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毅
(大连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119)
夏季是肉羊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由于部分养殖人员的动物医学水平和防护意识较差,在肉羊患上疾病时,许多养殖人员很难及时发现,再加上后续处理方法不当,很容易导致肉羊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肉羊养殖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夏季肉羊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防治工作水平,保障肉羊的健康。
在我国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羊只体内的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再加上羊只居住环境的通风性不佳、饮水量不足,很可能会出现中暑。羊一旦中暑,出汗量会明显增加,同时还会伴随精神萎靡、不愿运动等表现,严重的则会导致心跳加速、瞳孔放大,甚至会出现昏厥。羊中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严重危害羊群的健康,甚至还可能直接导致羊群出现一定规模的死亡。在发现羊只中暑后,要尽快将其转移到阴凉位置,并在羊只头部淋适量的凉水;病情严重的,可以采取静脉放血和补液的方法。
羊痢疾基本都是由产气荚膜杆菌感染引起的,刚出生不久的小羊羔患病的概率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小羊羔的免疫能力和肠胃功能较差,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羊只的急性死亡。从患病的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夏季气候湿热,导致大量细菌滋生,再加上小羊羔自身的免疫能力较差,导致羊只出现拉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情况,同时粪便常伴有恶臭,这也是羊痢疾的基本症状,严重时羊只的腰背会向上拱起或粪便带血。针对羊痢疾,可以采取西药疗法,取0.3 g的胃蛋白酶和土霉素,对病羊进行灌服,灌服2次/d,4~5 d为一个疗程;或者取0.2 g的小苏打、硝酸祕、鞣酸蛋白和0.5 g的磺胺脒,将这些药物混入水中,一次性灌服,灌服1次/d,3~4 d为1个疗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病羊出现脱水,要及时补液[1]。
在夏季肉羊养殖过程中,羊痘的传染性较强,一旦没有及时得到控制和治疗,与病羊近距离接触过的养殖人员也会被传染[2]。通常情况下,患有羊痘的羊只的身体表面会出现大片红疹,严重时这些红疹会变成脓包,这和我国夏季气温高、空气潮湿等气候特点有直接关系。羊痘是目前困扰我国大部分肉羊养殖场的重要问题。养殖人员应该重点做好羊只居住环境的卫生管理工作,保证良好的通风,及时清理粪便,确保羊舍的整洁干净。在饲养过程中,养殖人员还要把握好饲养密度,防止密度过大对羊只造成不良影响。
羊快疫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由腐败梭菌引发,并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染。羊只一旦患上羊快疫,从患病到死亡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但通过对病死羊只进行检查能够发现,患病羊只的腹部伴随一定的肿胀,鼻腔、口腔和肛门附近的位置会流出红色的液体。
对于羊快疫的治疗,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养殖人员应该定期清理羊舍中的粪便和污水,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努力做好羊舍卫生工作。②一旦在羊群中发现羊快疫症状,要马上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扩散。③为患病羊只静脉注射1 000 mL的10%葡萄糖注射液、20 mg的地塞米松注射液和300万IU的青霉素钾,最大限度缓解病情,促进羊只康复。
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肉羊很容易患上膨胀瘤胃鼓气病,造成羊只患上膨胀瘤胃鼓气病的原因主要有饲养方法不合理和饲料营养不均衡等。不过这种疾病不具传染性,这也从根本上减少了其他羊只的患病风险。但养殖人员还是要秉承“早发现,早治疗”的观念,对已经患病的羊只采取及时救助措施。如果患病的羊只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也有一定死亡概率。
膨胀瘤胃鼓气病的症状表现主要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一旦羊只出现相关症状,养殖人员要尽快将羊只送医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针对膨胀瘤胃鼓气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每次为病羊注射含量为0.5%的痢菌净液50~100 mL,同时也可让病羊服用止泻药,2次/d,8~15 g/次。为了保险起见,养殖人员应该认真咨询专业兽医的意见,让兽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科学的判断。
胸膜炎主要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当羊只感染胸膜炎之后,会伴随体温升高、呼吸不畅等症状,同时体内还会产生大量的毒素。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毒素的繁殖能力会更强,严重损害病羊的各项身体机能,最终导致死亡。胸膜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在发现羊只感染该病后,养殖人员要第一时间将病羊隔离,如果隔离工作做得不到位,其他健康羊只很可能会被传染。当肉羊患上胸膜炎时,可以对病羊进行2 g的葡萄糖和红霉素的静脉注射,1次/d,连续注射1周。1周后要根据病羊恢复情况,合理选择继续注射或服用口服药物进行巩固。
