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套叠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方法

2022-11-27 11:20:21高建华
养殖与饲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后肢肠套叠病羊

高建华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畜牧服务中心,山东郓城 274700

在羊生长中,每年的春秋季节容易发生肠套叠病,尤其是在采取放牧饲养的羊群中更容易发生,而采取规模化舍内饲养的羊群发病率较低。通常情况下引起羊群发生肠套叠的原因有许多,常见的病因主要有饲养管理不当,促使羊群发生惊吓和不停奔跑或跳跃情况,饲喂温度较低的饲料和饮水以及操作过程中产生噪音或动作失误等情况。同时,羊群感染疾病后,也可以对肠道产生危害和刺激作用,诱发羊只发生肠套叠病[1]。

1 发病原因

1.1 饲养管理失误

在羊群日常放牧生产中,如果在羊只受到惊吓的状况下还持续进行奔跑和跳跃,就容易发生肠套叠。在外界温度较低时,饲料或饮水温度偏低,羊只采食后会对肠道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促使肠管不停收缩、蠕动或痉挛,诱发羊只发生羊肠套叠。同时,在羊群采食或活动过程中,相互之间发生争斗,或者放牧人员抽打羊只腹部,这样羊只的腹部就会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而发生肠套叠。另外,在对羊只进行剪毛过程中,如果用力过猛,致使羊只挣扎过渡或突然转身,都是引起羊只发生肠套叠的主要原因[2]。

1.2 感染疾病

在日常饲养时,羊群难免发生肠炎、肠道神经紊乱、肠管痉挛等症状,这样均会促使羊只肠管增加收缩和痉挛的频率,诱发羊肠道发生肠套叠。同时,羊只感染寄生虫时,不仅能够对肠道黏膜造成严重损伤,而且还容易在肠壁上形成结节,抑制肠管有规律地蠕动和收缩,病情坚硬的结节化会阻止局部套入的肠管不能够恢复原状,致使羊只发生套叠性肠梗阻塞,随着羊只不停地运动和采食行为,促使前端肠管进一步套入肠腔内,进而加重肠套叠的程度,给病羊带来很大危害[3]。

1.3 其他因素

在母羊怀孕期或分娩过程中,如果胎儿体重过大对肠道压迫过渡,或者没有进行有效的人工助产,都容易引起母羊发生肠套叠现象。另外,出生后的羔羊在哺乳期,如果采食的母乳过于浓稠,或者母乳发生变质,或者一次摄入大量的母乳等,不仅能够引起羔羊肠道消化功能受到抑制,发生消化不良现象,而且还会刺激肠道增加痉挛和收缩频率,促使羔羊发生肠套叠。

2 临床症状

羊只发生肠套叠后通常表现腹部疼痛感明显,不停扭动腰部和回头望向腹部,站立不安,并后肢踢向腹部,随着病情发展,病羊躺地不起且不停打翻,呼吸频率增加、上唇和鼻镜颤动,表现非常痛苦的样子;食欲严重下降,停止采食和反刍,饮水量增加,鼻腔内流出鼻液,排尿量较少、排尿次数增加,不停地努责呈排粪动作;体温正常、心跳和呼吸加速,胃肠蠕动失常,腹部膨大,触诊时反应敏感。在发病后期,疼痛症状有所下降,病羊离开群体,四肢张开,卧地不起,用后肢踢向腹部等。

3 疾病诊断

一旦发现病羊表现出上述典型的临床症状:腹部疼痛感明显,站立不安、用后肢踢向腹部、呼吸频率增加、上唇和鼻镜颤动,食欲下降,停止采食和反刍,饮水量和排尿次数增加,不停地努责呈排粪动作,再结合发病原因可以初步判断羊只发生肠套叠疾病。如果需要确诊,可以进一步检查,一般采取触摸病羊腹部方法,让病羊躺卧并用左手保定其右后肢,用右手触摸羊的左肷部和下腹壁,此处肌肉或皮肤敏感的震颤和压痛反射,就能够确诊病羊发生了肠套叠疾病。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放牧羊群需要精细管理,在放牧过程中需要选择相对安静的牧场,避开嘈杂和有噪音的地方,减少羊群受到惊吓的风险,如果羊群受到惊吓后,放牧人员可以及时进行安抚,避免羊群持续发生奔跑情况。在日常饲喂过程中,需要按照合理的操作程序来定时定量饲喂,动作一定要轻缓,尽量不要产生噪音,更不要对羊群进行呵斥或鞭打,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羊只发生肠套叠病。

