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隄等效翻译理论的衍变研究

2022-11-27 08:08贺桂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奈达译法通顺

贺桂华

金隄等效翻译理论的衍变研究

贺桂华

(怀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

文章从历时角度梳理了金隄等效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以求动态把握该理论自身思想的衍变。该理论的衍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的尝试与摸索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的吸收与融合阶段,2000年以后的超越与创新阶段。对该理论发展历程的动态分析,印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互补互促的关系,有助于当下译界认识到“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如同火花与火炬,前者为随意零散如星的感性认识,后者为成片如柱的系统思想体系”。

金隄;等效翻译理论;尝试与摸索阶段;吸收与融合阶段;超越与创新阶‍段

一、引言

等效翻译理论是金隄批判吸收中西传统与现代译论,深度融合自身长期翻译实践发展而成的。作为翻译学本体理论,金隄等效翻译理论深入探究了翻译中的多个重要问题和多层重要关系。该理论融科学性、现代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中国学者自觉借鉴西方现代科学理论创立的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中国翻译在世界现代翻译理论界争得了一席之地”(方梦之、庄智象,2017:693)。

国内学界对金隄等效翻译理论进行了多维理论思辨与评析,主要包括简要探讨等效翻译理论在中西翻译史上的起源与发展(钱霖生,1988;吕俊,1998;陆刚,2009等),对金隄等效翻译理论与奈达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理论的比较(马会娟,2003;臧红宝,2012;张伟伟,2016等),对等效翻译理论的质疑或反思(钱霖生,1988;吕俊,1998;刘炜,2008等),对金隄等效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或翻译批评的应用探讨(莫传霞,2017;熊文哲,2017;王一师,2018;戚萍洋,2021等)。现有研究未全面梳理和动态分析金隄等效翻译理论的整个思想体系,忽视了该理论本身发展脉络的特点及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代表性翻译思想。

翻译理论是关于翻译的系统化知识和原理,其形成过程通常会经历四个阶段,即“产生感性认识、确立翻译思想、验证翻译假说、形成翻译理论”(黄忠廉,2010:77)。金隄的等效翻译理论也不例外,该理论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从最初对等效翻译零散的感性认识到等效翻译思想假设的提出,再到等效翻译理论思想体系的最终形成,无不彰显着金隄在翻译理论探索和建设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具体而言,金隄等效翻译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尝试与摸索阶段、吸收与融合阶段、超越与创新阶段。

二、尝试与摸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

在20世纪80年代初接触奈达翻译思想之前,金隄已积累了丰富的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和英文编辑经验。为了解决翻译实践和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并寻找各类翻译错误产生的根源,金隄进行了积极且具体的探索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翻译观。总体而言,其早期的翻译理论探索仍部分地停留在“如何摆脱忠实与通顺两难全的桎梏”。不过正如金隄(1998:VIII)本人所言:“虽然在思想方法上始终没有完全摆脱这副枷锁,但在数十年的实践中也部分地摸索到了等效论中的一些原则。”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金隄早期的翻译思想散见于他1978年为翻译联合国安理会材料的译者所作的一次讲座①和1979年写的两篇论文②。其中,讨论的重点问题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准确与通顺的关系、准确与灵活的关系、准确与传神的关系、词汇的对等关‍系。

金隄(1998:110)认为,准确与通顺的关系是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理论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关于准确与通顺的关系,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代表性观点:赵景深的“宁错务顺”与鲁迅的“宁信不顺”。按照金隄(1998:109)的分析,“宁错务顺”是一种对原著、对读者两头都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宁信不顺”如果不像鲁迅那样给予明确的限定③而将其推向极端则有可能误导翻译者。不过,“宁错务顺”也好,“宁信不顺”也罢,似乎都意味着“准确与通顺两者有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必须割裂开来”。在翔实的翻译实例分析和论述基础上,金隄(1998:118-119)指出:“准确与通顺两者不可兼得”是一种错觉,翻译必须做到既准确又通顺,这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质量体系。不过他也意识到了翻译实践的复杂性,并详细阐释了翻译操作层面存在的几种具体情况:通顺而不准确的译文可能有,甚至容易产生;准确而不很通顺的译文可能有,准确而完全不通的译文实际上不可能存在(金隄,1998:114)。他还进一步分析了不通顺译文产生的原因和对策。根本原因不是对原文理解不足,就是对译入语驾驭不力。要彻底解决问题需提高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扩充知识,掌握正确的理论知识(金隄,1998:115)。

