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伤寒的诊断与科学防控

2022-11-27 11:31邱日卯
畜禽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沙门氏菌病猪猪场

邱日卯

(湖南省涟源市湄江镇动物防疫站,湖南 涟源 417109)

0 引言

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感染而引发的一种以全身败血症或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通常发生于保育猪和育肥猪,断奶前的仔猪和性成熟后的猪发病率较低,无明显的季节性,呈世界流行,每年都给生猪养殖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1]。

1 沙门氏菌简介

沙门氏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细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在显微镜下呈现小的短杆状,养殖场、粪污处理区、垃圾场是沙门氏菌分布最集中的区域。该菌体外易培养,对培养基营养要求不高,对环境的温湿度也无过多要求,最佳培养pH为6.8~7.3,最适培养温度为35℃~38℃。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 h菌浓度可达1.0×108个/mL,固体培养基表面呈现出微小、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在食品领域,该菌是重要的微生物检验控制指标之一,如果发生沙门氏菌污染,则人食入后容易出现中毒,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沙门氏菌在很多动物体内以条件致病菌形式存在,即日常动物体健康时病原受到长期抑制而不发病,在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时,使得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有益菌的优势下降,抑制被解除时,这些沙门氏菌就会乘机快速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而引发疾病。该菌对自然条件下的多种不良因素抵抗力较弱,如高温、紫外线、干燥、高压、化学消毒剂等,大多数种类的兽用消毒剂都能将该菌杀灭,但其扩增速度快,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增殖到初始水平。

2 发病机理

沙门氏菌感染后不会立即发病,而是先定植繁殖,扩大菌数量,数量增殖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毒素导致肠壁黏膜发炎,表现充血和出血。一旦发生出血表明血管有暴露,此时部分沙门氏菌及毒素能通过破裂的血管口进入血流,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引起菌血症和毒血症。研究表明,副伤寒沙门氏菌产生的内毒素能损伤血管内皮,并引发小血管的纤维素性坏死,可见到肾内肾小球及肾外一些器官(如肺、皮肤等)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全身性反应,部分严重感染猪短时间内可出现休克而死亡,急性感染者最为多见。有些体质较强的猪,沙门氏菌感染血液并经血流全身分布后,一部分病原菌会在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下被消灭,还有一部分则局限于肝脏、脾脏、肺、肠等组织器官内,局部的长期寄居使得病猪剖检后表现出局灶性坏死的病变特征,如大肠黏膜和淋巴组织中寄居的沙门氏菌可引起该处坏死而呈现出特征性的淋巴溃疡及黏膜的固膜性炎,同时感染的器官也会发生功能性减退,这种情况多见于慢性感染病例。

3 临床表现

3.1 急性败血症型

该型多见于保育期的仔猪,通常发病较急,潜伏期1~3 d,最初体温升高,能达40.5℃~42℃,消化机能变差,采食量骤减,甚至停食,精神萎靡,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离群独卧于一角,眼角常流泪斑,经常被其他猪咬。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的耳朵根部、下腹部出现淤血,发红发紫,同时呼吸变得困难,呈现出胸式呼吸,呼吸频率加快,不断气喘和咳嗽,部分猪有跛行现象。未及时治疗的情况下病猪可因全身败血症而死亡,临死前角弓反张,病程2~4 d,病死率根据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差异较大,最高可达50%左右。

3.2 慢性肠炎型

慢性肠炎型以保育后期和育肥期的猪所见较多,临床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发病早期仅表现粪便不成型,恶臭,精神沉郁,行为呆滞。之后随着肠道中的毒素吸收入血,病猪体温开始升高,一般在40℃~41℃,畏寒怕冷,眼角有黏性和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连,角膜有浑浊现象。随着病程发展,病猪粪便中未消化完全的饲料逐渐增多,且为黄绿色和暗棕色,有时含有脱落的肠黏膜。料肉比显著升高,机体消瘦,皮肤干燥,病程能持续数周,未耐过的猪最终因脱水、衰弱或继发感染而死,耐过的猪后期生长发育不良,饲养成本增加[2]。

