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一鸣
(1.延安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2.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新时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党和国家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有了新的定位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对人才培养的政治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把思政铸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以及全过程。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与思政铸魂有着密切联系,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不断冲击和解构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少数艺术工作者开始主张艺术唯美主义,否认和割裂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之间的联系,企图弱化艺术教育应有的德育功能。因此,理清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推进两者在新时代深度融合的首要问题。
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相对独立,是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大学制度引入之后,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学科体系和教育分工上相对独立的一种划分,而并非是完全割裂的两种彼此独立的教育方式。蔡元培先生就认为:“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1]因此从教育的本质来说,“两者”是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从学科属性上看,二者各自独立,艺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思政铸魂属于“德育”范畴。艺术教育分为专业性艺术教育和公共性艺术教育。专业性艺术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艺术工作者;而公共性艺术教育则是通过组织参加艺术类文化活动,提升教育对象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纯的艺术工作者。人们常将艺术与道德定位为非此即彼的关系,认为谈道德、价值观就会消解艺术的本质,扼杀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从而降低艺术的审美价值。[2]然而,不管是专业性艺术教育还是公共性艺术教育并不是完全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方式,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都具有德育的功能,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美”和“德”的统一。艺术教育和思政铸魂在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上具有共通性和同一性,但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上又相对独立。艺术教育和思政铸魂都具有价值引领、道德教化、心理优化等重要功能,二者在教育功能上相互连通,相互促进,在教育目的上统一为育人服务;艺术教育以各类艺术形式为教育内容,更多地强调感悟和理解,通过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间接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思政铸魂则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教育内容,更多地强调认同和接受,通过外部灌输的说理教育直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两种教育方式前者是隐性教育方式,后者则是显性教育方式,将两者深度融合,有利于各取所长,既能提升艺术教育的思想引领力,又能增强思政铸魂的审美感染力,从而形成育人的合力。
艺术教育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接受特征,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包括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媒介载体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谓载体和方式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承载教育内容与信息的形式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载体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借助的各种形式、活动和事务。[3]而公共艺术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和活动载体。艺术教育作为思政铸魂的载体和方式,实现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统一,艺术教育为思政铸魂提供了清新、鲜活的实践载体,又是思政铸魂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在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创作艺术作品、排演艺术剧目等公共艺术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成为思政铸魂中更为有效的一种载体和方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在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审美情趣提升和道德观念强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也相伴相随,专业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离不开道德评价的尺度,脱离道德尺度的艺术教育活动是极其危险的。高校课程思政就包括艺术专业的课程思政,艺术专业教育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挖掘出来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步提升,创作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优秀文艺作品。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虽然不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但通过艺术作品对美好事物的形式表达,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贯穿其中,进一步提升艺术作品的思想性,潜移默化地达到了思政铸魂的最终目的。
艺术教育将各种美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并逐步转化为道德观念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些以“猎奇”“求怪”为追求的“审丑”行为,有些艺术作品为了迎合公众的某些需求在形式与内容上出现了一些低俗倾向,作品导向是非不分,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比如丧失伦理道德之类的行为艺术,比如以艺术的名义在身体上烙印、放血等,这样的行为是毫无艺术性、毫无美感可言的,更无益于教化和人伦,如果将这种所谓的“艺术”搬上课堂,无疑只会加深青少年的道德危机。[4]艺术教育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沾满了铜臭气,不能脱离“德育”这个总目标。为了纠正艺术教育中存在的方向偏差,早在2002年教育部第13号令《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这份文件强调艺术教育在专业技法、教育形式等方面不能忽略理想信念和传统文化的教育,说明艺术教育要以思政铸魂为方向保障,不能离开思政铸魂的要求,片面地开展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与道德伦理是统一的,中国有“艺以章德”的思想传统,西方有“以美导善”的思想传统,自古以来中西方艺术教育都带有教化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目的,没有道德伦理的标准作为尺度,艺术必定会起到消极作用。所以,艺术教育不能忽视艺术的德育功能,思政铸魂是引领艺术教育向健康方向发展的保障,离开思政铸魂,艺术教育会产生扭曲的审美观,误导大学生的审美判断。艺术教育不论采取何种教育形式,走什么样的教育道路,本质上都要为培养大学生“真善美”的品格服务,思政铸魂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时刻发挥方向保障的作用。
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维度分析,艺术教育和思政铸魂深度融合具有必然性,新时代高校应加强艺术教育和思政铸魂深度融合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不断推动两者的深度融合发展。
首先,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文以载德”“礼乐相济”“文以养道”“艺以修身”“尽美矣,又尽善也”等思想,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重视艺术活动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集中体现,他们把各种艺术形式作为歌功颂德、思想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底层人民群众则通过各种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表现生活与现实,抨击社会的不公与黑暗,表达追求光明和自由的情怀。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社会道德厚植于艺术追求中,酝酿出带有中国审美品格的人文精神,体现了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的价值追求。
其次,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把政治和艺术一同归结为意识形态,指出:“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5]明确艺术是意识形态之一;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艺术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6]将艺术与精神食粮挂钩,肯定了艺术的育人价值,同时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概念中也包括艺术教育。马克思关于艺术是“精神食粮”“人的全面发展”等观点阐述了艺术与艺术修养不可分割的关系。
最后,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具有中国化的理论特色。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了“文艺育德”思想,强调文艺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思想性要占主导地位,并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如何为”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一度时期受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一部分人否定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鼓吹“绝对”的艺术。针对这一问题,党和国家的历代领导人分别对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邓小平提出任何进步的、革命文艺工作者都不得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江泽民指出文艺作品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胡锦涛提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等,都强调了艺术教育在思政铸魂中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7]“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8]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美育”和“德育”相统一的坚定立场,为新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西方文明的引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仿西方的新式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形式,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开辟了艺术教育的新道路。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创办了专门培养艺术人才的鲁迅艺术文学院,并在鲁艺《成立宣言》中提出:“使得艺术这个武器,在抗战中发挥它最大的效能。”[9]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创造性地阐释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的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确立了革命文艺的方向,第一次公开集中地阐发了“文艺为抗战服务,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二为”方针。在这一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大批艺术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抗战一线,创作了大量与人民群众生活相贴切,与全民抗战和人民解放事业相适应的优秀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民族精神培育、阶级观念教育、移风易俗、提升文明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得到进一步融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二为”方针的基础上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二为”和“双百”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艺术教育进一步繁荣发展。这一时期培养了大批又红又专、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歌颂新中国、歌颂党和人民、歌颂社会主义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动员人民群众投身生产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纠正了文革中“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左倾思想,但也批判了“文艺脱离政治”的自由化思想,提出“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10]这一重要论断,重新确立了文艺工作“双百”和“二为”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明确了艺术和政治的关系。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大批优秀作品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四有新人”,使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的深度融合走向快速发展的健康轨道。
