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策略探究

2022-11-27 12:14邵永丰浙江萧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24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服务

文/邵永丰(浙江萧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商业银行在发展农村综合金融方面有着独特的推进方案,历史的沿袭对农村综合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农业商业银行体系应在研究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下农村个体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注重探索和完善我国相对完善的新型农村金融企业体系,为推进农村普遍农业金融经济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相关政策保障。

一、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价值分析

(一)普惠金融对农村发展的价值

1.符合三农经济加速转型的实际需求

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总体发展趋势十分缓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虽然总体形势没有变化,但经济结构已进入转型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2]。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传统的农业生产依赖于高消费、高资源浪费已不能再发展,传统的“三农”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转型。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适应新时期农村、农民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其目的是确保更均衡地分配财政资源,加强对薄弱财政环节的支持,并相应降低金融服务门槛。

2.有利于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改革

我国早在2003年就进行了相应的农村金融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努力,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

农村金融服务业建立了多种模式,农村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和环境也相应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但也需要注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还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需要进一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需要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朝着更具包容性和综合性的方向前进[1]。

3.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构成部分

当今,金融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金融模式强调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安全性,其核心也是利益与风险的平衡。从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来看,许多农民和农村经济主体根本没有得到足够的金融支持,也开始投资于更昂贵的私人融资,增加了农民的生活成本,与我国金融体系的最终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二)移动金融对农村发展的价值

1.有利于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性是指导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原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经营条件相对薄弱,金融服务风险大、回报率低,难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包容性金融发展的早期阶段也会出现争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国社会各界逐渐达成共识,这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引入新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负担能力和企业可持续性之间就不存在不相容性。移动金融的载体是智能手机,它可以构建低成本、智能化、移动化的基础设施,从而降低成本,而且移动金融覆盖范围广,在更好的政策环境下,可以解决农村发展普惠金融的业务可持续性问题[2]。

2.有利于农村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得到拓展

传统农业由于技术水平低、产品相对薄弱,处于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底层,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高。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仅对基本的汇款、贷款和存款,而且对金融服务的整体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种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不符合单一的金融服务。在惠普金融发展过程中,一些农村地区面临着严重的供需矛盾。移动金融的适应性强,可以将移动金融与金融服务有机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共同服务农村普惠金融。

二、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优势

(一)网点人员优势

农业商业银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内容,地域分布广,人员配备充足。农业商业银行一般具有客户存贷分散、资金流动大的金融特点,在贷款服务覆盖的相对范围和深度上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农业商业银行一般位于大城市和城郊村庄的外围。受员工多、存款人多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商业银行网点在我国的存贷款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农业商业银行全面实施农民普惠金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现有网点和员工众多的规模优势,让农业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办理业务,为亿万农业用户提供更好的农民金融保障服务[3]。

(二)地缘历史传承

农业商业银行是为农民和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农业商业银行一般需要一定规模的农村文化内涵,与农民密切相关。由于其与地方、城乡之间的长期密切工作关系,在区域特色和密切的人际关系方面也比其他国内金融机构具有更大的优势。农业用户对于农业商业银行更加信任,与其他银行相比较,更愿意选择农业商业银行。农业商业银行的本土化经营理念模式也有助于农业商业银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相关政策优势

在地方政府努力的基础上,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国家有关政策也特别重视农村经济建设,为农业商业银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持。主要包括支持小额农业贷款和税收优惠,为农业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效的保障[4]。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农业商业银行可以为农业用户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农业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完善的服务,给农业用户更好的服务体验。

三、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价值

(一)普惠金融对农村发展的价值

1.符合“三农”经济加速转型的实际需求

在大规模经济危机或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的平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当前,中国和世界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新时代特征。目前,我国正进入新世界的正常状态,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总体社会形势的现阶段,虽然短期内可能没有明显的结构变化,但当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期进入较大的转型期时,经济增长率必然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放缓,结构性矛盾更容易突出。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国内新农村经济形势的出现,必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在全方位的金融经济领域加快发展。事实上,这一阶段也是政府为充分满足我国现代新农村建设各个阶段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而探索的最具体、最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一。深化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目标:一是进一步实现地方各级财政资源的优化与平衡,优化有效配置,降低对基层金融体系服务需求的主要门槛。

2.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改革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始于2003年。经过十多年对农村改革的探索和发展,农村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村金融创新服务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也得到了积极的创新。农村金融体系中社会金融的主体结构体系和制度环境逐步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机制也逐步完善。然而,目前农村金融体系还不能真正满足当代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繁荣的实际需求,需要金融机构更加重视发展和完善农村普惠金融和农业金融。使更多先进国家的专门金融机构有效参与发展进程,完善现有农村金融发展服务体系。

3.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构成

目前,财政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金融模式在金融资源配置中更注重配置效率和配置安全,其核心是关注收益与风险的平衡。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农民和农村经济主体都无法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而昂贵的私人融资却使农民的生活成本上升,这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函,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增加了农民获得金融支持的可能性,对我国农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移动金融对农村发展的价值