更难能可贵的是,金隄在准确与通顺的关系讨论中引入了读者因素和效果近似的观点。他认为:“准确也好,通顺也好,都不能脱离读者。”(同上:114)结合信息传递的角度,他对准确与通顺给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定义:准确的翻译是把原文变成译文之后,译文给读者的信息与原文给读者的信息基本相同;通顺的翻译是译文能顺利地被读者看懂,以便信息能顺利地被读者接受(同上)。在翻译的准确性方面,金隄(1998:124)持辩证和相对的观点:

要在一切情况下都做到绝对准确,没有一点差异,是不可能的;准确只能是在译入语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找一个最接近原意的说法或在同样情况下可以起相似作用的代用品而已,而如果一定要消除这点差距,译文势将越出通顺的范围,使读者无法理解,以致在实际效果上造成更大的差距。

对于翻译中灵活与准确的关系,金隄(1998:134-135)也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准确不等于照搬,翻译必须灵活变动;翻译过程中的灵活就是不受任何固定译法的束缚,充分调动译入语的积极因素,精心选用能表达原文意图的词句;但同时灵活不能出圈,即不能离开准确表达原文内容这个“圈”。他强调“不能出圈”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既要反对任意的增删变动,又要允许在确实找不到不走样的译法时在通顺的范围内找一个最接近原意的说法,或在相同情况下可以基本起到相同作用的说法(金隄,1998:139-140)。不仅如此,他还建议译者应具有读者意识,即“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正确的灵活精神,并在译完后用读者的眼光读一遍,看译文是否既通顺又与原文内容一致”(同上:138)。

针对“在联合国文件翻译中是否要求传神”的问题,金隄(1998:149)在肯定传神不易的同时表明:“在一般作品的翻译中,包括一般文学著作,也包括联合国文件,传神与准确的一致性是很清楚的。”换言之,要求准确翻译,就包含着要求传神。通过论述原文中形象、倾向性表述和不完整表达三类情况在翻译中的传神再现,他强调了效果对等的重要性,如原文中含糊其辞的地方,译文应该也照样含糊其辞(金隄,1998:150);原文中的倾向性表述必须照样传达,既不可改变原来的倾向性,也不可加进原来没有的倾向性(同上:153);原文是怎样的不完整,译文也照样来个不完整(同上:156)。

此外,金隄(1998:76)还以send≠“送”为例论述了不同语言间词汇的不对等关系:不同的语言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且语言又是随着生活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不同语言的词汇单位之间,不相对等是正常现象,是必然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对等观,金隄才会强调译文与原文之间效果的对等是近似的对等,而非绝对的同一。

综观金隄对上述重要关系和问题的论述,不难发现他早期的翻译思想虽然零散、不系统,但已包含等效翻译理论中强调效果、读者接受、近似的对等等核心概念和要素。这一阶段的理论摸索和尝试无疑为他后来明确提出等效翻译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属于必不可少的前奏和先声阶段。金隄的这些探索都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三、吸收与融合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这20年是金隄等效翻译理论形成和逐步系统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他翻译实践的黄金时期。其间,他出版了著作和《等效翻译探索》(初版和修订版),并发表了多篇讨论《尤利西斯》翻译实践和原则的论文,其对《尤利西斯》的翻译也经历了从1981年单章译文诞生到1996年全译本发行这样一个破茧成蝶的蜕变过程。从1984年与奈达合著的问世到1998年《等效翻译探索(修订版)》的出版,金隄的等效翻译理论探索既有对奈达动态对等理论中合理成分的吸收和不适用因素的扬弃,又有对其自身翻译实践认识的深化,是一个不断吸收、融合、逐步明确和深入的过程。

