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窦会利(西安秦华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愈发重视税务税收,并对其制定了诸多的规章制度,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核心构成部分,不仅拥有普通企业所具备的盈利特性,还拥有对国家资源进行管理和调配的责任。但大部分国有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尚未完善,无法承担起国有企业的表率任务,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勇于尝试全新的管理模式,而全面预算管理符合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所提出的要求,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进行税收管理可以对市场予以详细预测,同时还能做好技术升级的工作,达到优化配置资源的成效。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全方位计划与预测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同时对所有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以此来加快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工作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也需要对预算管理工作加以全方位的完善。预算管理主要是根据企业工作的关键,依照企业各个阶段的经营目标来带领战略投资的方向、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分配职工薪酬等诸多工作,并对投资项目、企业资金的实际使用管理、分配剩余价值有较为精确的预算目标。同时保证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能够与我国社会贡献指数相统一,进而完善企业本身的核心价值观。企业需要从以往内部财务统一管理的预算管理模式向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规划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在规划中真实体现企业预期的经营成果与财务情况,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我国的国有企业中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董事会、预算管理执行机构、预算管理工作机构,同时需要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参与,依照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编制预算。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中小型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并不完善,甚至并没有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
1.业务预算
国有企业的业务预算主要对企业中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的预算予以规划,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对未来时间内销售费用、原材料费用等进行分析;对企业产品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率加以预测;预测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方向以及企业新产品的市场开发等。
2.财务预算
国有企业中的财务预算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反映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活动,比如相关财务人员预算公司的现金流流量、生产管理费用以及实际的财务状况。国有企业中的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业务预算作为财务预算的前提,并且国有企业中的财务预算会对业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予以严格的监督与约束。
3.专项预算
国有企业中的专项预算管理通常包括资本预算、一次性的专门业务预算以及研究开发预算。具体而言:(1)资本预算的管理包含投资的资本额度、投资方向与规划等;(2)一次性的专门业务预算与国有企业的投资、筹资等活动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如资金筹措、发放股利等方面;(3)所谓的研究开发预算,主要是指部分高科技产业的国有企业,在研发新技术时常会投入较高的费用。
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实现惠民,体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使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有所增强。为此,我国国有企业在制定战略发展目标时需要统一自身的局部利益和社会责任,促进国有企业经济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国有企业主要涉及全体人民的吃、穿、住、行等方面,甚至还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所以,国有企业在确定预算目标时要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其中涉及诸多的非财务指标,国有企业对于预算目标的确定与私营企业有着极大的差别,我国私营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和本身的盈利能力等。
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将会以不同时间内的目标为基础,同时在规划内容中明确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方案,合理应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促进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我国国有企业所制定的战略发展规划存在一定的抽象特性,只能指导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然而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详细分析国有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可以合理分配国有企业的经济资源,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全面实施预算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施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同时更为细致地划分企业中每个业务部门、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促使国有企业实现经营精细化。除此之外,国有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各部门间进行高效的沟通,以此来保证国有企业的经营计划得以科学、合理进行,实现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增强。
国有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施,一方面能对预算结果予以全方位分析,另一方面还能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使国有企业的税务风险预防能力有所增强。国有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之前需要详细考察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并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充分结合,使其能够在平衡的状态下正常工作。为此,我国国有企业所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使企业预防税务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还能对市场经济风险予以有效控制,进而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对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中所占据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严格遵循科学、透明、高效以及制衡的原则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认真做好国有企业的职责权利的顶层设计工作,始终坚持权利与义务互相对等的思想、责任与权利互相统一的概念。大力实行一岗多责,国有企业中的一把手需要兼任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委员会组长,将责任予以全面落实,防止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委员出现虚设的情况。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予以改进,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预算管理小组,以此保证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企业每一个预算单位应该相互配合、确定责任以及明确分工,同时在多种不同方面的因素下对企业内部资源予以优化。
所谓的全面预算是国有企业依照战略发展,将企业本身的发展战略规划与经营目标予以量化,促使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活动得以充分实现,并且全面控制国有企业中的各项资源与经营管理活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中所发挥的影响力需要增强,并且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因为认识度不足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效比较低。为此,要想让国有企业真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就应该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积极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管理体系,让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中的全面预算与财务预算有着一定的差别,更不等于企业财务部门的预算,单纯依靠国有企业的高管层与中层负责人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远远不够,需要国有企业的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的重要性才可以,进而积极参与到企业预算编制、控制等一系列过程,以便于最大化发挥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存在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应该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予以加强,提高保障能力,积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我国国有企业本身的全面预算管控水平。其次,促进国有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合,打破以往企业内部部门、专业间出现的信息孤岛,同时将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系统与企业中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与交换,如核算系统、合同管理系统以及项目管理系统。最后,积极做好国有企业中数据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通过数据加密技术与更加稳定、安全的系统优化局域网中的信息终端防火墙。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应该构建相对安全的服务器机房,并加大对信息维护人员的培训力度,以便于提高专业维护管理能力。
预算本身的执行情况考核对预算管理极为重要,为此国有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以及奖惩体系,将企业中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责任、权利与效益进行明确,同时应该将全面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在部门与员工的绩效考核中充分体现。国有企业预算指标的完成,不应该单纯依靠财务指标,还应该包含非财务指标,因此国有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的考核需要全面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指标。不仅如此,国有企业应该严格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依照企业内部每一个预算执行部门独有的特性,将重点放在不同的指标上并予以分类考核。与此同时,依照实际的预算考核结果,根据企业中所设定的奖罚机制,将员工的激烈与预算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充分融合,最大化体现全面预算的权威性,以此来提高企业员工参与预算工作的主动性。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预算考核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员工积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国有企业要改变传统预算方案粗放编制的方式,科学进行预算编制。编制预算时不能采取单一的方法,应该以某一种预算管理的办法为核心,之后加以其他预算编制方法的辅助,以此来保证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具体而言,首先,将国有企业的发展周期予以确定,在发展阶段与扩张阶段的经营战略应是拓宽销售渠道,可以通过零基预算法管理国有企业中的各项指标。如果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其预算编制的重点应放在成本控制上,对于新盈利增长点加以关注,此时国有企业就可以围绕目标成本管理法为主要的预算编制法。其次,国有企业中大部分成本项目具有周期长、金额大的特点,企业对这类项目应该进行较为特殊的对待,可以在进行预算编制前对工程预算书加以编制。最后,通过增量预算法对国有企业中一些固定费用加以预算,主要应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中,而弹性预算法通常是对出现变动的成本费用予以预算。经过实践证明,通过使用零基预算管理可以取得相对较好的效果,一方面能够压缩企业中的经费开支,另一方面还能将有限的企业经费用到需要的地方。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力量,能够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想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就需要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部分,能够提高企业所做出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使国有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得到加强,以此来实现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化。
相关链接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国有企业,由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商业类和公益类的特点,其商业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