1.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没有更完善的金融生态环境来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仍然具有高风险、低回报的特点,难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企业可持续性本身就是发展普惠金融的一项重要原则。农村企业可持续经济发展计划的目标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这将对可持续发展的初始阶段产生重大影响。

整个农村包容性农业金融体系,随着农村移动互联金融工具的日益广泛应用,以及移动互联智能手机技术的技术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得以发挥,可以以相对较低的使用成本逐步建立智能化与移动性相结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国外移动互联网金融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发新型农村普惠性移动金融产品,也是推动农村普惠性移动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

2.提升农村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

传统的金融和农业企业无论在专业技术水平还是金融服务产品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现代高科技农业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然而,在农业快速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民合作社对综合性专业金融服务企业的需求在未来会自然增长。基层农民还可以从汇款、存贷款结算等多个方面获得充分的保障,发展成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一体化企业,但由于传统农业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的缺陷带来了多重制约。在大多数农村,银行在大力发展农民、农民和农民的普惠性政治金融体系的基础上,将逐步适应农村多元化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理顺供求矛盾。与其他传统的消费者融资方式相比,移动供应链融资方式具有自身独特的环境适应性特征。将移动科技金融创新相关产品引入新型农村金融产品服务,有助于全面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线上线下金融融合的效果。

四、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主要方法分析

(一)完善相关的金融基础

1.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力度

普惠金融的长期发展有赖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为服务对象,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更多的服务,对民生和实现城市化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促进安全有效的金融服务可使小微企业和穷人受益。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可以在选择负责人管理的同时,在小超市或精品店设置一定的自助服务终端,使农村基本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同时,还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设置无线取款服务点,提高用户体验效率和金融服务能力[6]。

2.加大相关资金支持与投入力度

针对农村商业银行体系建设规划中农村信用问题的现状和商业银行分行业务的发展趋势,要加大对农业商业银行建设的投入和资金保障力度,确保分支机构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为解决我市边远山区农民农村金融支持服务机构缺失的问题,在社区便利银行和村级学校建立城乡一体化资金筹集和准入统一监管机制。基于建立具有明显三维特征的综合服务系统网络模型的理论,农村银行间的交易结算过程通常可以相对高效、流畅。

3.推动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迅速出现和发展,以及其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互联网金融服务与国内传统产业金融服务的融合和渗透程度越来越明显。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移动时代的基础上,电子银行技术也不断得到应用和快速发展,逐步丰富和拓宽了各种电子银行渠道。有效满足个人客户日常基本的资金报销需求和支付汇款查询需求,使每个用户都能真正享受到更便捷、更全面的银行服务。同时,电子银行的使用可以有效增加客户黏性,有利于农业商业银行发展。在探索和实践发展新型农业商业银行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向新农民的家庭或农田派遣更多文化素质高的农村基层银行管理人才,有效地推广金融产品,促进农民实际问题的解决。电子银行的推广,需要脚踏实地,符合农业用户的实际,贴近农业用户的生活,以方便农业用户为目的,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用户服务。

(二)金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科学

1.更加凸显支农重点

农业现代化的深化也需要相对稳定、高水平的农村金融资源。为了有效地满足这些实际需要,金融部门还要加强农村龙头企业服务项目融资的发展,加大资金对龙头农产品企业发展的再投资,更好地引导地方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建设新的农业基地。在可能的情况下,及时满足新业务发展的融资和信贷需求,实施一批地方金融助农优质贷款试点项目,提高农村发展中地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效率,全面提高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管理信息化水平。

2.创新当前的金融产品

农民对金融管理的实际消费需求也是我国金融产品创新体系结构和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服务供给渠道多样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足够土地抵押贷款的特殊情况下,还应当允许以农村人均居住用地使用权价值作为资产担保,在农村取得相关担保贷款[7]。尽量减少因土地抵押贷款不足而无法获得相关贷款和融资困难的农户贷款困难。当前,加大对农业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有效推广新模式,降低农户贷款成本,对于一些回报率很高、发展前景较好的农户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在新形势下,明确提出发展普惠性、农业友好型金融政策,既能积极满足全省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经济的金融需求,又能促进普惠性金融适应时代发展。在客观、全面分析我国农村普惠制融资需求现状和改革发展新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普惠制的融资模式。

农业商业银行及其制度成员还应特别强调如何通过创新改革和调整,努力探索和完善传统的小额信贷担保服务及传统农村股份制银行的新经营模式。有效创新和调整完善地方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服务资金供给运作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完善自身的农村普惠金融模式。GSP金融公司与农村银行合作,也可以保证商业银行在接受不同地方商业机构的个人抵押贷款客户时,可以选择更具个性化及区域特色的差异化信贷金融支持服务。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银保监会将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水平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根源与法制化破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