尽管奈达早在1964年就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但奈达其人其著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进入金隄的视野。这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的金隄是天津外国语学院的一名翻译教师,教学之余还担任着一个翻译项目组的顾问工作,并经常给学生和译员作翻译方面的讲座。有一次,一位名叫汤姆・斯哥沃(Tom Scovel)的美国教授听完金隄的讲座后,友好地指出金隄和奈达两人的翻译思想非常相似,并热情地帮忙联系到了当时身处美国圣经协会的奈达本人。在斯哥沃教授的促成下,1982年金隄获得了去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和耶鲁大学访学的机会,开始和奈达接触并与之详细面谈书稿的合作问题。虽然金隄在70年代末已开始构思书稿,但据他自己所言:“直到他接触到奈达以信息论为基础的动态对等理论,才获得了摆脱‘忠实与通顺两难全’枷锁的钥匙。”(金隄,1998:VIII)该书出版后,劳陇(1987:56)发表了如下评论:是一本根据科学原理、比较全面和系统地研究翻译理论的著作,在国内尚属仅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奈达博士翻译理论与中国翻译实践的结合。以奈达的动态对等为理论框架,结合金隄丰富的英汉翻译实践、教学和研究经验,一书论证了等效原则与传统翻译原则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及其对英汉互译指导的适用性。金隄本人对于动态对等的优势,也曾有如下阐释:

从传统意义上追求词汇的对等转至追求译文与原文对各自接受者效果的近似,“动态对等”展示的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动态对等”并非直译与意译两种译法的折中,也不是只限于一种译法,译者往往需要从各种可能译法中挑选最接近原文效果的译法。(Jin & Nida,2006:85)

不仅如此,这种对等只是一种大体程度上的对等,因为“没有哪种译文能绝对完整地保留原作的所有内容和形式特征”(ibid.:94)。换言之,任何交际行为不管发生在语内还是语际,都无法避免行为本身的相对性。这一新视角与方法的运用,让金隄找到了长期困扰他的语言异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使他在翻译《尤利西斯》时不再像过去那样对语言转换的难度感到焦虑,而将关注点转至“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乔伊斯高超的艺术整体效果”(Jin & Nida,2006:267)。

不过,随着金隄自身翻译研究的深入,80年代中后期他开始在动态对等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奈达的观点发生偏离。1987年,金隄在其撰写的论文The Great Sage in Literary Translation④中详细讨论了两人观点的异同。尽管他们的观点出现了分歧,但在诸多重要问题的论述上两人意见一致。二人均认为在翻译中形式调整是必不可少的,形式调整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目标语中信息管道的容量;对等不是同一,而是最大可能的接近和相似;等效强调的是译文对译语接受者所产生的整体效果,即使在翻译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形式的调整,其效果应尽可能和原文对源语接受者所产生的效果类似(ibid.:197-206)。正如金隄所阐释的那样,“与奈达观点的偏离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在遵循我们两人在中采用的动态对等理论框架基础上的一个小小的分叉”(ibid.:306)。换言之,等效原则仍然是金隄翻译理论的根基,并未发生变化。这一点可从其翻译《尤利西斯》选译本和全译本时自始至终坚持以等效为翻译原则和目标得到实践上的互证。在1987年的选译本中,金隄写道:

我是相信“等效翻译”的,现在翻译《尤利西斯》,明知永远不可能有与原文效果相同的译文,也仍然以“等效”为目标。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有这个目标和没有这个目标是不大一样的,其中包含着一番苦心和大量艰苦的劳动,而这后两项又是一切认真严肃的翻译工作所必需的。(乔伊斯,1987:序4)

在全译本中他再次强调:“我的目的是尽可能忠实、尽可能全面地在中文中重现原著,要使中文读者读来获得尽可能接近英语读者所获得的效果。由于语言的不同,绝对相同的效果是不可能的,但是译者追求与不追求等效,产生的译品是很不一样的。”(ibid.:序7)

