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设计的可视化分析:研究进展、热点与趋势

2022-11-26 06:11吴联凡陆定邦吴耀苏丹曹义竟黄梦君黄冰蝶
包装工程 2022年22期
关键词:感官聚类文献

吴联凡,陆定邦,吴耀,苏丹,曹义竟,黄梦君,黄冰蝶

(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广东工业大学,广州 510006;3.温州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4.新余学院,江西 新余 338000)

自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出版《体验经济》以来,“体验”一词开始进入企业家和消费者的视野[1]。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在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后,也即将迈入第四个发展阶段——体验经济[2]。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传统物质普遍感到乏味,以视觉设计为主导的传统造物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于多样化体验的追求,人们开始对设计产物提出更高要求并向往设计能够提供更多感官体验[3]。面对这一形势,多感官设计应运而出。多感官设计是指突破用户视觉感受的局限,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与触觉等感官着手,对用户身体感官进行有效刺激,从而达到增加用户消费欲望、营造良好设计体验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4]。

国外对多感官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与实践成果较为丰富,研究内容涉及空间设计、通用设计、健康设计等诸多领域。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聚焦多感官设计,但整体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缺乏系统梳理。随着文献计量学的成熟,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与软件逐渐从图书情报领域研究拓展至其他学科领域研究[5],在设计领域也有不少应用。如张凯等[6]通过CiteSpace软件,对WOS核心数据库近17年来包容性设计领域的350篇文献进行分析,从国家合作、研究机构、核心作者、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等方面,总结出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热点与趋势;张烈等[7]以WOS数据库1985-2018年交互设计学科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外交互设计学科的研究现状、进展以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提出我国交互设计学科后续理论和方法创新及其实践路径的发展建议;郑刚强等[8]收集中国知网1981-2020年含“工业设计”篇名的文献,通过CiteSpace对“十二五”规划以来国内工业设计理论文献进行分阶段研究,提出未来国内工业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文献计量研究尚未应用于多感官设计领域。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将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与传统文献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国内多感官设计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通过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揭示多感官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动态,为今后广大多感官设计学者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在JAVA语言基础上开发的文献计量分析软件。该软件能对一个知识领域中庞大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充分展示知识图谱,探寻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与趋势[9-10]。本研究在对多感官设计领域年发文量、载文期刊、高被引文献等统计分析的同时,结合CiteSpace软件作者合作、合作机构及关键词共现、聚类与突变这三大功能模块共同探索其可视化知识图谱,全面梳理并揭示国内多感官设计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趋势热点。

1.2 数据来源

由于国内学者对多感官设计中文称谓没能达成一致看法,部分学者称其为多感官设计,也有学者称之为五感设计,因此本研究在国内五大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超星与华艺的高级检索中通过输入主题词“多感官”&“设计”或“五感”&“设计”来检索相关文献,文献来源类型选择期刊论文,检索年份截至2021年8月26日。在检索时,研究将与主题关联度过小、内容为报道文章或设计作品、文献条目存在信息不全等情况的文献数据予以剔除。

当前,CiteSpace软件在中文数据处理上仅支持中国知网与CSSCI文献数据,尚不能对其他中文数据库文献数据进行处理,因而在以往以中文数据为分析对象的研究中其文献数据的涵盖面较为有限,多数研究往往只能反映国内研究的情况,在全面性和精准度上把控不足。为确保文献数据采集的完整性,本研究创新采用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对各大数据库文献数据进行预处理,在导入、整合、去重等操作后,通过样式管理器功能重新编译可被Citespace软件识别的文献题录格式(见图1),最终共得到文献样本数据741篇,论文时间跨度为2005-2021年。在此基础上,研究使用CiteSpace5.8 R2软件对文献样本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数据进行深度处理与分析。

图1 NoteExpress查重与样式管理器功能界面Fig.1 The interface of duplicate check and style manager function of NoteExpress

2 统计与分析

2.1 文献时序分布

对文献发表时间进行分布统计,可了解研究主题在不同年代的学术进展与趋势[11]。本研究对多感官设计文献进行统计,追溯后发现早在2005年国内学者就开始对该领域进行探索(见图2)。自2005年伊始,国内多感官设计领域的年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总体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从年度动态来看,可分为奠基期(2005-2007年)、探索期(2008-2015年)和发展期(2016-至今)。

