一旦哪天大王弃万民而离人世,国家一定大乱,这是危险之一。大王修筑渐台五层,黄金白玉、翡翠珠玑等珍宝装饰到处可见,劳民伤财,让万民疲惫已极,这是危险之二。而今齐国的贤能之士都隐匿于山林民间,谄媚奸谀之流簇拥于大王左右,奸邪饰伪之人充斥于朝廷,正言直谏之士不得尽忠于大王之前,这是危险之三。大王整天不理朝政,沉溺于美酒琼浆,夜以继日;歌女舞姬环于前,俳优弄臣绕其后,恣意纵横,开怀大笑。外不结交诸侯,敦睦邦谊;内不整顿朝纲,富国安民,这是危险之四。所以,臣妾连说了四次危险呀危险呀!”齐宣王听到这里,终于恍然大悟,深感惭愧,默然无声。沉默了好久,这才喟然而叹说:“无盐君的话说得太痛心了!寡人这是第一次听到寡人所面临的危险。寡人的危险,几乎到了不能保全自己的地步呀!”于是,齐宣王立即下令拆毁渐台,罢去歌舞女乐,摒退谄谀小人,不用雕花镂彩的奢侈之器,精选兵马,充实国库,招贤纳士,重用正言直谏之臣,延伸而及左右位卑之人。选定良辰吉日,册立太子,拜无盐女为王后。从此,齐国大治,国富民安。这都是丑女无盐之功。
从上述故事所叙之情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无盐女是一个民间女子,因为长得奇丑,连嫁人都成问题。但是,她“位卑不敢忘忧国”,人微而志大,竟有干禄于齐宣王之想。正是因为有远大的志向,她才在进谏齐宣王的特定情境下临时获得了政治人的角色身份,她的“四殆”之说也成了典型的政治修辞文本。中国自古有一句话,叫“英雄不问出处”。从无盐女的事迹来看,证明此言不虚。按常理,无盐女长得奇丑无比,应该自惭形秽。不说应该自暴自弃,最起码也应该有自知之明,安于现状,面对现实,安之若素。但是,她突破了常人的正常思维,要将最劣质的产品卖出最高的价位,嫁不了人,过不上正常人的生活,那就玩政治,参与政事,治国安邦。客观地说,这是异想天开,是不现实的。但是,无盐女却有变不现实为现实的智慧。这从她谋定而后动的三步策略就可清楚地见出。第一步,为了实现晋见齐宣王的目标,她前去叩王室之门,对谒者不直言求见齐宣王是为进谏,而说是为了求婚。这大大突破了谒者的思维模式,让其顿生想看热闹的好奇之心,情不自禁间有了一种突破宫规的情感冲动。事实上,谒者正是因为没有遏制住自己的情感冲动,这才破例为无盐女通报了齐宣王。不然的话,他照章办事,一句话就挡掉了无盐女的请求,让她无法实现晋见齐宣王的梦想。而见不到齐宣王,自然也就不能实现其成为政治人而获得进谏齐宣王的预期目标。第二步,见到齐宣王后,无盐女先是故意不说话,而是“扬目衔齿,举手拊肘”,让齐宣王感到莫名其妙。待到齐宣王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她的身上时,她才开口说话,而且只说四个字:“殆哉!殆哉!”然后,再重复三次。这样,一共说了四次:“殆哉!殆哉!”至此,无盐女的语言圈套全部布置停当。第三步,当齐宣王说出“愿遂闻命”时,正式进谏的时机也就到了。于是,“四殆”的陈述便水到渠成了。
纵观无盐女进谏齐宣王的整个政治修辞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以求婚为名请求谒者通报,是序曲;见了齐宣王不说话,而只是“扬目衔齿,举手拊肘”,是入场;待到齐宣王感到困惑时,连说四次“殆哉!殆哉!”,是清嗓;齐宣王说出“愿遂闻命”后,进行“四殆”陈述,则是正式开唱。第一、第二部分,是以行为艺术为后续的设彀修辞文本建构创造条件,第三、第四部分,才是正式的设彀修辞文本建构。连说四次“殆哉!殆哉!”是造疑,就像围猎活动中的布网动作,“四殆”陈述是释疑,就像围猎活动中的收网动作。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无盐女进谏的过程有些复杂,似乎太费事了,不如省略第一至第三个部分,直接进入第四部分,开门见山就跟齐宣王将“四殆”的内容讲出来。这样,更符合“语言经济”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就把进谏的意思讲清楚、说明白,既少费了自己的口舌,又节省了齐宣王的时间。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如果真的如此,从接受效果的视角来看,就是彻底失败了。因为这样直道本心的进谏,表达太过直白,会拂逆接受者齐宣王的心意,很容易使其产生抵触情绪,进而排斥其说辞。这样,就欲速则不达,影响进谏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实上,无盐女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早就洞悉了齐宣王的心理,这才费尽心机地设计了一场大戏,有序曲,有入场,有清嗓,有开唱,从而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地完成了这场政治修辞的戏码,通过创造性地运用设彀手法建构“四殆”修辞文本,不仅顺利实现了进谏齐宣王的政治修辞预期目标,而且还“打兔得獐”,意外地成就了自己无法实现的婚姻梦想,做了齐宣王的王后。之所以说是“打兔得獐”,是因为无盐女求见齐宣王的本意根本就不在婚姻,而只是出于爱国忠君的动机而实现进谏的目标。求婚只是一个借口,是她求见齐宣王得以成功的一种奇谋妙策。只是因为无盐女实在是智慧过人,其政治修辞的技巧非常高明,最终是“兔獐”并获,既完成了进谏齐宣王的初衷,又意外地收获了个人的幸福,堪称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政治修辞高手。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位中国古代的政治修辞高手。他虽然政治站位没有无盐女高,不是出于忠君爱国的宏大理想,而是为了向皇帝讨要应得官位,但其政治修辞的技巧同样值得我们赞赏。
太祖尝面许张思光(融)为司徒长史,敕竟不下。
张乘一马甚瘦,太祖见之,问曰:“卿马何瘦?给粟多少?”