金隄所不认可的主要是奈达1986年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指导文学翻译的适用性,而这是由于两人所从属的翻译领域不同而造成的翻译目的观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奈达早在1969年就明确指出,《圣经》翻译不仅要传递和提供给读者能理解的信息,而且要以一种能让读者感受到信息的相关性(交际的表达功能)并用行动来作出反应(交际的召唤功能)的方式来呈现(Nida & Taber,2004:24)。对此金隄认为:“奈达的这些翻译原则对宗教翻译而言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文学翻译更加注重对作品艺术完整性的再现,在要求召唤接受者作出反应方面不如宗教翻译强烈。”(Jin & Nida,2006:211)他还强调:“文学翻译的译者应该意识到在一部作为艺术的文学作品中,单条信息所负载的美感和完整性对整个作品的重要性类似于一条胳膊和一个鼻子对一幅雕塑或素描的重要性。”(ibid.)正是因为宗教翻译和文学翻译在翻译目的上的重要差异,金隄和奈达在对待“翻译中形式和语义调整的必要性和自由度”上才会持不同的观点。在讨论五种必须进行形式调整的情况时,奈达对宗教翻译中译者允许调整的自由度进行了如下限定:《圣经》中那些带有宗教象征意味的语言符号,虽然在意义上常常带有模糊性,但在确保《圣经》信息的完整性和连贯统一性方面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在翻译中必须被保留(de Waard & Nida,1986:38)。因此,“不能因为读者不熟悉‘钉在十字架处死的行刑方式’,就在翻译中替换为‘砍脑袋’或‘以私刑绞死’;也不可因为某些地区猪受到的礼遇比羊高,就将‘上帝的羔羊’替换成‘上帝的猪仔’。”(ibid.)金隄(1998:60)则提出将“钉十字架”改成“砍脑袋”会使胸前悬挂十字架的人失去精神寄托,将“上帝的羔羊”变成“猪仔”会大大损害上帝的光辉形象。因此,金隄(1998:59)认为:“奈达从宗教立场划出的这条界限对《圣经》翻译是正确的,即凡是涉及到全书完整统一的细节,翻译时都必须特别重视。”不过在肯定之余他也强调宗教翻译和文学艺术翻译调整自由度的界限是不同的,在宗教翻译中认为并不神圣可以改动的事物,从文艺翻译的角度还是不应该改动的,或者虽可调整但不宜大动(金隄,1998:59)。

为了明确阐释两者的区别,金隄列举了“以圣吻的方式问候”(greet one another with a holy kiss)的翻译“以亲切握手的方式问候”(greet one another a hearty handshake)作为实例说明。对于这个例子中的翻译调整和转换方式,奈达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实现了完全动态对等的成功例子。金隄(1998:60)对在宗教翻译中采用这一译法表示接受,认为原文中使用“圣吻”的主要用意是嘱咐信徒们相会时要和睦友好,如果直译为“圣吻”可能会遭受误解,无法让读者作出相应的反应,改译成“亲切握手”是为了方便接受者付诸行动,符合传教的使命。不过他认为这个译法不能说是动态对等的成功转换,而只能算是“自由翻译”⑤。而且这个译法中调整的自由度,在任何严肃的文学翻译者看来都是不允许的(Jin & Nida,2006:210)。对于文艺翻译工作者来说,“圣吻”和“亲切握手”不仅具体事实根本不同,而且“亲切握手”全无古朴的气氛,变成了现代社交场面,这样的改动是不可想象的(金隄,1998:60)。由此可见,金隄和奈达在对待翻译调整自由度上的区别源于两人对翻译所追求的效果或目的的不同,所讨论的翻译文体类型也不同。“文学作品虽然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严肃的文学家也往往有影响读者思想的愿望,但这种作用是微妙和曲折的,不像一般宣传品或传教的作品那样指望直接影响人们的行动。”(同上)既然文本类型的功能不同,在翻译时自然应有不同的处理策略和调整的自由度。

综上所述,金隄等效翻译理论是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延续和具体化,前者对后者有一个逐步吸收与融合的过程,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共性体现在金隄借鉴了奈达动态对等理论中信息论、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思想,两者具有相似的学科基础,都认为对等是最大程度的近似而非绝对的同一,都强调译文对接受者产生的整体效果,都允许译者为了整体效果的近似对等进行适度的形式和语义调整。区别在于:(1)奈达强调“信息对接受者的反应”,而金隄强调“信息对接受者的效果”,效果只包括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感受),不包括接受者的反应,后者是翻译完成后的事,牵涉到许多个人的主观因素(金隄,1998:17-18)。具体来说,奈达追求的读者反应即“信教”,而金隄追求的效果即译文给读者的感受要和原文给读者的感受尽可能相近(王振平,2000:56)。(2)奈达理论在翻译中的灵活性更大,而金隄更注重忠实于原作和作者(同上);奈达对具体事实重视不够,而金隄强调信息的全部作用,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金隄,1998:18-19)。(3)‍奈达的理论开宗明义为宗教翻译服务,他的理论并不是任何翻译都适用(王振平,2000:56),比如对文学翻译就不适用(Jin & Nida,2006:VIII);而金隄等效的目标适合于一切种类的翻译,只是不同种类的翻译有不同的侧重(金隄,1998:40)。