图2 历年文献发表数量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number of documents published over the years

2005-2007年,多感官设计领域发文量较少,处于萌芽状态;2008-2015年,多感官设计领域发文量虽经历了2009年的微跌,但在次年立即回升并持续增长,这一时期多感官设计开始受到不同领域学者的注意;2016-至今,是多感官设计的持续关注阶段,从发文量来看整体保持稳定增加趋势,因2021年仅搜集了8个多月的文献数据,故只有58篇,但根据往年的趋势预测,今年多感官设计发文量将继续平稳增长。目前,多感官设计已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正成为一大研究热点。

2.2 主要来源期刊分析

文献来源期刊分析是了解多感官设计领域刊文分布状况的主要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刊文期刊的学科分布,并体现其理论和实践价值[12]。经统计,2005-2021年发表的741篇多感官设计文献共收录在331种期刊中,其中收录30篇及以上的有4种,约占总期刊数的1.21%;收录10~29篇的有7种,约占总期刊数的2.11%;收录3~9篇的有33种,约占总期刊数的9.97%;收录1~2篇的有287种,占总期刊数的86.71%。进一步探索文献学科分类后,发现多感官设计领域文献的学科分布较广,共涉及美术、书法、雕塑、摄影、工业通用技术、轻工业手工业、建筑科学与工程、工商工艺美术、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等相关分类期刊。多感官设计已受到不同领域学者的关注。

从收录量来看,《包装工程》收录47篇(排名第1),《设计》收录38篇(排名第2),《大众文艺》《艺术科学》各收录30篇(排名并列第3),上述期刊均以艺术与设计为出版主题;从期刊评价来看,在收录量前10的期刊中,被国内四大人文社科评价(CSSCI、中文核心、人文社科核心及RCCSE)共同收录期刊1种,双收录期刊2种,单收录期刊2种;从复合与综合影响因子来看,影响因子排名前3位的期刊依次为《包装工程》《设计》《装饰》;从期刊主办单位来看,前10大载文期刊中主办单位的分别为研究院所1家、行业协会2家、展馆机构1家、建筑及设计机构2家、传媒出版机构3家及大专院校1家(见表1)。

表1 历年文献收录期刊分布情况Tab.1 Distribution of number of documents included over the years

2.3 高被引文献分析

高被引文献分析是文献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多感官设计领域高被引文献的分析可反映其研究前沿、研究水平,为明晰多感官设计的研究脉络和发展方向奠定基础[13]。本研究列出被引率前10的多感官设计领域的期刊文献(见表2)。这些文献的发表时间集中在2007-2011年,其中5篇文献针对多感官景观设计的概念、方法、案例、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等展开探讨,3篇文献深入探究视觉传达设计中包装设计、基于三维空间的新型平面设计与多感官设计的关系,另有2篇文献涉及对多感官人机交互界面视觉设计原则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其中,《听觉景观设计》是多感官设计领域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作者翁玫通过对听觉景观设计的剖析与解读,拉开了国内学者对多感官景观设计讨论的序幕,是多感官设计领域初期较具影响力的文献之一。

表2 高被引文献列表(前十)Tab.2 List of the highest cited documents (Top 10)

2.4 高产作者分析

2.4.1 核心作者计量分析

通过对发文作者的分析,能够明晰多感官设计研究的核心作者分布,有助于深化对多感官设计学科带头人、学科研究现状的了解[24]。经统计,国内多感官设计领域文献作者共1 137位,发文量排名前6位的作者依次为王思怡、许晓云、申丽丽、刘春雷、赵瑞芬、李蔓丽(见表3),其中最高发文作者为王思怡(现任教上海大学),发表论文7篇,发文3篇及以上作者6人,发文2篇作者51人,其余作者皆只发表1篇。根据普赖斯定律可以确定多感官设计领域的核心作者范围,计算公式为:M≈0.749*Nmax1/2,其中M为发文篇数,Nmax为最高产作者的发文篇数,从而确定发文篇数达到M值即可成为核心作者,而核心作者发文篇数占总发文量50%,学科高产作者群才得以形成[25]。因此,发文篇数Nmax取值为7,得到M≈1.98,取整数为2,可知发文量达2篇及以上即为核心作者。经统计显示共有57位核心作者,他们奠定了多感官设计领域的学术基础。经计算,多感官设计领域核心作者总发文篇数仅占论文总数的10.46%,占比未达到50%,说明多感官设计领域仍处发展阶段,作者分散,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此外,仅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占比高达95.0%,根据美国著名总编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来看,多数作者属于突发性研究,普遍缺乏研究的连续性与深度。

