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入手做好幼小衔接的方法

2022-11-27 02:1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幼小习惯儿童

桂 月

(全椒县实验幼儿园 安徽滁州 239000)

幼小衔接不仅对儿童早期适应小学生活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加强学前教育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在未来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而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在目标、内容、任务、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了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文章就当前幼小衔接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了简要的论述。

一、幼小衔接的内涵

当前对幼小衔接的研究,一般的看法是:幼儿园、小学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让孩子们能够顺利地接受小学教育,尽早摆脱对陌生环境的惧怕。从广义上说,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更高的教育,所以,一切旨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全方位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园的入学预备工作;从狭义意义上说,幼儿园入学筹备工作是指大班幼儿有针对性、更集中的入学预备工作,包括入学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技能等。

二、幼小衔接的内容

(一)小学阶段的重点是解决入学的适应性问题

20 世纪90 年代的一项“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研究”,把儿童进入小学的困难分为两类: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适应困难。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障碍主要体现在读写、数学上,而社交障碍则表现为任务意识、规则意识、服从规则、独立完成任务、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在研究早期,研究者更多地注意到了儿童的学习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父母、老师对儿童的阅读、书写、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兴趣、好奇心等心理素质与孩子的学业表现有一定的正向关系,表明幼儿园除了要重视学习准备,还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如果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使他们走向“小学化”,这对他们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在幼小衔接中,社会适应性的研究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我们不但要教他们知识,还要教他们怎样获取知识。

(二)幼儿园的重点是为小学教育做准备

随着对儿童入学适应能力的不断提升,一些学者认为,在做好入学适应的同时,也可以从预防方面着手,加强对儿童入学适应能力的培养。美国全国教育目标委员会相信,入学准备包括儿童、学校、家庭和社区。幼儿的学习准备主要由学习方式、认知与一般知识、情绪与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身体健康及动作技巧发展五大方面进行。

三、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经对父母的问卷调查发现:有些父母觉得幼小衔接是一种知识的连贯,而在学校里学得容易就是连贯好了;幼小衔接就是让幼儿上幼小衔接班;有些父母则认为,衔接是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从部分幼儿园毕业生的反馈和与小学老师的沟通中,可以看出,幼儿在学后所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不断涌现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遇到事情就去找人诉苦;容易分心,坐立不安;对时间的概念不清晰,拖拖拉拉;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较低,词汇量较低,写作水平较低;社交技能、自我意识、耐受性较差;学习兴趣不强,学习质量差,学习习惯差;握笔、站立、坐、走的姿势都不正确。

四、培养幼儿习惯做好有效衔接的原则

首先,我们应该坚持以幼儿为本的原则,这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学习成长的规律。其次,坚持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幼儿园的使命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政策,坚持“保育”与“教育”的原则,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教育,使其在身体上、心理上得到充分的准备与适应,注重领域与目标的融合,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单一的发展。最后,要坚持可持续、逐步发展的儿童发展习惯与能力。

五、从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入手做好幼小衔接的方法

(一)小班

1.进餐方面

家园协作要注重在餐前引导孩子不挑食、不偏食、自给自足,逐步过渡到自主就餐,这样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穿脱衣服方面

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简单的儿歌,让孩子们学会视觉化着装,经常组织“穿衣展示”,促进儿童的独立和自主穿脱衣服的技能。

3.培养秩序感

从出生到4 岁是儿童秩序意识的敏感时期,秩序是一种生活需求,也是一种影响一生的习惯与素质。教室里所有的东西都要有相应的位置,使用的教学工具要用图解标注,这样才能让孩子把东西放回原来的地方,形成一个很好的秩序习惯。

(二)中班

在继续小班的基础上,中班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主动性和社交能力为重点。没有一个人可以脱离集体而独立地生活,所以,在儿童时期,培养他们的团结和协作意识是非常关键的。

1.建立小型值班员制度

通过向他人提供服务,幼儿可以自力更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只有爱心才是最好的教育,老师每天都会在点名环节中用语言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意,同时孩子们也会向老师表达自己的爱心。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使他们有存在感,有价值感,被爱滋润。并让孩子们在“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中,向他们的父母表达他们的爱。

2.加强儿童的沟通与合作

在各种小组游戏中,加强孩子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帮助孩子们找到朋友,比如音乐游戏《猪拳游戏舞》和体育游戏《抱大树》。