四、超越与创新阶段:2000年以后

如果说1998年《等效翻译探索(修订版)》的出版是金隄等效翻译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那2001年《尤利西斯》全译本修订版的发行和2003年翻译理论专著《文学翻译:艺术完整性求索》()的出版则意味着金隄的等效翻译理论发展进入超越与创新阶段。正如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威廉·麦克诺顿(William McNaughton)所归纳的那样:

翻译理论发展的一条路径是:译者在完成巨著的翻译后,会静下心来对其翻译进行反思,并将其在翻译过程中的收获记录下来,比如圣哲罗姆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圣经》译成拉丁语后,马丁路德在将《圣经》译成德语后,德莱顿在将拉丁语的《奥维德和维吉尔》译成英语后……(Jin,2014:XIII-XIV)

尽管金隄在20世纪90年代末指出了自己等效翻译理论与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区别在于两人的翻译目的,但并未深入阐释等效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中具体运用和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在《尤利西斯》全译本修订版完成后,金隄基于自身文学巨著翻译的经历对等效翻译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以艺术完整性再现为导向的文学翻译实践论”。通过反思自己在不同时期翻译《尤利西斯》的译法及取得的效果,金隄在后期撰写的专著和论文中深入系统地探究了文学翻译如何再现原作的艺术完整性和实现效果的全面对等。

首先,他在延伸之前观点的基础上重申了等效翻译理想在文学翻译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等效翻译的理想,是所有文学翻译工作者都应该争取的目标。虽然难于实现,但确实是可以争取的”(乔伊斯,2001:前言2)。他还将自己的等效翻译理想与钱钟书提出的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化境”进行比较,认为“‘化境’追求的是十全十美的理想之花,强调‘不露痕迹,完全保存原作风格’;而‘等效’追求的是小花,强调‘三个尽可能’。但‘化境’和‘等效’两者并不相左,至少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同上:前言3)。

接着,他对“词句忠”和“自由译”两种译法及其缺陷进行了深入阐述:

采用“词句忠”译法的译者头脑中思考的是为原文本中的词在目标语中寻求对等语,然后用一种符合目标语语法的方式将这些对等语组织在一起,最后再通过一些编辑修改手段对译文润色;采用“自由译”的译者关注的是原文本中那些有趣或有意义的内容,用适合自身审美情趣的方式将这些内容表达出来后,会竭尽其所能通过扩充或压缩的方式对译文修改,直至产生一个既能让其自身满意、又能打动读者的译本。(Jin,2014:54-55)

“词句忠”方法的缺陷是只见词汇,不见全文,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而“自由译”的译者只关注部分树木,建立的是一片与原作不一样的森林(ibid.:89)。在此分析基础上,金隄提出了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译法,即他所倡导的“以艺术完整性再现为导向的文学翻译实践论”。

通过详尽的实例分析和理论思辨,他深入论述了“以艺术完整性再现为导向的文学翻译实践论”的内涵。该方法倡导的总原则是:“遵循源语本身的特质/符号系统,透彻、深入吸收原文的信息,以最细微的颗粒方式吸收整个文本的思想和内容;完全在目标语环境下的再创造,即译者不受源语特质因素的干扰,充分享受用目标语自由进行语言和艺术创造”(ibid.:45)。需要注意的是,金隄(2005:9)此处所指的信息有别于人们常说的信息,前者涵盖的范围更广,“既包括实质性的内容,也包括那些比较抽象和微妙的因素”。从交际理论的角度而言,该信息不仅包括交际的内容,也包括影响交际效果的传递方式、语气及其他微妙成分(Jin,2014:52)。简而言之,信息指文本所传递的总和,是原文艺术完整性的体现。具体而言,一个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主要包括“主题、精神,实质内容、形象意境,情调、韵味”三大要素(ibid.)。金隄(2005:9)也讨论过这三要素的重要性,认为主题、精神永远是信息的主干,不能丢失;译者不可随意改变原文的具体事实,实质性内容的调整必须是出于保留总信息或使原文艺术完整性免受损失的目的(Jin,2014:52-53);情调、韵味如何在翻译过程中继续保持则是一个极为微妙的问题(金隄,2005:9)。

