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评价助推“养正教育”

2022-11-27 06:39林立严凤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养正数字化班级

林立 严凤

(福州群众路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8)

“养正教育”是福州市群众路小学建设特色校的重要内容,2018 年学校专门制订了“养正教育”的特色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学校教师的德育管理水平、学生的自律养正积极性、家校协作育人水平等都得到扎实提升。而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更为学校“养正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师生及家长减负增效:数字化平台的全程全员实时评价,减轻了教师收集学生成长过程性资料的负担;大数据分析帮助教师精准决策,提高管理实效;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即时的家校互动,令学生获得更高质量的成长陪伴。

一、构建数字化“养正教育”评价体系:细化指标,夯实养正根基

数字化平台打破了时空限制,加速信息流转速度,外显跟踪事项进度等,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1]。根据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的调研结果,我们逐步构建一个基于数字化平台“养正素养指标植入—全员全程数字化评价—数据分析引领成长”的“养正教育”体系,培养小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生活。

(一)规范一级评价指标内涵,搭建架构

标准不一的评价体系,让学校无法在同一标准下衡量德育工作的效果、统筹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此,群众路小学借助“班级优化大师”数字化平台,将分散、不统一的评价进行集中管理。将养正体系五个维度“①诚实守信,担社会责任;②好学上进,立报国之志;③健康生活,育优良品德;④文明有礼,树良好形象;⑤遵纪守法,做合格学生”植入平台作为一级指标,让教师轻松导入全校统一的评价体系,所有教师都能在同一评价体系内去点评和引导学生成长。

(二)细化二级评价指标内容,多维考量

学校根据“养正”目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进一步细化“表扬”与“待改进”等二级指标,如在“好学上进,立报国之志”指标下设有“积极思考”“态度不端正”等正负向评价指标。全校统一的评价体系导入数字化平台,让所有教师都在规范的评价体系内去点评和引导学生成长。根据当下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各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还可以按学科及班级实际情况,在五个维度的范围内经过管理员审核后,添加个性化的二级指标,精准评价每一个学生。如,在植树节期间,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绿化校园的活动,可在“健康生活,育良好品德”维度下设置“护绿小能手”指标;在防疫居家学习期间,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线上教学,可在“文明有礼,树良好形象”的维度下,设置“居家学习表现”“网络文明”“快乐分享”等指标,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居家学习情况进行精准评价。

此外,细化评价指标内容时,关注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力求将每个学生的特长展现出来,以此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也加深同伴之间的了解,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及他人[2]。

二、创新数字化“养正教育”评价应用方式:精准呈现,全时空覆盖

(一)评价方式“2+N”

学生“养正教育”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应充分运用数字化的优势,加速信息的记录、反馈、跟进,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反馈学生的每一项表现。我们可以在数字平台上组建全校各个班级群,全体师生和家长加入各自群。在常态化的管理过程中,通过平台的“班级圈”“通知”“打卡”及各种“点评”功能,将日常纸质反馈材料,转化为电子反馈,采用“2+N”的全时空评价方式,实时呈现学生日常表现,及时畅通学校、家庭、社会共管的教育网络。

1.“2”即:全员参与、全程评价

数字化平台助力全员参与评价育人,支持学校管理者、班主任、科任教师、值班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使用,可以通过手机、网页端、电脑端、一体机等设备作为入口接入。

(1)全员参与,即多角色参与评价。通过多角色、多场景、多设备采集评价数据,教师搭配多元的奖惩机制,在课堂记录学生每一次进步,家长可实时掌握孩子在校表现,学生可通过自评互评,共同进步,营造积极班风。①学校层面,由值班教师及学校管理者通过巡校巡班快捷评价,对学生实现全方位、多元的评价。②教师层面,全体教师都可以从各教学工作、各活动层面对全体学生的养正素养进行综合评价;③学生层面,学生可参与“班级优化大师”数字平台评价,例如学生干部协助教师在课前准备、课间活动、放学路队等场景中记载同学们的表现,并及时反馈给教师予以录入数字平台等;④家长层面,家长加入数字化平台,既可实时关注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又可实时对学生在家表现,如在家参与劳动等情况,在“健康生活,育优良品德”等养正维度进行评价,创新家校沟通方式,让家校沟通更轻松有效。

(2)全程评价。①收集学生每日在家、在校、在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的养成情况,将过程性评价量化录入数字化平台,全程记录学生养正表现,实现数据分析,为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自我剖析、自拟计划、自我监督、自我成长”提供参考数据。②关注学生五育发展。基于日常点评,从不同成长维度,直观呈现学生发展特点,帮助教师发现学生长处,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③捕捉学生荣耀时刻。从课堂到课后,实时点评记录,展示学生精彩瞬间,让努力与优秀被看见。④从学期概况到未来期望,全面反馈学生情况。平台AI 机器人记录点评数据,能清晰记得学生成长路上的每一件“小事”,并以活泼亲切的口吻,自动生成个性化评价,并能一键导出评语,为教师的工作减负增效。