4 剖检诊断

4.1 急性败血症型

急性败血症型是沙门氏菌感染全身导致,故病变在全身组织器官中都能见到,由于发病急、病程短,大多数病变以充血、水肿和出血为主。肠道无特征性病变,患猪皮肤呈淡蓝色或淡紫色,尤其是尾根、鼻镜和耳廓部分最为明显,全身淋巴结有着不同程度的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伴发充血和水肿。喉头部位有斑驳状出血,肺体积增大,实质膨隆,肺间质增宽,小叶内有泡沫出血,尖叶和心叶有可见的小叶性肺炎灶。心包囊有出血点,如果沙门氏菌毒力较强,心脏表面能被纤维素性渗出液包裹,心肌也会发生出血。脾脏肿大,呈深蓝色,表面有出血点,切面上颜色与被膜面上所见一致。肝脏有淤血现象,被膜下有少量出血点。肾脏皮质内有针尖样出血点,并发生功能性减退。如果患病仔猪刚断奶,则能见到胃部严重淤血且呈暗红色。病程较长的胃部能见到溃疡灶,有些猪甚至有穿孔现象,胃内容物流入腹膜腔而导致异物性腹膜炎。肠道呈现出卡他性渗出,严重的也有出血区域,尤其是小肠下段部分。肠壁黏膜下浅淋巴组织发生髓样肿胀。

4.2 慢性肠炎型

慢性肠炎型以病程较长为特征,长期的炎性刺激使得受影响的器官和组织病变特征十分明显。首先是整个尸体非常消瘦,这是由于长期采食量下降和机体营养不良导致的,毛发干燥,皮肤粗糙,在胸部、下腹部和腿内侧有痂样湿疹,大小类似黄豆,呈暗红色或黑褐色。肠道病变主要集中在回肠、结肠处,表现出局灶性或弥漫性固膜性炎症。局灶性病变的位置和浅表淋巴组织的位置一致,故可认为淋巴组织炎性反应的严重化,起初表现髓样肿胀,随着疾病的发展刺激加重,病灶从中心开始向四周不断扩大坏死区域,直至最终演变为结痂。该结痂不同于体表结痂,而是触之柔软,颜色呈灰色、黄绿色或暗褐色,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随着肠道蠕动和肠道内容物的下行,结痂可发生剥落,最终留下椭圆形或圆形的溃疡灶。除了局灶性病变外,肠黏膜还发生弥漫性的卡他性渗出,或有浮膜性、固膜性炎症。另外,肠系膜淋巴管有淋巴瘀滞和淋巴栓形成,淋巴管增粗,成为浑浊灰白色条索状。肠系膜淋巴结呈髓样肿胀。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淤血和变性,被膜与小叶间质常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变厚,部分严重感染猪在被膜下可见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灶,小的如针尖,大的如黄豆,称为灶性坏死或副伤寒结节。脾脏肿大,被膜紧张,髓质发生增生。肺有点状出血,表面发生纤维素性渗出,渗出液中的水分吸收后留下一层纤维蛋白膜,有些继发感染者还能找到化脓性坏死灶。

5 预防措施

预防该病需要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管理,做好场内外全方位消毒,必要时通过药物进行程序性或紧急预防。

5.1 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

曾发生过该病的猪场或处在疫区的猪场可通过接种沙门氏菌疫苗的方法来预防该病。目前市售疫苗以弱毒活疫苗为主,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免疫,适用于1月龄以上保育猪,临用前按照头份数用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之后经口灌服或拌入饲料中采食,灌服尽量空腹时进行,采食后口服饲料对效价可产生影响。如若通过拌料方式免疫,必须保证搅拌均匀,所有猪采食的料量差异不大。注射使用时可用专用的铝胶生理盐水稀释剂稀释后肌注。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在未开封的状态下可在保质期内按要求存放,对免疫效价无影响,但若开封稀释,最好在短时间内一次性使用完,否则将会影响免疫效果。猪群中有被感染的猪时必须延缓免疫。管理水平差的中小猪场可将该病划入程序性预防疾病,在5周龄和9周龄时各接种1次。由于该疫苗是活苗,虽然进行了毒力弱化处理,但部分猪免疫后仍表现出腹泻、体温升高等反应,一般24~48 h可自行康复,可不做特殊处理。还需要提醒的是,免疫期间禁止使用对免疫有抑制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磷酸钠、醋酸氟轻松、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

5.2 加强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管理

加强场内环境卫生的治理,防止病原菌以环境中尘埃、垃圾、饲喂器具等为载体扩散。提升巡场频率,将保育猪和育肥猪舍作为管理重点。巡场时若发现有行为异常、采食量下降、离群独卧的猪,务必将其第一时间挑出进行单独隔离饲养,并及时进行诊断,彻底治疗康复后再回生产区。有些猪在感染早期行为无任何异常,只是尾根部位常有稀粪污染,这种猪也应作为可疑对象挑出,及时诊断。每批次的仔猪断奶前应提前将保育舍进行清洗、消毒,避免上批次猪养殖过程中有病原残留。不同猪舍的饲养员禁止相互串舍,一线员工尽量在场内活动,如有急事必须外出者不要到其他猪场、动物交易市场、生猪屠宰场等地方活动,回场后先在场内的行政区域消毒、洗澡、更换专用衣物,之后自我隔离3 d以上再进入生产区。减少外来人员的来访,尤其是经常来往于不同养殖场的兽药、疫苗、饲料等业务员,这些人是病原的重要携带媒介。每批次猪转群或出栏后,将猪舍空舍15 d以上,期间加强消毒和通风,确保净化完全。