针对如何在翻译中保留和再现原文的三要素,金隄(Jin,2014:55)提出了他的四步骤说:

(1)渗透(penetration)到源语文本产生的语言与文化环境中;(2)吸收(acquisition)原著传递的“信息总和”;(3)将已在译者大脑中形成的原文“信息总和”转换(transition)成目标语环境中的新信息;(4)将新信息用适合于目标语环境、能保留原作艺术完整性、能对目标语读者产生与原著对源语读者产生类似效果的语言呈现(presentation)出来。

金隄自言他的这四步骤说受到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的启发(ibid.)。斯坦纳1975年在其专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基于阐释学理论提出了“翻译是一种阐释和理解”的观点,并细分了翻译的四个步骤:信赖(trust)、侵入(penetration)、吸收(embodiment)和补偿(restitution)。“‘信赖’即相信原文有可理解之物,翻译并非一种空洞的转换行为。”(Steiner,2001:312)“‘侵入’指翻译这种理解行为具有明显的侵略性和掠夺性。”(ibid.:314)一方面,译者在理解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带入自己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译者会面临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不同程度的冲突。“‘吸收’即将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吸纳到译文中,这种引进的过程并非发生在真空中。”(ibid.)“‘补偿’指为了使翻译这种阐释行为具有可靠性,需在原文和译文之间调解,使其相互交流,恢复两者的同等地位。”(ibid.:316)唯有通过一些补偿手段,才能实现原文与译文两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对照斯坦纳的“信赖、侵入、吸收、补偿”与金隄的“渗透、吸收、转换、呈现”,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相似点主要体现在两人都注意到了翻译过程中源语和目标语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存在的冲突,并凸显了译者为了实现两者平衡所发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差异在于两人描述翻译步骤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斯坦纳将翻译视为一个文化事件,其对翻译步骤的阐述强调的是文化交流的相互性。而金隄(Jin,2014:55)的四个步骤针对的是“译者头脑中实际发生的具体过程”,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原文艺术完整性在译文中的再现,强调的是原文与译文两种效果的近似对等。由此可见,金隄的四步骤说虽受斯坦纳观点的启发,但并非全盘皆收,而是围绕自己的等效翻译理论这一总原则对其进行了改造与创新。

客观而言,金隄之所以能创造性地提出并发展自己的等效翻译理论,早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启发。但正如金隄(1998:XI)本人所述:

其“等效翻译理论”并不和任何一家现成理论完全相同,而是以中国本身的翻译实践为基础,吸收了一切有益的见解,同时扬弃了一切不利于提高翻译水平的看法,包括奈达翻译理论中适合宗教翻译而不符合一般翻译实践的观点。

金隄的等效翻译理论在吸收西方现代科学翻译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融合了其自身丰富的文学翻译实践经验和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精华,是中西译论交汇的产物,也是翻译理论与实践互促的结果。这一融合与吸收的模式应该是中国译论建设的应然状态。正是由于金隄在这方面开拓性的举措,他被认为是“中国当代翻译学者中,将西方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结合成就最大的一位”(马会娟,2003:139)。

五、结语

金隄等效翻译理论来源于他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这类认识最初停留在感性层面,具有随意性和零散性。在对这些感性认识高度概括和总结后,金隄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等效翻译思想。这些翻译思想以抽象的思维形式和较为完备的论述方式展开,但在推理的严谨性方面有所欠缺。尽管此阶段的翻译思想并不具备完整的理论形态,但对等效翻译理论假说的提出和该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具有承前启后的铺垫和连接作用。等效翻译思想到等效翻译理论的嬗变,蕴含着金隄对翻译实践问题认识的深入和对中西传统与现代译论的吸收与借鉴。对金隄将等效翻译的思想火花铸成等效翻译理论火炬的过程进行条分缕析的整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的区别及金隄翻译理论与实践互补互促的良性互动关系。

①讲座内容连载在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处出版的《联合国文件翻译工作简报》1978年第5-6期。