我国部分地区夏季昼夜温差较大,这很容易导致肉羊患上感冒。羊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加快、流鼻涕、体温升高等。羊感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免疫能力较差的小羊患有羊感冒的风险更大。除了温度因素之外,羊舍的条件也是导致肉羊患上感冒的重要原因。可以采用安乃近或氨基比林等药物对肉羊进行肌肉注射,2次/d,并及时做好病羊的隔离工作,防止疾病在羊群中扩散。同时,还可以采用青链霉素混合蒸馏水对病羊进行肌肉注射,2次/d。患病期间,养殖人员要密切观察病羊的身体情况,直到病情有所缓解。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大,空气潮湿,养殖场如果管理不善,肉羊很可能会患上羊肠毒血症。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由于肉羊肠道中的D型魏氏梭菌过度繁殖引起的,这种疾病在发病时具有急性特点,一旦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和治疗,病羊很可能会在极短时间内死亡,死后病羊的肾脏会出现软化,因此羊肠毒血症又被称为“软肾病”。
除了气候原因,肉羊进食过多、运动量过小也是导致羊肠毒血症的重要原因。患有羊肠毒血症的肉羊通常会出现精神萎靡、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等症状,临床表现较为明显。对于病情较轻的肉羊,可以使用15~30 mL的环丙沙星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并喂食2 g的链霉素,2次/d,病情在1~2 d内就会有所好转;而对于病情较重的肉羊,要用16万~24万IU的庆大霉素、160万~200万IU的酒石酸吉他霉素、20 mL的VC、20 mL的氢化可地松,并配合500 mL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2次/d。
要想加强肉羊的身体素质,减少患病的可能,广大养殖人员应该从日常管理入手,提高管理水平。养殖人员应该定期在饲料中加入燕麦等精料,为肉羊提供丰富的营养,最大限度提升肉羊的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3]。同时养殖人员还应该密切关注饲料的质量,一旦发现饲料出现变质等问题,要立刻更换,并保证肉羊充足的饮水量,避免因饮水不足而出现中暑现象。
养殖人员还要定期修剪羊蹄,保证羊蹄卫生,防止肉羊感染羊蹄疾病。在修剪完成后,应该做好羊蹄消毒工作。此外,养殖人员还应该根据夏季室外的温度情况,合理调节羊舍温度,减少细菌滋生,降低肉羊患病的可能。
夏季草料的质量较好,科学的放牧能有效提高肉羊的体重,为养殖人员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但由于室外环境存在更多的细菌,会提高肉羊的患病风险,因此养殖人员应该制定科学的放牧计划,对放牧活动进行有效管理。要选择环境较好、草料资源较丰富的牧场,并注意温度的适宜性;还要选择合理的放牧时间,防止肉羊误食露水草或暴晒草。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尽可能避免从外界引进种羊,防止种羊将外界疾病带到羊舍,如果遇到必须要引进种羊的情况,在引进之前,养殖人员要对种羊进行全面的疫病检测;在从外界引进种羊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并隔离观察一段时间,为其他肉羊的健康提供可靠保障[4],并密切注意种羊的状态,认真记录,在保证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才能与其他肉羊混合饲养。
养殖人员应该尽量将肉羊的繁殖时间集中在冬季或春季,夏季的气候特点会为肉羊繁殖增加一定的健康隐患。此外,由于新出生的小羊羔免疫能力较差,很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养殖人员要及时为小羊羔接种疫苗,增强其免疫力。
由于受我国夏季气候特点的影响,羊舍很容易成为各类细菌、病毒的温床,要想切实保障肉羊的健康,养殖人员应该保证羊舍的卫生,努力优化饲养环境。羊舍是肉羊唯一的生活和居住场所,养殖人员应该及时清理羊舍中的污水、粪便和变质饲料等,并实时监控羊舍的环境参数。夏季蚊虫数量较多,养殖人员还要做好驱蚊、驱虫工作,最大限度阻隔蚊虫传播细菌和病毒的渠道。
在夏季肉羊养殖过程中,消毒工作至关重要,它能在降低肉羊患病率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养殖人员应该根据肉羊养殖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并将其贯穿整个养殖过程;要对出入羊舍的人员或车辆进行认真消毒,并禁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要根据肉羊和羊舍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产品,使用正确的方法开展消毒工作。
定期接种防疫疫苗是预防肉羊患病的关键一环。通常情况下,肉羊接种疫苗的时间都在断奶之后。目前我国市面上的疫苗种类较多,如羊五联苗、羊四联苗、羊痘鸡胚化弱毒苗等。为了保证疫苗的有效性,要采用合理的运输方法和储存方法。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做好卫生工作,防止交叉感染。一旦发现有肉羊死亡,养殖人员要第一时间将肉羊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我国养殖行业发展速度较快,肉羊养殖场数量也明显增多,但目前,大部分养殖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养殖培训,对肉羊疾病的治疗方法大都一知半解,疾病预防意识也普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肉羊疾病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灵活运用媒体力量,加大肉羊疾病预防的宣传力度,全面普及肉羊疾病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等知识,并定期派遣专业人员深入基层,面对面为养殖人员讲解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另外,相关检疫部门还应该定期对基层肉羊养殖场开展检疫工作,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由于我国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会导致许多疾病在羊群中产生。为此,广大养殖人员应该在了解不同疾病症状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应对,保证肉羊的健康,增加养殖收入,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