(三)大班

大班主要针对幼儿的意志品质、学习品质、规则意识、语言表达、初步的逻辑思维和小学入学前的准备进行培养。

1.培养幼儿认真聆听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有很大区别,幼儿园的教育条件比较宽松,而小学的教育条件正好相反。幼儿在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里,由于长期处于宽松的学习环境,往往不能形成聆听的习惯,经常会在其他孩子或者老师说话的时候插嘴。这不但会严重地影响到教室的秩序,还会让孩子们因为不会聆听而不能思考有关的问题。孩子们上了小学,肯定会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大班教学中,着重对幼儿的“认真聆听”进行培养,然后再提出问题,逐渐形成“聆听”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幼儿园的动物研究课上,我们可以问孩子一个问题: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是这个动物?通过提问,我们可以给孩子们一些时间思考。然后,我们可以选择几个孩子来回答。例如:当我们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不让幼儿回答,但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注意听教师的话,不要打断教师的话。接下来,就是让孩子们回答问题。例如,孩子们说:“我最喜爱的动物就是小狗,因为它们最听我话,能保护我。”在第一个孩子的回答结束后,我们可以对另外的孩子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喜欢这只小狗吗?如果喜欢的动物一样,那么你们喜欢的理由一样吗?在别的小朋友讲话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一样,大多数孩子在这个时候都能做出很好的反应。而如果不重视听的话,孩子们很难回答出老师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在课堂上慢慢地培养孩子“先听后想”的学习习惯。

2.培养幼儿良好的时间规划习惯

在幼儿园,儿童常常意识不到时间概念,所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缓慢的。这对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没有什么影响。可是,一旦上了小学,再这么下去,就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了,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大班级的相关教学中,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给予正确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形成对时间概念的认识,并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

比如在幼儿园“画玉兰花”课中,可以先教幼儿如何绘制玉兰的大致造型,使幼儿对玉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拿出草图,按照所教的方法来绘制。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着重指出的是,孩子必须在五分钟之内完成。在这五分钟里,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导孩子们的绘画。五分钟时间一到就得让孩子们停止。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几个五分钟完成度比较高的孩子来表扬他们,或者给他们一点小奖励,来奖励他们在指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之后,在画花瓣、涂颜料等课程中,也要先教孩子绘画,再由学生在指定的时限内画完,对完成程度高的孩子给予表扬。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渐地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时间概念,从而为小学的学习做好准备。

3.培养幼儿举手回答的习惯

前面所述,幼儿园的教育条件相对宽松。所以,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孩子们一般都不会举手,只会在老师问完问题后,立刻插嘴,回答老师的问题。这种坏毛病不改,上了小学以后,老师一问,孩子们就不能好好地想一想了,就会对班级的纪律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大班教学时,应采取积极的评价和指导,培养学生的举手习惯,鼓励学生举手,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幼儿园的《蚯蚓的日记》课上,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先看图画,然后再根据图画书提问。例如:图画里的蚯蚓有什么可供我们借鉴的?我们应该指出什么方面需要改进?请把你的手举起来。在问题被提出来以后,我们不会故意去强调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这个时候,教室里肯定会有学生胡乱地插嘴,或者随便地回答。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忽略这个问题,让举手的孩子来回答,无论答案是否正确,教师都要对举手的孩子表示赞赏,并且会给那些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奖励贴纸。这个时候,其他的孩子也会下意识地举起双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慢慢地培养孩子们的举手习惯,在他们举起手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考虑自己的问题,从而让他们学会思考。

4.培养幼儿规则与任务意识

从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来看,老师并没有特意给孩子安排作业。但是,一旦上了小学,就会有很多的功课要做,很可能会因为不习惯而做不了功课。对这个问题,我想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大班时没有给孩子们安排一些合适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可以在大班的教学中,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父母的协助下完成学习任务,在后续的课堂里进行随机检查。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养成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比如在大班的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教师不用在上课前就把孩子带到图画书里,而可以利用作业的方式,让孩子在课后看书。例如,我们可以把家庭作业安排成放学后,在父母的协助下看《爷爷一定有办法》,尝试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给孩子们安排好作业后,让他们在父母的协助下,完成他们的作业。在正规的教室里,可以随机挑选一些孩子上台,让他们讲《爷爷一定有办法》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另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特殊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舞台上讲故事,从而提高他们的游戏规则和任务意识。

(四)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家园合作下幼儿作业习惯的培养

前面所说的,要培养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就是要给孩子安排一些课外作业。然而,目前我国的课外作业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课外作业的要求。基于这一点,老师们应该与父母合作,让他们参与到孩子们的课外作业中去。例如,在前面所说的课后家庭作业:课后看《爷爷一定有办法》,我们可以在家长群里发出通告,请家长监督并协助孩子完成课后作业。例如,我们可以请父母引导孩子看《爷爷一定有办法》,如果孩子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在孩子读完书后,请父母让孩子讲一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以便老师检查。通过家园协作的方式,既可以让孩子在父母的监督下完成课外作业,又可以促进其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养成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习惯。

2.家园协作对儿童书写习惯的培养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很少用手写字,老师们对他们书写技能的培养也很少。这就造成了刚上小学的孩子不会写字,在学习上会遇到困难。那么,怎样才能与孩子的父母合作,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可以把孩子的父母召集起来,召开一个家长会,或者通过微信来和父母沟通。例如:就儿童的握笔姿势来说,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同时照顾到每个孩子。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与父母的沟通,让孩子的父母能够在家里主动地教导和纠正他们的书写和握笔,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小学书写。另外,在日常的大课堂教学中,老师还要花一些时间去教和改正孩子的持笔姿势,从而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与小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为幼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幼儿园要坚持“双向衔接”的制度建设,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幼小习惯儿童
浅谈家园校协同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Saving the life of a wolf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