②一篇为1979年2月写的论文《Send是“送”?》,后以《对等词观念害人不浅——Send是“送”?》为题发表在1983年第3期的《语言教学与研究》上;另一篇为1979年10月写的论文《不是鱼和熊掌》,后以“谈准确和通顺的关系”为题发表在1984年第9期的《翻译通讯》上。

③鲁迅(2009:346)对“不顺”有明确限定:“自然,这所谓‘不顺’,绝不是‘跪下’要译成‘跪在膝之上’,‘天河’要译作‘牛奶路’的意思,乃是说,不妨不像吃茶淘饭一样几口可以咽完,却必须费牙嚼一嚼。”

④金隄曾将此文发给奈达,但并未得到任何相关回复。很明显,奈达对金隄观点的转变并不喜欢,不过他仍慷慨将其文推荐到杂志发表,参见其专著第305-306页。

⑤ 1982年金隄在美国和奈达探讨此问题时,奈达仍认为菲利普斯“亲切握手”的译法是动态对等,最后两人在合著书稿上采用折中提法,既肯定它是自由译法,同时解释该译法避免了误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见《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第19页。

[1] Jin, D. & E. A. Nida. 2006.[M]. Hong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 Jin, D. 2014.[M]. New York: Routledge.

[3] de Waard, J. & E. A. Nida. 1986.[M].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4] Nida, E. A. & C. R. Taber. 2004.[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5] Steiner, G. 2001.[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6] 方梦之, 庄智象. 2017. 中国翻译家研究(当代卷)[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 黄忠廉. 2010. 翻译思想≠翻译理论——以傅雷、严复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5): 77-81.

[8] 金隄. 1983. 对等词观念害人不浅——Send是“送”?[J]. 语言教学与研究, (3): 118-122.

[9] 金隄. 1984. 谈准确和通顺的关系[J]. 翻译通讯, (9): 17-20.

[10] 金隄. 1998. 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1] 金隄. 2005. 翻译的目标[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 1-10.

[12] 劳陇. 1987. 介绍金隄、奈达合著《论翻译》[J]. 中国翻译, (2): 56-57.

[13] 刘炜. 2008. 等效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4): 71-73.

[14] 陆刚. 2009. 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J]. 教育研究与实验, (3): 131-135.

[15] 鲁迅. 2009. 给瞿秋白的回信[A]. 罗新璋,陈应年. 翻译论集(修订本)[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6] 吕俊. 1998. 翻译:从文本出发——对等效翻译论的反思[J]. 外国语, (3): 34-39.

[17] 马会娟. 2003. 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 莫传霞. 2017. 等效翻译理论视域下中国典籍特色词汇英译[J]. 宿州学院学报, (11): 62-65.

[19] 戚萍洋. 2021. 等效翻译理论下《题西林壁》的英译分析[J]. 文学教育, (2): 86-87.

[20] 钱霖生. 1988. 读者的反应能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吗?——向金隄、奈达两位学者请教[J]. 中国翻译, (3): 42-44.

[21] 王一师. 2018. A Report on the Translation ofGuided by Jin Di’s Theory of Equivalent Effect[D]. 扬州大学.

[22] 王振平. 2000. 论翻译之道说《尤利西斯》——金隄教授访谈录[J]. 中国翻译, (1): 56-58.

[23] 熊文哲. 2017. From Adaptation to Creation: A Study onas an Adap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uivalent Translation Theory[D]. 中国矿业大学.

[24] 臧红宝. 2012. 金隄等效论的误读辨析[J]. 时代文学, (3): 64-65.

[25] 詹姆斯·乔伊斯. 1987. 尤利西斯[M]. 金隄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6] 詹姆斯·乔伊斯. 1994. 尤利西斯(上卷)[M]. 金隄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7] 詹姆斯·乔伊斯. 2001. 尤利西斯(修订版)[M]. 金隄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8] 张伟伟. 2016. 对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和金隄等效翻译理论的思考[J]. 新西部, (23): 108-109.

H059

A

1008-665X(2022)3-0028-11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翻译家金隄研究”(521);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金隄等效翻译理论研究”(20B462);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18660)

贺桂华,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张新萌)

猜你喜欢
奈达译法通顺
读写大闯关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生活大爆炸》汉语字幕翻译研究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句子雨
英语填词游戏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坐哪种船便宜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