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艺畅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在音乐艺术中,独唱与合唱各具魅力,而合唱具有较强的表现力,通过运用人声将音乐的曲调、情感表达出来,进而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听觉感受。合唱艺术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音乐艺术领域的发展程度。声乐是利用人的声音将音乐表现出来,并且人声可以在演唱的过程中将音乐具有的情感表达出来,进而引起听众的共鸣。合唱对参与者的声音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参与者能够准确地控制音高、音准、节奏,并在有效控制的同时清晰地表达出每一句歌词。同时,参与者还需要与其他参与者进行良好的配合,通过各声部高低起伏的过程将音乐所描述出来的场面表现出来,进而达到引发共鸣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合唱参与者为了实现最佳的演绎效果,会采取每日练习声乐发声的技巧,进而能够利用声乐发声展示出音乐的内在情感,实现听众犹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产生共鸣。
声乐发声技巧是指音乐的表现是运用人声来展现的,通过人声将歌曲具有的情绪、拥有的情感展示出来,演唱者需要通过自己的音色、运用音高变化进行展示。娴熟的声乐发声技巧可以让演唱者能够有效的把控音乐的曲调、发声的具体位置、音色的变化、气息的控制、咬字清晰以及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如果演唱者拥有娴熟的声乐发声技巧,能够显著提升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因此,演唱者在日常声乐训练中会积极训练声乐的发声技巧,进而能够应用于音乐作品的演唱中,可以达到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平,把优美动听的音乐传递给听众,并且达到引起共鸣的效果。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去选择自己喜爱的歌曲,除了歌词具有意义、曲调好听之外,演唱者的演唱水平、是否能够将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到位也是受到喜爱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是最重要的因素,原因是音乐的作用是可以引起听众的共鸣,并对听众产生“治愈”的作用,而产生“治愈”作用的元素就是演唱者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表达。在合唱艺术中,对于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则具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位演唱者都能够拥有良好的声乐发声技巧,并且能与其他演唱者进行有效的配合,进而将合唱歌曲的情感内容充分表达出来。良好的声乐发声技巧,可以根据合唱的歌曲所具有的情感来选择适宜的音色,并在演唱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进而让音色及带有情感的声调将作品的情感全部展现出来,在显著增强演唱感染力的同时,能够达到听众的审美需求,引起听众的共鸣。
参与合唱的演唱者在演唱之前需要先对合唱的歌曲进行分析与理解,根据分析与理解的结果选择出适宜的音色、音调,进而在演唱时能够利用音色与音调,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歌曲的含义传递给听众,并利用音色与音调引起听众的共鸣。在此过程中,演唱者的声乐发声技巧决定着合唱的效果与合唱的水平,如果在演唱的过程中出现音色、音调不协调的问题,会影响歌唱时的状态及整体的合唱效果。同时,每位演唱者在合唱中还需要拥有稳定的气息,若气息不稳会造成发声不到位,就不能将强烈的情感通过发声表达出来,进而影响了整体的合唱水平及效果。从此可见,声乐发声技巧对合唱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合唱主要是利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调将一首歌曲的含义及情感全面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突出的是人声,通过人声的演唱将音乐作品的情感进行表达。每位演唱者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并体现了各自声音的品质,并且音色是有效展示演唱者声音特点的重要途径。在合唱艺术中,音色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措施,通过不断变化的音色将音乐作品所具有的高低起伏展现出来,进而实现合唱的魅力。比如,在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时,先由女声采取清唱的方式,将“我和我的祖国”演唱出来,利用无音乐伴奏的方式表达出最真挚的感情,然后,再通过合唱的方式将每个人的“不能和祖国分割”的情感共同表达出来,利用合唱的方式让这一情感扩大化,并感染每一位听众的思想意识。在此过程中,需要每位演唱者运用自己的声乐发声技巧去营造这种情感,并且在演唱时要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进而将歌曲的情感充分地体现出来让听众产生共鸣。
在声乐发声技巧练习中,首先要从呼吸开始训练,原因是呼吸是发声的基础,也是发声的动力,呼吸控制效果直接决定着声乐发声的效果,当演唱者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在演唱中能够保证声乐发声的效果。同时,在演唱中除了需要演唱者拥有优良的音质外,还需要把握正确的音准并能够清晰的吐字,而这些都是由演唱者的呼吸能力决定的。由于每一个音乐作品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掌握其情感并进行准确的演绎,在表达音乐情感时会存在情绪起伏波动较大的现象,演唱者需要将这一情感波动利用发声表现出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运用较多的气息量来完成,并保持发声连续且不能弱化。因此,在进行呼吸训练时,演唱者可以采取鼻腔与口腔同时吸气的措施,达到扩大胸腔及扩张两肋与腹部、微收小腹的目的。同时,演唱者应将气息活动的开展贯穿于日常生活中,不只应用于演唱中,还应该在说话时进行这种训练,通过长期的训练形成习惯,进而在不断呼吸练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演唱时就可以有效的去应用并且提升演唱能力,具体的训练措施为:
