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慧东(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资金作为集团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倘若缺乏良好的资金管控手段,易导致集团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陷入经营危机。集团企业在发展进程中,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利益最大化,而此项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集团企业是否具备优秀的财务管理水平。集团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及使用,不仅对财务管理水平及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也是保障集团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重点。因此,集团企业需正确认知资金集中管理价值,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管理优势。
银行户头多、存款分散等是集团企业下属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易导致资金闲置、管理失控等问题产生,使得企业内部资金状况更为紧张。企业资金管理分散,对于资金利用率及效益影响较大,集团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于自身资金状况了解不够充分,易产生资金体外循环现象,企业决策风险随之增加。集团企业下属公司普遍存在银行户头较多、存款分散的现象,导致资金闲置、管理失控等问题频发,使得原本就较为紧张的资金状况更为严重。企业资金管理分散,易导致资金利用率及效益受到影响,集团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高存款与高贷款并行问题,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充分落实,是激活集团企业闲置资金,实现资金管理效率提升,保障资金安全的必然选择。
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充分凸显集团企业整体资产规模所具备的优势,进一步强化融资能力。集团企业下属公司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落实前,受经营规模小、信用评级低等因素影响,难以开展单独融资活动,即便部分下属公司可以进行单独融资,也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倘若下属公司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受资产质量与资产负债率差异带来的影响,融资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易使得某些子公司面临高负债率问题。依托于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全面实施,推进全面授信与统贷统还模式的充分落实,借助集团企业资产规模以及资金流量优势,实现综合信用评级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强化集团企业融资授信额度,促进筹集资金能力的提升,筹集充足的运营资金,支撑企业经营及投资活动的有序开展。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落实能够有效盘活集团企业内部存量资金,并且实现下属公司全部资金的合并使用,切实强化集团企业资金统筹规划及平衡能力,通过实现下属公司之间的资金流动与共享,调剂余缺,有效减少财务费用支出,促进资金周转效率的全面提升。通过集团企业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与配置,借助集团企业资金流量规模,实现议价能力的有效提升,筹集低利率资金,有效降低集团企业融资成本。与此同时,统一将企业内部闲置资金开展理财、保值等活动,增加存款利息,提升各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强化资金利用率与风险防控能力,帮助集团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之中,占据一席之地[2]。
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帮助集团企业提升对于下属公司资金运营状况的管理控制水平,提升集团企业资金透明度,对下属公司资金余缺进行合理配置,以便充分满足企业融资活动开展需求,实现资金周转率有效强化,切实提升企业资金风险防控力度,有效规避与化解流动性风险,助力集团企业实现健康稳定运营。
集团企业下属公司分别在财务公司与外部商业银行开立账户,外部银行由集团企业统一指定,下属公司在财务公司内部账户开展各项资金结算业务。在此模式之下,统一将下属公司所有资金存入集团财务公司账户之中,逐步推动集团企业“现金池”形成。财务公司应当与下属公司签订相关授权协议,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涉及资金支付工作时由下属公司提供支付指令,统一结算完成。收支一体化模式能够进一步实现结算关系清晰度提升,同时集团企业还能对下属公司内部资金收支状况进行严密的监督管控[3]。
“收支两条线”模式管理运转的原理为采取互不影响原则,单独处理下属公司内部资金收入与支出。下属公司在运营管理进程中,不仅应当在集团企业所指定的银行内部开始相关收入支出账户,同时还需在财务公司开设内部账户,并给予财务公司开展资金归集、查询及结转工作的权利。在此模式下,能够借助第三方协调,实现下属单位账户纳入财务公司账户之中,同时保持相互独立的状态,在实际的管理应用进程中,不受账户类型以及余额等因素的限制,实现全封闭结算与实时到账机制的充分落实,进一步强化资金周转速度。
资金池即为集团公司实现下属公司资金资源集中调配的管理模式。资金池运作原理即为,集团企业设置母公司账户为资金池,在母公司账户下设立子账户为下属公司账户,并对下属公司账户可用资金额度进行合理的限定,确保其不超过规定虚拟透支额度。银行系统定期自动清零子公司账户,及时将资金汇集于现金池之中,子公司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涉及支付行为可从集团企业资金池划拨归还。子账户结余资金产生利息、透支支付利息,下属单位银行账户与资金池形成联动反映,充分实现集团企业与下属单位之间的资金资源共享,促进资金利用率高、流动性强目的的实现[4]。
1.强化银行账户管理
集团企业在运营发展进程中,应当对下属公司银行账户落实严格的监督管控机制,不仅应当对下属公司外部商业银行基本账户进行明确规定,而且要求下属公司将基本账户信息全面纳入财务公司归集管理列表之中。为保障经营状况良好的下属公司维持稳定运营,通常情况下会基于下属单位实际运营状况,允许其保留多个外部银行账户,然而务必保障所拥有的外部银行账户与财务公司签约,并纳入其归集列表之中。
2.改变资金归集模式
财务公司在集团企业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代理银行直连系统优势,不仅充分实现对下属公司银行账户信息的实时监督管控,同时促进财务公司结算效率的充分提升。下属公司所开设的外部银行账户,已全面纳入财务公司归集管理列表,因此下属公司可直接利用外部银行账户开展收款业务,财务公司可通过银行直连系统落实全面监控工作,倘若下属公司银行账户产生资金流动现象,则账户内资金将全部上交至财务公司账户之中[5]。此外,财务公司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还可与多家银行签订第三方协议,通过建立网络渠道,实现资金归集效率的全面提升,极大地降低下属公司对于银行的依赖性,进一步强化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在实现资金归集时,仅需借助银行接口清理和上收下属公司账户资金,此种多样化归集方式,极大地满足了财务公司个性化运营需求。
3.规范结算流程
