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的百年实践、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2022-11-27 05:19高布权王梦瑶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建设

高布权,王梦瑶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谋求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18世纪以来,现代化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既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深刻变化,也是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谋求自我发展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发展的100年,也是探索和追求现代化的100年。正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所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1]。百年历程表明:虽然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实现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一、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的历史轨迹

近代以来,面对封建统治、西方列强入侵,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和实现复兴的出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然这些运动在拯救中国和推进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贫困和落后的状况。历史证明: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坚强领导,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中国受苦受难的命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用革命的方式推翻专制制度,在边革命边建设中推进现代化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大都是从解决“谁的现代化”“为谁的现代化”以及“在什么制度基础上的现代化”等重大问题探索开始的。在中国,1915年,以《新青年》为发端,开启了拥护“德先生”即“Democracy”和“赛先生”即“Science”的新文化运动的大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大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相互结合,为中国推进现代化孕育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并通过了第一个纲领,明确“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开启了用革命的方式推翻专制制度,在新的制度基础上实现民族自立自强、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概念的认知还较为模糊。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最高纲领和民主革命的最低纲领”[2],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战略上的总体设计,在对中国国情的把握和中国革命问题深化的基础上推进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1923年6月,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共产党在比较优势中站到了更广阔的政治舞台。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总路线有了清醒的认识,为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理论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1926年,瞿秋白在《新青年》第5号批驳了当前社会民主党鼓吹的“经济上的现代化”[3]的虚伪性。由此在全党上下开始了对“现代化”的进一步了解。19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4]国民革命中心问题的判断,助推了全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现实基础。大革命的失败迫使中共领导人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反思,并开始改变视角重新探讨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方式。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提出,为正处于思想混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道路。1928年6月至7月,中共六大明确指出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是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工作中心由组织暴动向群众工作转变,在党内思想混乱的背景下统一全党思想,恢复重建党的组织,领导开展群众革命斗争,并引领中国革命走向复兴。

20世纪30年代,在知识阶层中兴起有关“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并用“现代化”取代“西化”概念[5],助推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思想的关注。1931年秋,瞿秋白在《苏维埃的文化革命》中提出“要发动新的文字革命……直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罗马化”[6]。此时的“现代化”带有进步、先进之意。1933年,《申报月刊》以“中国现代化问题”为议题在学者中展开讨论,由此唤醒了国人对中国现代化的关注,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开始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新阶段。1938年,“现代化”一词在党的文献中被广泛使用。1938年1月7日,周恩来在《怎样进行持久战?》一文中,提出“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7]等说法。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第一次使用“现代化”,提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8]。由此可见,“现代化”的早期使用集中在国防领域。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并对谋求自我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从1942年开始,通过长达三年时间的延安整风运动,及时纠正了中国革命实践中一系列主观主义的错误倾向,为推动落后中国走向现代中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智力支持。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提出:“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奋斗,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9]该讲话不仅对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念,而且对中国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充满必胜的信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洗刷了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赢得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大契机。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思考建国后的经济建设问题,“现代化”也逐渐向经济领域扩展。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引导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10]1432,对国家建设目标的设想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10]1433,并提出了以工业化带动工业、农业等各领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为未来国家现代化建设规划了初步蓝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现代化探索的主心骨,虽自身弱小且遭受反动势力围困与挤压,但中国共产党仍然打着“革命”和“重构”两大主题表达对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强烈需求,带领民众以革命的手段推进现代化,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新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革命化与现代化相互融会贯通,一方面通过革命的方式清理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在革命的过程中实现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的转变,在转型的过程中推进了现代化的进程。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通过改造的方式奠基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探索在综合调整中重点推进四个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受压迫的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中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何在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全新现实课题。