演唱者可将自己的双手放在胯骨上方进行吸气,吸气时可以明显感受到双手因为吸气动作而被推开,演唱者还要观察两肋处,两肋此时会出现向外扩张的趋势。演唱者此时要采取微收小腹的措施,实现吸气中获取的力量向腹部下面推移,实现双肩、头部、胸部存在的肌肉紧张现象进行有效的放松。演唱者在经过上述训练并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后,再去感受吸气、呼气停顿时自身的呼吸器官发生的变化,然后实施吹气球或者吹吸管的措施扩张自己的两肋,再采取缓慢、均匀的方式进行呼气。演唱者在歌唱时,需要口部与鼻腔两个部分共同进行呼吸,若只采取鼻子呼吸方式无法吸入更多的气息量,并且还表现出位置浅的特点,会造成演唱者出现提肩的现象并将气息憋至胸腔上方。演唱者在吸气时,口腔内部微微打开并提起自己的硬软腭,抬笑肌,进而让腹部产生微收的感觉,达到让空气自然吸入的现象。合唱艺术与独唱相比较,对演唱者呼吸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有效控制呼气,所谓呼气就是指在演唱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吸气的感觉,可通过这一过程让中高位置能够达到统一的效果。同时,在合唱中,演唱者应将上述呼吸措施与自身发声器官巧妙结合在一起,并将自己理解的音乐作品情感融入演唱中,进而将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与表演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达到引起共鸣的效果。
合唱艺术是利用人声将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并利用人声将音乐形象表现出来。合唱属于集体人声演绎的过程,需要在群体演唱时达到高度统一且协调的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参与合唱的演唱者能够掌握音准、音调、高度,进而能够与其他人的演唱过程达到统一的效果,而要达到这一效果需要确定出共鸣的位置,若共鸣应用良好可显著提升声音的质量,提高传送度。声乐教师在教学中会指导学生采取高位置唱歌的模式,也就是让共鸣的位置进行调高,若共鸣位置偏低、喉咽腔配合度不佳,会造成合唱中的音准出现偏低的问题,进一步影响了合唱的效果。将共鸣与气息进行有效结合,可以有效降低演唱者发声器官所具有的负担。因此,在进行声乐发声技巧练习时,应注重共鸣训练并采取如下训练措施:
演唱者需要进行深呼吸,实现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中,首先运用哼鸣练习,哼鸣练习就是运用M声母进行共鸣训练,这一声母是提升共鸣训练效果的重要元素,原因是M声母可以让演唱者运用鼻腔、声带振动的方式发出乐音,在练习时保持舌位处于平平状态,并根据高音变化利用舌位进行调整,调整后出现的不同位置则为不同音高中的合理化共鸣位置。演唱者在进行共鸣训练时应感受到口腔内含有一口水,并保持着这样的感觉,还要有效控制音量,将舌位放平并达到舌尖抵置在下牙处,牙齿达到微张的效果并保持面部放松。演唱在哼唱M声线时要将上部共鸣点放置于鼻梁的上方位置,再通过反复练习的方式达到寻找出最佳共鸣位置的目的。在训练处于稳定状态后,演唱者在进行开口音练习时要注意的是:
开口音发音会因为其偏重于下部共鸣的腔体,会因这一共鸣位置而未能有效获取头腔、鼻腔的支持。因此,在训练中应先采取唱闭口音M的措施,可以通过闭口音练习寻找到最佳共鸣位置,然后再实施开口音练习,保证练习效果,当M音与开口音之间达到转换流畅的要求后,可以进入到其他母音练习的环节中,但是在进行共鸣训练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歌唱姿势练习、呼吸练习、发声练习等要同时开展,并在开展中增加共鸣的要求,可达到提升合唱效果的目的。
合唱艺术是将语言与音乐曲调相结合的艺术过程,并且表现出了音乐与语言文字结合密切的特点,进而语言与曲调相结合的措施清晰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容。因此,对合唱者提出了语言文字的“咬字吐词”要达到清晰的要求,并且要与曲调进行良好的配合,进而将音乐作品的情感、含义明确地展示出来。中国汉语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声、韵、调,声是指声母、韵是指韵母、调是指四声,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在于四声处,在声母与韵母发声时并未存在较多的问题,四声处未有效处理后会引发语意模糊等问题。同时,字头、字腹、字尾也是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字头应达到清晰的要求、字腹则要达到饱满的要求、字尾则要做好归韵的处理。最后,演唱者需要处理好语言表达、声音统一的要求,要同时处理好这两个环节。将中国声乐作品与外国声乐作品相比较,语言清晰度、音色统一的难度要显著高于外国声乐作品,主要是我国汉语言文字中,汉字与汉字之间的韵母口型表现出变化较大的特点,需要在演唱时实施宽母音窄唱与窄母音宽唱的措施,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音色具有统一与圆润的效果。演唱者在演唱时要保持口型大小不变,张嘴时要采取竖着张嘴的措施。同时,呼吸需要达到均匀化的要求,面部要处于放松的状态中,下颚处不能过于拉紧,保持自然放松,进而保证咬字时达到清晰、准确的要求。教师在引领学生在合唱训练前,可以采取集体朗读歌词的方式进行歌唱语言的练习,进而能够让学生通过朗读的过程掌握普通话的正常发音。同时,教师需要在学生朗诵歌词的过程中挖掘出发音不一致的学生,并针对此学生进行有效地训练,将其存在的错误发音或者存在的方言有效清除,进而实现学生的普通话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训练时应明确歌唱语言训练的过程属于长期训练的过程,应培养学生养成歌唱语言训练的习惯,将语言练习贯穿于日常中,达到不断提升其歌唱语言能力的目的,进一步促进合唱效果与水平有效提升。
在合唱艺术中,声乐发声技巧决定着合唱艺术的效果与水平,因此应采取声乐发声技巧训练的措施来提升演唱者的声乐发声能力,进而能够根据音乐作品拥有的情感采用适宜的音色、与其他演唱者进行有效地配合和融合,进而合唱出优质的音乐作品,并达到引起听众共鸣的效果。同时,研究学者还应积极研究更有效的声乐发声技巧训练方式,落实于实际中可达到提升演唱者音色水平的目的,进一步促进合唱效果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