5.3 做好场内外全方位消毒

全方位消毒能最大程度减少养殖环境中病原的存在,从而减少疾病传染。副伤寒沙门氏菌抵抗力不强,日常饲喂器具闲置时可在阳光下暴晒,或搁置在通风地方保持干燥。外来人员和车辆须严格消毒后再允许进入生产区。有过疫情发生的猪舍,在猪出栏后通过甲醛熏蒸的方法消毒。病猪在隔离后,稀粪污染的区域撒生石灰粉消毒。场内环境和舍内环境保持2~3次/周的消毒频率,消毒剂可选用价格便宜、消毒谱广的2%火碱溶液、1:600稀释的84消毒液等。定时带猪消毒1次/d,可使用0.2%过硫酸氢钾溶液、0.3%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等。猪在饲养过程中体表因任何原因导致的伤口尽量及时涂抹碘伏进行消毒,防止病原菌经伤口感染。猪场周边道路应保证洁净卫生,地面常撒石灰粉,来往车辆掉落的垃圾、粪便、大块泥土等及时清理,防止携带的病原对场内生产区域造成威胁。

5.4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是使用对沙门氏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的程序性或紧急性预防。程序性预防可选定在断奶后的1~2周,因该期受断奶应激影响,加上不同母猪群的仔猪合群后由于社群行为的影响,猪之间相互打斗频率高,很容易因应激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为该病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紧急性预防是猪群中发现有副伤寒病例后,其他同群猪可能也有部分感染,为了阻止其发病,对可疑猪群进行紧急投药,从而预防该病发生。药物预防常用的药物有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土霉素、头孢喹肟、头孢噻呋、利高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在使用剂量上一般为治疗量的一半即可,为了确保阻断成功,建议连用3~4 d药物。在用药方法上首选拌料给药,因猪并未发病,采食正常,拌料使用一方面应激小,另一方面用药更加方便。为了加强药物防控的效果,建议每批次的猪所用药物定期更换,因某种药物在养殖场长期使用必然会导致耐药性的出现,耐药菌很容易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定期更换药物利于减缓耐药速度,确保每批次猪都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6 治疗方法

对沙门氏菌敏感的抗生素可用于该病的对因治疗,同时为了降低病死率,还要使用其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常用的药物参加预防用药,但不同的抗生素临床有不同的剂型、规格和使用方法,对于急性败血症型可采用注射类剂型,因注射方法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达峰时间短,能快速对全身感染的病原菌进行抑杀,适用于全身感染的败血症型。对于慢性肠炎型可采用拌料或饮水给药的方法,由于病程长,疾病发展慢,且病原菌集中在肠腔,口服给药后药物能直达病灶,效果更好,相比注射给药操作更简单,应激更小。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病情较重的慢性肠炎型病例其采食和饮水会发生异常,此时也应采用注射给药。对于临出栏的育肥猪,抗生素给药后一定留意药物的休药期,确保药物在体内代谢至安全范围以内再出栏上市。

对症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该病发生期间常伴发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机体脱水、免疫力下降等。建议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以帮助消化,同时提升饲料的适口性。体温超过41℃者必须进行退烧处理,可肌注氟尼辛葡甲胺、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或柴胡注射液等。腹泻严重者可灌服补液盐,对机体进行大量补水,机体严重衰竭者还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对机体的影响,病猪注射1次/d黄芪多糖针。

7 结语

猪副伤寒病临床多发生于饲养管理水平低和环境卫生差的猪场,以中小型猪场发病率较高,每年都会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引发该病的病原为细菌,可以通过多种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故而只要做到科学防控,便不会导致大面积的暴发[3]。实际生产过程中也有多种原因会导致该病反复,这种情况多是由于病猪在感染沙门氏菌后,因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引发了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尤其是病毒类、真菌类和寄生虫类等病原的感染,如猪瘟病毒、霉菌、蛔虫等,甚至部分螺旋体病原也会乘机感染。混合感染后一方面给临床诊断带来偏差,另一方面在用药上也需要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单一用药效果就下降,使得该病难以完全治愈。对于发病严重、粪便中有大量脱落的肠黏膜的病猪,建议直接淘汰处理,这种猪即使侥幸未死亡,后期也会慢慢僵化,饲料转化率低,料肉比高,影响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沙门氏菌病猪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病猪喂药有办法
沙门氏菌席卷美国23个州,感染212人
试论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美国多州发生沙门氏菌感染事件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高热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