建国伊始,中国共产党率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全面土地改革,彻底铲除了封建剥削制度重要根基,由此为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53年,中央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前者是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发达的工业社会,后者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必经之路。至1954年,面对国际环境的复杂化,毛泽东对“现代化”的使用集中于国防和军队建设。1954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现在我们能造什么”[12]之问,体现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为此,党中央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首先保障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13]可以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布局之始,该篇论著为探索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1956年9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宣告:“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14]随即在1958年至1960年间,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主要特征的“大跃进”式的群众运动,给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经过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之后,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按照毛泽东的提议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15]4391966年到1974年,受“文化大革命”和“左”倾错误的影响,三届人大确定的“四个现代化”很少被提及,中共九大、十大的会议文献中也未出现“现代化”的相关提法。1975年1月,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在一九八〇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5]479从此,“四个现代化”的提法重新出现在党的文献中。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重大挫折,也引起了人们深刻反思如何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造”的方式奠基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以工业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迎接共和国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高潮。中国共产党虽受历史条件以及主观认识的局限,但在吸取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谋划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的具体发展方向,特别是围绕如何适合中国发展特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不懈探索,并在全面调动劳动人民积极性的基础上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四个现代化”发展进程。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探索推进现代化发展“三步走”宏伟战略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开始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是唯一出路,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征程,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深刻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历史课题中明确提出要“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的调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即在党的许多文献中广泛使用。邓小平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和同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都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成为邓小平经常提及的重要概念。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6]502同时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1979年12月,邓小平在回答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整个现代化蓝图是如何构想的”问题时强调:“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6]582此次交谈邓小平首次用“小康”这一中国语境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1980年初,邓小平在中央干部会议上特别指出:“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17]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不仅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而且首次把邓小平所设计“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并“达到小康水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战略目标而确定下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邓小平所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8]。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全面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现代化追求与探索的历程,并在纪念建党70周年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全新范畴。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内涵。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必要的。”[19]由此明确地规划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维奋斗目标。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首次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郑重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自身现代化的问题。

迈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从而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003年7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坚持问题导向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由此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维目标提升为四维目标。中国共产党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指向、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工作任务、以“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为具体路径,完成了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顶层设计。[20]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新世纪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不仅对现代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掌握更加全面系统,而且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加适合和更加具体的思路。中国共产党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努力奋斗,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中的前两步,准备向着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上,谋划用“两步走”战略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征程

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的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客观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研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的前提下,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至此,“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科学完备,布局更加系统合理,路径更加清晰现实,成效更加突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任务明确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明确的任务书。该报告不仅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维目标升级为五维目标,而且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道路[21],由此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1]。为了调动多种资源协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和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意味着将传统四个现代化推向五个现代化,并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与此前的“现代化”相比较是一次大的突破。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〇五〇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2],并强调指出“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23]。可以说,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勾画出“两个一百年”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轴和路线图,并明确提出了我国实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4]。其中,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时代话语体系和价值视角,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现代化时代内涵深刻解析以及对未来现代化道路的深刻思考。2021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5]特别是党郑重提出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及其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这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无比自信的驾驭能力。

时代造就伟人,方位决定方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主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在实现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二、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形成的历史成就

伟大的思想创造伟大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探索中扬弃了传统现代化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现代化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型现代化思想体系,并据此指导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代化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代化理论,将现代化理论推进到新的境界。

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世界发展的整体性视角探究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深刻阐释了社会在以人为主体的实践基础上,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为要素构建起一个系统的社会发展有机整体,为解决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发展蓝图。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就是社会有机体不断由分化到整合的发展过程,站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语境,在不同话语体系的架构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以社会有机体的视角分析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解决方案。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深入阐释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当代现实问题,在推进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彰显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使党的现代化理论始终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石之上。

第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开辟者,他们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过程中,不仅设计了社会理想及其路线图,而且形成了阶级、国家、政党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其中,特别用“近代化”“社会文明”“人的全面发展”“东方社会”“世界历史”等字眼及其理论阐述现代化思想,由此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科学前提和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围绕“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思考在百年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时期所赋予的中心任务与现代化的契合性问题,形成了不同阶段富有历史性和特色性的现代化理论体系,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发展理论,又从制度到体制、从国体到政体、从内容到形式等各个方面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使党的现代化理论始终立足在遵循客观社会规律之上。