首先,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的深度融合有利于解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题。“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1]进入新时代,传统的思政工作方式方法已无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以艺术教育形式承载思政铸魂有利于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针对性、实效性弱化的难题。艺术教育形式新颖,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强,有助于大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从而积极的认识和面对生活,深受大学生欢迎。其次,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的深度融合有利于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艺术素养是艺术教育中创新思维的源泉,当前高校艺术教育存在重艺术技能训练、轻艺术素养教育的问题,导致艺术作品有视觉冲击力但缺乏思想穿透力,许多作品只能满足一时的感官刺激和娱乐消费,却难以满足长久的精神需要和文化需求,一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逐渐减少,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割裂了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的关系,我们应注重挖掘艺术教育中的思想元素,以思政铸魂引领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最后,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有利于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培养体系。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明确了将思政铸魂全面融入高校艺术教育全过程、各环节不仅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高校“三全育人”格局的现实举措,通过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艺术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真正使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新时代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
高校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思政,紧抓校园艺术活动载体等措施来达到融合创新的目的。
推进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要加强组织领导,在课程机制、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和实践机制等多方面构建协同育人体系。艺术教育和思政铸魂的深度融合不是短期能实现的工作,要放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进程中,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能逐步完成,通过创新内容、有效的平台和机制构建,加强育人合力,发挥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12]普通高校应该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公共艺术教育相关课程,面向前提大学生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并设置相应学分,部分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设置部分艺术类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性深入学习。不能将艺术教育和思政铸魂简单地理解为“美育”与“德育”的单向联合,而是将艺术与思政作为一种融合的育人方式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格局中,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聚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目前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学科,学校要打破部门与学科的限制,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艺术+思政”协同育人的管理体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形式,通过完善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举措,理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既做到主客体的平衡发展,又要努力突出优势、发挥合力。要发挥好艺术教育隐性育人的优势,将艺术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还要发挥思政铸魂的优势,把思政铸魂作为艺术教育的主旨和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育人方式的融合,在思政工作中引入艺术教育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将二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以更加灵活、新颖的方式,推动教育内容、载体、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方向引领是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应该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艺术教育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艺术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工作,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专业艺术学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大学生用艺术服务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能力。要牢牢把握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融合发展的平衡点,既不否定艺术教育的思政功能,也不能以思政铸魂代替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要推动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协调、融合健康发展;始终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和“双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的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要在教育教学中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三种文化”作为艺术教育和思政铸魂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以更具艺术性和专业性的方式讲好承载“中国精神”的传统文化故事、革命文化故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故事。
推进专业艺术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是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的重要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要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到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14]教师要加强主导作用,积极通过课程思政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斗争和启发性思考,通过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提升思想政治水平,更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感性的特点,尽量避免灌输式教育,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艺术教育在引领精神理念、塑造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隐性功能,通过艺术化呈现手段用活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大型红色文化艺术剧目,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挖掘艺术作品深处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精神,充分发挥艺术专业课程思政铸魂作用。推进专业艺术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和利用好红色艺术经典,要通过深度化挖掘、创造性改编、时代化呈现,将红色经典打造成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化艺术作品。同时注重在创作的过程中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感悟和体验,实现过程育人和作品育人的双向互动和双重效果。让大学生在自己领悟和体验中感受红色资源的艺术之美,将自己的真切感受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深刻体会艺术作品要表达的价值观念,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鼓励大学生以青年人的表达方式创造优秀作品,从而达到思政铸魂的目的。
公共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活动又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具有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等特点,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多样、数量繁多,但部分活动“泛娱乐主义”倾向严重,有的活动甚至出现“三俗”(庸俗、低俗、媚俗)问题,以红色文化艺术活动为抓手,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是推进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高校要依托“第二课堂”“高雅艺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重点打造红色文艺活动,以红色文化文艺活动引领校园文化,在主题、内容和形式上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引导大学生树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拼搏的伟大抱负。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打造红色文艺品牌活动和优秀作品,把艺术实践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政铸魂的催化剂,学校要加强阵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艺实践平台,以艺术社团、社会实践基地、党团组织为依托大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红色文化艺术网络思政。
进入新时代,受多元文化的影响,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素质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充分认识“美育”和“德育”的辩证关系,深入运用和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载体,让大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推动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发展,构建高校“德育+美育”协同育人的培养体系,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