张曰:“日给粟一石。”
上曰:“食粟不少,何瘦如此?”
张曰:“臣许而不与。”
明日即除司徒长史。(明·何良俊《语林·排调第二十七》)
上引记载,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南朝齐太祖萧道成,跟朝臣张融(即张思光)关系颇是亲密。一次,二人闲聊,说得高兴,萧道成一时兴起,随口许诺要给张融加官进爵,拜他为司徒左长史。张融听了当然非常高兴,于是就等着皇上正式颁诏授官。可是,左等右等,好久都没有任何下文。张融虽然心里不爽,但碍于萧道成是皇上,自己是有格调的读书人,所以,既不敢也不能去跟萧道成讲道理,或是直言提醒萧道成兑现诺言。最后,张融想到一个办法。他先买了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放在自家马厩里,待到萧道成召见时,他就骑着这匹瘦马去了。萧道成一见张融的马,就觉得奇怪,于是便问他说:“张爱卿,你的马怎么这么瘦呢?你每天喂它多少食料啊?”张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每天给粟一石。”萧道成听了,更加奇怪了,又问道:“吃得不少啊,那为什么还这么瘦呢?”张融又是脱口而出,说道:“臣是许诺每天给它一石粟,实际上并没给这么多。”萧道成听到这里,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张融的用意。于是,第二天,就兑现了诺言,授予张融司徒左长史之位。
从上述故事情节,我们可以清楚地见出,张融不是一般人。不然,他也不敢而且也不能向齐太祖萧道成讨官要官。事实上,张融确实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史载,张融字思光,是南朝宋齐间著名的才子,他的身世与经历都是相当的显赫与不平凡。他出身南朝吴郡世族,乃南朝刘宋时会稽太守张畅之子。初仕刘宋朝为封溪令,后举秀才,对策中第,为尚书殿中郎,不就,改为仪曹郎。不久奔叔父丧而得罪免官,后复摄祠部、仓部二曹。入齐,官拜黄门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等职。其人形貌短丑,行止怪诞。初出仕为封溪令时,路经嶂嶮,为獠贼所执,将杀食之,他竟然神色不动,作《洛生》咏,獠贼怪而异之,终未加害。又有一次,浮海至交州,遇大风,不仅毫无惧色,而且自咏“干鱼自可还其本乡,肉脯复何为者哉”,又作《海赋》。除了胆识过人,还才情过人,于清谈、佛学、书法等方面都有过人的造诣,尤其擅长草书,并为此而得意。有一次齐太祖萧道成跟他说:“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他竟回答道:“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又常叹息:“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萧道成曾笑言:“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4]219
由上述张融的背景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张融不是普通的自然人,而是一个典型的政治人。他跟齐太祖的对话内容虽事涉个人官职问题,似乎无关政治,实则不然。因为齐太祖萧道成不是普通人,而是皇帝。按照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规约,皇帝是金口玉言,言出必行,这是有关皇帝的诚信问题,也是事涉君威问题,是严肃的政治问题。萧道成跟张融私下闲聊时,随口许诺给他加官进爵,张融可以当真,也可以不当真。不当真,就是视萧道成为普通朋友,他的许诺可以当作是玩笑;当真,就是视萧道成为皇帝,他的许诺必须兑现。从上述故事情节看,张融显然是将萧道成说的话当真了,是将萧道成视为九五之尊、言出必行的皇帝,而不是普通的朋友。因此,他有理由要求萧道成兑现诺言,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虽然从道理上来说,张融这样想是对的。但是,真正实践起来还是存在困难的。因为张融作为萧道成的臣下,要实现讨官要官的预期目标,事实上存在两难:一是皇帝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作为臣下不能跟皇帝讲道理,更不能得理不饶人。因此,直接跟萧道成讨官,事实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得体的。二是自己是读书人,而且还是一个自视甚高的名士,不能因为要升官连读书人的自尊与体面也不要了。不过,张融最终破解了这两大难题,通过运用设彀手法,巧布语言陷阱,引萧道成自投罗网,令其不得不在维护自身皇帝权威与诚信的自我定位要求下,主动兑现先前对张融的封官之诺。
客观地说,张融向萧道成讨要司徒左长史的官位,本质上就是逼宫。但是,由于张融智慧过人,创造性地铺设了运用设彀修辞手法建构修辞文本的基轨(买好瘦马准备萧道成召见时作为话题诱饵),遂使逼宫披上了温情脉脉、温文尔雅的面纱,使被逼宫的受交际者齐太祖完全没有情感情绪上的不快,反而觉得交际者张融给了他面子。因为张融不把话挑明了说,既可以理解为是给萧道成面子,也可以理解为他相信萧道成作为君王的智商,同时也借此展现了自己的智慧,让萧道成不得不打心眼里感激他、佩服他。可见,张融确是一位高明的政治人,其政治修辞的水平堪称一流。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并不都是把官位高低看得很重的。事实上,真正的文人传统是鄙视做官与从政的。张融向萧道成讨官要官之事,之所以被中国古代文人传为佳话,主要原因恐怕不在张融讨官要官这件事上,而是指向张融讨官要官的政治修辞智慧上。
中国古代确实有很多擅长运用设彀手法建构修辞文本的政治高手,而现代西方也不乏在此方面有特长的政治人物。下面我们来看一例西方政治人的政治修辞实践:
据说,罗斯福在当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里担任要职。一天,一位朋友向他问起海军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
“你能保密吗?”