2.“N”即:多元载体,百花齐放

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与“班级优化大师”养正体系五个维度相结合。根据学校“五育”教育的侧重点,定时调整更新养正评价二级指标,为学生提供多元评价载体。如在“我们的节日”系列德育实践活动的节点,开展“春联书写”“巧手包粽子”等活动,并通过数字平台予以展示评比,认定加分;在开展“经典诵读”“宪法竞赛”“数学竞赛”“英语闯关”等智育活动中,增设“群小好声音”“学法小能手”“数理之星”“英语小高手”等评比,对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予以认定加分;对在校园体育节、艺术节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增设“运动小高手”“校园小歌手”“绘画小能手”等指标进行评比认定;对在“劳动技能赛”“劳动技能考核”等活动中展示良好生活自理能力、掌握生产劳动技巧的学生,予以认定“劳动小能手”等,加分表扬。通过丰富的多元载体,给学生打造百花齐放的舞台,让不同风格、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示自我,积累成功体验,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二)应用方式“常态+个性”

1.常态化运用。(1)即时评价,激励养正。实现课堂表现、学业水平、专项活动、写实记录等多类型数据的及时采集,为学生成长趋势分析,提供数据支撑。(2)积极引导,展示风采。充分应用数字化平台随机抽取、小组合作等互动,激励学生积极展示风采。(3)优化管理,提高效率。通过数据分析实时更新的光荣榜,能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得分情况,增强荣誉感,激发学生创先争优的内驱力。(4)重置分数,增强信心。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表现,定期将数字化平台的光荣榜显示的分数定期重置为0,让部分后进学生知道努力加油从来不晚。重置分数只是显示当时的分数起点为0,并不会影响后期的学生评语和班级报表的生成。(5)待办事项,关注进度。教师可在专属的云端班级“管理台”,通过朋友圈式的红点提醒学生的打卡。(6)练习、通知等进度一目了然,班级管理井然有序,不漏掉任何小细节。家校合作,实时反馈。家长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实时接收同步数据,真正实现“秒级响应”,而且每一项记录清晰,生成的每一个数据都能追溯到源头,无需通过询问教师即可即时掌握学生的第一手情况。全面、多维的分析报告也让未来共育方向更加清晰、明确。

2.个性化应用。数字化平台的数字运用方式,为教师个性化应用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数字化管理方式。(1)模板应用,各取所需。数字平台提供丰富的各种通知模板、奖状模板,教师们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修改。同时可以设置家校双方接收消息的时间,以免造成干扰。(2)应用挂件,加强鼓励。师生双方可以通过民主商议,制定一套挂件奖励规则,如可给班长、组长、课代表、值日生等增加职务性挂件,给有进步的学生安排小红花、大拇指、奖牌、幸运草等鼓励性挂件,给表现好的学生戴上“三好学生”“小标兵”等荣誉性挂件,为不同维度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励,通过树立榜样带动班级良好氛围。(3)积分兑换,奖励丰富。各班可定期通过班队会、主题活动等场合,利用数字养正平台的“抽奖神器模板”进行阶段性奖励,盘活班级氛围,提升学生的期待值,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三、用数字化评价促养正提升:转变观念,形成德育工作新样态

数字化养正平台可以帮助学校转变传统观念,由原来每学期一次的“结果评价”转变为动态的“过程评价”,由“主观评价”转变为“客观评价”,由“定性评价”转变为“定量评价”。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以及客观性,推动学生数字档案在评价中的应用,由原来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向过程导向的“多维”评价转变,由主要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全面发展转变[3],有效发挥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智能化班级管理,减负增效

通过数字化平台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已经变成笔者所在学校教师们的工作日常,无论是优化课堂氛围、深化教学互动,还是班级日常管理随处可用,为各班级实现信息化管理升级,也为教师减负增效。

(二)挖掘学生闪光点,因材施教

轻松记录学生的过程性表现,以自定义点评为基础,兼顾科学与实用性,评价无缝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及时激励和规范学生行为。

(三)创新激励方式,持续成长

替代传统小红花和记分册,通过课堂随机抽选功能、实时更新的光荣榜等措施,激励了每一位学生持续成长。面向新一代的学生,用更多元化的创新方式,可以持续激发学生积极性。

(四)打破信息隔阂,家校联动

让家长和学校的沟通走向共融,保持双方信息对称,教师在发布通知后,平台可自动统计收复情况,并一键提醒未读家长,让反馈更加高效,增加沟通效率与次数,形成和谐、真诚的家校关系。

(五)全面个性发展,激发潜能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大数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诊断、精准预测可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实现教育价值的回归。大数据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域关照、立体全息和主体增值,可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智慧评价体系的构建[4]。通过观察学生成长记录,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客观评价,探索通过大数据生成的学生发展的“画像”,利用评价活动有效地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通过学生成长档案,指导学生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成长中不断激发潜在优势,处理好兴趣特长、潜能倾向与社会需要的关系,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为后续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数字化评价有利于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方式,促学生“养正教育”实效发展。通过清晰的行为数据和数据分析,能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让成长看得见,让优秀会发光,共同助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

猜你喜欢
养正数字化班级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沐阳光雨露 养天地正气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