第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代化道路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探索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展开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构成了以批判资本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现代化道路理论,旨在探索出一条突破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特定现代化发展模式,打破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进而创造新的现代化类型和人类文明形态。站在特殊性的视角审察不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由此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路径的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未来走向。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围绕“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这一历史之问,根植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历史语境,牢牢把握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位。从“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跨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道路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有力结合,开创出具有鲜明中国特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式道路”。

(二)形成了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主体、目标、路径、动力等进行系统的思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完整性、动态性和优越性。

第一,系统构建了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谁的现代化”和“为谁的现代化”的历史命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始终体现了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以“现实的人”为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满足“人民需要”的实践归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民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常怀为民之初心,一心为民、一心利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筑坚实根基和力量之源,绘就出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鲜明价值底色。

第二,系统构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命题。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之梦是从模糊走向清晰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加清晰与准确,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如今已确定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形成了以“五大文明”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由此彰显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把握更加深入与完整,承载着全面立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美好夙愿。

第三,系统构建了以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路径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命题。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一个难题。习近平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遵循现代化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立足于基本国情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发展,拓宽了发展中国家开展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向何处去”这一世界命题提供了中国范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不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简单模仿和复制,也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简单照搬和延伸;而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的路线图,它在为人类探索未来社会美好蓝图的同时,破解了纷繁复杂的现代化发展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艰辛探索最终选择的、唯一正确的、通向理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第四,系统构建了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用什么牵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命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新的征程中,创新也是推动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将“创新”置于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唯有以创新发展为引领,聚焦改革、发展和民生等重大问题,才能发现新思路,提出新理念,总结新经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三)指导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在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大国”,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的历史转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创造出“中国奇迹”。

第一,科学指导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现代化的百年探索过程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经历了由初步认识到曲折前进、由自主探索到全面深化的发展阶段,实现了由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效率优先观念向公平优先观念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道路。当前,我国踏上了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的发展阶段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经济现代化的新记录,取得了经济现代化的新成就,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7]。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理论成果,科学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为新时代经济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作出有益探索。

第二,科学指导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有鲜明的政治现代化导向,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始终在为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而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推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过程中,也在勾勒着政治现代化的蓝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等概念的相继提出,不仅构筑了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基本框架,而且为政治现代化的实践发展厘清了路线图。中国政治现代化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现代化;中国政治现代化绝不是对现有基本政治制度的否定,而是在基本政治制度框架内使其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现代化。

第三,科学指导了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封建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巨大障碍。五四时期和建党初期,既是政治转型的时期,也是文化变革的时期。从“文字革命”到“抗战文化”,从“革命文化”到“建设文化”,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探寻中国的出路:一方面,克服传统文化的糟粕,不断削减其沉重的历史负荷;另一方面,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不断丰富时代内涵,力争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国文化现代化不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的现代化,而是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本国国情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现代化。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近年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育人的效果得到世界公认,这既是中国的文化自信,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底气。

第四,科学指导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与传统社会和世俗化社会对抗中承担着社会变革的主体作用,主动承担起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使命,引领中国社会建设不断深化的百年追求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带领人民以坚定的步伐从“小康社会”迈向“美好生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加强关乎民生问题的社会建设,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展开社会现代化实践,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重大成效: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建成了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已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已超过13亿人。[27]在教育、养老、医疗、低保、住房等方面全面强化,奏起增进民生福祉交响乐,坚持以美好生活的目标带领人民走上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第五,科学指导了我国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百年历程中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从“人与自然的和解”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协调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从“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表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新时代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篇章,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位置,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由此使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快车道。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导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的根本诉求为宗旨,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体制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绘就出美丽中国的崭新画卷。

三、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演进的历史经验

纵观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的百年演进历程,先后经历了“近代化”“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三步走”“两步走”的战略更迭,展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继承性、连续性与开创性。无论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还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思想探索经验都已经成为世界现代化史册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必须汲取经验、面对现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全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中形成更为科学、更为有效的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结晶,用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来实现中国梦。