表3 高发文量作者列表(前六)Tab.3 List of the most published authors (Top 6)

2.4.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通过对作者共现的分析可以反映多感官设计领域发文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图谱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位作者,节点大小反映作者共现频次,连线数量和粗细代表作者合作的关系和强度[26]。在CiteSpace中,将Node type设为Author,时间跨度设为2005-2021年,时间切片设为1年,并将阈值参数设为Top 50,生成多感官设计作者共现网络图谱(见图3)。由图3可知,图谱中共1 136个节点72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1 1,图中仅存在2个作者合作网络,分别是以河北工业大学许晓云教授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刘春雷副教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许晓云及其团队长期研究关于产品设计及人机工程理论中用户多感官体验的系列问题;刘春雷及其团队则专注于弱势群体(包括老龄人群、抑郁患者等)的多感官包装设计研究。在深入了解上述作者合作关系后发现这些合作关系多为师生、同事或同侪合作,团队尚未实现跨学科、跨单位的长期合作,合作价值仍有提升空间。

图3 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图谱Fig.3 Visualization diagram of co-operation among authors

2.5 高产机构分析

2.5.1 核心机构计量分析

通过对多感官设计研究的相关机构分析,可以了解推动多感官设计发展的核心机构,从机构层面发现该领域的学术生产力[27]。经统计发现,多感官设计领域研究总共覆盖488个机构,发表量排名前10的机构依次为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见表4)。本研究参考普赖斯计算核心作者的方式确定多感官设计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在多感官设计的研究机构中,最高发文量为20篇,计算可得M≈3.35,取整数4,即发文量达到4篇即可确定为核心机构。进一步统计可知,38个机构为核心机构,约占总机构数的7.79%。从核心机构类型来看,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院校是多感官设计的主要研究力量,艺术类院校则较少专注于该领域,这一现象反映出院校的多学科交叉环境对多感官设计的研究具有积极影响。

表4 高发文量研究机构列表Tab.4 List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2.5.2 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通过CiteSpace对发文作者所属机构的合作网络进行分析,能充分了解多感官设计领域的核心机构、合作关系及各机构的研究状况和贡献[28]。在CiteSpace中,将Node type设为Institution,时间跨度设为2005-2021年,时间切片设为1年,并将阈值参数设为Top 50,生成多感官设计作者共现网络图谱(见图4)。由图4可知,图谱中共488个节点,9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0 8,说明各高校研究团队的合作多止于内部,外部联系甚少,没有形成稳定的跨区域、跨学科的科研平台。国内学者应努力打破界限,创造更多合作契机,共同促进多感官设计研究的发展。在整个网络中,以江南大学为中心的合作网络是目前唯一可见的子网络。江南大学始建于1960年,是国内较早设立设计学科的院校之一,也是国内现代设计教育的主要发源地、国内设计教育改革的先导和示范院校[29],江南大学在多感官设计领域的诸多成果充分反映出其在设计学科上的深厚底蕴。

图4 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图谱Fig.4 Visualization diagram of co-operation among institutions

2.6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思想与内容的精准概括,其频率、中心性和突现度及聚类是关键词分析的四个重要指标。关键词频次越高表示关注度越高,中心性越大表示越重要,聚类可以探讨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突现度则可反映某时间段相对突出的研究热点[30]。

2.6.1 关键词共现分析

通过对多感官设计文献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该领域内的发展动向与热点话题,有利于把握多感官设计发展过程中的焦点。本研究利用文献题录中的关键词,通过CiteSpace绘制出多感官设计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以此分析和总结多感官设计领域的热点问题。在CiteSpace中将节点类型设为Keyword,时间跨度设为2005-2021年,时间切片设为1年,并将阈值参数设为Top 50,绘制的多感官设计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见图5)。