“当然能。”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李春生等编《世界名人幽默精品》)
上述故事中的罗斯福,就是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1945),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领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最后的胜利作出过重要贡献。在担任美国总统前,罗斯福曾在威尔逊总统当政期间服役于美国海军,担任美国海军助理部长达7年之久。上述故事应该就是发生于他担任海军助理部长期间。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海军助理部长,已经属于政府高官,自然就是政治人的角色身份了。故事中罗斯福的那位朋友,到底是什么身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当他向罗斯福打听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时,无论他先前是什么身份,此时都被临时赋予了政治人的角色(政治修辞学上称之为“角色政治人”)。因为他要跟罗斯福谈论的话题事涉美国的军事机密,而军事机密跟国家政治有关,因此他们的谈话就是政治修辞的性质,而非日常修辞的性质。既然是政治修辞,作为政治人的罗斯福就必须讲究政治修辞的技巧。面对朋友的询问,不论是出于什么动机,他也不可能严辞拒绝,但也不能实话实说。如果严辞拒绝,那么不仅有失政治人的风度,而且有违普通人的人情世故,今后无法立足于世。如果实话实说,那就是泄密,这既有违军人的纪律要求,也触犯了政治人的政治禁忌。
那么,如何既避免政治禁忌,不违反军队纪律,又不致于悖逆基本的人情世故呢?对此难题,作为政治人的罗斯福找到了一个有效的解决之道,这就是通过运用设彀修辞手法,预设一个逻辑前提,然后布设语言陷阱,让受交际者(那位探询军事机密的朋友)自投罗网,从而在一问一答之间化解说与不说都两难的尴尬,既让受交际者知所进退,又保全了其面子,同时还维护了自己作为政治人的优雅与风趣的正面形象。可见,罗斯福的政治修辞是非常高明的。
设彀,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自古以来就为中外交际者所喜欢运用的。不过,就其修辞实践的经验而言,它主要出现于交际者与受交际者的口语会话表达中,一般不会出现于书面表达中(如果出现于书面表达中,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记录他人的对话情景;二是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情节)。
运用设彀手法建构修辞文本,古今中外都不乏高手。无论是自然人的创意造言,还是政治人的别出心裁,都能生动地再现设彀修辞文本建构的魅力。不过,在日常修辞与政治修辞中,运用设彀修辞手法建构文本,在目标预期上是有差别的。一般说来,在日常修辞中,设彀修辞文本的建构,或是为了追求传情的婉转含蓄,或是为了达意的幽默诙谐,从而展现交际者优雅的形象;而在政治修辞中,设彀修辞文本的建构,则多是为了企及特定的政治目标,或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主张,或是为了推广某种政治理念,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以逻辑的力量征服受交际者,从而提升其政治劝谏的说服力。
[1]吴礼权.政治与政治修辞情境[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2]吴礼权.政治修辞与比喻文本建构[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3]吴礼权.传情达意:修辞的策略[M].修订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4]吴礼权.言语交际与人际沟通[M].2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Political Rhetoric and Shegou Text Construction
WU Li-quan
(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Shegou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rhetorical device in conversa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expression through the subtle use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 There are distinctions on target expectation between daily rhetoric and political rhetoric when constructing text with Shegou rhetorical mean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purposes of constructing shegou text in daily rhetoric are that conveying feelings in an implicit way or expressing intentions in a humorous way so that the communicator can present his/her elegance. The purposes in political rhetoric are to attain certain political goals which are to spread belief and promote political ideas. It can enhance persuasion with the power of logic to persuade the communicants.
political rhetoric; shegou; text construction; persuasiveness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2.02.06
H030
A
2096-9333(2022)02-0035-08
2021-12-15
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政治修辞学”阶段性成果。
吴礼权(1964― ),男,安徽安庆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中国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中国修辞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修辞学、语言学理论及中国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