(一)中国现代化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风雨路,苦苦探索着现代化规律,耕耘着现代化实践,铸就了辉煌的历史成就。引领一路顺利走来的密钥,首当其冲的是思想,思想就是力量。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下了根的那天起,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之源,百年建党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史,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国现代化实践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现代化的非凡历程中,虽有过惨痛教训,但最宝贵的经验就是:我们既不是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也不是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中国近代化之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建设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让中国人民“独立起来”的中国工业化之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四个现代化之路;新时代,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让中国人民“强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28]习近平指出:“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29]“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30]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没有出路,模仿容易迷失,实践才出真知。历史证明: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进入新时代,面对我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变化的新格局,要继续坚定地高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大旗,在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继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二)中国现代化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科学领导和决策的现代化实践史。近代以来,虽有过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的各种尝试,皆因没有集中的领导力量和外部条件的制约而错失现代化机遇。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获得真正的重生与振兴。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而凸显的政党优势,站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发展一般规律、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共产党执政一般规律的宽广视域上,敢于和善于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复杂实践中,始终把持正确航向,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创新,从而谱写了气壮山河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美篇章。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告诫:“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31]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32]回顾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在党的坚强带领下,才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政权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只有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才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平稳发展,夯实了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新时代,只有在党的科学领导下,才高瞻远瞩地规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历史一再证明:只有坚持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才使得中国现代化永远不变向、不变色、不变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蓝图更加清晰,路线图更加科学可行。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新的征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从而确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中国现代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都围绕“谁的现代化”和“为谁的现代化”而展开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往往都是“为少数人”或“为资本”服务的现代化。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现代化思想发展历程,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总是把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现代化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合力”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化。为此,中国现代化的根本信念就是必须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古人箴言:“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习近平总书记更明确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32]中国现代化绝不是属于少数人的现代化,而是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现代化。因此,中国现代化必须走群众路线,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百年创造的现代化伟大成就本身就是人民群众心向共产党、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见证。同时,中国现代化又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现代化。无论在革命、建设、改革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切现代化奋斗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整个现代化历史征程中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保障人民的权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是革命的主体,人民在政治上实现了翻身做主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主力军,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劳动者和成果分享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是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践行者和改革成果的分享者;新时代,人民是中国奇迹的创造者,是小康社会生活的享受者,更是伟大中国梦的追梦人。展望未来,面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目标新的长征路,无论路遇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激情和力量,极大地保障人民的权利,增进人民的福祉,就一定能够齐心协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四)中国现代化要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守正创新

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一个不同国家以不同价值导向进行理性选择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对现代化实践的长期艰苦探索中,本着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原则,适时审视国内外现代化发展格局,适宜处置现代化内在与外在的关系,适度把持经济工作的总要求,从而使中国现代化事业不仅在纵向上能够把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做到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而且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重大风险防范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安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守正创新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生机与活力之源。我们正在见证:一个14亿人口体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而且中国共产党人有信心驾驭这一伟大变革。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33]新时代,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要以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状态不断丰富现代化思想,以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的贡献。

(五)中国现代化要以制度为保障,实现行稳致远

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也是现代化的根本。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现代化的执着探索与追求总是以“现代化思想-现代化政策-现代化实践”的理路和逻辑推进的,其中“现代化政策和制度”环节既是对“现代化思想”的固化,又是对“现代化实践”的规范,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现代化探索中始终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从最初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到《共同纲领》,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从来没有离开对每一个阶段现代化思想的总结和概括,也没有离开对现代化实践的指引。邓小平多次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形成与发展历程来说,现代化制度载体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每当理论界对现代化思想热议,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及时把准性质和方向,每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形成了现代化思想集体智慧结晶,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总是能及时转化为行动方案。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了现代化思想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总揽全局的战略高度重视现代化的制度建设,已经系统搭建起了保障现代化发展的“四梁八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治理问题,第一次系统地描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在制度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34]这从根本意义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揭示了现代化思想的逻辑承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只是表现出足够的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同时也展现出超强的制度理性和制度能力,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基本经验和根本真谛。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不是僵硬、故步自封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和完善,如此才能实现制度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制度的有机统一。制度的现代化是一种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更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历史征程中,更需要牢牢把握制度建设的中枢环节,加强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和能力建设,从而让制度的现代化更好地激发现代化思想,让制度现代化更好地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行动。

猜你喜欢
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建设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