图5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Fig.5 Co-occurrence diagram of keywords

由图5可知,图谱中共有1 140个节点,2 49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 8。相较于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在网络密度和结构形态上都有所优化,但整体仍较为松散、密度不高。结合高频关键词列表(见表5),发现除“多感官设计”“五感设计”等7个与搜索主题词重叠度较高的关键词外,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涉及多感官设计的方向、特性及相关理论三方面内容。经统计,高频关键词中归属设计方向的关键词有7个,占总数35%,包含“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景观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归属设计特性的高频关键词有4个,占总数20%,包含“感官体验”“应用”“视觉”“体验”;归属相关理论的高频关键词有2个,占总数10%,包含“用户体验”与“园艺疗法”。总体而言,国内多感官设计研究更加倾向于不同设计方向的探索性研究,但在相关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创新上动力不足,尚未对多感官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起到支撑作用。

表5 高频关键词列表(前二十)Tab.5 List of the most published keywords (Top 20)

2.6.2 关键词聚类分析

本研究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生成关键词LLR聚类图谱(见图6)。多感官设计领域前10的关键词聚类包括“包装设计”“五感体验”“五感”“设计”“体验”“五感设计”“嗅觉”“感官体验”“景观设计”“产品设计”。一般认为图谱聚类模块值(Q值)>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经计算关键词聚类图谱Q值为0.742 4,远大于0.3,此聚类结构合理;而在聚类轮廓值(S值)上,S>0.5意味聚类较为合理,S>0.7则意味聚类令人信服,从表6中可以看出前10的聚类S值皆高于0.7。由于单从聚类名称较难直接洞察各聚类的具体信息,因此,本研究结合关键词聚类表来共同分析各聚类所蕴含的详细内容(见表6)。

图6 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Fig.6 Cluster diagram of keywords

表6 关键词聚类列表Tab.6 List of cluster of the keywords

聚类0:“包装设计”是多感官设计的重要应用范围。在此聚类中,由“多感官”“交互式”“无障碍”等词可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多感官的角度来思索交互式、无障碍的包装设计。这一现状也充分反映出多感官设计的应用属性。聚类1:“五感体验”是人类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相互统合后的用户感受,也是多感官设计对外输出的重要成果。在此聚类中,“康复景观”“园艺疗法”等词的出现说明目前多感官设计在疗育和复健医学中有所介入,并以感官代偿方式对用户的五感展开深入研究。聚类2:“五感”是人类感官系统的核心代表,是多感官设计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在此聚类中“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词反映出多感官设计已融入学者对空间环境营造的人文关怀和多角度思考中,并着重对博物馆、美术馆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教育功能与多感设计理念的结合进行探讨。聚类3:“设计”是多感官理念的实践途径,从“应用”“实施”等词中可看出多感官设计研究的实践属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设计学科侧重应用和实施的特色。而“价值”一词则说明多感官设计的核心目的在于增加设计产物的附加值。聚类4:多感官设计研究的核心主要聚焦于用户的“体验”,“交互”一词反映出多感官设计研究注重对“人-物”两大设计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析,且进一步涉及新媒体、视觉传达等领域的体验。聚类5:“五感”设计在核心概念上与多感官设计极为一致,都是针对人类感觉器官的一种设计方法。“消费者”“品牌形象”等词表明,五感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消费者的感官刺激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聚类6:“嗅觉”是多感官设计的重点研究对象,其中“视觉”“听觉”“触觉”等词表明,人类各个感官互相联系,对单一感官特性的研究是多感官设计的核心内容,而书籍则是其设计实践的重要载体。聚类7:“感官体验”是指通过外界事物刺激传递给用户的体验。在该聚类中,从“儿童”等词可以看出此聚类主要研究对象为儿童,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空间设计、人机交互、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类8:景观设计是多感官设计研究的重要分支,“景观改造”“风景园林”等词表明多感官设计研究已经深入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有学者对多感官景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性论述,并延展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空间构建的设计方法论研究中。聚类9:产品设计是多感官设计研究的又一落点,在此聚类中“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词表明产品交互与视觉方面的设计与多感官联系紧密,而“用户体验”“情感化设计”等词表明多感官设计的研究核心在于满足用户产品端的使用与情感需求。