寒冷冬季饲喂羊群时,最好将饲料和饮水适当升高温度,尤其不能给羊群饮用冰冻水,否则容易对肠道造成强烈的刺激作用而发生肠套叠。随着羊群日龄的增加,随时添加饲喂器具和生活用品,防止羊只之间发生相互争抢料位和水位的现象而发生肠套叠。在去势或剪毛等过程中,需要用助手来辅助,减少羊只突然挣脱或翻动的机会,这样也可以有效防止羊只发生肠套叠病。

4.2 预防羊群发生疾病

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减少羊群生活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降低羊群感染疾病的风险。尤其是防止羊群感染寄生虫疾病,定期清理圈舍粪便,放牧饲养时减少轮换放牧,减少健康羊群摄入寄生虫卵囊的机会。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随时清理生活环境中的杂草或污水沟,消灭中间宿主生存的环境,避免寄生虫病扩散或蔓延。加强粪便、尿液和废弃物的发酵处理工作,彻底杀灭其中存活的病原体,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开来。在饲喂过程中,需要提供营养全价和容易消化的饲料,避免羊只因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现象[3]。

5 治疗方法

5.1 非手术法治疗

该方法适合在羊只发病3 h 之前使用,此时病羊发生肠套叠的时间较短,并且只有部分肠管发生套叠不会发生粘连现象,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容易地将套叠的肠管拉开,促使其恢复正常位置。操作方法如下:先将病羊保定,让四肢朝上,然后用两拳头在腹部进行压迫和按摩,使用力度应适宜,并且按照从前往后、从后往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等顺序多次进行按摩挤压,当病羊产生敏感疼痛时,说明此部位就是发生肠套叠的部位,这样反复按摩推压,促使病羊肠管逐渐恢复正常[4]。

5.2 手术治疗

在病羊发生肠套叠病情严重时,采取上述方法不能复位,但是发病时间没有超过3 h,可以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先将病羊保定成左侧卧地的姿势,只绑定病羊的两前肢和左后肢,留出右后肢不进行绑定,让辅助人员拉紧右后肢即可。然后将右肷部的被毛剪掉,用3%来苏尔溶液清洗后,再涂擦5%碘酒消毒处理,随后用70%的酒精除去碘酒。接着将手术创布固定在附近皮肤上,然后注射麻醉剂进行局部麻醉。经过5 min 后进行手术,建议切口维持在8~12 cm 即可,进行止血和肌肉分离,用右手把套叠的肠管慢慢拉开,确定套入的肠管没有坏死时,沿着套叠部的反方向牵拉肠系膜。确定套入的肠管已经坏死后,需要立即剪除坏死部位,然后采取肠吻合术,接着将其还纳到腹腔内。切记在吻合口周围使用适量的抗生素药物,并向腹腔内注入抗生素药物,最后将腹膜、肌层和皮肤进行分层缝合,注意仔细缝合和撒敷抗生素药物,并将伤口擦拭消毒干净后包扎纱布。一般手术后半个月可以拆线康复。

6 小 结

预防羊发生肠套叠非常重要,除了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外,在母羊怀孕或分娩期间,需要根据母羊体况和体重进行合理饲喂,避免母羊过于肥胖而促使胎儿发育过大,对肠道产生过多的压迫作用。在母羊分娩过程中需要做好助产工作,帮助母羊顺利分娩出羔羊,减少母羊发生肠套叠的风险。在羔羊哺乳过程中,需要精细护理,保证母羊泌乳量充足的前提下,尽量确保母羊乳汁质量,严禁将变质母乳饲喂羔羊,给羔羊提供的饲料必须容易消化,防止发生消化不良引起的肠套叠病[4]。

猜你喜欢
后肢肠套叠病羊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载人航天(2021年5期)2021-11-20 06:04:40
羊咳嗽怎么治
狗反复发烧后引起后肢瘫痪的诊治及体会
药物水杨酸钠与5%碳酸氢钠耳静脉注射治疗猪风湿性后肢瘫痪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4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7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脊髓损伤恒河猴后肢三维步态数据处理软件包的设计和实现
十招巧识病羊
乡村科技(2015年11期)2015-02-21 10:18:00
六看识羊病
湖南农业(2014年6期)2014-04-01 19:46:36
识别病羊三招
乡村科技(2014年19期)2014-03-03 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