集团企业下属公司在开展外部支付业务时,仅需通过财务公司系统客户端发起指令,经系统自动审批上传至业务处理系统与账户处理系统,即可完成资金支付业务。因此,下属公司只需保障支付指令的准确无误,财务系统将会自动扣除或划拨存款至下属单位指定账户之中,减少人工操作可能存在的失误,自动化账务处理方式,可减轻财务公司工作量。财务公司操作人员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收到下属公司付款指令后,系统将自动接收付款指令,并完成审核与款项划拨工作,无须人为操作,极大地提升财务管理便捷性,实现财务公司资金运转效率的全面提升。
4.合理配置富余资金
财务公司在日常运营管理进程中,不仅应当充分满足下属公司结算及贷款需求,还需遵循银保监会相关要求,充分利用下属单位富余资金,开展项目投资活动,以实现资金利用率全面提升的目的。为保障财务公司富余资金投资项目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财务公司通常会成立独立投资管理部门,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进程中主要负责审核投资项目风险,准确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在开展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1)违约风险;(2)流动性分析;(3)收益率风险。在对风险及收益进行全面评估下,大部分财务公司会选择以下几种投资方式:(1)借助银行存款期限不同,开展资金投资运作;(2)购买债券;(3)购买有合作关系的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与风险系数偏低的基金;(4)选择投资风险偏低,但收益较为稳定的信托产品。
5.全面排查企业财务风险
在集团企业发展进程中,财务公司作为关键部门之一,在日常运营中不仅应当保障集团企业资金安全,同时也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资金利用率。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应当基于集团企业经营现状,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严格按照集团企业既定规章制度,落实风险评估工作,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风险防控措施制定的主要依据,加大集团运营管理流程控制力度,在集团内部设置独立审核部门,严格落实资金审批制度,从根本上降低财务风险产生概率。财务公司还应当基于集团企业实际运营发展状况,设置稽查部门,主要负责排查集团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实际资金支出环节,倘若审批超过授权范围,应当及时上报至管理层。
1.助力集团企业资金统筹、调控力度强化,促进下属公司资金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财务公司在运作过程中借助集中统筹协调、适度分权的管理模式,将一种完全市场化的关系,合理应用至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之中。财务公司针对下属公司在经济利益基础上建立各类专门约束机制,实现集团企业下属公司具备充分独立的财权,能够切实激发下属公司自主管理资金的积极性,实现下属公司自主管理资金能力的有效提升。
2.提升集团企业资金配置合理化,减少资金沉淀
财务公司可充分采用市场理念,基于子公司运营需求,实现闲置资金的合理集中,将其及时配置给拥有良好机会却缺乏充足资金支持的子公司,由此资金短缺子公司可获得良好的投资机会,资金富余的子公司也可以此获取良好的收益,推动集团企业内部资源互补。与此同时,内源融资模式的充分落实,能够减少外部融资,帮助集团企业实现融资成本有效降低。
3.强化资金管控力度,科学规避资金风险
下属公司借助财务公司工作的充分落实,实现资金的统一归集、调配以及管理,集团企业可依托于银企直联系统,动态监督下属公司资金动态,及时掌握流动状况。其次,在为下属公司提供相应金融服务的同时,还能对财务运营状况及实际经营成本进行全面准确地分析。最后,实时监督管控下属公司资金流入、流出状况,强化资金风险防控能力。
4.开展投资增值业务,搭建资本市场运作平台
首先,符合规定条件的财务公司,可及时向银保监会申请从事有关金融机构、有价证券投资的业务开展。其次,集团企业为实现经营规模扩大、优化资金机构、开展并购重组活动时,基于商业机密角度考量,不能将相关工作交由外部机构开展,财务公司便在此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集团企业可基于风险偏好,在企业内部构建投资产品备选库,在具备闲置资金时,可从中发掘收益高、安全性强的投资产品,推动投资活动有效落实。最后,通过市场调研工作的充分落实,发挥集团企业外部盈利能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集团企业应当基于自身管理需求,实现组织机制的建立健全,明确财会管控部门与资金结算组织权责,在集团企业及下属公司内部设置独立资金管理岗位,明确员工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确保员工在实际的资金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实现完善与优化,针对利息收取、合约签订等环节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集团企业正当权益。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落实事前评估预测工作,定期开展财会检查、风险调研等工作,切实保障集团企业内部资金运用的科学性、资本存放的规范性。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督促整改工作的有效落实,切实提升集团企业管理质量。此外,还应当强化集团企业内部复合型人才储备,培养专业资金集中管理团队。对现有员工工作能力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工作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督促整改工作有效落实,定期引进专家学者开办讲座,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一方面强化员工资金集中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强化员工综合素质。
集团企业为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充分落实,不仅应当树立正确认知,完善内部管理体系,还应当搭建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信息化系统实现资金透明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并非简单地对资金进行统一收集,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资金控制体系。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资金归集管理平台,对集团企业存量资金实施归集、划拨与监督管控,促进资金周转效率及透明度的全面提升。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充分分析集团企业盈亏状况,动态化监督管控下属公司内部资金流向变化,为集团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资金分配方案等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综上所述,资金集中管理对集团企业稳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既能够提高集团公司价值链运行成效,还能够实现总部公司对下属分支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因此,集团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充分应用,选择合理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并做好保障措施,促进自身内部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提升,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