2.6.3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指在一定年限内文献频次突然增加的关键词,通过对关键词突现进行分析可反映多感官设计的发展走向和研究前沿。CiteSpace提供了突变探测算法,可帮助学者从文献中探测频次变化率高的突现词。本研究利用CiteSpace突现分析功能对2005-2021年文献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将γ值设为0.5,Minimum Duration值设为2,检测得到25个突现词(见图7)。

图7 关键词突现列表(前25)Fig.7 Keywords with the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 (Top 25)

由图7可以看出多感官设计突现词的突现强度、生命周期与研究演进历程。从突现强度来看,“应用”“书籍设计”“五感”等词突现强度较高,分别为4.96、3.44、3.13。从生命周期来看,突现词周期较长的有“原研哉”(2009-2016年)、“通感”(2010-2016年)、“教学设计”(2007-2011年)等。另外“具身认知”“沉浸式”等词的突现时间较近且延续至今,表明这两方面研究已成为国内多感官设计研究的重要前沿,并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

2.7 设计方法分析

一般认为,设计方法是一种可重复、可测量,且可实现客观设计流程的设计工具[31]。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多感官设计研究多以思辨推演为主,实证研究较少,因而涉及的设计方法并不多。经过系统梳理,研究归纳提取了26种多感官设计的主要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类,以此明晰多感官设计方法的使用阶段与特性(见表7)。在设计流程划分上,研究将英国设计协会提出的一般性设计流程“双钻设计模型”作为划分标准,按探索、定义、开发和交付四大流程阶段对设计方法进行分类;在方法属性划分上,研究将设计方法按其属性分为定性方法及定量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设计方法的适用性较高,在各维度分类中也并不唯一,因而研究仅以文献内文出现的方法作为设计方法的划分依据。

表7 主要设计方法列表Tab.7 List of main design methods

续表7

就设计流程而言,多感官设计方法在各流程的占比分别为探索阶段(41.9%)、定义阶段(19.4%)、开发阶段(9.7%)及交付阶段(29%)。由此可见,多感官设计方法在各流程占比并不均衡,探索阶段方法居多,也最为成熟,开发阶段方法尚未完善,远低于平均水平。此外,研究发现有五种设计方法可横跨两个流程,分别是用户访谈、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法和层次分析。就方法属性而言,定性方法较多,有15个,占比约为57.7%,而定量方法略少,有11个,占比约为42.3%。两者在方法数量上差别不大,这与传统以定性方法为主导的设计学科方法体系的属性特征有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多感官设计的跨学科特点。

2.8 产业化应用分析

产业化应用,是指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将科研理论、技术、材料等成果进行转化和落地[32]。通过对多感官设计的产业化应用分析,可了解该领域在国内实际产业中的发展状况。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现有研究缺乏对国内多感官设计产业化应用现状的系统归纳和梳理。因此,本研究对学术界与产业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尝试还原多感官设计的产业化现状。

在学术界,多感官设计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空间、视觉传达及产品设计4个方面,多数研究皆止步于概念设计。其中,教学设计因其行业的特殊性没有产业化一说,对教学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即可被理解为产业化,因而其产业化之路较为顺畅。除此之外,现有研究中仅有少数研究强调与产业进行结合,实现设计的真正落地。如吕敬人[33]继承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的五感理念,通过对书籍材料、工艺技术、图形图像等的精心编排将自己对五感设计的思考广泛应用于书籍设计的实践;陆定邦[34]通过镜子理论重新思索台南香水莲花茶的品鉴流程,并结合多感官体验内涵的创新与设计,赋予花茶新意,从而延伸出“夏舞茶”文创产业;吴联凡等[35]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对学前玩具中的五感体验进行研究,通过用户访谈、用户画像、专家评估等步骤重新改良玩具体验,进而提出3款基于五感体验的塑木结合玩具设计。在产业界,感官系统作为人类接受外界信息的窗口,一直备受设计师的关注。特别是在景观、建筑、室内等空间设计领域,设计师通过光线、色彩、材质、结构、软陈等空间设计元素来营造多感官的用户体验,是提升空间品质、创造良好人本空间、达成人与空间和谐相处的有效设计方法。但在其他领域,由于视觉以外的感官在信息接受能力上偏弱,难以促使用户购买率及转化率的显著提升。因此,长久以来多感官设计多被服务于商业营销或弥补身障人士感官缺失的公益性设计,没有引起业界的重视,欠缺真正的产业驱动力。随着近年来对用户注意力争夺的白热化,多感官设计才逐渐被业界所关注。目前,国内多感官设计的产业化应用与国外相比,在数量与质量上依然有着一定差距,研究汇整了国内部分多感官设计的产业化案例(见表8)。

表8 产业化案例列表Tab.8 List of industrialization

续表8

3 研究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在整合知网、万方、维普、超星及华艺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软件及计量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17年来多感官设计研究领域发表的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发文作者、收录期刊、机构合作网络以及研究热点与趋势等情况。

3.1 研究总结

从研究阶段来看,国内多感官设计研究在2005-2021年发文量总体保持逐步增长的态势,研究内容逐步拓展。本研究结合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等分析,将多感官设计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奠基期(2005-2007年),国内多感官设计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多感官教学领域,随后这一理论开始拓展至设计学科,主要涉及景观与建筑设计;探索期(2008-2015年),这一时期的多感官设计研究开始趋向多元化,在继续深入设计学细分领域(如书籍、包装、产品等)的同时,开始出现对弱势群体、设计师(如原研哉、吕敬人等)相关思想等议题的探讨;发展期(2016-至今),在这一时期,多感官设计研究持续深入,从单一学科的研究开始转向跨学科研究,少数学者从博物馆学、心理学等学科出发对多感官设计进行研究,并出现部分基于AR/VR等数字技术的思考。

从发文作者来看,多感官设计研究领域作者数量虽逐年增长,但高产作者群尚未形成。学者翁玫是国内多感官设计研究的佼佼者,其单篇发表文献被大量学者引用,然而截至目前尚未检索到后续的相关研究成果;王思怡、孙丹丽、梁伟3位学者均发表了2篇以上相关领域的CSSCI或中文核心论文,但这些文献还未受到专家学者的持续关注,引用频次不高。上述几位学者皆具备成为多感官设计领域领军学者的潜质,但后续仍需加强在该领域的研究惯性与力度;从作者合作网络来看,国内多感官设计研究学者间的合作关系较弱,多来自同一单位,独立研究情况也较为普遍。在强调知识融合与跨学科发展的时代,多感官设计研究学者应着力提高自身研究的异质性,进而形成合作作者间的优势互补。

从来源期刊来看,多感官设计相关载文期刊多分布在艺术与设计领域,虽然数量众多,但缺乏核心发表阵地,使收录状况相对分散,不利于学者间的交流和学习。同时,相关期刊也存在国际化程度偏低问题,多数期刊没有英文标题和摘要,更未被国际化的学术数据库检索。建议相关期刊能够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设多感官设计相关专题或专栏,积极推动期刊国际化水平,从期刊层面推动多感官设计研究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从发文机构来看,参与多感官设计研究的机构众多,江南大学主要集中于多感官设计的实践研究,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另有南京林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3所核心研究机构发表文献超过10篇。由此可见,高等院校是国内多感官设计研究的主要文献产出地,但目前院校间合作并不紧密,且研究主体多为综合类、理工类与农林类院校。作为传统设计强校的艺术类院校,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积极与其他院校开展合作研究。

从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来看,多感官设计研究文献共出现1 371个关键词,选题丰富、视角多样,其内容主要涉及多感官教学、多感官空间、多感官视觉传达与多感官产品4个设计方向。其中,多感官视觉传达设计是学者最为热衷的探讨方向,其中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最具代表性。其次是多感官空间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研究,在如何通过多感官的刺激来促进人与空间环境之间的交流、让空间对人的行为产生良好的诱导等方面成果较多。在进一步梳理关键词后可知,多感官设计研究存在主题盲目跟风、内容缺失深度等问题,研究影响力偏弱。因此,需要更多学者在相关理论的探索上选择合适主题展开精准研究,同时还应保持对研究的纵深专注度,以实现该领域由粗放式研究向集约式研究的转变。

从设计方法来看,多感官设计研究大量沿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但又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方法体系。在理论研究层面,多感官设计主要涉及案例研究法与文献研究法,但部分议题研究较为浅层化,且缺乏对设计方法的深度探讨;在设计实践层面,多数学者以多方法综合运用为主,试图通过不同方法逐步推进设计进程。但就目前而言,多感官设计对开发阶段的设计方法探究不足,尚未引入、开发更多符合自身特征的方案构思方法,同时也在整合定性的艺术设计方法与定量、精确化的工程设计方法的思考上较为欠缺,影响优质设计的产出。未来,在多感官设计研究中应引导具备方法理论学识及定量研究能力与经验的学者对该领域,特别是开发阶段的深度探索,进一步拓展其设计方法和手段。

从产业化应用来看,近年来国内多感官设计发展迅速,但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不同方面呈现出产业化进度不一、产学脱节明显等问题。除多感官教学领域外,在其他设计方面的产业化应用进程均有待提升。究其原因在于,产学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致使两者间存在明显隔阂。学术界缺少产业引导,也没有途径将研究成果产业化。而产业界则缺乏对多感官设计的正确认识,偏重短期利益的获得,缺乏产学合作的内生动力。在多感官设计的产业化应用中,一方面政府应对产、学合作进行鼓励与指导,形成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产、学合作;另一方面产学界也应积极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立足产业前沿需求,通过派遣实习生、参与交流会、企业挂职等方式共同推动多感官设计的产业化发展。

3.2 研究展望

从研究视角来看,多感官设计研究跨学科特征明显,不仅涉及设计学,也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等。但目前来看,国内该领域研究仍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黑箱,研究内容过于偏重视传、空间、产品等方向的应用型研究,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度明显不够,这为建构统一的多感官设计理论体系增加了难度。从全球范围看,现代知识生产在高度分化、广泛渗透的基础上呈现出综合化及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知识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正广泛发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未来,国内多感官设计研究的发展重点需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激发各科研主体的交流活力,开展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共同促进多感官设计研究合作网络的建设。

从研究体系来看,多感官设计领域虽已发展出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该领域涉及的学科基础研究重视程度不足,研究不够深入、系统,尚需对其基础理论进行深度探索。随着国内体验经济的崛起,各产业也将围绕着多感官体验进行更加全面的升级,对多感官设计基础理论的深度研究将有助于突破同质化、形式化及泛娱乐的发展瓶颈,助推体验经济向纵深发展。今后,多感官设计研究学者一方面需加强对国外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借鉴,另一方面可在研究范式、理论界定、影响因素与机制、成效评估等方面进行深耕,深化对多感官设计的规律性认识,共同建构完整、扎实的多感官设计基础研究体系。

从研究内容来看,数字时代虽给设计师带来了新载体,但同时也带来了如何营造数字载体良好沉浸感的新挑战,现阶段数字载体创造和显示的虚拟环境在人机互动上存在感知隔阂,而多感官设计就是有效提升用户沉浸感的方式之一。特别是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提出、5G基站的率先部署、《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及落实到各省市的区块链应用办法都预示着国内5G、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和VR/AR等技术的快速落地,这将为推动沉浸式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设施保障。未来,这些新技术将如何通过感官刺激给用户带来沉浸感、虚拟环境下如何实现用户多感官的联动等都是多感官设计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下一阶段“元宇宙”产业链发展的重心之一。

4 结语

随着体验经济的全面到来,多感官设计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本研究结合CiteSpace软件和传统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多感官设计文献进行可视化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梳理、揭示多感官设计的研究进展、热点与趋势。这将为国内多感官设计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参考,也将促进国内多感官设计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本研究针对CiteSpace软件无法处理国内非中国知网与CSSCI文献数据库的问题展开探究,探索出运用NoteExpress软件转化文献题录格式的处理路径。此方法拓宽了CiteSpace软件的数据处理范围,进一步提升了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中文文献计量分析的权威性与精准度。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首先,研究选用主题词检索的方式来收集多感官设计相关文献,这一方式难以避免少数文献检索时遗漏情况的出现。其次,由于CiteSpace软件较注重对数字的分析,容易使少数最新发表的重要成果在分析时因关注度不足而被软件忽略。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全面性。未来,研究将在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请教更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印证和补充。

猜你喜欢
感官聚类文献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面向WSN的聚类头选举与维护协议的研究综述
感官训练纸模
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感官训练纸膜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